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食被韓國申遺成功,被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博大精深,在幾千年前就奉行“民以食為天”的農業國家,關於飲食的文化自然也是源遠流長的。從最開始的茹毛飲血(不懂取火食用熟食階段不屬於飲食文化)結束人們食用熟食開始到現今我們所熟知中國十大菜系,其發展歷程必然是極為豐富多彩的。在歷史的發展進程中,中國的飲食文化不可避免的受到朝代更替、政治因素、民族融合、地域和人們觀念的影響。同樣的,現如今我們與其他國家的交流,也使我們的傳統飲食文化錦上添花。

中國美食被韓國申遺成功,被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歷史悠久,飲食豐富多彩的我們卻讓韓國泡菜申遺成功,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正式將韓國"醃製越冬泡菜文化"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查閱史料可知,早在3100年前的商代時期,中國就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泡菜雛形——鹽漬菜,俗稱醃菜。到了秦漢時期,《說文解字》裡寫道:“菹者,酸菜也。”這個“菹”(zū),就是酸菜、醃菜的意思。泡菜,是一種為了長時間存放而經過發酵的蔬菜,一般來說,蔬菜、水果都可以被做成泡菜,泡菜一直是我們生活中的常見小菜。而且泡菜的熱量非常低,又富含豐富的礦物質,成本低價格便宜,當然受到大家的歡迎。

中國美食被韓國申遺成功,被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發展到北魏年代,賈思勰在《齊民要術》裡詳細記載了泡菜的製作過程,比如“泥頭七日便熟”,意思是用泥巴密封住容器的口子,泡個7天就可以吃了,這就是利用乳酸菌進行發酵,可見當時的中國老百姓已經對做泡菜很熟練了。

發展到唐宋時期,我國經濟等各方面大進步,對吃的東西要求也變高了,於是醬漬、醋漬,糖漬等五花八門的泡菜品種出現了,大大推動了泡菜的發展。

中國美食被韓國申遺成功,被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考證,四川泡菜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並且在巴蜀地區,幾乎家家都會做泡菜,在泡菜的不斷傳承中,其製作工藝也越來越完善。四川泡菜,由於它製作簡單,經濟實惠,取食方便,不限時令,利於貯存,能調劑餘缺;既本味精香,又可隨意拌食,甜鮮麻辣諸味畢呈的特點。它在四川深受廣大人民喜愛,人人愛吃。 泡菜不擇品種原料的貴賤,如蘿蔔纓、白菜幫、青菜莖等,甚至不少蔬菜的嫩皮了可物盡其用,這也是四川泡菜歷久不衰,流傳廣泛的原因之一。而韓國的泡菜是在三國時期由中國傳入的,後來幾經發展,演變成了今天大眾熟知的樣子。

中國美食被韓國申遺成功,被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不僅僅是小小的泡菜,韓國漢城大學歷史教授樸正秀說,是朝鮮民族最先發明瞭漢字;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教授鄭在書說,《山海經》裡的故事都源自於韓國,韓國正將風水列入韓國的文化遺產。韓國已經將端午節申請為自己的文化遺產,在教科書上說<本草綱目>是他們發明的,說姚明有韓國血統,西施是韓國人 ,孔子是韓國人,孫中山的祖籍是韓國 ,他們把我們中國的“孟母三遷”說是他們國家的。但他們自以為是的說是“孟父三遷”,內容跟中國版本一樣。後來在郭德綱的相聲作品中也調侃到,韓國科學家要坐著宇宙飛船去太陽上搞科學研究,于謙問:太陽是個大火球啊,太熱了!郭德綱:韓國科學家說晚上去!

中國美食被韓國申遺成功,被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向來就是一個崇尚飲食文化的國家,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美食像中國那樣品種繁多,讓人目不暇接。從先秦到現在中國飲食在世界上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同時還擔任著文化交流與傳播的角色。中國飲食的發展史也反映出了中國政治、經濟的發展史。中餐作為我國的“國粹”也是我們的驕傲。作為當代的“吃貨”一族,我們不僅要繼承這寶貴的財富,更要把我們的特色國粹發揚,推廣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飲食帶給我們更多的幸福感。


<strong>還有什麼是韓國發明的?歡迎大家評論,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下2020年好運連連必發大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