貴族精神耀西方,春秋大義今何在?

(文/歷史挺好玩 維權騎士簽約作者,抄襲搬運必究)

你覺得什麼是貴族精神​?什麼又是春秋大義?

貴族精神耀西方,春秋大義今何在?

貴族精神其實無關階層,是船要沉了,大家讓女人小孩先走,把生的希望讓給弱者​;是又一個海浪過來了,別人都在驚恐慌張,演奏家小提琴卻在安然演奏​;是生死麵前,依舊保持著優秀教養的紳士風度。

春秋大義亦是如此,是士為知己者死,只要你看得起我,我誓死為你報仇的​決絕;是我們都不耍陰謀詭計的​君子之戰;也是程嬰拼死救下趙氏孤兒的孤注一擲。

人的本能是趨利避害,無論是貴族精神還是春秋大義,都是違背趨利避害本能的​人類偉大精神。


1.西方走向自由民主,我們走向大一統(分久必合與合久必分)


貴族精神耀西方,春秋大義今何在?


貴族精神耀西方,春秋大義今何在?

春秋大義什麼時候沒的?

​秦王掃六合,天下重歸一統。幾乎所有的事都在往好的方面發展,唯獨那種記載“崔杼弒其君”的史官看不見了,那種​“士為知己者死”的人也越來越少​,宋襄公的君主之戰也被新生的“奸詐”兵法​徹底打敗。

我們的歷史走向了大一統,個人英雄主義盛行的春秋大義,逐漸走向了大家齊心協力拼綜合實力的集體主義。

或者說,春秋大義凋亡,國家越來越走向大一統。你看戰國才七雄,春秋遍地都是​周天子分封的諸侯。之後我們的封建王朝幾乎全是大一統,比如秦漢、隋唐​宋元明清。但,到了亂世,像三國和隋唐文臣武將能以一人之力影響局勢的情況又出現了,我們埋藏在心中的那股“英雄氣”又回來了。​


貴族精神耀西方,春秋大義今何在?

​西方呢?跟我們這裡恰恰相反,同時期前後幾百年,人家那邊是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全都是強秦一樣的強大帝國,動不動地中海就變成了人家帝國的內湖,那邊​前期沒有我們這春秋戰國那種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時代。

時間持續到羅馬帝國崩潰,雖然還有拜占庭帝國說自己是羅馬帝國後裔,但也已經是​強弩之末,歐洲陷入了黑暗的​中世紀。後來的德國,之前的普魯士,後期統一好多次了,現代德國那麼大塊土地都有當時幾百個小國家​。​(怪不得人家那邊,動不動就能娶公主。​每個村都一個國的話,誰都能娶公主了。哈哈)

話歸正傳,歐洲由統一走向了分裂。他們那邊的騎士精神出現了,類似的還有我們鄰居這兒村長械鬥級別的日本戰國時代。​


2.貴族精神可以不是貴族,春秋大義很難是普通人​


貴族精神耀西方,春秋大義今何在?

貴族精神,來源於​西方騎士精神。但即便​這些貴族落魄了,甚至就是普通人,他也可以具有貴族精神。這是一種看得見摸得到,能隨時幫到人的一種“氣質”。這是一種,很容易從高層傳遞到​下面普通人的價值觀。

反觀我們的春秋大義,很多時候涉及到主人和國家,從一開始,春秋大義​就已經有了門檻。普通人到了孔子時代才有私塾讀,而且你當那七十二賢人,三千弟子真都是貧民百姓?

大多數時候,你跟當時普通民眾講春秋大義,他給你講我們秋天還沒有麥子吃呢。都沒有對錯,你的春秋大義並不比讓人活著偉大。

​但,凡事都有例外。

隨著我們封建王朝教育的普及,哪怕是鄉間民眾也能聽評書,也能看元雜劇,也能讀小說,也能看江湖打把勢賣藝。“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這種小人物也能實現小人物的大忠義。​

貴族精神耀西方,春秋大義今何在?


3.傳承與落寞

毫無疑問,西方貴族精神也在消亡,我們今天看到更多是他們的陰險狡詐。但英國老紳士拿著雨傘一出來,你就知道英倫三島還有貴族精神存在。​放在西方,人家排隊,女士優先等觀念依舊做得比我們好。

​回到我們這邊,只有古風,卻沒有完美的古情。雖然這兩年漢服崛起,但衣服在,值得學習的​精神卻沒體現出來。

很多人說,看唐朝去日本,看​漢朝去朝鮮。這種說法雖極端,卻也透露出我們遺失掉精神​文明的事實。

換到今天,在巨大的生活壓力面前,​自己活下去都非常吃力。維繫傳承好我們自古以來的春秋大義著實不易。​


4.春秋大義消失​了?別瞎說了,其實一直都在


貴族精神耀西方,春秋大義今何在?

我們沒有漫威、DC裡的那種超級英雄,但神奇的是,每次大災大難出現,每個人都突然“變身”為了英雄。

大年三十,他們(她們)在逆行,放棄了可能一年才有一次的團聚機會,為了跟死神搶人;大年三十,他們舍小家為大家變身防控鬥士,為防止疫情的​傳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大年三十,他們回到工廠,不要工資,只為快一點把口罩生產出來​;也是大年三十,他們回到工地,開始了兩座醫院的​工程。

​誰說我們沒有英雄的?面對大災大難,我們每個人都是英雄。​


貴族精神耀西方,春秋大義今何在?

為了國家,為了同胞,他們​做了逆行者。

80多歲的老人都親赴一線,每個人都為了這場防控阻擊戰貢獻著力量​。當然,​包括沒有給國家添亂的你和我、包括沒有哄搶口罩和哄抬物價的他和她、包括堅持不造謠不傳謠的​他們和她們。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都知道這個道理。我們的留學生也在全國各地幫我們採購著口罩​。我們每一個人聽到武漢病了,都由衷的想我們的祖國母親快一點好,​想武漢快一點好起來。春秋大義,到今天還在!​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