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奥斯卡《浮生若梦》:一部关于人生意义的终极讨论的电影

----经典的、最新的影评、影讯尽在“看电影聊世界”。点击关注,精彩继续。


豆瓣:7.6分;iMDb:7.9分;看聊:4星

今天要讲的是奥斯卡系列第11篇,1939年第11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浮生若梦》(1938)。

1938年春开始,美国电影业出现不景气。更糟糕的是政府出台限制措施,控告八大电影公司违反垄断法案,一直到1948年才停止控告。1938年秋,好莱坞提出“电影是你最好的娱乐”口号以争取观众。


第11届奥斯卡《浮生若梦》:一部关于人生意义的终极讨论的电影

1939年第11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浮生若梦 YOU CANT'T TAKE IT WITH YOU(1938)

第11届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于1939年2月23日举行,总的来看本届缺乏新鲜感,许多奖项蝉联,说明好莱坞人才青黄不接。《浮生若梦》这部改编自获得普立兹奖的百老汇舞台剧的电影,采用喜剧手法宣扬新睦邻的主题,在三十年代面对经济不景气打击的美国老百姓因而感受到人际温情和生活希望,使这部洋溢着乐天思想的影片勇夺当年金像奖最佳影片奖殊荣。

第11届奥斯卡《浮生若梦》:一部关于人生意义的终极讨论的电影

《浮生若梦》拍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那时,欧亚大陆已经战火纷飞,但在美国却是一派太平景象。美国人崇尚乐天主义,这一思想也是当时好莱坞电影的一贯主题。片中故事描述了华尔街巨子卡比为了赚钱而有意将工厂扩展到住宅区,但遭该地范德霍夫家族强烈反对。范家次女爱丽丝在卡比公司担任秘书,又和卡比的儿子托尼相恋,引起卡比的不满。双方的纠纷最后由德高望重的祖父居中调解,卡比也变成乐善好施的慈善家。人生如梦,何不和睦相处,尽情享乐?该片之所以获奖,就是因为他褒扬了作为美国精神支柱的乐天主义。

第11届奥斯卡《浮生若梦》:一部关于人生意义的终极讨论的电影

此片的意义还在于引发了关于人生意义的终极讨论。浮生若梦,人生苦短,挣大把钱有意义,还是自己开心快乐更有意义?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快乐呢?最后的结尾很好,没有交代大富翁生意如何了。交代作甚呢,we don't give a shit about it. 真好,这才是我真正喜欢的人生。让实用主义什么的都去死吧。


----经典的、最新的影评、影讯尽在“看电影聊世界”。欢迎点赞、留言、收藏、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