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黃石是如何形成的?

用戶66034096


大約在1.2億年前,福建東部的地殼發生了劇烈的活動.地下的岩漿碰到地表,形成火山的大規模噴發.岩漿在大量活動中分泌出一種酸性的熱水溶液,這種溶液滲透到冷卻的火山岩中,使火山岩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原先火山岩的成分是鉀鈣鎂鈉等活躍元素,經過火山熱力的分解作用後,活躍元素走了,只剩惰性元素硅鋁等,就組成一套粘結性礦物,比較細膩,形成了壽山室礦藏.壽山石中只有田黃石的形成比較特殊,類似新疆和田玉的母料和子料的關係---光有火山爆發的地殼運動的先決條件不夠,還要經歷與母體分離,流水洗禮,形成一塊塊鵝卵石樣的石頭,再被埋汝水田下1-2米深的土壤中,上千年乃至上萬年,在溫暖的泥土中接受各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浸潤,如此多的條件和機遇綜合在一起才鍛造出一塊少有稜角甚至是沒有稜角的田黃石!



鴻石軒












wxf風雨無阻


俗話說“黃金易得,田黃難求”。田黃石在歷代產量極低,據說宋代以來經過數百年的不斷挖掘,到目前為止,已挖掘殆盡,總數量不超過500公斤,而歷代挖掘的田黃石,能流傳至今的,已成為稀世珍品,進入國內外的收藏機構。流散民間的,皆被藏家所珍藏。  一塊被榮寶齋命名為“田黃王”的田黃巨石,是目前所知現存於世的最大田黃石。它重4275克,1985年由榮寶齋以巨資從產地福州市壽山鄉收購。而在深圳收藏愛好者章一鳴先生家中,記者也見到一塊幾乎可與之比美的田黃石——“銀裹金”。這塊田黃石重4000克,呈卵形的塊狀獨石,石皮、蘿蔔紋、紅筋作為鑑定田石的重要依據清晰可鑑。  書香世家偏愛田黃石  這塊田黃石是真的嗎?你是如何得到的?記者在驚訝之餘,首先向章一鳴“拋出”了這個問題。據章一鳴介紹,他自己出生於浙江海寧的書香世家,大伯父章克標上世紀初考入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留學,回國當過一段時間教師。1926年與胡愈之、豐子愷、葉聖陶等人共同輪值主編《一般》月刊,同時與滕固、方光燾等人創辦新文學早期著名社團之一獅吼社。還主編當時影響廣泛的開明數學教科書以及《開明文學詞典》,以及參與創辦時代圖書公司,非常喜歡收藏;二伯父章克生早年在清華大學英語系讀書,與錢鍾書先生是同班同學,也是著名的翻譯家。“從我爺爺那一代開始,我們家族的人就非常喜歡收藏,親戚朋友間經常交流賞玩藏品,我收藏的部分田黃石就是從家族藏品中帶過來的。”  章一鳴表示,他手上還保存有10幾件大小不等的田黃石,包括鄧石如、黃士齡、錢瘦鐵等名家篆刻的田黃名人印章,章一鳴說:“這些名家他們留下的文化遺產值得深入研究。”  田黃石是特有的“軟寶石”,因色相普遍泛黃色,又產在田裡,故稱田黃石。在明清時期,田黃石更是被當作貢品獻入皇宮,因此被稱為“印石之王”。為什麼田黃石非常珍稀?專家介紹說,是因為它只在福建壽山村一條小溪兩旁、一塊不到1公里的水田底下的砂層中才有,經過數百年來的連續掘採,壽山村的水田已被翻掘無數次。上乘的田黃石古時就是無價之寶,現在更是價格飛漲,在國際市場上被大量外國機構和專家購買,實際上現在已經很難買到了。  章一鳴說,他曾經遍訪深圳可能收藏有田黃石的古玩店,特別是東門、古玩城一帶的福建人開辦的店家,部分店家收藏田黃石,但都只供欣賞不出賣。“賣一塊少一快,因為沒有來源很多人捨不得賣啊。”章一鳴家藏的這塊福建壽山‘銀裹金’田黃石薄意雕山水人物擺件是以外白內黃兩種色組成的田黃石,色澤明快淡雅,質純淨而細嫩,蘿蔔紋細密隱約。深圳藏家許治書在看到他收藏的那塊超級田黃石時表示“很震撼”,他說,“沒有想到在深圳還可以看到這樣的無價之寶。” 無脈可尋,無根而璞  喜歡田黃石的人,大都知道明代中晚期著名官員、大學士、藏書家、閩劇的創始人曹學佺,就是這位大學士首先發現並使用了這種無比滋潤、美麗但毫不張揚的石頭。據史料記載,萬曆年間某一天,福建壽山腳下的洪塘縣有一個叫石倉園的大宅院內異常熱鬧,被罷官返鄉的大學士曹學佺領著一幫人在排練閩劇,這時來了一位為曹家送稻穀的老農夫,當稻穀倒入糧倉之時,曹學佺發現老農裝稻穀的籮筐裡滾出了一塊黃色的石塊,曹學佺見石塊黃中帶紅,半透明,裡面還有絲絲縷縷的酷似蘿蔔絲的紋路,滋潤無比,頓時愛不釋手。老農將黃石頭混在黃色的稻穀裡原是為了壓秤,但曹學佺沒有怪罪老農,並要求老農以後再見到這種石頭帶來給他。幾天後,曹學佺請人將石塊磨製成了方形章料,並親自操刀在上面刻上了自己的大名,這就是田黃章的來歷。據說,老農的稻田就在現在被挖得千瘡百孔的中坂田,因此,可以說田黃章的使用濫觴於萬曆,曹學佺自然成了田黃章的鼻祖。  章一鳴介紹說,田黃石的形成很特殊,類似新疆和田玉的母料和子料的關係——光有火山爆發地殼運動的先決條件不夠,還要經歷與母體分離、流水洗禮,形成一塊塊鵝卵石樣的石頭,再被埋入水田下1至2米深的土壤中,上千年甚至上萬年,在溫暖的泥土裡接受各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浸潤,如此多的條件和機遇綜合在一起才鍛造出一塊少有稜角甚至是沒有稜角的田黃石。而田黃石沒有完整的礦脈,當地人都說田黃石“無脈可尋,無根而璞”,因此,大塊的田黃石極為罕見。  產量稀少收藏價值高  時至今日,田黃石的經濟價值越發顯現,據瞭解,普通的田黃石目前已經達到了每克1.2萬元,而去年10月在杭州西泠的一次拍賣會上,一枚尚均制田黃石博古鈕章成交價達616萬元。  目前,上品舊田黃的價格,動輒萬元、十幾萬元,甚至更高。上世紀80年代初,福州石雕總廠在廣州的工藝品展銷會上,一方重121克的田黃自然形章時價1.39萬元,當時引起了轟動。而2006年10月,一件清楊玉璇雕田黃石鎮紙(重約200克),在香港的大型藝術品拍賣會上,竟拍出4167萬港元。1997年,田黃石登上了“國家名片”郵票,並在數次國石評比中被推為“六大國石”之首。 鑑定田黃要用“眼”  由於田黃石稀有名貴,仿冒或以次充好者,屢見不鮮。用樹脂加石粉人工合成的假田黃,因無石章的冰涼感,較好鑑別。另有用高山石等浸色或用掘性杜陵坑、鹿目格、碓下黃、連江黃、善伯洞等以次充好。只要將與田黃石相混的其他黃壽山的石質弄清,並瞭解它們的異同點,鑑別是不難的。  在田黃石實際的鑑定當中,人們往往不採用地質鑑定的方法去細究它的化學成份,而是通過眼學來解決問題。所謂眼學,即直觀、感悟的方法。通過直觀、感悟迅速得出結論:是或非,真或偽,優或劣。舉例來說,田黃石其原石基本呈卵狀,如不呈卵狀,也應沒有明顯的稜角。因為在歲月的打磨中,田黃早已被磨去了稜角,沒有剛從山上崩落時的形狀。田黃的質地極其滋潤,微透明或半透明,裡面還有好看的蘿蔔絲紋,有些呈橘囊紋或其他紋路。田黃石以黃為主,有紅色、白色、黑色甚至綠色,有些還有不同顏色的皮。皮色多為黑、白、黃。黑色稱之為烏鴉皮,如皮為白色,裡面是黃色,稱之為“銀裹金”,反之就是“金裹銀”。有皮沒皮不是絕對的,尤其那些舊方章,根本就不可能有皮。











玉友奇石


1、田黃石的母礦在生成時,由於地開石和輝銻礦原共生於低熱礦液礦,而後輝銻礦在長期表生作用下,轉化為銻的氧化物。

2、自從田黃石由礦床分離埋藏水田中,這種銻的氧化物在這個特定的環境中,因地下水的作用,對其長期浸潤,使石表染色形成石皮。

3、同時,田黃石中所含的氧化鐵也對自身浸潤,促其形成特有的色澤變化,因此田黃石不僅有特有的石皮,而且其質地與壽山石的質地也是有區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