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亮剑》楚云飞炮击赵庄对比:一个用大哥大,另一个用步话机,哪一个更接近历史?

司马长史


都有,不过这个大哥大确实不太符合楚云飞身份。

这个大哥大和步话机,其实都是早就有了的通讯设备,美军早就装备了。大哥大是SCR536,那个步话机是SCR300。两个都可以通话,只不过SCR300可以发报,通话距离也比较远。


SCR536更像一个大哥大,类似于对讲机,通话距离也就一英里。二战中美军装备的非常多,使用非常广泛。在美军作战中,这个东西必不可少。而且,抗战结束时,国军也是装备了很多。


建国后,根据SCR536,我们也仿制了一大批,命名为701型步谈机,警察军队都装备了很多。至于建国前,楚云飞手里有这个东西不奇怪。

但是怪就怪在楚云飞用这个东西,这东西通话距离一英里,也就是1600米,这个距离,并不是一个师部和炮兵阵地应该有的距离。榴弹炮这个东西打的就是一个纵深,用这个东西去下达命令,确实不够用了。


相比之下,新版的SCR300更加贴切一点,这东西距离够远。美军在前线呼叫支援的时候用的就是这个东西,通话距离几公里不成问题。重点是,这东西还可以发电报。

不过SCR300更加适用于前沿观察哨,或者侦查部队使用,随时随地传递信息。作为楚云飞的指挥部,用的应该是有线电话。当然,有这两个电台都是很正常的。


军武文斋


很棒,非常专业的问题!喜爱战争电影的答友应该记得《大决战辽沈战役》的剧情,国军第九兵团司令部在胡家窝棚被解放军小部队捣毁,司令官廖耀湘只好逃到新6军军部,竟然违反军事条例在电台里用明语给各部下达突围命令,结果被东北野战军一字不落全部监听,也注定了这十万大军的覆灭下场,连林彪都笑了:“敌人在哪,廖耀湘都已经告诉你们了”。



二战美军的战场无线通讯工具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大名鼎鼎的“BC611D”手持步话机,也就是九十年代那种“大哥大”的雏型产品,由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前身“加尔文制造公司”生产。这款步话机在美军中装备非常广泛,一直配备到“排级”部队。

美军步兵连长可以通过这玩意在战场上跟各排保持联系,甚至可以实现三方通话功能。但BC611D有个显著缺点,即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通话距离较短,超过一英里(约1600米)就基本失去效果了。



另外一种远距离无线通讯工具便是“BC1000”无线电台,它既可以拍发电报,也可以调频进行语音通话,在那个年代就已经非常牛叉了。廖耀湘对各军喊话所用的就是这款无线电台,常用的操作当然是电报用密码,通话用暗语,因为同频道的其他电台都可以收到内容,廖耀湘属于“急不择言”了。

在美国电影《风语者》里,对这款军用电台有充分的展现,是一线步兵呼叫后方炮火支援时的必需品。



《风语者》剧照

登陆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一线步兵,距离海上提供火力支援的战舰肯定超过1600米了,所以只能用“BC61000”进行联系;而“BC611D”则是在登岛以后的战斗中,步兵各连排之间的短距通讯工具,这个区别浅显易懂。

国民党军队的美械王牌师,才有机会获得这两种通讯电台,比如《亮剑》里楚云飞的第89师等等,杂牌军那是没戏的。但国军没有美国军队那样财大气粗,一般情况下“BC611D”手持步话机仅可以配备到营级,团以上战术和战役单位则配备“BC1000”无线电台,所以从理论上讲,楚云飞可以同时拥有这两种无线电台。



(两种通讯工具并列)

那么,楚师长呼叫炮兵火力压制应该用什么通讯工具呢?这恐怕还要分为两种情况,如果是呼叫上级单位的军属、兵团属炮群,根据重炮部队的战场纵深配置特点,必须用“BC1000”无线电台,因为距离都在几公里以上;如果楚云飞使用手持式步话机在那舞舞扎扎瞎喊,就有些假了,因为炮兵根本听不见,从这一层说,新版《亮剑》要更严谨和接近历史一些。

如果是呼叫第89师自己的师属炮兵阵地,其实更合理的是使用第三种通讯方式:有线电话,这是解放战争时期双方的战场惯例,师属通讯连或通讯营主要就是干这活的。



(阿登战役中的美军)

再退一步,就算有线电话线路被炸断等意外情况出现,以楚云飞的师指挥部级别,也应该使用“BC1000”无线电台,用“BC611D”有点不伦不类,美式M2A1型105榴弹炮射程高达11公里,炮阵地怎么可能距离师部如此之近。

顺便说一句,楚师长手里那家伙颜色也不对,应该是军绿色,这事有点穿越。


度度狼gg


首先,老版亮剑楚云飞用的不是大哥大,也是步话机的一种,只不过这种步话机技术比较先进一些而已,这种步话机在主要用于二战时期,而《亮剑》中这段剧情所处年代是1946年前后,当时肯定有这种步话机,拥有全套美式装备的楚云飞用这种步话机很合理的啊。



不仅合理,也符合剧情,楚云飞的队伍一直用的都是先进的设备,这一点楚云飞强调了很多次,而老版《亮剑》给楚云飞用类似大哥大的步话机正是为了呼应楚云飞强调过的内容,可以说老版《亮剑》处理的很细心,在这一点上新版《亮剑》做的就不够仔细。

同时,老版《亮剑》的楚云飞人物性格塑造的也更具张力,楚云飞是一个自信且有着高傲的人,在炮击赵庄这一段,楚云飞拿着步话机指挥前沿炮兵作战的姿态颇有大将的风度,言语间透露着一股运筹帷幄的自信,反观新版中的这个桥段,我总能听出楚云飞有一些慌张感。



并不是老版《亮剑》先入为主,平心而论,老版确实比新版优秀很多,单是从楚云飞炮击赵庄这一段就能看出来,老版情节紧凑、毫不拖泥带水,人物性格刻画的深入人心,而新版给人感觉就是在模仿,企图在模仿中寻找新意,然而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新版《亮剑》楚云飞炮击赵庄这一段台词几乎和老版一样,但是听来却很生硬,没有一个大将临危不惧的风度,同时剧情也比较拖沓,老版一到两集的剧情新版愣是用四集,新版的40集完全丧失了老版30集的快感,多出来那10集的剧情让人感觉很生硬。



总之,老版《亮剑》楚云飞用的不是大哥大,也是步话机,新老版《亮剑》中的步话机都符合历史,只是老版更符合剧情,同时老版在很多方面都要比新版优秀很多,反正我是这么觉得的。


草根说电影


我原来是在部队炮团指挥班专业报话员,训练用709B单兵报话机,演习使用81式单兵报话机!这里先要说一下电台的使用介绍:电台分大中小三种功率,功率决定信号的传输距离,电台的信号分四个波段,长波、中波、短波和超短波。波长越短信号越清晰,特别是语音。长波一般都是使用在超长距离信号传输,功能强,距离远,信号穿透能力也强,但是长波主要作为报务方面使用,就是我们影视上看到的那种用手按的那种嘀嗒、滴滴答的那种,不是用嘴巴直接用的语音通讯。

新老《亮剑》中楚云飞使用的两款不同的步话机和报话机都没有问题,都很接近历史,我为什么这么说!其实我们在看电影中的很多使用通讯器材的时候,为了增加剧情和节省时间,会把一些不必要的现实情节给过滤掉了!就像老板《 亮剑》中的楚云飞使用的单兵步话机一样,那是美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使用的BC611

这种单兵步话机都是小功率的,主要是语音密语和明语通话为主,其实虽然语音通讯距离不到2公里,但是可以通过大功率电台接续,只要在通讯最佳距离内在使用一台大功率的单边电台,在和步话机同频率情况下就可以实现10-20公里内的语音通讯。不过该单兵步话机只能语音通讯,不能实现报务收发功能,所以只装备连以下部队。

而新版《亮剑》中的楚云飞使用的是电台,那么电台的功能就比BC611 小功率步话机的功能多的多了,可以收发报务,也可以报话,还可以作为通讯电台和报话业务的接续机使用,该种电台一般主要作为团营级使用最多,而且直接语音报话传输距离可以在5公里以内。直接报务传输距离可以达到30公里以内,通过信号放大天线还可以实现上百公里的报务收发。如果通过多台电台接续可以实现上千公里的通讯。而且电台还可以接上电话机,在报话5公里内实现我们普通的电话语音通讯。

所以说新老亮剑的道具使用都没有错!只是对于当时的解放战争,我们解放军还很难达到国军的通讯水平,一般一营能有一部电台已经是很奢侈的水平了,绝大多数都是团以上级别才有电台,而且都是一部电台。团营一下单位大多数还是靠两条腿的通讯员还有马和旗语来进行落后的方式通讯。


鳑鲏1


不好意思,没看新版,李幼斌版的到是很熟悉。不过说大哥大和步话机的意思我明白,老版里楚云飞用的那个小半米的大哥大,还真就是后来摩托罗拉砖头大哥大的前身,只是楚云飞的城砖版大哥大看着大,通信距离很短,指挥的话还是步话机成熟靠谱。接近历史的话这两者都没问题,早在二战,两者都在美军大量装备了,解放战争时期,国军整编精锐部队大量换装美式装备,楚云飞是校长爱将,装备上了不稀奇。


所以无论新版老版,在这件装备选择上,都没问题,无论选那个都没问题,按国军换装了美式装备的部队情况,楚云飞的是师级指挥部,历史上多半这两种通信器材同时都有装备,在美军部队的使用情况看,大哥大反而前出步兵使用更多点,在指挥所里,通话距离远,同时还有收发报功能的报话机使用更多,从这点看,新版里楚云飞用步话机确实更恰当,但这不是在中国吗?部队都换装美国洋玩意了,就不许楚云飞拿个砖头机装个那啥?要知道几十年后,九零年前后,街上开始有大哥大了,其实那时大哥大信号很差,使用费用奇贵,正常在城市里,绝对没有遍地的公用电话好使,可是人家拿着大哥大,上串下跳满大街的找信号,满头大汗扯着脖子喊话,那叫格调!云飞兄早了几十年,不至于那么炫,但肯定也觉得端着这么个东西喊话,比捏个话筒喊话有腔调吧?

人家是富贵出身,这些讲究敏感的很,一有条件,不自觉的就会做出选择,跟李云龙那种捡到碗里都是菜,能拔脓就是好膏药的实用主义人生观还是有区别的。再者说了,这通信器材美国人财大气粗,自己生产的,一直普及到步兵班组,不觉得稀奇,国军换美式装备,可没这么奢华,无论是国军还是我军,对通讯器材的重视,都远超武器装备,楚云飞的话不致于不给士兵使用,但是没特殊情况真的不会让普通士兵随便使用,肯定都掌握在军官手里。我军到九十年代信息战概念出来以前,也都没有把通信普及到普通步兵班组,现在跨越式发展到装备到士兵个人,而且是信息个人终端,远比笨重而功能单一的报话机、步话机强悍,这些老式军用通讯器材,都成了怀旧收藏品。


李三万的三万里


楚云飞应该拉出手机的信号杆对着信号,没有信号很难通话,需要小兵帮忙拉,自己的手臂不可能拉这么长的信号伸缩杆(手机天线)按理来说应该用通信兵多插几个信号杆才能长距离的通话。

按理来说应该用通信兵多插几个信号杆才能长距离的通话。

按理来说应该用通信兵多插几个信号杆才能长距离的通话。


这段剧情所处年代是1946年,楚云飞的实力能够得到国民党总部配发的摩托罗拉的通行设备,更何况楚云飞的级别已经达到师长直奔军长的节奏了。


楚云飞能用模拟信号的蜂窝网络的大哥大雏形手机通话这么顺利顺溜。足以可见楚云飞派出去的通信兵插信号杆非常密集,如果通话不顺畅,楚云飞大发脾气枪毙通信兵可以枪毙一个营。

老版亮剑的道具非常接近历史,虽然没有细致的演出来的通信兵插信号杆调通信频率,重点把真实历史物件仿造拍出来了。

老版亮剑的道具非常接近历史,虽然没有细致的演出来的通信兵插信号杆调通信频率,重点把真实历史物件仿造拍出来了。

老版亮剑的道具非常接近历史,虽然没有细致的演出来的通信兵插信号杆调通信频率,重点把真实历史物件仿造拍出来了。


长的丑也要出门耍个帅


作为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这两种场景都不违背史实。不过这里并没有所谓“大哥大”而只是一种手持式步话机。

它是由美囯摩托罗拉公司1940年研制成功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重量2.2Kg、通讯距离约1英里(1.6公里)。二战后期美军已把它装备到排级单位。

被人们称为大哥大的是上世纪80年代才问世的“蜂窝”移动电话(中国大陆90年代面市)。尽管这两种设备都由摩托罗拉公司研制,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

“大哥大”是中国人对第一代峰窝移动电话的俗称。也是当时很多人炫耀身份的重要标誌。这当然不可能出现在几十年前的解放战争中。再退一步说,既使当时有“大哥大”也不大可能当作军用。

因为大哥大本身并不能直接进行通话,而是要依赖“蜂窝”状分布的基站来传递信号,这也是被称为蜂窝通讯的原因。打电话时实际上是和离自已最近的基站通话,向远方传递信号的仼务完全由基站来完成。既使通话双方近在咫尺,也要通过基站来䢖立联系。

所以移动电话可以远距离通话只是一种假像,真正的功臣是基站,它和移动电话共同构成一个整体才能完成通话仼务。这也是在边远地区无法使用移动电话的原因。而战场的环境和地点是瞬息万变的,很难配置完备的基站系来支持其工作。同时保密性和基站的安全也得不到保证。

而步话机工作是不需任何外部的技术支持的,两部机器之间完全可以单独完成通话任务。这正是战场通讯的必要条件。以上是我的回答。


四重奏6028217


诚邀,如题。《亮剑》作为抗战剧的鼻祖,其剧情颠荡起伏与《还珠格格》《西游记》共为暑假档最钟意的钉子户。《亮剑》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楚云飞和李云龙之间那种惺惺相惜而又由于立场不同,不得不反目成仇的故事。不过抗战剧里多有瑕疵,《亮剑》中也有很多与历史不符合的地方,比如新老《亮剑》中一版本楚云飞使用大哥大,另一个则使用步话机,那么究竟谁更符合事实呢?


00后的小朋友,对于大哥大可能都不太熟悉了吧。其实大哥大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研发的第一代便携式移动电话。由于其与当时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便携,体积小等特性从而受到了社会精英的追捧。

扯远了,言归正传。实际上我们的楚师长用的并不是大哥大,而且步话机!

实际上步话机和大哥大差别并不多,甚至于二战时期也有大哥大形状的步话机,不过这种步话机比大哥大要多了。


据史料记载,早在1940年年底,摩托罗拉公司的前身高尔文制造公司生产出一台5磅重的调幅步话机,通讯距离1英里。后来又研制出通讯距离更长、抗静电效果更好的替代品,即SCR300tm,背负式调频步话机,它是一个可调谐的高频调频单元,重35磅,通讯距离10英里。美国通信兵身背这种对讲机的身影已经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典形象。所以美械装备的89师使用这种步话机也是非常合理的。


电视剧里看历史


《亮剑》以主人公李云龙的个人经历为主线,反映了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历史。



根据剧情发展,在炮击张庄应该是在淮海战役期间,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



而大哥大最早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工程师在1973年发明,是手提电话的俗称。



因此当时使用步话机更接近历史


主播游戏Show


《亮剑》这部剧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有看过,尤其是李幼斌版本的,基本上只要不是零零后的人都有看过这一部经典的抗日神剧。在这部剧里,楚云飞与李云龙这两个人,就好像是一对老冤家一样,有时候关系好的不分彼此,无意间流露出来的友谊之前也很令人感动,可有的时候却又像是这辈子的宿敌一样,打得不可开交,交战的时候往死里打,丝毫没有顾及到以往的情谊,两个人都拿出了自己最强的底牌,就恨不得把对方弄死一样。

但是不管怎样,这两个人都为我们带来了快乐和感动。下面,就让我们来讲一下关于这两个人之间发生的一点事儿。由于还是抗战时期,那时候共产党和国民党虽然互相不对付,但还是一致对外的,所以有时候也会经常合作在一起。

李云龙和楚云飞也是一样,他们当时经常有在一起合作,就拿电视剧上注明的平安县城之战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案例之一,他们两个在合作当中的配合也是非常的默契,就好像是心连心一样,李云龙负责率领着自己的独立团发起冲锋,悍不畏死的进行攻城,吸引大量的日军前来防御,然后楚云飞就躲在后面进行打支援,搞的日军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最后死伤惨重,在平安县城之战里,这两人配合得当,相得益彰,为整个日军都带来了不小的伤害。

可是,这一切都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而结束了,毕竟各为其主,最后放下了昔日一起抗战时的情谊,两个人打得你死我活就好像前世是仇敌一样,先是楚云飞集结了自己整整两个营的大部队,强行占领了李云龙的防区大孤镇,在然后就是李云龙为了报复,在马关据点上,假装扮作自己是楚云飞的兵马,然后再趁机拿走了受降部队的全部装备。这还没完,李云龙一方面是为了报复楚云飞,打击他的势力,一方面又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李云龙做完这一切之后,又继续接受了马关据点日军的全部装备。

他们两个人斗智斗勇的场面被描述的非常精彩,尤其是鸿门宴那个片段,在自己的身上提前准备好了炸药,最终才成功的逃脱了出来。其实,他们两个之间所引发的争斗和摩擦都是局限性的,只是时有发生,并不是正式的宣布开战了。就属于那种时不时的打你一下,又或者是时不时的坑你一下那种。

到后来,日本的军队全部从中国领土上退走,两党之间的内战也是全面的被爆发。李云龙和楚云飞也因为各自所处的阵容不同,属于敌对的关系,所以很快就从之前的局限性争斗,慢慢地扩大成为了真正的一场大战,那也是一场你死我活一般的较量。尤其是在淮海战役期间,两人在赵庄一战中,打了个天昏地暗.在这场战役当中,由于决定了他们两人之间到底谁更厉害,也是生死间的战斗,所以非常的有看点,不管是老版的《亮剑》还是新版的《亮剑》在描述这一场战役上,都是费劲了足够的心思,这个剧情也是被拖得很长。

由于这场赵庄之战比之前的任何一个剧情花费的心思都要多,所以这个片段也是非常的经典,吸引到了很多网友们的关注,这些网友们经常会拿楚云飞炮击赵庄这一幕来进行对比,想新版和老版之间到底有怎样的不同。

到底新版的超过了老版,还是老版的比新版的更加经典呢?在楚云飞炮击赵庄这一幕里,只见老版的楚云飞手里拿着一个大哥大,然后用做出一种极其威严的表情,来指挥着自己的手下,而新版的则是不同,虽然说剧情都是一样的,但是新版的楚云飞手里却拿着一个小个却很精致的步话机来发布命令,虽然说新版的楚云飞他的表情同样是很狰狞,但是却少了老版的那种威武霸气之感,手中的那小巧精致的步话机,也没有老版楚云飞专用的大哥大来的更加接近历史和有气质。

所以,单从这一点上吗,我们就能够看出新版《亮剑》是比不过老版的,毕竟是那么多年的经典,可没有那么容易就被超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