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买房启示录

疫情,无疑是我们现在最关心的话题。


今年春节,正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状病毒浩浩荡荡地入侵,扰乱了我们每个人平静的生活。直到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仍在持续蔓延,每天睁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关注抗击肺炎的有关新闻,眼看着不断攀升的数字,焦虑不安,已无暇顾及其它事宜,包括买房,毕竟在生死面前,什么都是小事。


但是,在新浪乐居发起的一项网友调查中,46.27%的人认为疫情对买房有一定影响,但仍考虑买房;19.4%认为疫情对买房没有影响,因此,疫情之下,房还是要买的。


疫情之下,买房启示录


如何买到让人安心的房子呢?

在这次疫情事件面前,我们若能静心梳理,还是能衍生出对买房置业的许多新思考、新认知,毕竟疫情是短暂的,最起码今后在买房时不仅对疫情,包括其它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要提前有预防性考虑和安排。否则,在突发的灾难面前,即便我们待在最有安全感的“家”中,也不一定最安全、最放心。

2003年香港,一个叫做淘大花园的小区,总计有331名患者感染非典,占香港的18.7%,死亡42人,死亡人数占香港的14%,是全球著名的非典重灾区。

疫情之下,买房启示录

(淘大花园)

研究小组调查显示,这个时期内发病人数与该区域总发病人数的占比分别是:淘大花园76.4%,周边社区55.3%,其他区域16.2%。同时,淘大花园西部和北部的临近社区病例,远高于东部和南部。而疫情明显的B、C、D三栋,恰好也在毒楼E座的西部和北部。

特定的社区、特定的楼栋出现疫情的集中性爆发,显然不是偶然。

后来有很多研究指出,当局相信疾病的传播主要与房屋结构的设计有关:首个患者的排泄物通过卫生洁具进入排水管道,管道内的空气被病毒污染,污染的水滴和空气通过其他住户的地漏存水进入室内,从而导致其他住户被感染。

淘大花园的确存在缺陷,除了污水管系统之外,还有超高的容积率已接近10,4896户,接近2万人的人口密度,而且建筑密度太大形成的“风闸效应”。

疫情之下,买房启示录


“风闸效应”的结果,是让部分楼栋(比如E栋)天井里空气的横向流动非常缓慢,加剧了病菌的传播。

一旦有1例发生疫情,携带病毒的空气在某楼栋之间,不仅不能流通,还交叉感染,从而就会产生群体性的“串窝疫情”。

虽然尚无证据证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会在社区间传播,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个教训,仍值得每一个购房者警惕。

再联想到近日武汉还有群体开窗唱国歌的消息,着实让人捏一把冷汗!那么,在疫情面前,选择要买的项目和楼栋时一定要十分谨慎。


考虑清楚了吗?


1、房子所在的小区楼座密集吗?

2、附近是否有污染源?

3、通风透气效果如何?

......


下面小美来为大家总结下,疫情之下我们买房更应该看重哪些因素。


划重点

01

房屋户型最重要

户型布局和设计上突出健康理念,做精做细设计,除了应尽量保证住宅的通风、采光外,还要避免厨房、卫生间、天井、新风系统、空调、污水管道等的交叉感染,确保住宅设计更科学和人性化。


划重点

02

地段选择需慎重

我们还是需要特别注意周边的环境,尽量选择与医院、车站、生禽海鲜市场、垃圾站、污水处理厂等病菌聚集的地方保持一定的距离。


划重点

03

房子质量是为上

大至社区的容积率、户型、朝向、绿化率、楼间距、层高,小到房屋内的存水弯、天井位置、高位水箱、集中空调、厨房卫生间渗漏、楼层排风设备等问题,都需要考虑进去。


划重点

04

物业管理好保障

买房时选择品牌物业做保障。有更好的管理制度的物业公司,会在疫情来临的时候,更好的做好消毒(楼内、电梯、楼梯扶手、地漏、垃圾堆等),更为社区居民做好防疫普及,并能更有效的管理和规范社区内居民的生活习惯。


总结:

做好规避:选择要买的项目和楼栋、楼层时一定要谨慎考虑。

选好保障:好的物业,和房屋质量可以让一些必然的事情不会发生。


疫情期间,小美建议大家减少外出,不建议大家线下看房,但是对于一些刚需,想急于看房了解情况的客户也不要担心,现在互联网发达,线上看房更安全快捷,现在就可以了解,不用面对面接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