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 第四期:變量「新舊融合」


聽見 第四期:變量「新舊融合」

各位聽見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躍犇。這是聽見陪伴大家的第四期節目,繼續為大家解讀《變量》。正式開始之前,我們還是先來回顧一下上期的內容,上期的主題是技術賦能。談到了極飛和雲跡兩家公司是如何運用新的技術去敲開傳統行業的大門,為其賦予新的想象空間和發展方向。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深入何帆老師為我們找到的第三個變量——新舊融合。這裡的“新”,指的是以互聯網行業為代表新興產業。而“舊”,指的是我們的傳統行業。有的朋友可能會想,互聯網行業來去如風、攻城掠地,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衝擊了傳統行業的發展。在他們面前,傳統行業的護城河似乎形同虛設。“新”是否還有與“舊”融合的必要呢。大家的思考有一定的道理,2013年央視年度經濟人物典禮上的賭約也佐證了這一點,那年董明珠和雷軍均獲得了年度經濟人物。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不知是受到了現場環境氛圍的感染,還是倆人太過直率,當著全國觀眾的面許下了”世紀賭約”。雷軍說如果5年內小米模式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董明珠就要賠給自己1塊錢。雷布斯這麼說話只可能又兩個原因。對董明珠不夠了解,或者說,太瞭解董明珠。在這種場合,董明珠從來沒由服過軟,她直接把賭注提到了10個億。瞬間,輿論場炸開了鍋。成立不過3年的小米,竟然有勇氣叫板營業額已經超過1200億的格力。這個賭局的天平是傾斜的,雷軍下的戰書本來就已經違背了商業的基本原則:挑戰低概率事件。而他們兩人的叫板,其實就是互聯網經濟與實體經濟的一次博弈。2018如期而至,結果不出人意料,董小姐拿下了最終的勝利。但小米成長的速度,足夠讓人咂舌。在不遠的2019年第一季度,小米的營收便趕超了格力。


在新興產業的強勢崛起的情況下,許多傳統產業勇敢的擁抱了革新與成長。而處在旺盛生長期,意欲改善甚至顛覆傳統產業的新興產業,還有向傳統產業學習的地方嗎?這最可能是容易被我們忽略的地方,互聯網產業釋放的巨大能量給人們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讓人心懷畏懼。對他們的瞭解僅限於他們開發出的產品,也就難以合理的評估他的實力,很難發現他的不足,而恰恰傳統行業擁有補足他們短板的能力。我們一直以為他們中間隔著楚河漢界,但他們的距離遠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大。


我們可以從汽車行業來驗證這個結論。在此之前請你回答一個事情,如果你要選擇一臺車,你會更關注哪方面?想好了嗎?你的答案可能是功率、油耗、空間或者其他的什麼?但如果把這個問題交給一個汽車工程師,那麼他的答案一定是動力性能指標。它包括直線最高車速、百公里加速時間、最大爬坡度,這些就是汽車動力的核心。不過有趣的是,這三個指標之間有時候是互相矛盾的。比如,你想要一臺加速時間短的車。那麼他的傳動比就要做大,這時它的高車速就很難上的去了。這個很好理解,很多東西也都是這樣,你很難要求一艘軍艦裝上最大的炮臺和最厚的裝甲,同時還要求他的航行速度非常快。


所以就是這樣,他們才必須找到那個能讓汽車性能達到適宜的平衡點,保障各個方面的互相匹配與協調。除此之外,汽車生產商還需要確保他的質量、成本和週期。上百年的汽車發展,是日復一日的點滴經驗的積累。世界上是沒有完美的汽車的,只有在矛盾中尋找到平衡。


從2014年開始,特斯拉進入中國,國內轟轟烈烈的造車運動拉開帷幕。隨著工信部向民間資本放開電動車生產資質而逐漸升溫,至2017年已經沸騰。各個領域行業的創業者蜂擁而入,有互聯網行業的、做風投的、做電池的、做攝像頭的,其中甚至不乏明星企業家的身影,格力的董小姐、小米的雷軍悉數在場。而這場運動的旗手,顯然非樂視的賈老闆莫屬。繼電視、手機之後,賈老闆祭出最強殺招——電動汽車。在2017年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賈老闆帶著熟悉的PPT和全新的故事發布了自己的超級汽車——法拉第未來。號稱要顛覆傳統汽車行業,可沒想到,最先被顛覆的,是自己。樂視資金鍊斷裂,賈躍亭逃到了美國。


而在賈躍亭倒下的地方,蔚來汽車的李斌站了起來。一場8000萬的汽車發佈會讓大家認識了蔚來汽車這個未來物種。但它的正式交付卻姍姍來遲,一直要等到2018年6月才歷經磨難到達第一批用戶手中。儘管如此,他的速度與實力仍然是國內造車新勢力中最耀眼的那一個。當我們仔細探尋這場運動一眾新勢力的背後,他們大都有一個共同的背景,就是來自互聯網行業,巨頭的身影也不乏其中,但他們的生存現狀卻不盡如人意。


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強悍的互聯網大軍會折戟在汽車行業呢?這裡我們就要剖析一下互聯網行業的優勢了。一般來說,他們掌握的最主要的東西有三個,數據、技術和資本。這三者的結合產生的力量,自然無需多說。不過,當他們利用手中的優勢資源深入傳統行業腹地的時候,就會逐漸意識到,他們手中的武器,其實也是有侷限性的。互聯網行業的優勢在於大數據,它會捕捉到我們每個人的日常數據,我們的購物清單、移動軌跡、健康數據、瀏覽數據等等。他們能夠利用這些數據精準的給消費者畫像,去年的兩則新聞會讓我們更好的理解他們的行為。第一條是電商行業128分隔規則,購買連衣裙的消費者凡是低於128元消費區間的顧客,就會被某電商平臺系統打上低價人群的標籤。你可以在淘寶的搜索欄裡輸入“連衣裙”,在顯示的商品結果中第一條一般是廣告,那我們就看第二和第三個商品的平均價格,就可以大致推斷出這個電商平臺給你的價格標籤。另一個是攜程買票出的事,陳先生從攜程下單買機票總價17500,付款之前,他才突然想起來,忘記勾選報銷憑證了。他就退出去重新勾選,但攜程顯示沒票了。陳先生就按照提示要求再次下單,這次有票了,但總價已經到了19000元,前後相差1500。這兩件事,其實折射的就是互聯網企業在這方面的能力。我們反觀傳統產業,他們在這方面就有所欠缺,不過他們在小數據的運用上已經到達爐火純青的程度。他們能捕捉到具體客戶的體驗感受和生產環節中產生微妙變化的數據。如果就獲取難度而言,小數據是要遠遠高於大數據的。這些數據很難直觀的呈現出來,他們大多數都停留在消費者的認知和生產車間的流水線上,只有少數部分能夠被製造商所掌握。傳統產業在這方面的優勢,直觀的體現在了汽車行業中。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還得回到造車這件事上來慢慢分析。在這個領域,互聯網企業手中掌握的主要內容是大量的地圖數據。毫無疑問,這對汽車領域的智能駕駛技術有非常大的幫助。而傳統的汽車製造企業積累的數據則是在安全性能、製造工藝、製造流程等等方面。很容易被大眾忽略的是,這些傳統企業長期積累的數據堆疊起來的優勢,是不可能被迅速趕超的。


關注汽車的朋友可能聽說過騰勢這個品牌,它是比亞迪和戴姆勒合資成立的汽車品牌。在騰勢汽車的製造過程中,一些像是車體設計這樣的核心內容會交給戴姆勒的設計師來做,不是因為他們的設計師水平比我們的高,而是隻有他們才有權限使用戴姆勒的數據庫。那是戴姆勒幾十年來經驗的積累,這部分就是傳統的汽車製造企業核心所在。就是憑藉這方面的實力,讓他們在資本雄厚的互聯網企業面前也泰然自若。就是強大如蘋果,也砍掉了自己的造車計劃。在國內,更多的造車新勢力還是需要依靠傳統車企的合作,江淮汽車為蔚來代工,海馬汽車為小鵬代工生產都是這樣。雖然造車新勢力們的吸金能力令人驚歎,但這種依靠資本堆積出來的商業模式風險太大了,一旦出現市場不認可,或者政策風向變動的情況,新勢力們受到的影響絕不是能夠輕易應付的。當然,他們的出現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傳統車企。他們把一輛新車的投放,從原來2-3年時間進一步縮短到18個月。當然,這對企業自身也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大幅提速必然意味著可能存在的,未被發現的諸多問題。恰巧這也是最令造車新勢力們擔心的,這很像一場巨大的賭博,賭期是18月,賭注就是未來。在補貼降低、國產特斯拉上線的衝擊下,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將會看到更多被淘汰的車企,而最終留下的,也必然會經過從頭到腳的改造。過去的2018告訴我們,新興產業的戰鬥力可能被我們高估了。而傳統產業的蛻變可能被我們低估了。


福建人張天鵬是海爾的老兵,在海爾工作已經18年了。最初他在研發部任職,但他在海爾的第一年是從生產一線幹起來的,這是海爾對每個崗位員工的要求。他給我們講了一個自己碰到的故事。他的一個顧客在他這裡買了一個非常大的酒櫃,在他們眼裡,這個顧客一定是既有經濟實力又有品味的人。為了能更好的瞭解用戶需求,他們團隊專門跑去北京拜訪這位顧客。順著這個酒櫃,他們開始向顧客請教紅酒的學問。結果顧客的一句話把大家都噎住了:你問的這些我啥也不懂,很多人覺得我除了有錢之外就沒別的。他建議海爾應該搞搞關於紅酒的課程,這讓想法張天鵬的團隊耳目一新。他們馬上開始了相關的調查,結果很驚人,存在這個問題的顧客並不在少數。接下來,他們的任務就是開發出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產品。2015年,一款帶屏幕的酒櫃面世,裡面內置了他們開發的APP“酒知道”。最初他們提供的是酒的知識服務。直到共享經濟開始流行起來,他們把目光轉向了了共享酒櫃。有人專門做過統計,在中國,90%的紅酒是在餐館被喝掉的,而絕大多數被喝掉的紅酒,都是顧客自己帶去的。因為離消費者距離太遠,酒莊對消費者的瞭解也知之甚少。他們中間相隔的層層流通環節讓酒莊的利潤不再可觀。張天鵬的團隊敏銳的捕捉到了這點,幫酒莊省去中間環節,無人酒櫃直接陳列在餐廳。通過顧客消費,酒莊和餐廳就可以直接拿到分成。就這樣,“酒知道”從一個酒類知識服務站轉向了酒類產品平臺。


在海爾,“酒知道”只是近些年孵化的上百個小微業務之一。如果你隨機採訪一個路人,問他海爾是幹什麼的,十有八九,他會告訴你,海爾是造冰箱的。但今天的海爾,我們已經看不到他的邊界到底在哪裡了。你不得不佩服他的當家人張瑞敏的遠見卓識。早在2000年,他就預見了互聯網行業的入侵。他花費巨資從IBM和惠普請來顧問,搭建新的組織流程。又嘗試了定製化生產、物流服務和智能化解決方案。儘管付出如此多得努力,但張瑞敏還是不滿意。最終讓張瑞敏敲定的,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開放式的創新平臺。平臺上的小微企業自主負責,由海爾來提供資源和各種支持。在這裡,海爾扮演的角色變成了生態培育者。

多年之後,很多互聯網企業會忽然意識到,原來海爾用的才是真正的互聯網打法。互聯網企業原本擅長攻破別人的護城河,如今卻忙著修建自己的護城河,這個護城河可能是壟斷的數據,也可能是鉅額的資本;互聯網企業原本信奉開放和自由,如今卻醉心於打造自己的勢力範圍,建立包羅萬象的商業帝國;互聯網原本是創新的平臺,如今卻成了下一代創新企業繞不過去的坎兒。


2015年,30歲的李曉峰退役了。他是《魔獸爭霸3》的電競選手,因為憑藉一套獨創的戰術打法,一舉改變了遊戲中人族對獸族的劣勢局面。因此他被稱為“人皇”。在中國電競史上最灰暗的年代,李曉峰猶如一道劃破夜空的閃電,兩次收穫WCG總冠軍,在領獎臺上,李曉峰身披國旗,無數電腦前奮戰的熱血少年熱淚盈眶。之後的星際爭霸和魔獸不再年輕,接替它的是《英雄聯盟》。在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上,電子競技作為一項體育運動首次出現在大型賽事上。在同電競霸主韓國隊的較量中,中國隊以3:1的大比分拿下韓國,為國家贏得了榮譽。在這裡,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是電子競技更需要亞運會,還是亞運會更需要電子競技?微博上的話題閱讀量或許能給這個問題一個參考答案,有關亞運會的閱讀量是10億,而有關電競亞運會的閱讀量卻高達16億,遠超亞運會本身。不過讓人遺憾的是,央視最終放棄了對比賽的直播。又一次高潮是在11月,《英雄聯盟》S8全球總決賽,中國的IG戰隊兵不血刃3:0鎖定勝局,獲勝的消息帶著王思聰手裡的熱狗傳遍大江南北。各地政府對電競產業興趣也越來越濃,他們已經越來越深切的感受到,必須要像傳統產業學習。無論是選手的訓練、俱樂部的運營、賽事的組織,電競產業都在向傳統的體育產業競技學習。他們之間存在著競爭,但更多的是互相的引導和借鑑。


我們說過: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之間的界限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明顯。傳統產業的思維和打法也不意味著過時,相反舊事物中同樣蘊含著長久沉澱的創新基因。這裡的創新不是簡單的棄舊立新,而是在著手新產業的準備中,不斷從舊事物中發現新的思想和改變。新和舊,並不是身處兩端的對立面,而是一門平衡與取捨的藝術。


2018,很多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都在積蓄力量,期待在融合後的全新面貌。


以上就是第四期的節目,如果對你有所幫助,也希望你能用評論、關注和我互動,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