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識普及:元宵節之由來及節日習俗淵源


文化常識普及:元宵節之由來及節日習俗淵源


元宵節是啥?

元宵節是除夕和正月大慶之後的一個尾聲,這一天要吃圓宵。現代國人對元宵的初略認識大概如此。

在古書中,農曆正月十五這一天稱為“上元”,其夜則稱“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由於元宵有張燈、看燈的習俗,民間又習稱為“燈節”。

正月十五從什麼時候開始成為節日的呢?

我國古代的歷法和月相有密切的關係,每月十五必逢滿月,叫作“望”。滿月象徵著團圓、美滿。在正月十五,人們迎來了一年之中第一個月滿之夜,這一天理所當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漢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漢末道教的重要教派五斗米道把天、地、人當作人格神,尊之為“三官”,又稱“三元”,認為他們能降福於人,消災赦罪。

稍後,道教徒們進而把“三官”“三元”同時日節候相配,以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視,因為這是天官賜福之日,其時又正當年初,隆重地慶祝上元,兼有祈求全年平安、萬事順遂的意思。

到後來,中元、下元的慶典逐漸廢弛,而上元節則經久不衰。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為人們所熱切期待,而長期以來形成的元宵習俗在歷史上留下了絢麗的色彩。

文化常識普及:元宵節之由來及節日習俗淵源


唐宋時期,得益於國力的昌盛和文化的繁榮,元宵節盛況空前。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這是初唐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詩,寫的是元宵狂歡之夜。看:月光下,燈光下,車馬喧闐,歌聲盈耳,盛裝的人們夜遊觀燈,樂而忘返。

唐代,元宵及其前後各一日,正式成為國定例假日,各官署都停止辦公。而且這三夜“敕許金吾弛禁,以看燈”(《兩京新記》),也就是暫定執行禁止夜行的法令,讓都市中的士民盡情遊樂,即使擁近宮城,禁衛部隊也不得干涉。唐玄宗先天二年(713)上元之夜,大開宮門,在宮門外“作燈輪高二十丈……燃燈五萬盞,簇之如花樹”,又命宮女千數及長安少女少婦千餘人“於燈輪下踏歌三日夜”(參《朝野僉載》)。從此歷朝皇帝都在元宵“御樓觀燈”,以示“與民同樂”。宮廷、寺觀和貴族豪富的宅第都設山棚、搭綵樓,不惜重資“盛造燈籠燒燈”以鬥奇爭勝,大街小巷也都掛滿了燈,“光明若晝”。

文化常識普及:元宵節之由來及節日習俗淵源

宋代元宵放燈著於法令。宋太祖削平群雄後宣稱“朝廷無事,區宇咸寧,況年穀之屢豐,宜士民之縱樂”,把上元放燈由三夜增為五夜(《乾德五年詔》)。元宵遊觀之盛更是前所未有。

“自非貧人,家家設燈,有極精麗者”,往往用羊角、琉璃或雲母石作為原料,把燈造成牡丹、蓮荷、曼陀羅等花卉的形狀,甚至還有車輿燈、屏風燈、佛塔燈、鬼子母燈。成都府架設的燈山,還用燈串成“飛橋山亭”(參《歲時雜記》)。

汴京更用轆轤把水引到燈山最高處,用大木櫃貯放,“逐時放下,如瀑布狀”,又用草把扎縛成巨龍,“草上密置燈燭數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飛走”。百戲藝人各獻奇術異能,又紙糊各種人物,懸於長竿,“風動宛若飛仙”(參《東京夢華錄》)。

南渡之後,雖然偏安一隅,但此風不減,燈品“愈造愈精”,“山水人物,花竹翎毛”,從小巧玲瓏的“沒骨燈”“珠子燈”“萬點羅”,到佈置人物亭閣,“用機關活動”的五丈琉璃燈山,“怪怪奇奇,無所不有”。“又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這就是後世燈謎的源起。在都城臨安,元宵及其前後數日,“每夕樓燈初上”,就有市民社團及藝人上街化裝遊行並表演各種技藝。“其多至數千百隊”,“連亙十數里”。有些人家還“閒設雅戲煙火,花邊水際,燈燭燦然,遊人士女縱觀,則迎門酌酒而去”(俱參《武林舊事》)。

文化常識普及:元宵節之由來及節日習俗淵源

南宋·李嵩《觀燈圖》

元宵觀燈對當時的人們來講,是一年之中最有吸引力的節日活動。尤其是婦女,平日大家閨秀固然養在深閨,小家碧玉也不能隨便拋頭露面,過著近於幽閉的生活,而每到元宵,她們卻能名正言順地外出夜遊觀燈。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說:“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永遇樂》)而一些筆記也提到元宵出遊,“婦女尤甚”。宋代著名詞人歐陽修寫道:“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生查子》)晁衝之的詞也寫到在“千門燈火,九街風月”的情景下,“繡閣人人(人人,對所愛之人的暱稱),乍嬉遊,困又歇。笑勻妝面,把朱簾半揭。嬌波向人,手拈玉梅低說:相逢常是、上元時節”。(《傳言玉女》)看來頗有一些青年男女由於在其他日子無法接近,就抓住元宵這一大好時機談情說愛。

元明清三代元宵仍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明初曾明文規定,正旦節(今春節)官員放假五天,冬至放假三日,而“元宵節自十一日為始,賜節假十日”(永樂七年詔),可見元宵這一節日在當時受重視的程度。元宵張燈、看燈、夜遊及百戲雜陳的習俗也相沿不改。

文化常識普及:元宵節之由來及節日習俗淵源

《水滸傳》劇照 東京元宵燈會

統治者借慶元宵以示歌舞昇平,而這一慶典對貧民來講則成為一種沉重的負擔。

北宋中期的官僚蔡襄出鎮福州,“上元日,命民間一家點燈七盞”,當時有人寫詩諷刺他:“富家一盞燈,太倉一粒粟;貧家一盞燈,父子相對哭。風流太守知不知,猶恨笙歌無妙曲!”(《晁氏客話》)揭開了熱鬧、繁華的面紗,元宵之夜也有其悽慘的一角!

元宵節良品元宵之來歷

元宵這一詞另有一個含義,那就是指在元宵節煮食的圓子(湯圓)。元宵煮食圓子的習俗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呢?

文化常識普及:元宵節之由來及節日習俗淵源

據《荊楚歲時記》《玉燭寶典》《續齊諧記》等書記載,南北朝時上元的應節食品是拌和肉和動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

唐代則是“造面蠒,食焦䭤”(參《天寶遺事》)。蠒即繭字,面蠒是做成蠶繭狀的一種麵食,可能就是圓子的前身。䭤即餅,焦䭤當是烤餅,“上元食焦䭤最盛且久”。

到北宋時又出現了鹽豉湯和用綠豆粉做的科斗羹,人們還“煮糯為丸,糖為臛,謂之圓子”(《歲時雜記》),這就是我們今天吃的糖餡元宵了。

南宋的周必大專門寫有一首詩以詠“元宵煮浮圓子”,詩中說:“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可見煮食圓子,同中秋吃月餅一樣,取義於“團圓”。詩中又寫“星燦烏雲裡,珠浮濁水中”,很形象地描繪了潔白的圓子下鍋後在渾濁的湯水中翻滾的情景。這種圓子後來取代了焦䭤等食品,成為典型的元宵應節之物。由於它是在元宵煮食,所以又被稱為“元宵”。

在元宵日煮食元宵,增添了節日的情趣。這一習俗也一直延續至今,算起來已有一千來年的歷史啦。

同志們,現今你所在地域有哪些元宵節日習俗呀?歡迎評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