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晚期瓷器的特徵以及鑑定方法

整個明代1368——1644年,先後有十七個皇帝在位執政,共經歷276年{南明除外}。其瓷器的製作可分為三個時期:

早期: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其中洪武,永樂和宣德為最高峰。

中期: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弘治,正德;其中成化鬥彩最著名。

晚期:嘉靖,隆慶,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其中嘉靖、萬曆五彩量最大。

要鑑別明晚期三朝的瓷器,在大致判定是明代瓷器之後,首先要在這個總體概念之中有個大體感受,然後要從這三朝瓷器的具體特點進行辨識。要識別這明晚期三朝之瓷,應該從胎釉、彩料、紋飾等主要方面來鑑別其中要領。

  明晚期瓷器鑑別方法:

一,從明晚期瓷器底款鑑別:

嘉靖官窯年號款全為楷體,有四字雙行和六字雙行,以六字雙行“大明嘉靖年制”為主。也有六字一橫行、六字環行、四字錢文十字排列的。款識位置主要位於器底,也有寫於器口沿下邊的,還有寫於器物肩部的。除寫款外,也有少量刻款。

明代晚期瓷器的特徵以及鑑定方法


民窯器上的讚頌款、吉祥款較前朝興盛,且開始出現堂名款,如“滋樹堂”、“松柏草堂”、“郭仁堂”等等。

萬曆款識以書寫六字雙行“大明萬曆年制”為主,也有六字一行或三行的,還有四字雙行、四字環行、四字錢文十字排列的。款的書寫位置也很不固定,多數在器底,也有在器裡心凹處的、肩部的、口邊的等。

萬曆各類民窯款大為增多,齋堂款如“玄陰堂”、“芝蘭齋”等;吉祥款如“萬福攸同”、“德化長春”、“福壽康寧”等;讚頌吉祥款如“玉堂佳器”、“天祿器”、“天祿佳器”、“上品佳器”等。

明末天啟、崇偵年間,署本朝年號款的官窯器少,但署前朝年號款的卻較多。不過,這些署前朝年號款的瓷器多為民窯粗製濫造,款識字體十分草率,排列雜亂。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二、從明晚期瓷器的瓷胎特點鑑別

  自嘉靖起質量已遠不如明代早、中期的淘煉精細、緻密潔白。嘉靖初期,胎質尚能與正德接近,之後便越見粗糙。雖官窯小件仍胎細釉潤,但是,大件之物胎質已明顯見差,胎壁也更厚。胎色白中閃灰。隆慶朝僅6年,因此,在瓷器燒造上與嘉靖朝變化不大,瓷的胎骨在精細程度上略有參差,但也不明顯,胎壁比嘉靖略厚,一般民窯,若無款識,較難區分。到了萬曆,瓷土質量不如過去,胎質更顯粗糙。民窯粗瓷的露胎處可見明顯的黑色鐵質沉澱,俗稱“芝蔴胎”。

明代晚期瓷器的特徵以及鑑定方法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二、從明晚期瓷器的瓷釉方面鑑別

  嘉靖朝初期與正德相似,一般施釉較細膩,中期顯肥厚。白釉釉色前期較白,中後期閃灰青。多數為亮青釉,釉面不夠平整,可見隱約的波浪紋。有一點值得注意,嘉隆萬器的底釉均為亮青釉,上品的底釉的亮度常常要強於器身。嘉靖器胎釉的交接處有一線橙黃之色,這是鑑識的重要依據。隆慶朝與嘉靖相仿,一般釉面比嘉靖朝要稍細膩光潤一些,白中閃青,多小件器,品種只有白釉和黃釉兩種。萬曆朝施釉則不如前兩朝,要稍粗些。品種與嘉靖相似。白釉比前兩朝稍薄,釉色微閃青色。萬曆的紅釉器燒造極不成功,燒出來的紅釉器均不純正。黃釉器傳世極少,多見黃色偏深,無法與弘治嬌黃釉相比,而且,釉面不大勻淨,並時有開片出現。萬曆的碗盤之器除具有明代制瓷的一般特徵外,底足足牆垂直或微內傾,內折角圓潤,呈蝦青色。

明代晚期瓷器的特徵以及鑑定方法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三、從明晚期瓷器的青花瓷用料鑑別

  在嘉靖、隆慶兩朝和萬曆朝的早期,官窯器均採用來自西域的回青料。這種青料,顏色藍中閃紫,配比正確的回青料色調特別濃豔,又無黑色鐵斑,若回青料比例太高或火候太過時,可見青花暈散,紋飾模糊。這是識別回青料的一個要訣。其中,隆慶朝青花髮色比嘉靖為深,最為悅目。萬曆早期用回青料,髮色與嘉靖相似。萬曆後期,因為回青料沒有了,改用石子青或浙青。由於回青料價格很貴,故包括嘉隆萬三朝的民窯,則一般都是用石子青或土青的,髮色就偏暗、偏灰、偏淡。萬曆後期細瓷也有用浙江青的,髮色明快純正。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天啟、崇禎。有一個情況,可供鑑識時參考,即從萬朝起,直至清代康熙,在有些青花器上的青花處側光可見指捺般的水印紋。以此可以區別同用青料的萬曆和嘉靖之器。即,胎釉結合處呈現橙黃色線,而又無指捺印者,則可斷為嘉靖。反之,如有指捺紋,則不管有無橙黃色線,均可判為萬曆。

明代晚期瓷器的特徵以及鑑定方法

萬曆瓷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四、從明晚期瓷器的紋飾特徵鑑別

  除了承襲傳統圖式以外,因嘉靖皇帝信奉道教,故當時瓷器上多見道教色彩的紋飾,如八卦、雲鶴、鹿鶴、三星等。花紋圖案趨向繁縟華麗,但形象卻不如以前生動活潑。此時的嬰戲圖中,小孩的後腦勺畫得特別大,這是重要特徵。同時,也多見小孩放風箏等圖式。此時的龍紋還是豬嘴龍,少數有張大嘴者,也有少數正面龍。嘉靖時青花圖案在畫時也勾畫青花輪廓,但整個畫面看,其輪廓顯得非常模糊。隆慶時常見團龍、團鳳、團螭等圖案。萬曆紋飾特點,彩瓷器上是花紋繁密、色彩豔麗。彩繪一般都不大精細,花紋圖案不太生動。青花器上用的是分水畫法,即以深色勾邊,以淡色平塗填繪,輪廓清晰,但缺乏層次。繪畫中起筆和收筆用色深,中間拖痕較淡,這是重要特徵。這一時期器物紋飾畫風稚拙,如孩童所繪一般;紋飾已趨繁縟,畫面缺乏層次;人物、動物、植物常常比例失調,嬰戲紋中的孩童頭大如鬥;麒麟瑞獸老態龍鍾。

明代晚期瓷器的特徵以及鑑定方法


須要指出的是所有這些均可後仿,因此,要識真,還是要從老氣、包漿等一些方面來進一步仔細考察。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