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的《史記》可信度有3‰嗎?

RAMBO_NO1


司馬遷生於公元前二世紀(西漢王朝漢武帝時代),在那個時代歷史學沒有建立基本的、客觀的觀察規範,總是用故事代替歷史。

於是,《史記》出現了大量小說化的場景也就不足為奇,就是解釋王朝的興衰成敗也往往是想當然地套一個邏輯。

司馬遷以個人之力,完成如此鉅著,自然是難能可貴的,顯然當時國家也不是很重視這個事情。

中國真正的正史出現,至少要等到魏晉南北朝之後,這才開始團隊作業,幾十人乃至於幾百個人一起開工,做一部國家歷史。

《史記》裡面有大量不靠譜的東西,讀書的時候大家要自己甄別。

千萬不要把《史記》當做無可置疑的正史,僅僅可以當做優秀的文學作品來讀。

一部優秀傑出的歷史從來不可能是一人之力所能完成的,《資治通鑑》不是司馬光一人之力,也是有團隊的,皇帝也撥了款。

而在封建王朝時代,正常修史屬於國家工程,《資治通鑑》即是一個國家工程。

《史記》之所以能流傳千古,主要是當時根本沒人他所記載那段西漢初年的歷史。後人閱讀了,即便明知道謬誤百出,但卻無法證偽。

司馬遷開中國歷史學紀傳體之先河,總是會受到優待,其地位有如西方的荷馬史詩。

我們表彰司馬遷,不是因為他記載的歷史是真實的,而是因為他開創了一種記錄歷史的方法。為我們後人講述歷史開創了方法,鋪平了道路。

魯迅評價他為“史家之絕唱”,事實上是在打司馬遷的臉。

後世歷史學家寫歷史,要參考很多檔案和文獻,有無數政府官員在監督這個過程。

而司馬遷卻有著極度的自由,他完全是一個人關在家裡瞎寫,寫完之後也沒給別人看,就他自家人看到過,這種屬於私家歷史。

司馬遷寫《報任安書》的時候,《史記》已經完成,他深知自己所寫的內容必不為好大喜功的漢武帝所喜,萬一被這位暴君看到,說不定《史記》有可能被付之一炬。

於是,他在自己的女兒司馬英那裡保存了一套副本,司馬英又生了長子楊忠和次子楊惲。

楊惲看到此時朝政清明,想到他的外祖父這部《史記》已經塵封了二十年,也該是重見天日的時候了,於是上書漢宣帝,把《史記》獻了出來。

遷既死後,其書稍出。宣帝時,遷外孫平通侯楊惲祖述其書,遂宣佈焉。——《漢書·司馬遷傳第三十二》

忠弟惲,字子幼,以忠任為郎,補常侍騎,惲母,司馬遷女也。惲始讀外祖《太史公記》,頗為《春秋》。——《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第三十六》

漢宣帝向朝廷宣佈了這件事,不過這本書依舊沒有公開發行,大家根本不知道里面寫的是什麼,也就無法質疑了。

也就是說,在司馬遷死後的二十年後,《史記》才獻給了朝廷,而他記載的西漢初年的那段歷史,知道的人已經不多了,包括司馬遷本人的事蹟,基本上已經死無對證了。

而信史是不能死無對證的。

甚至是到了西漢末年,有一位喜歡讀書的諸侯王向皇家請求閱讀這本書,漢成帝和丞相王鳳商量了一下,最終的決定是這本書不適合諸侯王閱讀。

(東平王)後年來朝,上疏求諸子及《太史公書》,上以問大將軍王鳳。對日:“……《太史公書》有戰國縱橫權譎之謀,漢興之初謀臣奇策、天官災異,地形厄塞:皆不宜在諸侯王。不可子。不許之辭宜日:‘《五經》聖人所制,萬事靡不畢載。王審樂道,傅相皆儒者,旦夕講誦,足以正身虞意。夫小辯破義,小道不通,致遠恐泥,皆不足以留意。諸益於經術者,不愛於王。’”對奏,天子如鳳言,遂不與。——《漢書·宣元六王傳》

可見,至少到了西漢末年,《史記》依舊藏之於宮廷秘府,尚未能重見天日。

從這一番君臣問對看來,至少在西漢的學術界看來,《史記》的價值觀非常有問題,基本上屬於思想大毒草,自然也不可能讓它流傳到世面上來。

王莽篡漢,一度尊崇了司馬遷,表彰了他的子孫。可是王莽的這個新王朝好日子沒幾天,東漢王朝建立了。

東漢的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感興趣的是讖緯之書,對於正經的圖書興趣不大。到了他兒子漢明帝即位了之後,有一天突然間召見了班固,關懷起了司馬遷《史記》中的《秦始皇本紀》。

或者更準確是關心《秦始皇本紀》最後給秦朝滅亡下的結論。

司馬遷是個抄書狂人,其實他對秦始皇發的一番議論,根本就是剪裁自漢文帝的政論大家賈誼的說辭——

向使子嬰有庸主之才,僅得中佐,秦之社稷,未宜絕也。

兩漢王朝對於秦亡漢興的總結其實是相當詭異,乃是一口咬定是漢高祖劉邦天命加身,哪怕是秦王朝的君主統治再怎麼成功,遲早天命會轉移到劉漢。

這種讖緯之說,在今天看起來完全是不著調不靠譜的迷信,而在當時則是學術主流。

漢明帝召見的又是誰呢?自然是彼時的史學大家,中國的斷代史之父班固。

班固當然知道這番話不是司馬遷的話,當時這時候哪裡敢分辨啊,只能順著漢明帝的嘴去說了,趕緊說了司馬遷一大堆錯誤。

漢明帝這才滿意了,下了一份詔書,給司馬遷的《史記》定性了。

司馬遷只是因為被漢武帝判刑了,居然懷恨在心,微文刺譏,貶損當世,不是個好臣子;

相比之下,同期的文人司馬相如雖然只會舞文弄墨,但至死都在為皇帝歌功頌德,這至少算是個忠臣,可比司馬遷強多了。

由此,《史記》這會兒算是變成了“誹謗朝廷之書”了。

漢明帝授意班固撰成《漢書》,最終目的恐怕是以《漢書》替代《史記》。而為了達成這一目的,他的繼承人漢章帝甚至索性開始組織人手刪削《史記》。

根據《後漢書·楊李翟應霍愛徐列傳》記載,章帝時,校書郎楊終“受詔刪《太史公書》為十餘萬言”。

五十萬字砍去了十萬字,砍得正常自然是西漢初年的歷史了,還好這個刪削本並不成功,並沒能取代原著。

總之,中國人的歷史,但凡是本朝人撰寫的本朝史,裡面的貓膩實在太多了。

到了東漢滅亡前夕,董卓作亂,史學家蔡邕(音庸)政治站隊錯誤,被王允關在牢裡。

蔡邕上書說,希望給予他的刑罰是臉上刺字,砍掉他的腳,而不是死刑,因為他正在寫一本史書,讓兩漢王朝的歷史可以完整記載下來。

蔡邕是當世大才,自然有很多高官為他說情。

王允一概回絕,理由居然又攀扯上了司馬遷,說,當年正因為漢武帝沒有殺了司馬遷,才讓司馬遷寫了謗書,流傳到了後世,暴露了國惡。

《史記》一成書,就成了“禁書”。

《史記》一流傳,就成了“謗書”。

魯迅評價司馬遷的書,說他是“史家之絕唱”,這話恐怕不是在褒獎,而是指出《史記》的寫法本身就有很大的問題,真實性也頗有商榷的餘地,且當權者起了巨大的價值觀衝突。

這種不以宣揚本朝天命、維護本朝角度出發的“正史”當然是絕唱,也必然是絕唱了。

從司馬遷之後,中國歷史的撰寫者就再也沒有這種瞎編亂造而不被人反駁打臉的自由了。

從司馬遷之後,中國歷史的撰寫者就再也沒有與官方主流價值觀起衝突的自由了。

其實,要是真能讀懂魯迅撰寫的《漢文學綱要》,就會發現魯迅他老人家只是把史記當成文學書去看的,對於司馬遷的史學水平,做出的論斷基本上是負面。

《漢文學綱要》這本書我讀的是初中,已經讀完了《史記》還覺得這本書難讀死了,魯迅的舊學功底驚人啊,——

(司馬遷)恨為弄臣,寄心紙墨,感身世之戮辱;傳畸人於千秋。

雖背《春秋》之義,固不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矣。

惟不拘於史法,不囿於字句, 發於情,肆於心而為文。

“雖背春秋之義”,很好理解吧,就是違背中國自有史書以來,所有史學家必須遵循的《春秋》筆法,記載歷史必然得無比嚴肅的傳統。

“惟不拘於史法、不囿於字句”這完全是送了司馬遷八百個差評了。

因為一旦涉及到歷史領域,正常是不能容許一字之誤的。要不然大家天天在史學板塊撕逼打臉做什麼啊,爭來爭去還不是引經據典來糾正就是一些小細節。

可是司馬遷不單單是“不拘”史學規範,“不囿”細節錯誤,更還要“發於情,肆於心”,這樣撰寫出來的歷史怎麼可能靠譜呢?

說他是歷史發明家都是輕的。

《史記》之所以在中國史學地位卓絕,是因為他是紀傳體的創始者,而且他對西漢的歷史根本沒有有力的競爭者。

如果要是當時有任何一個學者老老實實的按照哪怕是最基本的最原始的筆法去記錄歷史,也會比《史記》的史學成就更高。

事實上,只要不是《史記》獨佔了的某個歷史時期的史料資源而寫出的死無對證的歷史,比如《史記》所撰寫的春秋時代,大家更願意相信《左傳》《國語》等書的記載。

因為只要對照著閱讀,認真閱讀,馬上就會發現司馬遷處理原始材料有多麼隨意了。

就是西漢這一段的歷史,大家也更願意相信晚起班固撰寫的《漢書》,哪怕《漢書》是心心念念維護漢王朝的統治,絕對不給本朝抹黑的史官。

也就是說,只有在死無對證的情況,在沒有其他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司馬遷所撰寫的歷史才能確立他的優勢。

可是也不知道今天國內是怎麼回事,每一個小朋友跑出來討論《史記》的史學水平就非得引用這兩句話。

魯迅這句話固然吹捧了司馬遷的文學成就,可是在史學領域是直接啪啪啪抽打司馬遷的臉啊。

畢竟,魯迅是留過學的,受過西方教育的,在日本讀書,建立起良好的學術規範。

魯迅撰寫的史書也不少,無論是《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都考證詳實,不講八卦,不放縱性情,一絲一毫不帶司馬遷的毛病。

而司馬遷的胡說八道之多,簡直是令人髮指,比如說秦始皇是呂不韋的私生子,明顯就是胡說八道。

總之,《史記》文學水平很高,曾經好多篇我小時候都會背,但是,今天的讀者最好是當做文學作品去看待,不要把他當成嚴肅正史去看。

如果非得了解西漢歷史,還是從讀《資治通鑑》入手比較好,司馬遷大多數胡說八道正常都被司馬光等人審視了一遍。

《史記》共有五十多萬字,可是按照司馬光嚴苛審視標準,能直接為《資治通鑑》所徵引的不到十分之一,這都是得益於《漢書》等其他文獻作為旁證的結果。

說到了這裡,大家也當明白了,“史家之絕唱”這話根本就不是在誇司馬遷的史學水平而是文學水平,而且還綿裡藏針批評了司馬遷一通。

不知道怎麼現在到處被引用了,變成是誇司馬遷的標配代言了,簡直是莫名其妙,難以理解。

魯迅要是知道你們這麼幹,九泉之下都得笑到肚子疼死了啊。


中國上古史


實際對於歷史事件的記載及可信度還是很高的。對於存在分歧的地方也進行了相應的考證,存疑的地方不僅會指出來,而且還會將分歧的地方全部羅列出來,並加以自己的判斷, 這對於一些官修史書和一些私人帶有極端的政治傾向,相比而言,可信度是很高的。但是歷史並不單單是記載歷史事件。一個人的歷史觀,雖然不會明確地作為一個單章寫出來。但是其對於一個歷史事件的記述方式和及評價卻直接體現了一個歷史講述者的政治立場和觀察角度。

之所以有人質疑《史記》的可信度,更多的是基於這一點。實際上史學家並沒有造謠,而是對過去發生的事和對前人評價進行記載,但是畢竟司馬遷是有政治立場的。對於很多的事件,司馬遷無法做到對所記載事件當時的形勢,發展狀況以及人物所起的作用,進行絕對的秉公處置。當然也可能,這並不是司馬遷有意為之。畢竟誰也不會像一臺機器一樣,僅僅記載事情所發生的前因後果。只要所記載的人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思考。其所記載的一些事實必定會有所偏差和出入。

如今很多的專家學者都對司馬遷所記載的很多歷史事實進行重新考證。基本上事實都是明確,而且對應得上的。但是對於事實的發展結果,過程和狀態而言。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有的是從文化史的角度,有的是從經濟史的角度,有的是從政治史的角度。當然所有的專家都有自己的思考,在不存在所謂的偽專家的情況之下。我們都應該肯定這些學者對於我們歷史研究的付出。也應當肯定所記載這些事件的司馬遷,以及歷代史學家的努力。但我們又不能盲目聽信任何人的歷史,畢竟每一個歷史事件和人物都是多面的。

不論他是否推動和阻礙了歷史的發展,不論這個人物是否惡貫滿盈,還是仁義佈於天下。在各自的思考角度當中我們都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只要在歷史研究當中,既能找到史實去佐證自己的理論,同時又對不利於自己觀點的史實進行客觀的評價和分析。那麼我覺得民眾應該很樂於去接受這些歷史學家和學者帶給我們的全新思考。但是,如果一些歷史學家對於事實評價本身就戴著有色眼鏡,對於自己的理論只找符合自己理論的史實加以論證,對於不利於自己的歷史記載,刻意忽略。

如果這樣的話,必然會遭受網絡的非議。當然說回來我們也可以說明司馬遷歷史記述,可信度是很高的。但同時也是儒家思想的一種體現,具有鮮明的儒家思想及政治觀念。崇拜聖人,為尊者諱。在政治上,歷代作為帝王和能臣對於司馬遷而言,很難在政治方面予以真正客觀的評價。司馬遷的客觀是儒家式的和官方的客觀。在某種意義上不利於現在我們對政治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專業評價。這個專業是指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發生,以一種政治層面,文化層面,經濟層面以及民族層面的高度概括或者專業化的理解。以及相應歷史事件,社會層面的多方面思考去分析。


情義堂主


看大家都長篇大論,我簡要說幾點:

1.史記是歷史的搬運工,司馬遷99%還原歷史。

2.有沒有不可信的地方?有。比如,李廣,李陵傳,司馬遷也是因為幫他們發生受刑的。李廣、李陵雖然厲害,但沒有史記中那麼牛逼。

3.史記中好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不是瞎編的,但需要推敲。司馬遷只是把所見所聞寫上去,他只是搬運工。

總結,史記經歷這麼多朝代,這麼多戰火,依然留下來是有原因的,這就是經典的魅力。

另外,我在寫關於史記的分析,感興趣可以關注我的文章。

最後,武漢加油,祝大家平安。



李白白又白的白


胡適先生曾說“歷史是任人塗抹的小姑娘”,雖說有點過了,但是其本意是差不多的。遍觀二十四史都是後面的朝代給前朝修史,為了顯示自己的正當性免不了要詆譭前朝,同時還有修史者本人的個人好惡也會影響到所修史書。司馬遷修《史記》也免不了個人好惡,同時其中還有很多年代久遠的事情也只能靠道聽途說。


位卑亦懷家國夢


先說第一個問題:古代文獻比較匱乏,因此史書裡面免不了會有一些道聽途說的內容。因此,歷代史家在進行研究的時候都會參照許多其他的史料(野史、筆記、考古發現等等),而不會單獨地依據正史。

至於漢代為什麼能讓《史記》流傳下來,我想大概是朝廷的一種自信,極力掩蓋真相是一種懦夫的行為。二十四史中還有哪個開國皇帝像劉邦一樣被寫得像一個混混?

關於密談:密談之類的東西,也許後來形成了一份書面的材料。而皇宮之中是有專門的保管重要檔案的地方的。比如,後來的幾個朝代在編寫前朝的正史時,就是大量的採用原始的宮廷檔案,比如“起居注”什麼的。


丿夜漸微涼


司馬遷的史記,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文學造詣也很高。但他的崇高的人格,是最讓人尊敬的。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如鴻毛。激勵我們一代代人負重前行。關於可信度,有一件事可以印證一下,關於李陵的記載,司馬遷即使受到死亡威協,也照實記載。這一點即使在今天也有借鑑意義,在彈盡糧絕,突圍無望,投降只要不出賣我軍機密,在換俘之後,不應把功勞一筆抹殺,不應追糾責任,應受到應有的尊重。史記取材,主要為舊史書,尋古蹟,找老一輩人求證,古遺址,在那個年代,已經是最大限度保證了真實性。


秦緒風


司馬遷書寫了史記,總體上來說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必進司馬遷的父親就是從事這種工作的,司馬遷耳濡目染,肯定也有一定的相關基礎,史記的書籍時間跨度比較大。

從三皇五帝時期寫到司馬遷生活的時期,三皇五帝時期,距離人們的年代比較久遠,根本沒有辦法來考證史記的可信度,但是春秋戰國秦漢時期的可信度是比較高的,因為這些時期的歷史都是有根據的,而且這些時期對司馬遷的真實生活並沒有產生什麼影響,所以司馬遷會根據前人留下的書籍進行公證的編撰。

但是在漢朝的時候,司馬遷的生活受到當朝者政策的影響,雖然他儘量會寫得比較公正,但人都是有感情的,在寫的時候能很有可能會添加一些個人的情感在裡面,畢竟漢朝的時候是司馬遷可是受到了宮刑的,所以人們要辯證的看待司馬遷的史記,春秋,戰國,秦,時期有真實記錄的王朝,人們可以選擇相信,但是對於三皇五帝,漢朝時期人們要有一定的選擇性。


探歷尋跡


有的,可信度在70%左右


人生經典論壇


有,不然後世也不會有“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評價


蓑裡翁


司馬遷《史記》寫作嚴謹,考證據實,文辭優美,稱之史家絕唱,無韻離騷。其可信度極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