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掉牙齒往肚子裡咽,舌頭還在就能翻盤

前言

戰國時代的生活環境和今天的生活環境有巨大的不同,通俗地說,是過去的人們和現在的人們的食物,衣著,文字,生活習慣都有差異;科學的說,就是整個時代風氣和社會環境都因為人類發展的侷限性有著天壤之別。

戰國時代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知識分子和各種農業人口外的三教九流,也就是"士族階級"在歷史上表現最活躍,各諸侯國對他們秉持著包容和尊重的態度,求賢若渴,大力招攬,比如公孫鞅,在魏地沒有得到賞識,轉而被秦王賞識,受到重用。因此,士族階級也傾向於四處流動,尋找自己的伯樂。

打掉牙齒往肚子裡咽,舌頭還在就能翻盤

善於相馬的伯樂被用來指代會慧眼識人

那麼,為什麼戰國時期的士族突然崛起了呢?這是因為從周朝禮崩樂壞以來,由於生產力的提高,思想得到進一步解放,以諸侯國為統一規模的人類集團的社會形態發生了改變,進而導致人們的需求進一步提高,迫切需要大量的各種類型的人才,從而導致了士族的崛起。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歷史,進一步瞭解士族崛起的原因。

打掉牙齒往肚子裡咽,舌頭還在就能翻盤

張儀影視形象


張儀堅持能出人頭地,源自諸侯國對士族極度渴求

張儀是戰國時代縱橫家的代表,在秦惠王在位時期官拜秦相,有著極高的地位。但是在他年輕的時候,也是屢遭坎坷,顛沛流離。在他學藝初成時,曾來到楚地尋求出路,可惜卻受到羞辱。據《史記·卷七十·張儀列傳第十》中記載:

"張儀已學遊說諸侯。嘗從楚相飲,已而楚相亡璧,門下意張儀,曰:'儀貧無行,必此盜相君之璧。'共執張儀,掠笞數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讀書遊說,安得此辱乎?'張儀謂其妻曰:'視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儀曰,足矣。"

張儀受挫於楚,受到奇恥大辱,為什麼卻還堅持自己能出人頭地呢?有人猜測可能有兩點原因,一是他清楚的瞭解自己的才能,相信自己終有一天能為君王謀劃天下;還有一種是他過分自信,極度膨脹,社會的毒打也不能使他冷靜下來。

在筆者看來,更傾向於第一種原因,因為從後來張儀的一系列成果來看,他確實具備為君王謀的才能,在秦王厭惡說客的情況下,出任秦相,成功削弱楚國的實力,立下大功。說明他並不僅僅是一個紙上談兵誇誇其談的政客,而是有著十分紮實的能力基礎,這就是他在受挫於楚後還堅持認為自己能出人頭地的基本原因。

打掉牙齒往肚子裡咽,舌頭還在就能翻盤

戰國時代地圖

我們不否認張儀的才華,可是,拋開張儀自身的才華來談,他之所以有信心自己可以出人頭地的原因,也和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對士族階級的極度渴求有著莫大的關係。在戰國時代,除去農民,工商業者和手工業者外,還有大量的知識分子和其他行業的從業者,這些人統稱為"士族",士族階級在周朝乃至更久遠的時期就已經存在,但是卻始終是被人輕視的一群人,但是戰國時代,士族卻突然成了各諸侯國手眼中的珍貴資源,諸侯國對士族極度渴求。據《宋書·列傳·卷七十九》中記載:

"在昔四豪,列國公子,猶博引廣納,門客三千。"

文中所描述的就是戰國四公子紛紛吸納並供養士族門客的盛況,甚至有三千人之多。除了諸如戰國四公子這些權高位重的人外,各諸侯國也願意集合國家之力供養士族門客,這股力量比起個人的力量,更為可怕。

所以,縱橫家張儀就屬於知識分子,是士族中的成員,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屬於士族,就等於天生擁有了一張飯票,可以衣食無憂,在此基礎上,有才能的士族得到出人頭地的機會將大大增強,遠遠超過農業和工業人口改變階級的概率。這也是張儀自信的根本原因。

諸侯國對士族的渴求,來源於戰國時期士族的崛起

為什麼士族會存在?在古代,最重要的資源是食物,所以農業是最重要的支柱產業,這就需要大量的農民存在;隨著鐵器的出現,農業工具和其他工具得到升級,社會生產力得到提升,產生了手工業者;接下來順理成章的出現了工商業者,促進了物資的轉移,進一步提高了社會發展。

打掉牙齒往肚子裡咽,舌頭還在就能翻盤

鐵器的出現使農業生產力提高

除了以上三種職業,我們今日所謂的"三百六十行"在戰國時代,可以統統稱為"士族",他們有一技之長,但是卻無法用於生存。士族如果不從事上述的三種職業,就基本很難生存下去。

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村子有100個農民,1個因身體缺陷無法從事勞動的乞丐,1個鐵匠,1個商人,1個會吹笛子的人。100個農民辛勤耕作,種的糧食勉強夠全村吃,但是這個糧食是珍貴的資源,不能贈送。所以剩下的4個非農業人口就要和農民交換糧食,鐵匠可以修繕農民的工具,提高農業生產力,可以交換糧食,商人可以用其他貨物交換糧食,乞丐因為失去了勞動能力可以得到村民的施捨。

打掉牙齒往肚子裡咽,舌頭還在就能翻盤

士族的宴請

\u001c但是那個會吹笛子的人怎麼辦呢?其實他就是所謂的"士族",他的才能就是音律,如果他吹奏的樂曲是天籟之音,可以緩解農民的疲勞,也許能換來糧食,但是如果某天農民們聽膩了他的音樂,或者是他從開始就得不到農民的賞識,而他又不具備農業生產的技能,那麼等待他的結局可想而知。

那麼為什麼士族又會被極度渴求呢?我們再舉一個例子。

隨著時間流逝,社會生產力提高了,100個農民種的食物收穫非常多,滿足了很多人的需求,相當於單位產量所消耗的農民的時間和精力大大減少,這個時候農民就有了很多閒暇時間,不用從事勞作,所以他們會做農耕以外的事情打發時間,而村裡就有4種農耕以外的事:打鐵、經商、乞討和聽音樂,吹笛子的人必然被廣泛需要,他的地位自然會提升,甚至有人願意用更多的糧食換得對他的獨享。

打掉牙齒往肚子裡咽,舌頭還在就能翻盤

笛子演奏

這就是戰國時期士族的崛起的根源,從春秋到戰國,諸侯國經過多年征戰,數量大幅度減少,剩下的幾個國家都有極強的實力,如果想要取勝,在內政、軍事、外交、生產中都要大量的用到士族階級,但是由於很多時候信息不暢通,諸侯國們無法確定某位"士族"是否符合他們的需要,但是秉持著寧肯浪費在自己手中也不肯漏給別人的思想,他們寧願用大量的資源供養士族,並且寄希望他們中有人可以提高自己的實力。

戰國時期士族的崛起,符合人類社會發展中的規律

透過張儀的個人行為,我們可以看到諸侯國對士族的渴求是十分迫切的,但是為什麼在戰國時期會造成這種局面呢?

打掉牙齒往肚子裡咽,舌頭還在就能翻盤

影視劇中的張儀形象

眾所周知,戰國時代的社會生產力相對後世是比較低下的,食物是極其重要的資源,士族階級雖然都可以進行農耕或者其他行為獲取食物,但是他們從來不屑於此事,這就意味著供養士族的諸侯國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可是各諸侯國卻樂此不疲,這是因為戰國時期士族的存在,為諸侯國的爭霸戰爭行為提供了便利,嚐到甜頭的諸侯國又進一步加大對士族人士的發掘和供養,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所以士族階級強勢崛起。

戰國時期的士族很有意思,他們可能是知識分子,醫生,殺手,手藝人,社會閒散人員,由於地位顯著,他們在各個國家內到處溜達,今天侍奉楚王明天可能就侍奉齊侯,據《史記·七十列傳·孟嘗君列傳》中記載:

"齊王惑於秦、楚之毀,以為孟嘗君名高其主而擅齊國之權,遂廢孟嘗君。諸客見孟嘗君廢,皆去……自齊王毀廢孟嘗君,諸客皆去。後召而復之"

但是諸侯國的國君卻並不在意他們的忠誠度,反而擁有秉持包容的態度,隨時歡迎他們,哪怕他們屢次進出。

打掉牙齒往肚子裡咽,舌頭還在就能翻盤

孟嘗君雕像

在我們看來是不是很奇怪呢?的確,這並不符合封建王朝對臣子忠君愛國的要求,但是,這種情況在當時的十足崛起背景下卻是太正常不過了,十分符合當時的社會發展規律。由於生產力的提高,人們鬥爭的對象也從自然轉換成了人與人之間,人們最需要的資源也不僅僅是糧食,而是在彼此爭鬥中能保存自己消滅對方的辦法。

這種辦法又不像農業種植通過前人的經驗一代代流傳下來,而是需要自己從頭摸索,這其中肯定會有大量失敗的案例,但是,如果不篩掉大量失敗的案例,怎麼能大浪淘沙,找到真正優秀的人才呢?

所以,諸侯國君更愛賭一把,大量的供養士族階級,無所謂忠心,無所謂能力,無所謂陰謀,只要你有一技之長,我都願意供養你,哪怕你被我供養到死,我也不會嫌棄你浪費糧食浪費資源,如果你做出了會讓我國家走向滅亡的惡劣行徑,那我就不能容忍你,但是為了我的招賢納士的名聲,我也是驅逐你而已,也許你在別的地方會找到出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商鞅。

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這種行為很符合發展規律,成王敗寇的緊迫原因導致了各個國家對於任何可以強大自己的方式都不放過,從而導致了士族在戰國時期的強勢崛起。

打掉牙齒往肚子裡咽,舌頭還在就能翻盤

士族的崛起也是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


結語

雖然士族階級成了十分受歡迎的群體,不過歸根結底,士族的門檻還是太低,雖然有很多真正的人才,但是濫竽充數者更多,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士族的崛起,也為後世更多行業的出現奠定了基礎,才有了今天我們五光十色豐富多彩的世界。

從史書記載來看,史學家們也對士族進行了客觀的評價,在他們的記載中,士族中有很多出色的人才,在戰國曆史在也留下了他們的身影,同時,許多人並不是後世所理解的"士族",但是因為當時的社會形態,導致人們後人們只能將他們歸納於士族中,從而導致了士族這一概念過於龐大和冗雜,不利於人們的理解。

從春秋以後,再也沒有士族大規模崛起的機會,這也是因為士族崛起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某一時間段的特定產物,符合當時的社會發展規律。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以及社會分工日益明確,士族階級已經慢慢被人類社會所接受,在潛移默化中融入到我的生活當中。



參考文獻

1《史記》

2《宋書》

文章內容為本號100%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我們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