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初期為什麼會出現文景之治的局面?

文景之治是漢文帝劉恆和漢景帝劉啟兩父子開創的治世,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第一個治世。經過文帝和景帝兩代人的努力西漢王朝迅速的從戰亂中恢復,為後來的漢武盛世奠定了雄厚的基礎。那麼文景之治的局面是什麼原因形成的呢?

西漢初期為什麼會出現文景之治的局面?

一.飽經戰亂,人心思定

春秋戰國時期本來就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動亂和大變革時期。那個時期戰爭不斷,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直到戰國末年秦國以絕對的實力花了十年的時間發動了統一戰爭滅掉六國,從而一統天下。

中國實現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似乎和平的曙光開始降臨。但是暴秦所實行的暴政並沒有讓普通百姓過上安定的生活,反而繼續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在秦的短暫統一之後,國家再次陷入了動亂之中。先是秦末群雄逐鹿中原,再到後來的四年楚漢戰爭,好不容易漢高祖劉邦重新統一了中國,但是國家依然沒有實現真正的和平。漢初的異姓諸侯王叛亂及諸呂之亂讓這個新生的王朝搖搖欲墜!

西漢初期為什麼會出現文景之治的局面?

可以說數代人都沒有真正享受過和平時光。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廣大的普通勞苦大眾真切的盼望著能夠國泰民安。得民心者得天下!統治者必須充分考慮底層百姓最樸素的願望,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二.漢初的統治者充分吸取了秦亡的教訓

曾經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國突然間轟然崩塌給後世的西漢王朝統治者以深刻的教訓,早在漢高祖劉邦時期就制定了休養生息的基本國策。漢高祖劉邦的繼任者以及一幫文武大臣很好的延續了這一基本國策,這其中最著名的典故莫過於蕭規曹隨

西漢初期為什麼會出現文景之治的局面?

雖然西漢初期統治階級也存在著尖銳的矛盾和不穩定性,但是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西漢王朝想要休養生息的基本國策。不管是略顯懦弱的漢惠帝劉盈還是心狠手辣的呂太后,在爭奪權力的同時也不忘韜光養晦並努力發展社會生產力。

三.北方之強大匈奴的外部威脅

公元前200年,成為新生王朝開國之君的漢高祖劉邦曾經躊躇滿志的率領三十二萬精銳漢軍討伐匈奴,卻不曾想被匈奴冒頓單于率領的四十萬草原鐵騎圍困在白登山,最後漢高祖劉邦採納陳平之際賄賂匈奴閼氏才得以逃脫。

西漢初期為什麼會出現文景之治的局面?

文韜武略的開國之君以及手下無數經過千錘百煉的精兵猛將竟然遭受如此奇恥大辱,這讓漢帝國的統治者認識到了匈奴實力的強大以及漢帝國恢復和提升國力的迫切性。

知恥而後勇!面對強大的外敵,漢帝國的統治者一方面對匈奴採取和親的政策,另一方面不忘兵敗之恥而採取務實的措施休養生息提高國力。直到後來漢高祖劉邦的曾孫漢武帝劉徹開始全面反擊匈奴正是在這種大歷史背景下進行的。

四.漢文帝劉恆和漢景帝劉啟的賢明

西漢王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明君最多的時代,漢文帝劉恆和漢景帝劉啟也不例外。文帝和景帝父子以身作則,崇尚節儉,輕徭薄賦,努力發展生產力。

西漢初期為什麼會出現文景之治的局面?

經過近四十年的平穩發展,西漢王朝的國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到了漢武帝初期,國庫中用來串銅錢的麻繩都已腐爛,年年積累的餘良都已經腐爛在倉庫中。民間則盛行養馬,坊間的馬市也是熱鬧非凡。強大的國力為漢武帝全面反擊匈奴提供了雄厚的物質保障。

追根溯源這一切都離不開文帝和景帝父子的共同努力。漢文帝劉恆在位期間崇尚孝道,廢除苛法肉刑,平定淮南王劉長的叛亂,任賢用明,體恤愛民。

西漢初期為什麼會出現文景之治的局面?

漢景帝劉啟繼位之後很好的延續了父親的治國策略。他先是任用周亞夫和竇嬰在極短的三個月時間內平定了七國之亂,扭轉了同姓諸侯王國尾大不掉的局面。漢景帝秉持著無為而治的治國方針,國家和百姓繼續休養生息,漢帝國的國力達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

由此可見,西漢初期之所以出現文景之治這樣的治世局面有其深刻的社會發展規律和歷史背景條件。歷史終歸是人創造的,文景之治離不開明君雄主,也離不開王侯將相,更離不開廣大的勞動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