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父母会把孩子宠爱成了白眼狼?你的经验是什么?

秋荷听雨


俗语说得好“娇儿不孝,娇狗上灶”,过分的娇惯,没有底线的满足,处处以孩子为中心,造成孩子心中唯我独尊,导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旦有一点不满足就会怨天尤人,把气撒在父母和他人身上。所以要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该做的必须要做,不该做绝对不能做,从小培养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浪里格浪LLGL


为什么一些父母会把孩子宠爱成了白眼狼?其实随着生活条件的提升,独生子女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父母在溺爱孩子的过程无意识中把孩子宠成了白眼狼。

很久以前就听过一个关于惯子如杀子的故事:

有个年轻人因为犯罪,被关进了大牢。年迈的母亲过来看望儿子,儿子对母亲说还想再吃一口奶,母亲以为儿子知道反悔了,当母亲来到儿子跟前,儿子一下子咬掉了母亲的乳房,痛恨的说道:“如果在我小时候偷别人家东西的时候,你就教育我,我也不会走到今天这步!”

其实现代社会为人父母,基本上都懂这个道理,惯子如杀子!不能过分溺爱孩子!

可当看到幼小的孩子在自己膝盖下撒欢时,又忍不住想溺爱孩子!所以做家长的需要注意以下几种行为,就是溺爱过头了。

别给孩子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中的地位高于一切!好吃的首先就给孩子,每次给孩子过生日都大操大办,而其他人却没有过过生日。这样的孩子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不懂得关心别人。

家长不需要将孩子事事放在第一位,比如好吃的先给家里的长者,告诉孩子要孝敬老人;比如吃饭时父母都坐到桌子跟前了,才可以动筷子,告诉孩子妈妈做菜很辛苦。这样就会让孩子多一份同理心。

别轻易满足孩子的要求

很多孩子从小想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这样孩子觉得什么都可以轻而易举得到,当欲望不能被满足时,孩子就会愤怒,暴躁!没有忍耐力!

比如喜欢玩具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只要见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就会忍不住想要买,可以在买之前,夸奖孩子表现好,父母想送给他一个玩具,这样孩子就会在父母的夸奖中更加自信,懂得有付出才能有收获!

不要去祈求央告孩子要怎样

经常见到大人为了哄孩子吃饭,总是连哄带骗,甚至用央求的语气祈求孩子再吃一口,孩子发现你越央求他,他越是扭捏作态,这样家长的威信在孩子面前荡然无存,事后教育孩子就难了。

不要包办替代

家长们经常会遇到以下心态,“我的孩子我疼都来不及,哪还忍心让孩子劳动?”或者“孩子太小,叫孩子去做太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

这样就剥夺了孩子体验新鲜事物的兴趣,也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变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



总之,家长是父母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缺失的教养,社会会加倍奉还!最后还会反噬到家长身上!所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家长们在关注孩子的学习教育之前,应该给孩子立好规矩!


夏安邑


现在的家庭,城市一个孩子,农村两个孩子,父母都宠着,爱着,这无可厚非,当然宠过了,就是害孩子。

学会分享,这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如何分享?这还得从父母做起!我没有华丽的语言,只能从自己的一举一动说起。

每一次上街,我都会给我的老爹买点他爱吃的芭蕉,当然我家也喜欢吃,回到家就让孩子带一部分给老爷爷。记得好几次孩子买了好多零食,一回到家就匆匆忙忙的说要给爷爷一些,他说这是我爷爷喜欢吃的零食!当然家中如果有好吃的,记得分享给身边好朋友一些,让孩子自己送过去,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懂得分享。

我家有四兄弟,我是老幺,父母和二哥住,虽然分开了,记得已经看望父母。自己尊重父母,孩子看在眼睛里。

不管忙还是不忙,记得经常让孩子试着做饭,洗碗,洗衣服,让孩子参与进来,体会一下父母的辛苦,让孩子觉得家务也不容易。

买一些感恩的书籍,督促孩子看完,学校举行的亲子活动,必须参加,我儿子在一次学校举行的亲子活动中,哭得一塌糊涂。

感恩,从我做起,父母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


兰毒花


天下的父母,都是宠爱自己的孩子的,但刻意过高要求的宠爱,那就不好说了,这可能就是白眼狼的根源。我身边就有这例子。他生了四个女儿,最后生了个儿子。我们这地方嘛!重男轻女特别严重,所以全家人都围着他转,他一直生活在父母姐姐的关爱下。后来父母老了,姐姐都组织了自己家庭,而且都嫁得挺远的,所以照顾他就有点难度了,现在他根本不能独立,三十多岁的人了,也取不上老婆。你们也知道,现在的女孩子,如果男人不能独立,父母又老,这个家压力是无法想象。所以一直很难成家,现在脾气越来越暴躁,如果他父母不给钱的话,他就会大呼大叫,周围的人都议论纷纷他,都说他是白眼狼。所以嘛!我们做父母的,宠爱是要,但是要有限度的。这是本人的理解!


用户HRD101176


我了解的也不多,谈点我自己的认识。对于我来说,对待孩子不能因为小就溺爱,犯错得用适当的方式告诉她这样做不可以。记得有一次,我带女儿去婴儿游泳馆游泳,池子里好几个孩子,其中有一个稍大带孩子就使劲拍水,推搡周围的孩子,还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家长在旁边看着,一句话都不说也不做。我孩子小就把她拉到我面前。对于这样的孩子,这样惯着他,会让他从小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是对的,人都有自私的心,可想长大了不顾父母也是会的。为了不养出白眼狼,从小教他对错,教她学会分享,不溺爱!


乡村知味


我们提起孟子,没有一个人不会不想到孟母的,一个贤人是谁敎出来的?是一个好母亲敎出来的。孟母虽然没有在外面建立什么丰功伟业,但是她养育出来的一代圣贤之子,能够让后面几代人,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传承。而我们现在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不是在"德"方面重在敎育培养,而是以一种"宠,惯"的方式认为是亲,忽视了一个家道最重要的是把儿女教养好的问题,你在外边能赚多少钱,能出多大名,那都是次要的。既便你赚了很多钱,但是回头一看你的儿女一无事处,也可能是个白眼狼,那天你走的时候,两手空空,一分钱带不走,什么名望,地位也带不走,儿女又没敎养好,很可能你苦心经营的家道再次衰败。所以,我们的父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宠,惯,不等于亲。这里也不能过分地讲,只要明白这个道理就行。(草〉,




一辈子焊工


没什么特殊经验传授。古人云:惯子如杀子。种什么因结什么果。

给孩子最好的不是物质上的极尽满足,而是精神品质方面的更多有益的滋养。本人不相信三观不正的父母能教育出品行兼优的子女。一味的宠溺,无原则的包容,无公德的贯输,上梁不正的身教,这些因生出的果,当然会自己食。

也有一种父母最可怜,那就是慈母败子。自身品质没问题,可偏偏疏于或不得法的子女教育方式,以至无助与悔恨!

孩子象树苗,自幼培育,长歪了为时已晚。现下精制利己的孩子不在少数。主要还是在家教。


兵山一角z


其实在我看来,父母并没有想到自己的孩子会变成白眼狼,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没有刻意去引导他的坏习惯,孩子之所以成为了白眼狼还是在父母本身。

俗话说的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出生后都是天真烂漫,白璧无瑕的,我们在孩子脑子里写个一他就是一,写个二他就是二,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了孩子认知、品行、人生观。

在孩子成为白眼狼后不是一味的去斥责而应该想想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子不教父之过。

希望已经为人母为人父的朋友以身作则,你的孩子不会差!



电力小样


宠溺的时候渐渐抹杀掉了孩子的爱。

一份责任一份耕耘, 有的时候其实就是大人的一瞬间,让孩子不在感恩,不在满足,为什么呢?就用几个生活常见来回答:

1. 孩子刚要去给又渴又饿的小狗🐶,喂食,被大人拉住,不要去,脏,孩子只能用可怜巴巴的眼神给小狗告别。

大人不经意的一句话,结果带给孩子的是为什么?

2.奶奶,我好想吃红烧肉,奶奶一听,宝贝孙子要吃,再怎么也要去弄,经过一翻折腾之后,吃饭了,小孙子快速来到餐桌,馋的直流口水,但依然忘不了要给妈妈留点,可奶奶说,不用留,你正在长身体,应该多吃点,孩子最后也就放下所有的顾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日复一日,孩子只要想吃的,都会说,我正在长身体,应该多吃,完全不顾虑其他感受!

3.小蕊和妈妈一起去买菜,有说有笑,因为蔬菜新鲜,她们开心的买了很多,小蕊和妈妈双手都拎不了,刚要回到小区门口,几个老人就在议论,这么小,就让小孩那这么多,不知道大人怎么当的!小蕊妈妈本是内向的性格,一听别人这么说,觉得特别内疚,从此妈妈在没让小蕊帮忙做任何事,就这样,小蕊也就慢慢长大了,成天游手好闲也觉得是应该的。

朋友友们,请记住,别让自己愚蠢的爱变成伤害!请好好珍惜孩子那份天真无邪的心吧!让他们多做点吧!好习惯从童年开始!!!






瑄之坚秀之强


孩子是不能过分的宠爱的,教育是的把他们教育好,教育只是让他们学习知识。教养还有规矩也得非常重视,教养就得把孔夫子的那一套教给他,对人要有礼貌,对长辈怎么称呼,对别人怎么尊敬和尊重等等。规矩就得守老理,奖罚分明,吃饭的时候怎么能谁先吃,你每天给家里做了什么家务,做好了什么什么没有做好,都得给孩子们定下规矩。有时候也可能打打孩子,因为孩子任性起来真不打不行啊,就给树了,长歪了,的使劲给他正正。当然在树立这些的时候别忘了关爱孩子,让孩子心中知道你做的着一切都是为他她好,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有商有量,让孩子不能过分,你也不宠孩子。每件事情每样问题都能很好的沟通,这样就亦师亦友,和孩子在一起永远充满着快乐和友好的气氛,最后终结一句话,家和万事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