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考生參加志願徵集說明了什麼

10%考生參加志願徵集說明了什麼

參加徵集志願的高校是不是跌份?參加志願徵集的考生是不是丟人?這是非常尖酸刻薄的問題。要知道在以前,這些都屬於一級秘密數據,外界根本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高校沒有錄滿,那些由於志願填報失當考生到底去哪了。陽光高考拉開了高考秘密空間的窗簾,徵集志願無關高校和考生面子問題。高考錄取,對於高校來說,能有效完成招生計劃;對考生而言,被一個相對滿意的高校錄取。從某一方面而言,這是雙贏的規則。

各地實施高考平行志願時間不一,總體而言,大約都有十年左右的實踐了。也就是說,高考徵集志願已經有十年左右的時間。再也沒有以往坑爹的第二志願了。

10%考生參加志願徵集說明了什麼

10%考生參加志願徵集說明了什麼

10%考生參加志願徵集說明了什麼

從北京今年提前批次、一批、二批、高職專科四次徵集志願的情況來分析,參加志願徵集的高校一共有170多所,從提前批次本科一直到高職專科,總計劃有6000多人。涉及的高校既有985大學,也有民辦本科和高職院校。各個層次高校均有參加志願徵集的。

6000多計劃是什麼概念?北京今年參加高考的報人數也就60000多人,即10%考生參加志願徵集。在北京高等教育發達地區,這麼高比例的考生參加志願徵集,說明,大量高考考生填報志願,缺乏客觀理性的根據,任意填報。遑論其他地區了。

這麼高比例的高校在批次錄取過程中沒有錄滿計劃,充分證明,高考錄取的主要矛盾不再是上不上大學,而是上什麼樣的大學,即目前高考錄取率的主要矛盾集中在985大學和211大學的錄取率,有些高校招生過程中往往會錄不滿計劃,目前這種現象主要出現在高等教育發達地區,但這種趨勢會逐步席捲到全國高校的。

中國的高等教育自1999年擴招之後,早已超越了15%高等教育精英化階段,目前已經達到了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即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5%─50%,正處於高等教育大眾化向普及化過渡時期。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0%以上為普及化階段。

高校在各地錄取過程中錄不滿投放的招生計劃,這種現象,越是高等教育發達地區越明顯,有的大學甚至出現無考生填報志願,或者出現計劃大面積虧空。錄取過程中計劃錄不滿,並非近年才出現的,但這幾年表現比較明顯而已。尤其是這些年來高校錄取過程中,當地教育主管部門要進行徵集志願,這個問題才越來越突出了。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即使上一本線還選擇復讀,出國留學的,在高考志願填報時,有的考生沒有填報志願,還有的考生填報了志願,但錄取不報到。這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了高校錄取,擠佔了優先的計劃。

高考錄取結束,還是有高校錄不滿計劃。這種現象最早出現在高職院校,尤其高等教育發達地區的高職院校會出現生源不滿的現象,能完成投放計劃的60%就不錯了。而那些考生基數大的省份,本科線下生源充足,這個矛盾反而不突出。

以北京為例,根據我的分析,從2019年開始,北京生源數量開始銳減,到了2022年,北京生源的數量會跌至谷底,錄不滿計劃的高校會從高職逐步過渡到老三本院校,同時一些公立大學裡老二批院校生源也會出現虧空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