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犯錯,被抓住了才認錯,他們是真的悔悟麼?

用戶6375217573759


做人要了解人性之惡,每個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像你說的這種不是最惡的,最起碼他知道認錯,還有一種最惡的就是你抓住他的錯了,他不但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告訴你我就錯了,怎麼樣?愛咋地咋地。


Simpy活著


你所說的,也是十年前的我。

我覺得,人所以不認錯,在於並沒有強大到可以承擔這個錯並改正。

我幼年喜歡亂翻。打破瓶子什麼的,並不稀奇。而每當大人問“怎麼回事?”我都答——不知道。

現在想來,怕挨吵是自然的。還有一點——潛意識裡明白,我還會繼續翻東西。還會出同樣的錯。這次認了,下次說啥?說啥?

我六七歲時,雞蛋還比較稀罕。我偷煮雞蛋吃。大人問起,也是——不知道!

記得十七八歲時吧。

有兩個熟人在我家吃飯。我做冬瓜湯。

倆人都是“吃家兒”。笑著說:冬瓜切的厚了。

我媽笑著說:“這怨我,我教她切的厚的。”

一時間,如同電光石火,我先是感到承擔責任,竟如此之美!然後,覺得認錯也是美的。

我也有樣學樣了。

受父母教誨:“說的話做的事,要能擺在桌面上。”

所以,成年的我,不曾有掖掖藏藏的臉紅事。(來去明白,真爽!太爽了!)

自己領會錯了、疏忽了,誤會別人了,我第一時間認錯道歉——當然也努力挽回損失安慰人心哈。

所以,我工作出了什麼疏漏,校長會第一時間知道。而且他每次都說不要緊沒關係。我搞不定的,他替我收拾攤子。

一個跟我還不錯的同事,出了錯能推就推。賴不掉就提某某同事也出過錯之類。校長並沒少訓他哈。

就這樣!認錯的人,得到諒解和幫助。不認錯的人,怕丟人,卻引起別人或多或少的惡感。

我覺得,真心認錯,並不虧。不認錯的人,不會知道:被人信任不疑有多麼愉快;被人諒解是多麼如釋重負;“沒有虧心事”是多麼坦然安然。

小女子來去明白!!!



山間月


我的回答是,他們不可能是真的悔悟。原因有三點。

1.這種人時刻保持僥倖心理

其實,每個人犯錯都很正常。但對於犯了錯還不承認的人,就顯得不正常了。有句話說得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這種犯了錯還不承認的人,身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厚道。在他們心裡始終保持著一種僥倖心理,認為別人抓不著就等於沒犯錯。

只有當錯誤無法掩蓋或被人抓住時,才不情願地認錯,這種人本身就沒有自信,更缺少應有的職場道德和處世原則。對於這種人,鬼才相信他能幡然悔悟。

2.這種人永遠以自我為中心

在職場,這種不勇於承認錯誤的人,是從不要求工作質量的,每天習慣於溜鬚拍馬,阿諛奉承,得過且過,是那種對工作極不負責任的人。但在職場中,往往這種人小人得志,有時候很吃得開。

因為這種人永遠是以自己為中心,對於自己有利的事,會不擇手段地去做,在利益面前,他會毫無掩蓋地撕開自己虛偽的面孔。

這種小人在職場上並不鮮見。以自我為中心,個人私利大於一切,毫不顧惜個人的尊嚴,是對這種人最好的寫照。

即使自己犯了錯,如果不被別人抓到,他也會千方百計地去掩蓋,甚至將錯誤推卸到別人身上。對於這種人,“真理”似乎永遠在他這邊,這種人永遠不會去反思自己的錯誤,更何談悔悟,因為以自我利益為中心就是他們的處事原則。

3.遠離這種不厚道的人

無論是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我們身邊都聚集了各色各樣的人,我們每天都在自己的認知和甄別中,選擇對的人深交,遠離小人,這就是人到了一定年齡,朋友越來越少的原因。

這種知錯不改的人,其實就是逢場作戲,只維繫表面,而不能深交的人。連自己犯了錯都不敢承認,還能指望在關鍵時刻幫自己一把嗎?

說白了,這種人不厚道,不值得我們用心用情去深交。否則,只會弄得自己傷痕累累。林肯曾說:人生最美好的東西,就是他同別人的友誼。

但對於這種不是悔改的人,最好的做法就是遠離他。因為遠離了一些負能量的人和事,我們才能活得更輕鬆和愜意。


國營農場1


這就是人性的劣根,古人云”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汙;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古人以自己不修德為恥,以不誠信為恥,現在恰恰有這樣的人,犯錯的時候心存僥倖,被發現後頓足捶胸,懊悔無比,所以人啊,一定要注意個人修行,違背原則、道德,法律的事絕不做,做到光明磊落,時時心安才好。



A向日葵般溫暖女子


這個不一定吧,被抓住了之後,是因為他害怕才會有所悔過,不一定是真心實意。而真正讓他悔過的,在監獄裡面漫長時間的自醒!


早季82


有一些有可能是真認錯 有些人有可能不一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