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學,任何讓一個孩子在10天內,變成學霸,家長必看

因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展,教育部日前發佈了《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要求部屬各高等學校、地方所屬院校、中小學校、幼兒園等適當推遲春季學期開學時間。


家長如何有效的利用好,這段時間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習慣。

孔子說:“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如果孩子能夠在少年時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麼他便會將追求知識、努力學習當成生活中重要的一件事情來對待,而不需要父母或者他人再三催促。習慣的力量是驚人的,它通過每天的點滴積累影響著孩子一生的發展。

停課不停學,任何讓一個孩子在10天內,變成學霸,家長必看


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孩子追求知識的資本,孩子通過每天不斷的積累和鞏固,使得這個資本不斷地發生增值,於是孩子的學習就產生了“滾雪球”的效應,最終使得孩子的學習產生質的飛躍。

那麼如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1.認真預習的習慣

很多同學只重視課堂上認真聽講,課後完成作業,而忽視課前預習,有的同學根本沒有預習,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沒有時間,而是因為沒有認識到期預習的重要性。那麼預習有什麼樣好處呢?課前預習也是學習的重要環節,預習可以掃除課堂學習的知識障礙,提高聽課效果;還能夠複習、鞏固已學的知識,最重要的是能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減少對老師的依賴,增強獨立性;預習可以加強記課堂筆記的針對性,改變學習的被動局面。在預習時,要做到:瞭解教材的大概內容與前面已學的知識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課內容與前面已學知識的聯繫,找出所需的舊知識,並補習此時的知識;找出本課的難點和重點(作為聽課的重點);對重點問題和自己不理解的問題,用筆劃或記入預習筆記。

停課不停學,任何讓一個孩子在10天內,變成學霸,家長必看


2.專心聽課的習慣

如果課前沒有一個“必須當堂掌握”的決心,會直接影響到聽講的效果,如果在每節課前,學生都能自覺要求自己“必須當堂掌握”,那麼上課的效率一定會大大提高。實際上,有相當多的學生認為,上課聽不懂沒有關係,反正有書,課下可以看書。抱有這種想法的學生,聽課時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聽課障礙,就不想聽了,結果浪費了上課的寶貴時間,增加了課下的學習負擔,這大概正是一部分學生學習負擔的重要原因。集中注意力聽課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學告訴我們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過程的動力特徵。注意的指向性,可使人的心理活動在每一瞬間都能有選擇的反映事物;注意的集中性,可使事物在人腦中獲得清晰和深刻的反映。正因為注意擁有指向性和集中性兩個重要的特徵,所以,注意具有選擇、保持以及對活動的調節和監督的功能。思路就是思考問題的線索。上課聽講一定要理清思路。要把老師在講課時運用的思維形式、思維規律和思維方法理解清楚。目的是向老師學習如何科學地思考問題,以便使自己思維能力的發展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使知識的領會進入更高級的境界。分心是注意的反面,分心不是沒有注意,只是沒有把注意指向和集中在當前的學習任務上,心不在焉,必定“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停課不停學,任何讓一個孩子在10天內,變成學霸,家長必看


3.及時複習的習慣

我們為什麼要複習呢?因為我們記憶效果沒有那麼好,不可能過目不忘,所以需要重複、增強記憶。那麼我們就需要掌握“快速閱讀”的能力和記憶的能力。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直接把視覺器官感知的文字符號轉換成意義,消除頭腦中潛在的發聲現象,形成眼腦直映,結合記憶訓練,用以提高學習效率。快速閱讀及記憶的能力是需要訓練的,大家可以去練習 精英特速讀記憶 ,掌握快速閱讀和記憶,讓自己的學習更上一層樓。

及時複習的優點在於可加深和鞏固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學習後發生的急速遺忘。根據遺忘曲線,識記後的兩三天,遺忘速度最快,然後逐漸緩慢下來。因此,對剛學過的知識,應及時複習。隨著記憶鞏固程度的提高,複習次數可以逐漸減少,間隔的時間可以逐漸加長。要及時“趁熱打鐵”,學過即習,方為及時。忌在學習之後很久才去複習。這樣,所學知識會遺忘殆盡,就等於重新學習。俗話說“溫故而知新”,就是說,複習過去的知識能得到很多新的收穫。這個“新”主要指的是知識達到了系統化的水平,達到了融會貫通的新水平。首先,知識的系統化,是指對知識的掌握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也就是從整體、全局或聯繫中去掌握具體的概念和原理,使所學的概念和原理回到知識系統中的應用位置上去。其次,知識的系統化,能把多而雜的知識變得少而精,從而完成書本知識由“厚”到“薄”的轉化過程。系統化的知識,容量大,既好記又好用。最後,系統化的知識有利於記憶。道理很簡單,孤立的事物容易忘記,而聯繫著的事物就不容易忘記。想搞好知識的系統化,一要靠平時把概念和原理學好,為建造“知識大廈”備好料;二要肯于堅持艱苦的思考。思想懶漢,逃避艱苦思考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好知識的;三要學會科學地思維。

停課不停學,任何讓一個孩子在10天內,變成學霸,家長必看


4.閱讀自學習慣

自學是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就學習過程而言,教師只是引路人,學生是學習的真正主體,學習中的大量問題,主要靠自己去解決。閱讀是自學的一種主要形式(閱讀有障礙的朋友:閱讀速度慢、閱讀理解差、閱讀效率低下等,一定要去練習掌握快速閱讀的能力),通過閱讀教科書,可以獨立領會知識,把握概念本質內涵,分析知識前後聯繫,反覆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識,形成能力。學習層次越高,自學的意義越重要,目前我國的高考為選拔有學習潛能的學生,對考生的自學能力有較高的要求。

停課不停學,任何讓一個孩子在10天內,變成學霸,家長必看


5.觀察的習慣

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是獲取知識最基本的途徑,也是認識客觀事物的基本環節,因此,觀察被稱為學習的“門戶”和打開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學都應當學會觀察,逐步養成觀察意識,學會恰當的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觀察”這兩個字有兩層意思,“觀”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觀察,對認識客觀事物毫無意義。要做到觀察和思考有機結合,通過大腦進行信息加工,總結出事物的一般規律和特徵。

停課不停學,任何讓一個孩子在10天內,變成學霸,家長必看


6.切磋琢磨的習慣

《學記》上講“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問題要互幫互學,展開討論。每一個人都必須努力吸取別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斷吸取群芳精華,經過反覆加工,釀造知識蜂蜜。

停課不停學,任何讓一個孩子在10天內,變成學霸,家長必看


7.總結歸納的習慣

每章每節的知識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識體系,課後必須有小結。對所學知識進行概括,抓住應掌握的重點和關鍵。對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學習一個專題,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識點連成線、輔以面、結成網,使學到的知識系統化、規律化、結構化,這樣運用起來才能聯想暢通,思維活躍。

停課不停學,任何讓一個孩子在10天內,變成學霸,家長必看


以上所說的七大學習習慣並不是絕對不變的教條,在這裡只是希望家長利用好疫情假期這段時間,讓同學們借鑑更多更好的學習經驗,來改善自己的學習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