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曾国藩打出驱除鞑虏口号再争取到列强支持,能否和清廷抗衡?

独自行走s


曾国藩要是想要起事,打“驱除鞑虏”的口号是不对的,毕竟满清入关已经200多年了,入关以后积极学习汉文化,甚至于已经被同化,百姓心中早已经认可,所以打出“驱除鞑虏”的口号根本得不到支持,若要起事需换一个口号,而且最好的时机不在平定太平天国之后,而是在同治元年,这个时间是曾国藩最好的时机。

此时曾国藩被授两江总督,全权负责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军政,九弟曾国荃刚刚打下长江流域重镇安庆,士气正旺,兵锋所指锐不可当,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李鸿章组建的淮军也已经崛起,进驻上海。而在此前不久他推荐左宗棠任浙江巡抚,此时二人正处于蜜月期,关系极好。曾国藩之前创建的安庆军械所已经投产,整个湘军人才济济,前景一片大好,曾国藩此时有钱有人,还与西方列强签有巨额订单,可谓正处于巅峰时期。

太平天国方面,天京事变余波未消,韦昌辉的弟弟韦俊为了给哥哥报仇,转身投降了清军,石达开负气率领部队离开,天京的重要屏障安庆失陷,陈玉成兵败身死,太平天国败亡已成定局。

而此时京师方面,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祺祥政变,处死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咸丰临终时定下的权力平衡体系被打破,这正是极好的起事借口。

顾命八大臣为首的肃顺,是一个激进的改革派,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汉人团练大臣都是他推荐保举的,甚至连左宗棠的命都是他救的,肃顺作为咸丰皇帝亲定的顾命大臣之首,居然被当朝太后处死,要知道清朝一直有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于公于私曾国藩都有理由举起“清君侧”的大旗,再加上肃顺是左宗棠的救命恩人,于情于理他都没有反对曾国藩的理由。

在看一下江南地区其他的军事存在,听命朝廷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已经被太平军攻破,李鸿章的淮军精锐还是湘军旧部,在同治元年前后,清廷对江南一带的统治空前薄弱,曾国藩达到他练勇以来的权利最高峰,此时只要以为肃顺复仇为借口,举起“清君侧”的大旗,最起码江南一带会轻易的落入曾国藩的手中。

即使退一步来讲,曾国藩面临太平天国的军事压力,没有发兵北伐,但可以拒绝听从两宫太后的领导,形成事实的割据,反正粮草武器一直都是自给自足,太平军方面在经历安庆战败后,绝对不敢在主动惹曾国藩。

而列强对曾国藩的态度,绝对要好过对待慈禧的态度,因为慈禧之前根本不出名,说白了就是列强根本无视她的存在,最多就是咸丰皇帝的妃子,稍微关注一下而已,而曾国藩就不同了,在筹办湘军期间,一直在与洋人打交道,购买国外各种先进武器,签订巨额订单创建兵工厂等,可以说曾国藩在练勇期间,除了与太平军决战,就是兴办洋务,若是曾国藩起事,列强定会支持他。

但是曾国藩不敢,在慈禧发动政变后他连个表示都没有,任凭九弟曾国荃怎么劝都无济于事,让慈禧奕䜣集团平稳度过政变后最大的危机。


一个老男人历史


我是向日葵,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绝对不能抗衡,

早在曾国藩攻取太平天国大本营天京的时候,慈禧太后就已经派李鸿章和左宗棠率军分别率军在曾国藩的两翼,防止曾国藩兵变,慈禧太后这招以汉治汉,已经够曾国藩吃一壶了,最后还在周边布置了以满人为主的军队,玩起了“双保险”。并且慈禧太后这招其实是一箭三雕的,如果曾国藩说服了左李二人,就算他们三个人合兵一处,也对清廷构成不了多大危险,毕竟满州八旗军已经在外围包了个圈子,使的他们三个人合兵一处,对于满清政府暂时构不成危险。随着时间的推移,清廷会一个个分而击之。

而所谓的列强支持,完全就是下赌注。正所谓行为背后有动机,列强支持曾国藩,为的是在华利益。你曾国藩能给,满清政府是更能给的,西方列强肯定是站在能给于自己利益最多的人的背后,所以曾国藩找列强支持。完全是自寻死路。

现在笔者将通过还原历史阐述分析这个问题。

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将领


第一,清廷会以汉治汉,用其他三位晚清名臣对付曾国藩。

晚清时期,有四位名臣,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李鸿章,这四个人的实力和威望都在伯仲之间、

曾国藩手中有湘军,左宗棠手上有楚军,李鸿章手上有淮军,而张之洞则拥湖广之兵,曾国藩敢反,这三个晚清名臣将会对曾国藩进行合围,一对一,尚且曾国藩率军打一支军队都很有问题,同时面对三支,胜算基本没有。

其次,会有人说,策反他们,就算策反他们成功,满清政府已经早早开始培养新一届的军士人才,其中的核心人物就是日后如日中天的袁世凯,袁世凯是什么样的人,三国时期,司马懿一样的人物,要能力,有能力,要手段,有手段,而且他还是一个极度崇尚权利的“政治疯子”,他后续敢于复辟,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

所以说,满清政府早早都未雨绸缪了,满清政府的核心人物慈禧太后,她是一个不会信任任何人的一个统治者,她只会利用一个人,而不是去信用一个人。这才垂帘听政的事迹中就能看出来,因此,清廷的以汉之汉,将会对曾国藩的湘军全面压制。

晚清的中兴四大臣(上图),清廷新贵袁世凯(下图)<strong>


第二,曾国藩以一己之力对抗举国之力,等于自寻死路。

曾国藩率领湘军攻进天京城,洗劫了太平军的国库,暂时在财政上可以和清廷匹敌,但仅仅只是暂时的,曾国藩现在只占了个江苏省,而满清政府是举国之力,从各方面来说差了一大截子。

并且,如果双发打起相持战,曾国藩的劣势将会进一步被放大,江苏一省的财政,人力,粮食,在举全国之力的清廷面前,就是小巫见大巫。这场战争将会在几个月之内结束,因为一省之力维持不了太长时间,就会资源枯竭。无法相持下去。

所以说,曾国藩以一己之力对抗举国之力,等于以卵击石。自寻死路。历代的起义者,就是因为孤军作战,资源有限,导致无以为继,最终兵败身死。

曾国藩的湘军攻入天京,洗劫了太平军的国库,


第三,清廷会以更高的在华利益为交换条件,获取西方列强支持。

先前的太平天国以基督教建国,令西方列强非常兴奋,想拉拢太平天国作为他们中国的代言人,却遭受到了天王洪秀全拒绝。使的西方列强恼羞成怒,反过来支持左宗棠和李鸿章二人。

其次,曾国藩本身就和洋人关系不是太友好,在加上曾国藩要想获得西方列强的援助和支持。必定要向西方列强给予利益。但是你只要敢给,满清政府会毫不犹豫的跟进,并且手上的筹码比“曾国藩”的还要贵重。而西方列强是典型的前头草,两边倒,只认利益,剩下的不认。

因此,曾国藩想要获取西方列强的支持和承认的这个大门,会一直关着的。毕竟主动权在一直在满清政府手上,而不是在你曾国藩手上,曾国藩在西方人眼里也只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棋子。而不是一个可以得到承认的政治伙伴。

<strong>

在华的西方列强,他们的首要任务是扩大本国的在华利益。而不是考虑和谁结盟


第四,曾国藩只要敢于打出“驱除鞑虏”的这句口号,他就是第二个吴三桂,他将会步吴三桂的后,忧郁而终。

想当年,吴三桂的处境比曾国藩的处境要好很多,满清刚刚入关,百废待兴,吴三桂趁康熙立足未稳,打了满清一个闪电战,使的满清措手不及,丢失了大部分领土,但是后面的结果是什么结果,吴三桂兵败身死。留下一世骂名。

并且吴三桂和曾国藩两个人手上都沾满了太多了汉族同胞的血,他们还打着驱除鞑虏的口号,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说一套,做一套,想得到全天下汉人的支持,基本是不可能的,曾国藩只要“驱除鞑虏”的口号喊出去,将会遭受到天下汉人的唾弃,他的天京屠城,是曾国藩为官为政一辈子的污点。毕竟死在他手上的汉人太多了,天下的汉人谁都可以支持。但是曾国藩是一定不会支持的。

所以说,曾国藩打“驱除鞑虏”的口号,会被天下的汉人喷死,汉人不可能接受满手都是汉人鲜血的汉臣,因此,曾国藩想靠口号来团结汉人,基本不可能。

<strong>

<strong>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杀了许多汉人(上图),湘军攻入天京,开始屠城(下图)


综上所述,如果曾国藩想凭借一己之力,对抗清廷举国之力,必定会失败,因为曾国藩兵力有限,地盘也有限,资源也有限,是打不了持久战的,在加上曾国藩想依靠西方列强的支持,其根本就是在与虎谋皮,自找不痛快,而驱除鞑虏的口号,谁都可以喊,曾国藩不能喊,毕竟他的这个“曾剃头”不是白叫的。


<strong>


向日葵爱历史


如果曾国藩打出驱除鞑虏口号再争取列强支持,能否和清庭抗衡?

在曾国藩一生中,特别是攻下金陵后,前前后后不下四次有人怂恿曾国藩上演“陈桥兵变”,就是他的弟弟九帅曾国荟也曾提议过。但是曾国藩每次都是严词呵斥!因为在他的思想脑子里几乎没有过这样的“杂念”,他是一心一意做一个忠君的贤臣。

那么,正如题主所说,来个假设打出驱除鞑虏的口号争取列强支持,还是无法和清廷抗衡!

为什么呢?



一,单靠湘军孤掌难鸣!

大家都知道,湘军的鼎盛时期就是攻下金陵的时候!但是,朝廷知道曾国藩和他的湘军打下金陵后已无仗可打,也担心他拥兵自重,立即下旨让他裁军。

这明显就是担心他坐大后,做出对抗朝庭之事。

为了消除朝廷的疑虑,经过一番权衡,曾国藩还是立即响应朝廷旨意,裁军。

如果,曾国藩不裁湘军,拥有20万人马,喊出鞑虏口号可以自立吗?

答案是肯定的:不可以。

放眼看去:当时湘军的文士有哪些?能战将帅有哪些?

其实寥寥无几。就拿指挥作战的帅才,彭玉粼擅于水战,曾国荟的军事才能相比于左宗棠,那是小巫见大巫!

所以,单凭湘军的实力,如果要与清廷抗衡那是自不量力。



二,就算喊出鞑虏的口号,支持响应者几乎无人。

就算曾国藩喊出鞑虏的口号,响应和支持他的人可以说是很少,甚至是没有!

为什么呢?我们逐一分析。

1,李鸿章和他的淮军。大家都知道,李鸿章是曾国藩的门生,之所以李鸿章官运青云直上,跟曾国藩鼎立推荐分不开。可是,李鸿章做大后就跟曾国藩反目了。他当然不会响应支持了。

2,左宗棠!左宗棠的军事才能众所皆知,也自诩真亮,也是忠君贤臣,别看他跟曾国藩是同乡,如果曾国藩要反,他也不会支持!

3,僧格林僧和他的八旗子弟,更加不会支持曾国藩!

更重要的是:在湘军攻下金陵时,朝廷也担心曾国藩生反意,在其周边都驻扎军队。一旦曾国藩有异常,朝廷一声令下,周边呈合围之势,就是一个大口袋!



由此可见:就算湘军攻下金陵后,朝廷也时时提防着曾国藩和湘军的。所以湘军根本没有跟清朝抗衡的机会和条件!


媚之夭夭


既然你诚心诚意地发问了,那我就大发慈悲地告诉你,这根本不可能。

驱除鞑虏的口号会让曾国藩站在整个满清民族的对立面。

驱除鞑虏是孙中山等革命先辈提出来的,其中“鞑虏”是指满清政府。

但在后来,孙中山先生不再提起驱除鞑虏的口号,而是专讲民族主义。

原因是革命目的是推翻满清政府统治,而不是激化满汉民族矛盾。

因此,孙中山先生将驱除鞑虏改为五族共和,即汉、满、蒙、藏、回五族平等,团结统一。

曾国藩作为满清臣子,如果提出“驱除鞑虏”的口号,一为不忠,二则引起满清人民不满。

而当时满清政府虽然腐败,但大势依旧掌握在满清人手里,而且有不少人对满清政府忠心耿耿。即使是孙中山也不得不拜访原清朝摄政王载沣,来安抚满清遗族。

曾国藩曾大肆屠杀太平天国义军,无法得到下层民众的支持。

曾国藩想要驱除鞑虏,就必须得到下层民众的支持,否则他势单力薄,难以成功。

但曾国藩偏偏参与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更是肆无忌惮地杀害了不少普通民众,人送外号“曾剃头”。

曾国藩曾在攻破南京后,实施三光政策,分段搜捕太平天国民众,然后残忍杀害,人数竟多达十万。

如此残忍行径,即便曾国藩提出驱除鞑虏的口号,也不会有多少民众肯支持他。

无论曾国藩能否得到列强的支持,都是一个死局。

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确实可以有能力与满清政府抗衡,但西方列强最喜欢的就是利益。

满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纷纷得到自己想要的土地、白银,又怎么会轻易为曾国藩将自己的钱袋子给捅漏呢?

除非,曾国藩能让西方列强得到更多的好处。可这样做,曾国藩与满清政府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谓抗衡变成了谋取一己私利,只怕到时候,曾国藩更不如历史上原本的曾国藩了。

【自己的一点小小的看法,希望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暖暖的三眼君


首先,曾国藩起家靠的是孔孟之道,以忠君爱国保卫圣教而建湘军,如以此为凭,起兵造反,意识形态上站不住脚。

其次,列强从来都愿意扶持一个不太得人心的政府,如此才能让他更依赖帝国主义的支持,除非实在不中用,难以确保国内稳定。

第三,造反难度太大,此时的清政府尚有蒙古僧格林沁部,或有一战之力,左右左宗棠、李鸿章又未必与自己一心,风险很高。

最后,曾国藩之子曾纪泽文弱,若是陈桥兵变,不正便宜了九弟曾国荃嘛,千秋万代之后,骂名归于曾国藩,便宜归了曾国荃,可真是亏得慌。

如此买卖,不干也罢。



历史的行程


我们假设他会怎么做(当然在封建体系下成长的官僚是根本不可能的),他也不可能抗衡以慈禧为首的封建体系。首先驱除鞑虏的口号不会有人响应,列强支持他的前提是有利益瓜分,在曾国藩的身上完全没有任何利益可得,所以你的假设根本不切实际。还不如假设太平天国来的更实际点。


潇洒快消人


曾国藩是一个儒家思想深厚並知道审时度势的智者,后世之人如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对其推崇,可见此人非同一般。平定太平天国的内乱长达13年,多年的内战导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需要休养生息,此时提出驱逐鞑虏之口号,必再生战乱。故曾国藩解甲归甲,不生战事,给深受战乱的人民提供一个长达30年(从1864年平定太平天国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休养生息的机会,这30年中,给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人物引进西方工业技术,走实业救国的道路,给左宗棠收复新疆创造条件。如果不是日本于1894---1895年发动甲午战争打碎实业救国的美梦,那么,中国的历史进程必是另外的模样。故,曾国藩,智者也。


青山不败2


能,借此灭了清朝也可能,但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因此西藏就会分离,满人会退到东北来个北清,曾国藩充其量能弄到明朝末期的模样,然后在日本等因素下日子过得更艰难。


用户8251667240991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以文而胜以文而败

以爱君而聚兵,兵气已散,用不了了

整个士大夫也不支持,没有道德高地,当事人比我们看的明楚


四时变化而能久成


不能,实力差距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