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追求就是建平戎万里之功业,挂其大如斗之金印

辛弃疾词《一枝花》,题为“醉中戏作”。原文是:

千丈擎天手,万卷悬河口。黄金腰下印,大如斗。更千骑弓刀,挥霍遮前后。百计千方久。似斗草儿童,赢个他家偏有。算枉了,双眉长恁皱,白发空回首。那时闲说向,山中友。看丘陇牛羊,更辨贤愚否。且自栽花柳。怕有人来,但只道“今朝中酒”

辛弃疾的追求就是建平戎万里之功业,挂其大如斗之金印

词中意境

邓广铭先生《稼轩词编年笺注》将其编年在福建任职时,他在卷三《念奴娇》及其他三首词[编年]条下写道:“右起《一枝花》迄《念奴娇》,共词四首,前阙有‘千骑弓刀’等语,后三首梅词亦有‘家山何在’、 ‘江南尽处’及‘漂泊天涯’等语,知皆为仕宦期内所作,据各词词意推知皆作于闽地。”笔者认为,这个推断,缺乏依据,尚有探讨之必要。一、“千骑弓刀”应指稼轩的理想功名,非指闽地“仕宦期内”的写实。众所周知,辛弃疾平生以“平戎万里”的功业自许,“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他最高的功名理想。而本词中“金印如斗”、“千骑弓刀”云云,俱为他最高功名理想的描述,并非当时他在福建任职的写实。

辛弃疾的追求就是建平戎万里之功业,挂其大如斗之金印

千骑弓刀

如果把这些句子看作在闽地“仕宦期内”的写实,就会得出稼轩对福建安抚使这个职务感到志得意满的结论。而这样的结论又会和稼轩一贯的理想功名相龃龉。稼轩一生志在恢复,并不安于作地方大吏,更不安于作远离前线的地方官。所以他无论以前在江西、湖南等地任安抚使,还是现在在福建任安抚使,都有怀才不遇、壮志难伸的感叹,从未有过志得意满的感觉。如在长沙送人时所作的《满江红》云:“倦客新丰,貂裘敝、征尘满目。弹短铗、青蛇三尺,浩歌谁续?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樽中国。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翻沉陆。”又云“且置请缨封万户,竟须卖剑酧黄犊。甚当年寂寞贾长沙,伤时哭?”这些句子都是他在任所谓“封疆大吏”时所写,其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幽愤伤感溢于言表。

辛弃疾的追求就是建平戎万里之功业,挂其大如斗之金印

壮志难酬之意境

也许在别人看来,安抚使是很荣耀的官职,可是在他的心目中朝廷给他这个职位,就等于没有重用他,或者是材非所用,根本谈不到对现职有丝毫满足。在江西也是同样。淳熙五年在安抚使任,作《鹧鸪天送人》词云:“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同样认为:“功名”的事情一时说不清,眼下还是“且加餐”吧。并在结二句中点出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伸的悲叹,显然是对现职的不满足。在福建任职时也有同样感叹:“落我材无所用,易除殆类无根潦。”《满江红·和卢国华》)“宿酒醒时,算只有清愁而已。……问人生得意几何时,吾归矣。”上述三例,均可证明稼轩对自己有生以来的所有任职从未满意过。

辛弃疾的追求就是建平戎万里之功业,挂其大如斗之金印

壮志难伸

而此词上片所描绘的“金印如斗”、“千骑弓刀”,正是辛弃疾梦寐以求的、从未实现过的、辉煌理想功名的蓝图。我们不能把稼轩对理想功名的描述误以为是对现实任职的写实,所以,不能据此断定《一枝花》中“千骑弓刀”句,就是指辛弃疾在闽地任职,也不能据此断定本词是“作于闽地”。辛弃疾从不讳言功名,他曾多次坦白过自己的理想功名。但他所执著追求的理想功名有其特指的内含,就是收复中原,整顿乾坤,挂黄金印,封万户侯。此外再无别的功名理想。

辛弃疾的追求就是建平戎万里之功业,挂其大如斗之金印

辉煌理想功名的蓝图

这可从他的词中再摘引几例加以印证:

追念景物无穷。叹年少胸襟,忒煞英雄。把黄英红萼,甚物堪同。除非腰佩黄金印,座中拥红粉娇容。此时方称情怀,尽拼一饮千锺。《金菊对芙蓉·重阳》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八声甘州·夜读李广传……》

富贵吾应自有,功名不用渠多。只将绿鬓抵羲娥,金印须教斗大。《西江月·寿佑之弟,时新居落成》

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破阵子·为范南伯寿》

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看君人物汉西都。过吾庐,笑谈初,便说公卿元自要通儒。《江神子·别吴子似,末章寄潘德久》

兵符传垒,已莅葵丘戍。两手挽天河,要一洗蛮烟瘴雨。貂蝉冠冕,应是出兜鍪;飧五鼎,梦三刀,侯印黄金铸。《山溪》(画堂帘卷)

辛弃疾的追求就是建平戎万里之功业,挂其大如斗之金印

岁晚田园

他的功名思想竟是如此强烈。尽管有这样多的表述,但其内涵却是一样的,就是要建平戎万里之功业,挂其大如斗之金印。他为自己“落魄封侯事”而苦闷、而扼腕叹息。他崇拜“真儒”、“通儒”,蔑视“

腐儒”、“侏儒”。他也以“真儒”、“通儒”自命。“真儒”和“通儒”所追求的功名理想是“君王三百州”,是“两手挽天河,要一洗蛮烟瘴雨”的匡时济世的大境界,功名和功业必须是相辅相成的,其如高山流水,高蹈绝尘。而那些“腐儒”、“侏儒”之流也追求所谓功名,不过是借谄媚逢迎求得一己之私的肮脏污浊的名利,其渺小如“一饷聚飞蚊,其响如雷。”(《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或者就像“水底沸鸣蛙。借问喧天成鼓吹,良自苦,为官那”一样丑陋。

辛弃疾的追求就是建平戎万里之功业,挂其大如斗之金印

高山流水

(《江神子·闻蝉蛙戏作》)他始终认为,如果没有“平戎万里”的功业,别的所谓高官厚禄的富贵功名都是俗不可耐的,更不值得刻意追求。可见,他并没有把闽地任职看成“功名”,所谓“金印如斗”、“千骑弓刀”等语,非指仕宦期内而应为稼轩理想功名明矣。二、此词应如何编年?在没有任何资料可以佐证的情况下,最可靠也最有说服力的办法还是要从本词的立意与环境描写中,加以分析判断。首先,从全词立意看:上片言志,描述自己的美好理想;下片抒情,表达理想破灭后的幽愤。写理想,豪气万丈,狂放不羁:凭着自己“千丈擎天手,万卷悬河口”的经天纬地的才能赢得挂如斗金印、拥千骑弓刀之功名应同儿戏一样易如反掌;

辛弃疾的追求就是建平戎万里之功业,挂其大如斗之金印

豪气万丈

写现实,理想破灭、抑郁悲凉:回顾平生,“双眉长恁皱,白发空回首”,只落得山中丘陇看牛羊,怕见来人推病酒。从而使理想和现实之间形成巨大而强烈的对比反差,造成相互映衬的艺术效果。但是,全词对理想和现实二者之间并非等同强调,而是有轻重、有主次,有虚写、有实写。当是以理想之虚枉反衬现实之苦闷,重在现实情感的表现,也就是作者此时此刻的处境和心情。所以作者采用的艺术手段是以虚衬实。理想愈是意气飞扬,就愈能反衬出现实的沉沦苦闷,也就愈能突出幽愤悲凉的主旨。这也是稼轩常用的艺术手法。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最为典型。由“”入“”,化入梦幻中理想的世界:“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的追求就是建平戎万里之功业,挂其大如斗之金印

幽愤悲凉

这是多么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和功成名就的结局!但只是虚写的理想世界,而“可怜白发生”一句,回到现实,从感情的高峰一下子跌落到现实壮志难伸的痛苦深渊。其艺术效果,犹如本词以上片的理想功名托出下片“白发空回首”的身世沉沦之苦闷一样。由此看来,本词的情感底蕴当是罢官落职之后。其次,再看下片所描写的人际关系及环境景物。“闲说向,山中友”、“看丘陇牛羊”、“且自栽花柳”以及“怕有人来”等语,当是田园山林幽居之人际关系与景物此情此景又正好与“白发空回首”的沉重感叹形成意境的相谐与融洽,强化了稼轩沦落江湖之感叹,更可证明非“仕宦期间”所作况且,稼轩归隐期间向有栽花种柳的习惯,如他在带湖时说:“东岸绿荫少,杨柳更须栽

。”

辛弃疾的追求就是建平戎万里之功业,挂其大如斗之金印

沉重感叹

在瓢泉时也说“种柳已成陶令宅,散花更满维摩室。”(《满江红·寿赵茂嘉郎中……》)与这首词中“且自栽花柳”都相吻合。这些也可间接说明此词当作于归隐期间。大前提虽可确定,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稼轩一生三起三落,这首词作年应定于带湖闲居时还是定在瓢泉先后两次闲居时?我认为应定在福建罢职、第一次瓢泉闲居时为好。因为词中有“

白发空回首”句,似是年事偏高的表述。带湖闲居,是他四十二岁至五十二岁时,这时正当年富力强,他虽屡屡感叹“可怜白发生”,“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辛弃疾的追求就是建平戎万里之功业,挂其大如斗之金印

隐逸闲居

​(《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都只不过是白发初生时的感叹,似乎还不到“

白发空回首”的老境;而第三次罢职时,他已是六十五岁的老人,情调当更加老成凝重,更与酒较为疏远,似乎不应有“只道今朝中酒”之托辞。只有福建罢职、瓢泉闲居时的情形与词中所云大致可趋一致。故此,这首词的创作时段基本上可以确定在福建罢职,闲居瓢泉时。管窥之见,期专家教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