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打响疫情防控乡村“保卫战”

长沙:打响疫情防控乡村“保卫战”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晗

疫情防控,难在基层,重在农村。

医疗资源远远比不上城市,农村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怎么打?连日来,记者走访中发现,各村各镇都在积极行动,一场严防疫情“上山下乡”乡村保卫战正在打响。

全面控——

网格管理、大数据助力 精准摸排不留白

“你好我是小张,家里人体温有没有异常?有没有外来人口?”春节以来,这句话成了望城区乌山街道原佳村网格员张金川的“口头禅”。每天,他都要逐户逐人打电话联系,摸排返乡人员信息。

根据望城区统一部署,各村每个武汉返长农村人员家庭,都有一名镇街党政干部、一名村社干部、一名民警、一名医生负责联点包干,通过这种“四包一”的网格化管理,望城筑牢了农村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农村防疫,排查防控是关键。为了与疫情“抢时间”,长沙的村干部们使出了不少“硬招”。

“各位村民朋友们,为减少入户摸排给您带来的风险,请尽量采用微信问卷方式做答,凡配合完成问卷者可免费领取口罩1个……”这段时间,长沙县金井镇农裕村村民的微信被这样一条通知“刷屏”了。全村33个村组级微信群里,都收到了一个关于新冠肺炎防控摸排登记的二维码。

面对春节返乡人员增多,花裕村卫健专干吴海设计了微信小程序,借力互联网大数据,村民们只需“扫一扫”,就能完成疫情防控信息登记、动态监测、线索举报等,信息排查更加精准、安全、高效。小程序上线仅5小时,就完成了全村近三分之一村民的信息登记。

“虽然组级群还不能保证村民全覆盖,但这种有效阻断传播方式村民们都很认可。”吴海告诉记者,除了针对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仍需上门采集外,这款小程序目前已在全村推广使用,村干部还会结合线下采集的信息,核实线上数据,确保摸排不留死角、不留空白、不漏一人。

全民防——

“村村响”、家家晓 小喇叭有大作用

“朋友们听我言,全国上下抗肺炎”“非常时期不扎堆、不集聚、不串门”……在浏阳市蕉溪镇6个村庄,每天都能听到“村村响”、流动宣传喇叭在村头巷尾广播。

“农村老人年龄大了,很多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横幅、标语也看不清、看不懂,这时候最管用的宣传就是广播叫、喇叭喊。”浏阳市委宣传部??介绍,从大年初一开始,全市322个村(社区)近万个广播就开始定时播报疫情信息及防控知识。

农村广播“村村响”,快板、花鼓戏、顺口溜等各类“土味”标语响彻长沙大小村落。大白话,方言播,村民听得进、效果也好。

“现在是特殊时期,我们要响应号召,不添乱。”淳口镇山田村村民吴文生与未婚妻原计划在农历正月初九办婚宴,但考虑到疫情,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推迟婚期。

在宁乡市道林镇善山岭村,一直在湖北恩施工作的戴挥庭一家过年回乡过年,突然成了“洪水猛兽”。隔离在家的老戴难免失落,却被村主任王青山看在眼里。

“不漠视、不歧视,湖北群众没有犯错,他们也是受害者。更何况是同村村民,更该视为亲人,共渡难关!” 王青山通过“村村响”一喊话,不少村民主动将鱼、腊肉、蔬菜、水果和酒水送到戴挥庭家,帮他解了隔离仓促储备不足的燃眉之急。

在长沙,从农田水塘到乡间小道,基层党员干部带着音响、喇叭和锣鼓“硬核劝返”,村民开着私家车、顶着小喇叭穿行在乡间小路“喊话PK”,“少串门、勤洗手”成了大家口中的高频词。

全力保——

干部带头、群众给力 严防死守齐上阵

“老高呀,现在疫情这么严重,没事就不要到处逛了,要对自己和家人负责,赶紧回去吧!”递上一支烟,送上一句新年祝福后,熊训忠脸上的神情立马严肃了起来。

2月4日,宁乡市沩山乡沩水源村,致富能手高胜春被一句话臊得满脸通红,“市里的干部真是不讲客气哟。”

原来,熊训忠来自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是驻村工作队队长。沩水源村虽然已经脱贫摘帽,但脱贫不脱政策,他带着两个小兄弟在这里干了近三年,村民都对他们很有感情。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熊训忠三人毫不犹豫地回到村里,协助摸排相关地区返乡人员情况,值守检查点。由于农村防疫物资紧缺,村干部入户监测排查,一个普通口罩要用上两三天。多方打听下,熊训忠和同事几经周折终于在城里联系了一批口罩,当天就驱车300多公里往返,把“救命”的物资送到了村里。

“老唐,你们一家人体温都量过了,蛮正常,放心吧。”“老唐,你要的菜送来了,放在门口记得拿。”2月6日,望城区大泽湖街道南塘村居家隔离的唐稳,刚刚送走村卫生院的医生,又接到了志愿者彭紫嫣送来新鲜蔬菜、瓜果的消息。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自1月25日起,大泽湖街道在各村社区全面开展重点地区返长人员居家隔离工作,在长达14天的隔离观察期间,不少村民自发加入,志愿购买物资、上门收取垃圾、定时测温消毒……一个个细致入微的关怀,让居家隔离的村民倍感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