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陰陽哲學與宇宙演化密碼

太陽系、銀河系,乃至整個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如今,眾說紛紜。

道家陰陽哲學與宇宙演化密碼


18世紀中葉和末期,德國哲學家康德和法國科學家拉普拉斯。他們先後提出太陽和地球,都是由熾熱的星雲收縮凝結而成的假說。

拉普拉斯認為,形成太陽系的雲是一團巨大的、灼熱的、轉動著的氣體,呈現出球狀體。

地球呢,它也是一團熾熱的熔融體,經過長期冷卻之後,收縮而成有硬殼一樣的地球。


道家陰陽哲學與宇宙演化密碼


宇宙“大爆炸”理論,跟星雲說異曲同工。它認為,宇宙早期溫度極高,大約在100億攝氏度左右。密度也相當之高,相當於原子核的密度。這個高溫高密度的宇宙,叫做“宇宙蛋”。

有一天啊,“轟隆隆”一聲,宇宙蛋炸裂了無數碎片,開始向四面八方急速移動。又經過億萬年的演變,終於演化成如今的太陽系,銀河系,以及河外星系……

宇宙為什麼要爆炸?

太陽系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想當年,鄒衍利用陰陽哲學,來推演宇宙演化。當時人不理解,送給他一個外號,叫做“談天衍”。

如今科學技術發展了,對於宇宙瞭解加深了。本人就試著用道家陰陽哲學,來推演一下宇宙演化吧。

本人才疏學淺,有不當之處多多包涵。

道家陰陽哲學與宇宙演化密碼

我們知道,儒家陽剛,積極入世;而道家陰柔,消極避世。

翻開《道德經》,入眼的都是“始”,“柔”,“水”,“雌”,“弱”,讓人目不暇接。更加讓人懷疑,老子是否有戀母情結。

“天地之大德曰生。”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都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曰大。”

整個宇宙都是由“道”演化來的,而道是什麼?

道,即陰陽也。

道家陰陽哲學與宇宙演化密碼

天文學之中,也可以引入陰陽概念。即,整個天體也可以劃分陰陽。

宇宙間有各種各種的天體,比如恆星、行星,流星、彗星、星雲、星系、宇宙射線,黑洞等等。宇宙是簡單的,和諧的,最終按照陰陽思維來看,宇宙天體只有兩大類:自身能夠發光的氣體星球(恆星、星雲)為陽,自身不發光的(行星為主)為陰。宇宙中的其他一切——宇宙射線,黑洞,智能生命,類星體等等,都是陰陽二者相互作用下的派生物。


道家陰陽哲學與宇宙演化密碼


按照道家對陰陽關係的解讀,星雲說和宇宙大爆炸學說都是不正確的。

陽的一面雖然熾熱、光明、運動,但都來自於陰的黑暗、陰冷和靜止。

在生殖方面,陰占據著主動地位,是第一性的。陽是第二性的,被動的。

生育是女性和雌性,特有的本能。

男人固然比女人,更加高大健美剛強,但我們不能說女人是男人生的。由此推論,宇宙的起始點一定是固態的、陰暗的、靜止的。

土為萬物之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

不管宇宙還是人類社會,都是從一開始,逐漸裂變,從簡單到複雜,從一元到多元演化的。

故而,宇宙起始點無一例外,應該追溯到“一”,如同地球大陸原本是一個整體一樣,整個太陽系原本是一個整體。因而,太陽為地球所生,而不是地球從太陽裡分裂出來。

所以嘛,單從地球和太陽關係而言:太陽是地球所生,而不是地球從太陽裡邊分裂出來。

地球內核深處,是什麼呢?

現在人們通過礦井鑽孔實測,得出結論:地下10公里以內,得到每深100米,地溫約莫增高3°的平均數字,證明地球內部逾深逾熱。地球岩石圈層很難傳熱的,它阻擋著熱量向外散失。地幔內部物質,都處於一種熔融狀態,地核內部更是高達5000°之上。

而且,地震和火山噴發表明,地球內部有一個熾熱岩漿。


道家陰陽哲學與宇宙演化密碼

火山噴發


那麼這個高溫從哪裡來的呢?

能夠源源不斷產生光熱的,在自然界除了氫原子的核聚變反應。太陽就是一座龐大的熱核聚變反應堆。據此證明,地球內核,岩石圈和岩漿裡面密封著太陽一樣的一個火球。

內陽外陰,這個是泰卦吉卦。泰卦的特性,就是能夠產生新事物。

內部陽剛的熾熱氣體上升,猶如火山噴發一般衝出表面冰冷的硬殼……

可見,地球具備內陽外陰——泰卦的特性。陰陽不斷交感相錯,這才孕育出地球上的多姿多彩的世界,直到出現了智能生物——人類。

咱們可以設想一下,在宇宙形成之初,應該擁有和地球類似的結構。


那個時候的地球,是常人難以想象之大,地球周圍沒有大氣,上面有沒有水,而是一片真空地帶。而其內部,經過長期演化,孕育了一團先天之火。

先天之火想要出來,不就是火山噴發嗎。

設想那個時候,火山噴發是什麼一種情況?

很顯然,無數熾熱的先天之火衝出表面冰冷的硬殼,逃逸地球,就成為太陽。而那些個熔融狀態的岩漿冷卻後,大塊的脫離地球成為行星,小塊的成為行星的衛星;

氣態球體跑得遠,故而太陽和木星等類木行星,都是氣態星球的;固體星球跑不遠,叫做類地行星,諸如地球,火星,金星,水星,叫做類地行星。液態的像雨點一樣碎塊,就成為火星和木星之間,為數眾多的小行星帶。

在萬有引力作用下,太陽成為太陽系的主宰。火山噴發成為宇宙運動的,第一推動力,讓各個星體日夜不停地運動。隨著時間推移,火山噴發的勢頭銳減,噴發出的火不再逃逸地球。

如此一來,太陽系就成為如今的模樣。


道家陰陽哲學與宇宙演化密碼

1996年,美國發射“火星探路者”,登陸火星後對飛船附近一塊岩石做了分析,發現它跟地球岩石構成極為相似;宇航員從月球帶回岩石判斷,月球年齡大約46億年,和地球同齡。這就有力證明了,太陽系這個大家庭,原本為一體的。

所以啊,本人推測,宇宙大爆炸就是那個時候的火山噴發。

“日為眾陽之宗,月乃太陰之象。”

如果把太陽比喻為人間皇帝,那麼地球就是皇太后,而不是皇后。月球則為小公主,是地球母親的小棉襖,時時刻刻圍繞著地球轉動。

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說,太陽就坐在他的寶座上,管理著圍繞它的一切星球。

水星,金星距離太陽近,沒有自己的衛星,屬於太陽王直轄領地;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處於邊緣荒涼地帶,太陽引力減弱。那麼它們就是諸侯王,各有自己衛星。其中,火星二顆衛星,木星16個,土星23個,天王星15個,海王星8個。

原來,還真是天人合一啊。

太陽系未來命運如何?地球和太陽誰先毀滅?

道家關於生死哲學,回答了這一問題。

“人之生也柔軟,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道德經·七十六章》

越是陽剛的東西,越容易受挫折而短命。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故而,柔弱,處後,主靜,消極才是生命法則。陽雖然生於陰,但最後還要復歸於陰。

太陽未來命運是可以預期的,它消耗掉了核燃料之後,成為一個白矮星。白矮星最終再跟地球,以及其他行星想碰撞,成為一個整體。

然後,白矮星經過一系列陰陽相互作用,或者在地球內部,又能轉化成熾熱的先天之火。

地球又來一次火山噴發,形成宇宙下一個輪迴。

至於還有沒有地球,這樣一個孕育生命的球體,就不得而知了。


道家陰陽哲學與宇宙演化密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