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以外藩承继大统,看似遵奉祖制,实乃一盘精心排布的棋局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明朝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4月20日,明武宗驾崩,年方15岁的朱厚熜继承皇位,是为明世宗嘉靖帝。(注:本文涉及年龄,按照旧时习惯,均采用虚岁,下同。)


明武宗正德帝名叫朱厚照,明世宗嘉靖帝名叫朱厚熜,不难看出,他们不是父子,而是兄弟。实际上,嘉靖帝只是正德帝诸多堂弟中的一个,既然如此,为什么偏偏是他以旁支入继大统呢?


嘉靖帝的继位看似遵奉祖制,实乃一盘精心排布的棋局。

嘉靖帝以外藩承继大统,看似遵奉祖制,实乃一盘精心排布的棋局

(明世宗嘉靖皇帝画像)


“父死子继”是中国古代皇位传承的第一准则,但明武宗驾崩时年仅31岁,生前无嗣,死后面临继承人选择问题。援引朱元璋的《皇明祖训》,“父死子继”行不通那就“兄终弟及”,但是,明武宗的情况比较特殊,他不但无子,而且连亲兄弟也没有。


这还要从明孝宗说起。明孝宗朱祐樘是历史上著名的“一夫一妻制”皇帝,他六宫无妃,毕生只有张皇后一个女人。后妃少,孩子自然也就少,张皇后一共给明孝宗生过三个孩子,分别是长子朱厚照,次子朱厚炜,女儿太康公主。由于次子和女儿早夭,所以明武宗朱厚照实际上是明孝宗朱祐樘的独苗。


明武宗无子驾崩,意味着明孝宗这一支就此绝嗣, 那么再上溯一代,大明江山必然是要从明宪宗的后代中选取。

嘉靖帝以外藩承继大统,看似遵奉祖制,实乃一盘精心排布的棋局

(明宪宗与万贵妃剧照)


明宪宗朱见深,年号成化,明朝的第八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的父亲,明武宗朱厚照和明世宗朱厚熜的祖父。后世熟知明宪宗,往往始于他与万贵妃的姐弟恋。


在历史传说中,万贵妃害死了不少明宪宗子嗣,这倒也不完全是野史杜撰,基本符合史实,但这并不意味明宪宗只有明孝宗朱祐樘一个孩子,相反的,明宪宗子嗣昌盛,有14个儿子外加6个女儿共20个孩子,并且这些孩子全都是庶出,所以在继承皇位上没有先后之分。明宪宗的14个儿子中,明孝宗是皇三子,由于两个哥哥早夭,他才以皇长子身份被立为太子,进而成为明朝的第九位皇帝。


按照皇位继承原则,再结合明武宗的实际情况,无论是“父死子继”还是“兄终弟及”,皇位肯定不可能反向传给叔叔们。而一般情况下,皇帝是不可以绝嗣的,如果无嗣驾崩,通常要过继侄子延续香火。所以,明武宗驾崩后他的首选继承人应该是明宪宗的重孙辈,这已经是离他最近的子侄辈了。明确了这个概念,问题就简单了,因为当时明宪宗只有一个重孙,那就是益端王朱祐槟(明宪宗第六子)的孙子朱载增,时年6岁。

嘉靖帝以外藩承继大统,看似遵奉祖制,实乃一盘精心排布的棋局

(张太后画像)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朱载增才是最具合法性的皇位继承人,但现实与法理往往背道而驰,朱载增注定无法继承大统。


当时,掌控最高权力的是明武宗的生母张太后(明孝宗唯一的妻子)以及内阁首辅杨廷和,他们二人是绝对不允许朱载增继位的,原因很简单:明武宗驾崩时,益端王朱祐槟尚且在世,年方43岁,他的4个儿子更是正值盛年,如果由其孙子朱载增继位称帝,大明王朝的最高权力必将掌控在益端王一支,这会严重损害张太后和杨廷和的既得利益。


皇位继承人既然是由张太后与杨廷和拍板决定,他们自然要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而嘉靖帝朱厚熜正是他们精心布局后的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笔者慢慢分析。

嘉靖帝以外藩承继大统,看似遵奉祖制,实乃一盘精心排布的棋局

(嘉靖帝朱厚熜剧照)


首先,朱厚熜确有继位合法性。摒弃侄子朱载增不选,明武宗虽然堂弟众多,但朱厚熜在其中“居为最长”。这里的“居为最长”不是说朱厚熜在同辈中年纪最大,益端王朱祐槟的嫡长子朱厚烨就比朱厚熜整整大了9岁,已经24岁。朱厚熜的“居为最长”是以法理论。


朱厚熜的父亲兴献朱祐杬是明宪宗的皇四子,上文提及,明宪宗的长子和次子都是幼年早夭,第三子就是明孝宗,也绝嗣了,所以明武宗驾崩时,兴献王一支就是明宪宗后代中实际上的长房,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原则,朱厚熜在皇位继承上确实具有优先性。


但是,这只是明面上的原因,虽然不可辩驳,却并非张太后和杨廷和选择朱厚熜的真实出发点。朱厚熜还有一个特殊之处,那就是他少年丧父,其父朱祐杬早薨,朱厚熜12岁就承袭了兴献王爵位,这才是他独一无二的优势。


朱厚熜只有15岁,又无父兄辅佐,所以他登基后大权仍掌控在张太后和杨廷和手中,这才是两位政治玩家心中打的小九九。

嘉靖帝以外藩承继大统,看似遵奉祖制,实乃一盘精心排布的棋局

(杨廷和画像)


退一万步说,即便朱载增与朱厚熜一样无父无兄无叔无祖全家死绝,张太后也不会让他继承皇位的,因为如果把朱载增过继给明武宗,进而让他以嗣子身份登基称帝,那么张太后就成了太皇太后。按照历朝历代皇帝年幼由太后掌权的惯例,朱载增继位就意味着张太后失去了继续把持朝政的合法性。所以,即便是让儿子明武宗绝嗣,张太后也决不允许朱载增继位,她就是要找一个与明武宗平辈的少年来继承大统,以便于她继续以太后身份把持朝政。


这种情况在历史上绝非仅此一家,而是屡见不鲜,其中尤以清末的例子最为典型。当年,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也是19岁无嗣驾崩,按理说,就应该选一个溥字辈的宗室子侄,先过继给同治皇帝为嗣,再名正言顺地继承皇位。但慈禧也是为了保住太后身份,宁肯让同治皇帝绝嗣,也坚决选了平辈的载湉继承皇位,是为光绪皇帝。直到光绪皇帝驾崩,慈禧太后自知油尽灯枯,这才过继溥仪,兼祧两房(既是同治皇帝的嗣子又是光绪皇帝的嗣子),以嗣子身份成为大清帝国的末代皇帝。


无论是张太后,还是慈禧太后,抑或是诸如杨廷和这样的权臣,在选择皇位继承人时,他们首先考虑的都是自己的利益。作为明武宗诸多堂弟中的一个,朱厚熜之所以能被选中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既非天命,也非偶然,而是有心人精心选择的结果。


只可惜,张太后与杨廷和机关算尽太聪明,终究是小看了那个15岁的孩子,嘉靖皇帝绝非他们想象中任人摆布的棋子,而是千古罕见的政治天才,他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便凭一己之力击败了张太后和杨廷和,也击败了满朝文武,把王朝实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便彼时的他还只是个少年。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