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不是坑,是崛起的契機

混亂不是坑,是崛起的契機

一代代的競爭對手來了又去,懂得生存概率的老兵千淘百鍊,活的久,才是真正偉大的“好企業”。

——劉正

“圍城之下,直播58天”——免費公益課今晚8點繼續,助你成就個人IP

文|劉正

新加坡國立大學生物學博士

混沌大學特約創新評論員

從鍾南山院士敲響警鐘算起,新冠病毒疫情已經爆發了二十天了。這二十天裡,千行百業停,萬店人蹤滅

而今天,很多企業終於盼來了開工日。但我們看到,有些人已經撐不到這一天了。

混乱不是坑,是崛起的契机

教育培訓機構兄弟連沒能撐過這個冬天

這次疫情並非從天而降的黑天鵝,而是逐漸發酵的灰犀牛事件:經常被提示,卻未能充分重視的大概率危機

從當下回看,我們會發現太多危險的徵兆:08年開始,高鐵網絡促進了人流的移動,也成就了病毒傳播的最佳網絡;18年初,《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爆火,揭示了冬季醫療資源的緊缺;1月初,SARS重現的“謠言”在微信群裡流傳,卻在接下來十天裡銷聲匿跡。

很多人都意識到了開場,但沒有一個人預料到終局,我們眼睜睜地看著新冠病毒這隻巨大的灰犀牛,從遠在天邊,迅速衝到了面前。許多商家措手不及,坐地為牢。

究竟是什麼遮蔽了我們的視界?在灰犀牛來襲時,我們又該如何閃避?

混乱不是坑,是崛起的契机

效率思維 vs 概率思維

人們有兩種行事邏輯,我把它們概括成效率思維概率思維

什麼是效率思維?就是把任何決策和行動,都看作對一個線性規劃函數求最優解的比賽。在這個競賽裡,得分最高者贏。

大多數時候,無論是個人工作還是企業運營,都遵循著效率思維:擴大業務,降低成本,把弓弦繃緊,壓榨出最大的邊際收益率。有時,我們還會用財務和精益運營的槓桿,去最大化這種收益。

但是效率思維依賴於兩個前提:明確的優化目標,和固定的環境參數。而這背後暗含的心理,是對預期的絕對自信,和絕對控制

但這種自信和控制是不是虛幻的呢?

效率思維可以幫助你賺到最後一塊銅板,但這塊銅板,同樣會遮蔽你的眼睛,讓你看不到優化目標是否正確,環境參數是否有變。

在歲月安好的時候,效率思維是驅動成長的動能,但這種動能自己無法判斷方向。當危機來臨之時,優化目標不復存在,環境參數劇烈改變,同樣的動能會讓你更快地衝進坑裡。

諾爾曼·奧古斯丁(Norman R. Augustine)曾執掌洛克希德·馬丁的CEO十餘年。這位工程管理大師曾自嘲,沒有人比自己更懂危機管理了:第一次上項目,火箭飛了2秒鐘就炸了;成為陸軍助理部長一個月,中東戰爭突然爆發;剛當選美國軍工龍頭的CEO,蘇聯就解體了,國防開支腰斬……

在活過一個又一個危機後,奧古斯丁總結出一個判斷:

帕累託效率最優化的架構,通常都不是(危機中)最穩健的架構

真正需要的是多重場景下都能起效的架構。

混乱不是坑,是崛起的契机

《奧古斯丁法則》,一本吐槽超複雜企業管理的奇書,可惜中文版沒能保留幽默的濃度。

奧古斯丁推崇的是一種概率思維: 概率思維會把決策和行動看做是一個生存遊戲

,拼的不是遊戲得分的高低,而是遊戲時間延續的長短。

遊戲延續靠的不是某一時刻的大比分領先,而是每一分鐘的生存概率都必須大於零。而生存概率的高低,取決於無窮多場景下的生存率,乘以場景出現率的求積。

從長期來看,我們都會死,但對生存概率的把控,決定了生死順序的先後誰只是過客,誰終成王者。

有限的遊戲看競爭,生產效率最高者勝出。而無限的遊戲看的是生存,生存概率最大者,拿走其他人的遺產,包括死者曾經為傲的效率經驗。

曾有許多企業優化出美妙的產品能力,但最後,是他們的對手繼承了這些智慧。

那麼,我們該如何調整自己的生存概率呢?

混乱不是坑,是崛起的契机

買保險:

你有一份末日方案嗎?

普林斯頓化學系有個調侃:“如果什麼味道都沒聞到,你大約是一氧化碳中毒了。”那些可聞可見的危險是容易應對的,但渾然不覺的危險,才最為致命。

但我們就要天天憂心忡忡嗎?並非如此:既然你聞不出一氧化碳,那就該買個一氧化碳報警器和防毒面具,並確保它們一直充上電。

這些措施就相當於保險費,每時每刻都在扣你的錢,但你期望永遠都不會用上它們。

成熟企業總會有各種“末日方案”:

考慮到硅谷的地震,Google安排了應急辦公室,每年都會進行演習,確保員工能流暢切換到備用線路;

和思科打過官司後,華為常年給海思輸血,備胎鎖保險櫃一放就是十年,直到作為王牌打出;

在這次疫情中,阿里顯得尤為淡定,無限期延長在家辦公時間,憑什麼?憑的是釘釘早已融入平時每一天的工作,而在釘釘背後,還有更多二線工具在準備著……

但很多線下教育企業,半年前已經見過了學而思和猿輔導死掐的“網校大戰”。結果在這個“全校直播”的寒假,依舊沒有線上化的plan B,束手待擒。其他行業只是被一隻灰犀牛撞倒,而對他們,是被疫情和線上化兩隻灰犀牛來回碾壓。

明明看到了未來,卻被加速趕來的未來砸死,這可能是最死不瞑目的失敗

你並不需要自己發明釘釘作為“末日方案”,你需要的是“買保險”的意識。

每年都應該做極限推演,並根據這個推演去投入針對性的“保險費”:槓桿紅線,備份冗餘,縱深配置,還有組織建設來打底。

保留“安全邊際”看起來降低了效率,

但只要末日方案起到一次作用,你就能活下來繼承對手的遺產。

但究竟該把保額設到多高呢?又該如何識別什麼是最具殺傷力的灰犀牛,什麼是影響不大的蚊子蒼蠅呢?

這個世界上並沒有一種“精算師”,能告訴你最佳的保費比例是多少,但你可以自己去摸清楚。

混乱不是坑,是崛起的契机

打疫苗:

你能承受混沌猴子嗎?

奈飛(Netflix)是美國最大的流媒體提供商,但流量這麼大的在線服務,也給他們的運維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你很難確保消除每一種風險,一旦超預期的意外出現,就可能造成系統的崩潰,而這將會是用戶體驗的噩夢。

奈飛有著獨特的企業文化,他們的風險管控哲學也同樣特立獨行,那就是“混沌工程”:在系統中注入一個隨機殺死服務節點的混沌猴子觀察這種真實擾動產生的後果,然後進行改進和提升配置。

混乱不是坑,是崛起的契机

對於系統而言,“混沌猴子”就像是疫苗,它被放進房間,製造一些後果可控的混亂,從而完成對系統的壓力測試。當真實的故障發起攻擊時,系統就能喚起針對性的備份方案。

但這並非“混沌工程”的唯一功效,更重要的是,無預警地釋放“混沌猴子”會讓團隊保持敏捷備戰的狀態,對灰犀牛更加警覺,更不容易渾渾噩噩地忽視風險的增長,而是自信地保障安全邊際。

讓系統在每一次失敗中獲益,不斷進化,這是混沌工程的核心思想

你看,這同樣是一種概率思維:讓系統在隨機變異的攻擊下一次次面對失敗,但這種小失敗會成為進化的燃料,向著更高的穩健性優化。而非沿著事先預設的方向,追求想象中最高的效率。

這也是生物學思維的精髓所在

混乱不是坑,是崛起的契机

混亂不是坑,而是階梯

丘吉爾有一句名言:“人生中,沒有什麼比被射了一槍,卻毫髮無傷更令人爽快了”,對於危機中的所有人,這句話同樣令人興奮。

在平路上,大家的步伐都差不多,咬的很緊,很苦很累,卻可能陷入囚徒悖論的苦戰。真正能超車的機會,往往發生灰犀牛橫掃賽道的時候。你預先留了個心眼,你躲了過去,接下來的路就將由你自由地領跑。

比如老鄉雞的董事長,在收到員工聯名請求降薪的信後,不但沒有領情,反而錄了一段手撕聯名信的視頻。這一招收穫了千萬級的流量曝光和路轉粉,挽回了疫情停業的損失,迅速和同行拉開了幾條街的距離。

混乱不是坑,是崛起的契机

Chaos isn’t a pit, Chaos is a ladder。

混亂對大多數人是泥潭,但對部分人卻是階梯。我相信灰犀牛是一種有智慧的生物,它撞翻了矇眼狂奔的蠻漢,但對那些死死盯住它的人,它會敬畏地繞過。

混乱不是坑,是崛起的契机

很少有企業能夠活過多次危機的衝擊,但那些活下來的,他們會活的很長很久:比如福特,扛過了從油價到金融危機的一次次衝擊;比如波音,在一次次事故中不斷進化,最終成為霸主……

一代代的競爭對手來了又去,懂得生存概率的老兵千淘百鍊,活的久,才是真正偉大的“好企業”。

相信在這次疫情過後,我們會見到這些偉大企業,在中國的崛起!(完)

特別提示

混亂是階梯。

企業危局,更思猛將。

困境之中,如何最大化個人影響力?

今晚20:00,秋葉PPT創始人、秋葉商學院創始人秋葉大叔,將向大家直播分享個人IP打造方法,為你賦能。

秋葉,本名張志,武漢工程大學副教授,教育部首批入選萬名全國創業導師,中歐商學院私享會導師。新媒體達人,微博@秋葉 粉絲95W+,微信“秋葉PPT”粉絲200W+,office抖音矩陣粉絲2000W+,是國內深具影響力的職場原創乾貨分享賬戶。

快來掃碼預約吧!

混乱不是坑,是崛起的契机

*本文由混沌大學特約評論員劉正撰稿。更多個人作品,歡迎關注微信:混沌巡洋艦(ID:chaoscruiser)文中部分圖片源自pexels.com,轉載請聯繫授權。版式:JY.Ya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