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肺炎治療技術創新 京漢兩地5G會診

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全國各地醫療團隊紛紛支持武漢疫區,正值元宵佳節當天,北京武漢兩地醫護人員使用5G技術實現了遠程病例討論,通過遠程會議集中討論患者出院後的病情觀察與隔離。

新型冠狀肺炎治療技術創新 京漢兩地5G會診

5G問診

京漢兩地5G會診

2月8日,首次遠程病例討論參會的一方是在武漢治療患者的北京朝陽醫院醫療團隊,另一方是北京朝陽醫院本院的會議室。在這次遠程討論中,醫護專家對兩名患者的病例進行了詳細分析,其中討論核心集中在患者出院時機以及出院後的病情觀察與隔離。

專家提出,因核酸檢測在技術、採樣等方面的侷限性,檢測結果存在“假陰性”的可能,因此提出了臨床診斷病例的概念。其認為,許多病例7天到14天是炎症高峰,是病情最重的時候,CT影像可能再次改變,出現呼吸困難加重等症狀,一些患者出院後不能完全排除出現病情反覆的情況。

通過5G技術,醫療團隊能夠聯繫遠方的醫療專家進行討論,針對病例能夠做出更有利於患者治療的方案,這是我國5G技術在醫療領域的又一創新。

5G網絡會診並非創新,其實早在前面,為更好的防控疫情,國家建設武漢版“小湯山醫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時,5G網絡就及時提供了技術支持。

醫療系統內部建立了5G網絡和天翼雲運行的火神山醫院信息系統平臺,患者、社區、醫院、國家醫療系統無縫對接,便於形成大數據報告,以支撐疫情防控。

5G+AI緩解醫護人員不足

人員不足是疫情期間的痛點,近日,武漢協和醫院、同濟天佑醫院引進多臺5G智能醫護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可協助醫護人員進行病人導診問詢、掛號診療、消毒、清潔和送藥等工作。據瞭解,在5G網絡技術的支持下,多家科技企業的智能醫護機器人已經在全國多地醫院及衛生服務中心推廣應用。

這些機器人能夠幫助醫護人員減少與病區的患者的交叉感染,提升醫院病區隔離管控,同時能夠有效分擔醫護人員的工作,後期還能配合移動攝像頭的醫用推車,能夠實現雲查房,大大提升醫院的工作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