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之戰,項羽真的能以3萬打敗56萬劉邦聯軍?有沒有太誇大了?

被吊打的鳩摩智


彭城之戰可以說是我國曆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也是大規模獨立運用騎兵殲滅步兵的典型戰例。那麼,56萬大軍為何會如此輕易地被3萬騎兵擊敗,是否有誇大嫌疑呢?事實上,此戰項羽雖然的確用3萬軍隊擊敗了劉邦的56萬大軍,漢軍的傷亡也的確較大,但損失的多為諸侯聯軍,而劉邦的主力軍隊損失其實並不大。


劉邦親率56萬大軍東出攻陷彭城,項羽以3萬騎兵回援大敗劉邦

項羽西入關中滅秦之後,分封天下十八路諸侯,然而諸侯各自歸國之後,天下卻很快再度大亂。先是田榮殺死或趕走濟北王田安、齊王田都和膠東王田市,一統三齊之地並公開反楚,之後陳餘又從田榮手中借兵趕走了趙王張耳,重新迎立趙王趙歇,自己則被封為代王,同樣公開反楚。

對於齊地和趙地的先後反叛,項羽親自率兵前往討伐,雖然很快擊敗了田榮的軍隊,但卻因燒殺搶掠太過嚴重而導致齊地的全面叛亂,竟然一時不能平定。劉邦趁此機會,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重新殺回關中,迅速一統三秦之地,之後又接連擊敗收服河南王申陽、魏王魏豹、殷王司馬卬和韓王鄭昌。

漢二年(前205年)四月,劉邦見項羽主力仍然被牽制在齊地,於是統領本部兵馬,以及常山王張耳、河南王申陽、韓王鄭昌、魏王魏豹、殷王司馬卬五諸侯的軍隊共計56萬,兵分三路攻入西楚境內,由於項羽主力不在,楚國防線迅速告破,楚都彭城淪陷。

△楚軍防線和劉邦進攻方向

攻破彭城之後,劉邦為了防止項羽回援,命令彭越、樊噲分別駐守各地,而各諸侯聯軍則被他部署在了彭城和肖碭地區。自認防線密不透風的劉邦,便就此安心在楚王宮住下,也顧不得回近在咫尺的家中看看,便將項羽從咸陽帶回的美女和金銀財寶統統據為己有,天天飲酒作樂,玩的那叫一個不亦樂乎。

項羽得知消息後,鑑於齊地叛亂尚未徹底平定,再加上大軍回援行軍速度必然緩慢,便命令主力仍然留在齊地繼續平叛,自己則親率3萬精銳騎兵連夜回援彭城。項羽在魯瑕丘攻破了樊噲的防線後,利用夜色掩護迅速繞到彭城以西,並於次日拂曉突然自西向東對漢軍發動猛攻。

△劉邦防線和項羽回援路線

對於突然自背後攻來的項羽軍隊,漢軍始料不及之下頓時亂作一團,根本沒有來得及組織有效抵抗,僅僅半日便迅速潰敗,因相互踐踏和楚軍斬殺而損失了10餘萬人。眼看形勢不可逆轉,劉邦連忙帶領潰兵向西逃竄,項羽則緊追不捨,雙方在谷水、泗水之地再次大戰,結果漢軍再次一觸即潰,被楚軍斬殺、落水淹死的又是十餘萬。

鑑於楚軍多為騎兵,劉邦便想率軍避入呂梁山區,削弱楚軍的騎兵優勢,然後再與其纏鬥。然而,由於項羽追擊甚急,劉邦根本無法立足,在被擊斃輸完之後又逃至睢水,結果再度戰敗,無奈之下只得一路向西逃竄。

△劉邦逃亡路線

最終,劉邦偷偷抄小路跑到下邑的呂澤軍中,之後會合本部兵馬,向西撤退至滎陽,並在收攏殘軍、會合蕭何援軍之後,於京索之戰中擊敗項羽,楚漢爭霸開始進入對峙階段。

項羽如何以3萬擊敗56萬大軍,此戰是否存在誇大之嫌?

關於彭城之戰,《史記》當中記載的還是比較詳細的,幾乎為我們完全還原了整個大戰過程。縱觀整個戰爭始末,劉邦雖然在兵力方面佔據絕對優勢,但遭遇戰敗其實並不難理解。

1、軍隊構成複雜,難以形成戰力。劉邦軍隊雖然多達56萬,但卻是由本部軍隊和常山王張耳、河南王申陽、韓王鄭昌、魏王魏豹、殷王司馬卬諸侯軍隊組成的聯軍,尤其是河南王申陽、韓王鄭昌、魏王魏豹、殷王司馬卬原本還是劉邦的敵人,可以說是戰敗之後被迫跟隨劉邦作戰。這樣一支倉促組建的聯軍,到底有多少戰鬥力,根本無法預料,更是毫無忠誠可言。事實也是如此,這支兵馬遭遇突然襲擊後,僅僅堅持了半天便迅速被擊潰,而在劉邦戰敗之後,魏王魏豹等便立即又倒向了霸王項羽,

2、劉邦準備不足,防線並不穩固。劉邦攻佔彭城之後,雖然在彭城內外佈下了層層防禦,但他的主要防禦力量卻留在了外圍,且主要駐防在項羽從齊地返回的路線上,反而將軍心不穩的諸侯聯軍留在了身邊,此舉雖然成功將諸侯聯軍放在了監管之下,卻也造成了外緊內松的防守局面。此外,劉邦根本沒有預料到項羽會只帶少量軍隊回援,而從攻破樊噲防線,繼而繞到漢軍背後,再到擊敗彭城守軍,一連串的攻擊極為迅速,劉邦根本沒有反應過來,便已然遭遇了戰敗。

3、項羽戰略得當,弱點尋找準確。項羽作戰雖然注重一個“勇”字,但並非沒有頭腦,他的這次奇襲顯然極為成功,在瞭解到劉邦部署的防線之後,迅速找準薄弱點,充分發揮騎兵靈活機動的作戰特點,繞到彭城以西,從背後對漢軍發動進攻。如前所述,劉邦的主力全部都部署在了項羽回援的方向,根本沒有預料到背後來敵,諸侯聯軍在項羽的攻擊之下只進行了有限的抵抗,便迅速陷入潰敗。

4、項羽持續追擊,難以阻止抵抗。在擊潰諸侯聯軍之後,項羽並未給劉邦重新收攏殘軍、穩固陣腳的機會,而是一路追殺毫不停歇,陷入潰敗的漢軍在這種追擊之下根本無法形成有效戰力,而沒有士氣的士兵,就算數量再多,也不過是待宰的羔羊,項羽的追殺更像是單方面的屠殺,這也是此戰傷亡如此嚴重的主要原因。

綜上所述,彭城之戰的結局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此消彼長之下,軍隊的數量已經無法充分反映出兩軍的戰力,劉邦的56萬大軍就像是一片大布,而項羽的3萬大軍就像是一把尖刀,尖刀猛刺之下,布豈有不破碎之理?

彭城之戰項羽雖然取勝,但劉邦本部兵馬損失其實不大

彭城之戰戰敗後,劉邦一路向西逃亡極度狼狽,甚至為了逃命多次將兒女趕下馬車,而且不僅導致原本歸降的各路諸侯紛紛反叛,而且父親劉太公和妻子呂雉也被項羽虜獲。然而,從最終的結果來看,此戰諸侯聯軍雖然損失慘重,但劉邦本部兵馬並未遭受多少損失。

劉邦之所以在彭城之戰後被項羽追的頗為狼狽,主要源於身邊的本部兵馬有限,大部分都是諸侯聯軍,而在會合了本部兵馬之後,劉邦採取了一系列阻止項羽追擊的策略,因此後續的撤退其實還算比較有序,而這也是項羽沒能一戰徹底擊潰劉邦的原因。

1、留偏軍牽制楚軍主力。《史記·高祖功臣諸侯者年表》有載“漢王敗走,賀方將軍擊楚,追騎以故不得進,漢王顧謂賀:‘子留彭城,用執圭東擊羽,急絕其近壁’”。從這段記載來看,劉邦在會合了本部兵馬後,便命令祁侯繒賀於彭城一帶與項羽主力不斷糾纏,進而為自己的逃亡和收攏軍隊贏得了一定時間。

2、前後佈置兩道防線。整個彭城之戰,漢軍雖然傷亡慘重,但損失的主要是諸侯聯軍,劉邦的主力損失其實並不大。因此,當劉邦在下邑遇到呂澤的軍隊後,便立即在“豐縣-下邑-碭縣”佈置了第一道防線,其中以王陵駐守豐縣、以呂澤駐守下邑、碭縣守將則不詳。而在撤退到虞縣短暫修整後,隨即又令靳歙等人在雍丘一帶設置了第二道防線。這兩道防線一定程度延緩了項羽的追擊速度,從而保證了主力的有序撤退。

3、策反英布迫使項羽分兵。在下邑修整時,劉邦曾徵求群臣意見,張良正是在此時提出了著名的“下邑之謀”,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策反英布,劉邦於是依計而行,命舌辯名臣隋何前往九江。隋何到達九江之後,項羽的使者其實也同樣在九江,結果隋何用計迫使英布降漢。項羽得知之後,只得分兵派龍且攻打英布。

劉邦正是憑藉這三條計策,成功為自己爭取到了近一個月的時間,不僅使得漢軍主力得以安然返回滎陽,就連已經六十多歲的酈食其也都毫髮無損地撤回了滎陽,而西漢開國功臣,一百四十多個列侯更是無一傷亡。這在歷史上的戰爭之中,能夠在敗退中做到如此地步,也算是極為罕見了。


香茗史館


導語:

劉邦56萬大軍都不敵項羽3萬騎兵?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司馬遷有沒有在這件事情上過分誇大了?其實劉邦的戰敗,是情有可原的。

當時的歷史背景是項羽帶兵前去平定趙、齊反楚的叛亂,所以項羽的都城彭城防守空虛。而劉邦趁此機會,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以最快的速度平定了關中三秦之地。

順帶著拿下了河南王申陽、殷王司馬卬、韓王鄭昌以及著名的魏王豹。所以說這個時候的劉邦實力大增,集結了56萬大軍直奔彭城而來,一戰拿下楚國都城彭城。

01項羽忙著收拾趙、齊叛亂,沒時間管劉邦的發展。

秦朝是劉邦給滅了的,劉邦率先帶兵進入關中,秦王子嬰出城投降。可惜因為劉邦實力弱小,不得不將關中之地讓給項羽。

項羽入主關中以後,在這兒燒殺搶掠了一番,隨後分封天下諸侯,自稱西楚霸王。這個時候的劉邦被趕到了當時的不毛之地漢中。

榮與彭越將軍印,令反梁地。陳餘陰使張同、夏說說齊王田榮曰:“項羽為天下宰,不平。今盡王故王於醜地,而王其群臣諸將善地,逐其故主趙王,乃北居代,餘以為不可。聞大王起兵,且不聽不義,原大王資餘兵,請以擊常山,以復趙王,請以國為扞蔽。”齊王許之,因遣兵之趙。陳餘悉發三縣兵,與齊併力擊常山,大破之。張耳走歸漢。---《史記》

而關中之地,被項羽一分為三,分別由雍王章邯、翟王董翳以及塞王司馬欣來掌管,項羽本人則帶著江東子弟回到江東。

項羽定都彭城以後,天下依舊是諸侯混戰的局面。尤其是北方地區,田榮一統整個齊國,宣佈與楚國決裂。此外,趙王張耳又被陳餘給趕走了,也宣佈反對楚國的統治。如此一來北方几個重要的諸侯國都反叛了項羽。

  1. 項羽心裡當然著急,所以他帶著大軍親自前往齊國和趙國,希望儘快平定這些地方。按照項羽的殺傷力來說,這只是小菜一碟。
  2. 可是當時的北方已經處於一片混亂的狀態,項羽又在這裡坑殺不少降卒,導致全民叛亂,短時間內根本無法解決所有問題。所以項羽算是被拖住了。
  3. 趁著項羽被拖住的功夫,劉邦從漢中偷偷溜了出來。他第一個面對的對手,當然是在關中看住他的三秦各王。好在劉邦得到了能人韓信的幫助,很快平定三秦,又相繼收服了中原諸國,形成了一個相對強大的諸侯聯盟。

得了大軍56萬以後,劉邦這才有了滅亡楚國的野心。他是不敢跟項羽正面較量的,趁著項羽在齊趙之地忙於應付的時候,劉邦已經揮師進入彭城,宣佈攻佔楚國核心位置。

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項羽當然也是得知了。他沒有感到懊惱,而是迅速制定了作戰方針,決定一次性徹底解決劉邦的力量。

02項羽的3萬騎兵行軍迅速,戰鬥力爆棚。

項羽沒有被失敗衝昏頭腦,而是緊急挑選了3萬騎兵,在最短的時間內,殺回了彭城。按照劉邦的估計,項羽即使要回援,那也需要很長時間。

可是萬萬沒想到項羽是帶領騎兵回來的,而且數量並不多,所以行軍速度非常快。他們早上開始進入漢軍的勢力範圍,中午就打到了彭城。

漢之二年冬,項羽遂北至城陽,田榮亦將兵會戰。田榮不勝,走至平原,平原民殺之。遂北燒夷齊城郭室屋,皆阬田榮降卒,系虜其老弱婦女。徇齊至北海,多所殘滅。齊人相聚而叛之。於是田榮弟田橫收齊亡卒得數萬人,反城陽。項王因留,連戰未能下。---《史記》

漢軍壓根就武力抵擋項羽的強大攻勢,結果項羽斬殺十多萬漢軍,又在睢水淹死了十多萬漢軍。其餘漢軍一片散亂,劉邦僅僅帶著十多個人逃出生天。

這一戰對劉邦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如果是一般人,還真的會一死了之,反正不會想著捲土重來了。可是劉邦迅速收攏殘兵,又得到了蕭何在關中地區的兵源補給,這才勉強抵擋住了項羽的滅國攻勢。

那麼項羽為什麼憑藉3萬騎兵,就將劉邦56萬大軍給擊潰了呢?我認為至少有三個原因,可以決定這場戰爭的勝負。

  1. 首先,項羽的騎兵戰鬥力彪悍,歸屬項羽一人指揮。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項羽的餘部都留在北方平定齊國叛亂,而他本人只是帶領騎兵回來,所以不管是行軍速度還是戰鬥力,都是非常可觀的。
  2. 其次,劉邦的56萬大軍,其實就是一個湊攏班子。說是實力強大的56萬大軍,其實是各路諸侯聯合起來的軍隊,一旦出現混亂,這些人馬壓根就不知道該聽誰的指揮。而且在面對強敵時,到底誰衝在最前面?
  3. 再者,項羽的軍隊是回來奪回家鄉,趕走侵略者的,所以每一個士兵都非常亢奮。
    而劉邦的大軍到了彭城吃喝玩樂,把這裡當成了消費場所,自然就沒有固守的打算。

由此可見,劉邦就算有再多的人馬,沒有精心的調度,沒有萬眾一心的準備,沒有固守家園的打算,那也是白搭,失敗是必然的了。

03劉邦失敗後沒有氣餒,項羽失敗後卻感到絕望。

劉邦和項羽這兩個人最大的不同,其實就是堅持的程度不同。

我們看劉邦打仗雖然也很厲害,但是遇到項羽總是失敗。可是劉邦沒有氣餒過,就算是56萬大軍戰敗了,他依舊可以捲土重來。

而項羽就不同了,他一輩子幾乎沒有嚐到過失敗的滋味,不管打誰都能夠做到百戰百勝。所以項羽經受不起一次失敗。

春,漢王部五諸侯兵,凡五十六萬人,東伐楚。項王聞之,即令諸將擊齊,而自以精兵三萬人南從魯出胡陵。四月,漢皆已入彭城,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項王乃西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漢軍皆走,相隨入穀、泗水,殺漢卒十餘萬人。漢卒皆南走山,楚又追擊至靈壁東睢水上。漢軍卻,為楚所擠,多殺,漢卒十餘萬人皆入睢水,睢水為之不流。---《史記》

在最後一次決戰的時候,項羽並沒有回到江東的打算,其實這是非常不明智的。因為只有活下來,才有機會捲土重來,可惜項羽不懂這個道理,他認為這是老天爺要他滅亡,而不是他自己不努力。

劉邦就不同了,都是面臨死亡的決戰,劉邦不慌不忙地逃出生天,又將殘兵給收攏了起來,頂住了壓力,這樣才能獲取最後的成功。

56萬大軍失敗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劉邦內心的崩塌。一旦領袖人物放棄了,那這個集團可就真的完了。

總結:項羽總在坑殺降卒,最終因此而敗亡。

  • 為什麼項羽的主力大軍被困在齊國呢?那是因為項羽在平定田榮叛亂的時候,抓到降卒就坑殺,一連殺了好幾批降卒。

這下子齊國所有人都不敢投降項羽了,幾乎做到了全民皆兵的狀態。所以項羽的兵馬就算再多,也必須要花費很長時間來填這個坑。

  • 而他打下咸陽的時候,為什麼不入主關中呢?其實也是因為當初坑殺了太多秦軍,他在關中之地根本就待不住。

他回到彭城老家,足見他的格局有多小。關中乃天下富庶之地,他就這麼交給了別人來鎮守。如果項羽稍微學習一點仁慈之道,或許根本就不會丟失天下了。


江湖小曉生


完全沒有誇大。

第一,從理論上講,以一當十,以一當百的戰例在歷史上是屢見不鮮的。一個統帥,運用軍事謀略得當,完全能夠做到這一點。

第二,項羽率領的是3萬人的騎兵,機動性強,攻擊力大,面對劉邦大軍,選擇一點進行攻擊,然後擴大戰果,是完全可以打敗56萬人的。

第三,劉邦率領的56萬大軍,要想防禦敵人騎兵的衝擊,最好的辦法就是組織若干個方陣,方陣之間彼此配合協同作戰,兩側在配置若干奇兵,這樣,進攻和防守能達到最佳效果。我們從史料來看,劉邦並沒有做這樣的佈置,估計戰場也擺不開這樣的陣勢,項羽率騎兵迅速趕到彭城,劉邦也沒有時間讓大部隊擺方陣,所以失敗是必然的。

第四,劉邦的56萬大軍是幾隻混合部隊,素質差別很大,幾支部隊的將領也缺乏協調配合,缺乏戰略謀劃,幾隻大部隊也缺乏聯合訓練,遇到大的戰役很難有效配合緊密支援,往往是戰爭中某一地段被突破後,全線崩潰。


谷老師


自然之刀打開劉邦項羽的心扉領略他們的超然智慧 顛覆我們的經典人生,感慨萬千,我們先說三個題外話,秦滅六國,八國聯軍侵犯中國,魔道祖師,第一個大秦帝國的強大,能人志士助力於秦,因為他們看到了秦國必勝,但是六國的聯合,安常理來說,大秦帝國勝算還真沒有,大秦帝國的勝利難道真是強大,感覺還真不是,因為六國的聯合看似強大,只是表層,心根本得不到統一,都打著自己的算盤,刷著聰明,算計著自己的得失,出工不出力,而且軍訓不能統訓精銳就欠佳,導致了慘敗,這點秦始皇和他們的謀士很清楚,六國必敗。第二個八國聯軍侵犯中國,原理與秦滅六國是一個原理,當然強大的八國聯軍勝算很大但是以失敗告終。第三個魔道祖師,與前兩者不同,強大的溫氏反而被江氏藍氏等等的氏族聯合打敗,正好與秦滅六國相反,原因是正義氏族們的聯合,不考慮個人的得失心得到了統一溫氏必敗。凝聚團結的力量是巨大的。說到這裡,項羽的勝敗也倒是很正常,就看凝聚團結力。

戰略戰術的昇華就變成了一種藝術之戰,劉邦人脈融入能力掌控力強,前顧後慮,進退有度,思維做事全面腦袋始終清醒警惕性高《沉穩》沉穩穩當很重要,項羽武性戰略戰術謀略高強,他有個弱點或是缺點,好強好酒喜美,容易被勝利衝昏,這點可怕,容易使人放鬆警惕,每個人的能力智慧只佔一半,天數佔一半,項羽追打劉邦至睢水裡三層外三層劉邦是死定了,他就那麼巧,天數來了,颳起了西北風,連樹拔起飛沙走石,命不該絕,跑了,以老百姓的話說,天助我也,必成大器。項羽大勝,可惜貪酒美色,給了劉邦休整喘息的機會,劉邦的慘敗,第一項羽的騎兵精銳,能征善戰,以少勝多不能死拼必先擒王,死追猛打,速戰速決,當然項羽的地貌佈局經典高明,這點很重要,劉邦的吃虧在於項羽的路數不清,第二雖然是五十六萬怪嚇人,這是聯軍心不統一,凝聚力團結得不到保障,出工不出力,怕死,訓練無素缺乏整體訓練,有一部分純粹的蝦兵蟹將湊人數,再者踩踏淹死的數量驚人,劉邦慘敗也正常,至於五十六萬,是真假,你就是四十萬對決三萬項羽勝算也稱得上是經典的大牛人了,感覺……


甜瓜20875


以少勝多的戰例並不少見,何況劉邦的五十六萬人馬並非都是精兵,人心渙散,而且進城後縱情享樂,給項羽抓住機會,兵敗如山倒。

一、五十六萬人馬是拼湊而來的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

“春,漢王部五諸侯兵,凡五十六萬人,東伐楚。項王聞之,即令諸將擊齊,而自以精兵三萬人南從魯出胡陵。”

這裡有幾點要注意的。

首先是“漢王部五諸侯兵”中“部”字是什麼意思。

《史記集解》作注為“一作‘劫’”,《史記索隱》則注“漢書見作‘劫’字”。

劉邦是“劫”五諸侯兵力,那是威逼利誘外加耍流氓手段拉攏來了這五十六萬人,可以說是烏合之眾,而且既是聯軍,統一指揮肯定是個痼疾。

其次項羽“自以精兵三萬人”,項羽的三萬人都是精兵,而且是他親自率領的。

二、劉邦人馬入城後軍紀敗壞,城防鬆懈

“四月,漢皆已入彭城,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

漢軍進城後和鬼子進村一樣,搶掠金銀美女,日日飲酒作樂,好不快樂。

漢軍完全忘了項羽已經率軍前來,一點加強城防的準備也沒有。

項羽就抓住了這個機會。

“項王乃西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

項羽早上發動進攻,這時估計很多漢軍還在宿醉中或美人懷抱中,自然大敗。

三、漢軍逃跑時沒有組織,完全是潰敗

這五十六萬人馬本就是臨時拼湊來了,一見大敗,根本無心抵抗,只顧逃命。

“漢軍皆走,相隨入穀、泗水,殺漢卒十餘萬人。漢卒皆南走山,楚又追擊至靈壁東睢水上。漢軍卻,為楚所擠,多殺,漢卒十餘萬人皆入睢水,睢水為之不流。”

從這段記載來看,逃亡時完全是“隨大流”,看別人往哪跑,就往哪跑,結果自然容易被追殺,估計還發生擁擠踩踏事件。

這是兵敗如山倒的絕佳詮釋。

而劉邦自己被楚軍團團圍住,“圍漢王三匝”,最終天氣幫忙,他才逃脫。

“於是大風從西北而起,折木髮屋,揚沙石,窈冥晝晦,逢迎楚軍。楚軍大亂,壞散,而漢王乃得與數十騎遁去。”

劉邦突圍時連家人都顧不上,而且楚軍一直再後追擊,劉邦急切之下,要把兩個孩子丟下車。

“推墮孝惠、魯元車下,滕公常下收載之。如是者三。”

綜上所述,劉邦的五十六萬人是脅迫拼湊而來,而且入城後軍紀敗壞,放鬆警惕,自然不是項羽三萬精兵的對手。


微史春秋


劉邦與四路諸侯聯軍五十六萬人馬在彭城會戰中被項羽的三萬擊潰。

劉邦聯軍五十六萬,是史記上說的。究竟有沒有那麼多,後人還拿不準。但是從當時烏合起來的情況看,恐怕數量上有水份,象是海綿浸水了。

一,兵力來源,劉邦自己奪了關中時,人馬不到十萬。他要守著三秦中的兩秦,還要讓曹參帶兵包圍廢丘的章邯,還要分兵固守巴蜀漢中……如此以來,他當發起人,帶兵多點,最多也出五六萬。

二,陳餘本就不想出兵,是劉邦騙了他,他才讓部下帶點兵去報到。他自己要留大部分兵守趙國,借齊王的兵早就還了田榮,這一路打死也只兩萬人。

三,魏王的人馬少,戰場挨著,東西魏,項羽佔了粱地,西魏根本就沒多少人,何況魏王是項羽封的,魏王被漢王壓著才出兵,他不會出多少。三萬撐死了。

四,彭越有兵,游擊隊,跟項羽有仇,他最多盡其兵去彭城,但是他當初造項羽的反,還向田榮借兵,也就是說,這一路的兵恐怕只有幾萬。

五,還有一路,韓國就更別提了,小股游擊隊,沒搞頭,三四萬不得了。

如此一來,十幾萬人差不多。五十六萬是"號稱",號稱就是吹死牛,厄,牛皮當氣球吹。

古書上的"號稱"比比皆是。陳餘井涇之戰號稱四十萬,其實二十萬不到,曹操打劉備孫權,烏合之合八十萬不到,號稱百萬,把孫權嚇得七上八下。所以,說劉邦們五十六萬,是號稱,唬人的。

項羽帶三萬兵,這是確數,他有這個能力,反過來也證明了劉邦五路兵各自三四萬,合成十幾萬到二十萬,這個數比較接近實際情況。

如果五十六萬擺個地方,進行戰鬥,也要塊廣闊的地兒來擺吧!

項羽三萬人一衝打,五十六萬人站著挨刀也夠楚兵砍兩天。這與早上開戰到下午潔束,在時間上合不上拍。當初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是殺了幾天才塵埃落定的。

聯軍如同蟻穴被大水衝散,漫山遍野盡是奪路奔逃的諸侯兵。劉邦急忙中被馬車伕滕公夏侯嬰拉上馬車,慌不擇路地見路就跑,一路上奔逃。路上擁堵,不是交叉路口遇紅燈,就是車馬擁堵塞了道。


劉一千五


不親自來,我來答題

首先說一點不能!劉邦非昏庸之人,漢軍真能集中56萬大軍就是打消耗也能把項羽這3萬軍隊耗死!何況楚軍遠道而來,漢軍以逸待勞。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原因

其一;彭城一戰,項羽留下大部軍隊圍攻齊地,親率精兵3萬,出其不意,大破漢軍其中就有漢軍驕傲輕敵,防禦嚴重失策有很大關係。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漢軍雖說傭兵56萬,其實大多是臨時招募及各地的降兵降將,劉邦勢大降了漢軍,本來就是想撈點好處,沒想要拼命,(比如魏王豹的軍隊)項羽突然襲來挾滅秦之餘威,這些人根本沒打直接投降也就理所當然了!

其三;從後來的資料中我們大約估計劉邦當時可以調動的軍隊不過20萬,但漢軍整體實力遠不如楚軍,三萬對陣20萬如果可以運用的好就是老弱病殘之師宜可以勝,但項羽是誰!一代戰神級人物,深知用兵知道,以奇兵,出其不意漢軍必敗。

經此一戰劉邦損失慘重,但隨後的策略極好收攏殘兵實力再次增強,反觀項羽雖然此次用奇兵大敗劉邦,但眼光太淺,不能及時擴大戰果,最終在亥下之戰敗於劉邦,落得個烏江自刎一代英雄終落幕,是非成敗任憑後世評說!



外太空的首富


前言:秦二世繼位後,內不休政治,外不理軍事,宦官趙高禍亂朝綱,隨著陳勝吳廣起義的鋪開,反秦的聲浪一日勝過一日。彼時,楚國貴族之後項羽與其叔叔借勢而起,他們以復興楚國為己任,秦國軍隊面對全國各地的叛亂,也只能疲於奔命。

隨著大大小小的勢力群雄逐鹿,秦帝國被瓦解,隨著西楚霸王分封諸侯之後,劉邦的鋒芒開始慢慢展現出來,經過時間的推移,項羽與劉邦都有了大變化。隨後,項羽與劉邦的聯軍在彭城開始了較量,劉邦聯軍的兵員數量是項羽的近二十倍,結果卻是項羽半天之內鎖定勝局,也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例子之一,項羽真的這麼牛嗎?為什麼劉邦的聯軍會慘敗?

彭城之戰的根源

故秦所滅齊王建孫田安,項羽方渡河救趙,田安下濟北數城,引其兵降項羽,故立安為濟北王,都博陽。田榮者,數負項梁,又不肯將兵從楚擊秦,以故不封。成安君陳餘棄將印去,不從入關,然素聞其賢,有功於趙,聞其在南皮,故因環封三縣。

這是部分項羽所封諸侯的爵位,項羽不是按他們功勞的大小而定,而是按自己的親疏和喜好而定,所以其分封帶有不公平性。當然在這些諸侯中,不管分封底盤多少跟劉邦比似乎要好的多,畢竟沒有進入項羽特備關照的名單之中,而按楚懷王之約先入關中的劉邦,卻被分封到巴蜀之地。這還不算,項羽將秦降作為諸侯分封在劉邦的邊上,意圖堵住劉邦東進的後路,這樣的安排劉邦心裡自然是不樂意,但是不樂意歸不樂意,誰叫人家硬實力在諸侯之上呢。

但是餓虎難敵群狼,項羽即使再牛,會一人敵過群雄?前齊地的田榮與劉邦東西起事,拉開了楚漢相爭的序幕,劉邦兵出函谷關,河南王申陽、韓王鄭昌相繼降了劉邦,後又攻下魏王豹,其發展勢頭直逼彭城,而劉邦之所以能如此順利,得益於齊地反覆的戰爭局勢所牽制,楚都彭城此時顯得異常空虛,彭城之戰一觸即發。

彭城之戰的聯軍哪來的?

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今項羽放殺義帝於江南,大逆無道。寡人親為發喪,諸侯皆縞素。悉發關內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漢以下,原從諸侯王擊楚之殺義帝者。

這是劉邦借楚懷王之死發出的攻楚檄文,這麼做那些諸侯就會乖乖的聽劉邦號令了?顯然不可能!這些諸侯中要麼是隔岸觀火,要麼就趁機加大籌碼,讓劉邦答應相關的條件才行,如趙相陳餘,他的要求是劉邦拿著自己的仇人張耳首級前來,劉邦只能找個相似之人頭顱前去交差,陳餘才答應出兵攻楚。就是這樣的聯軍,從聯盟之初就不是一個目的,看上去聯軍的數量要碾壓楚軍,可是真正能投入到實際戰鬥中,能玩命似的的跟項羽對戰的數量將大打折扣,因為他們聯軍拿下彭城之後,所做的事情是享受生活,肆意的分享金銀珠寶與美酒美女。

彭城之戰,半天就出結果的逆襲戰

項王乃西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漢軍皆走,相隨入觳(音鼓)泗水,殺漢卒十餘萬人。漢卒皆南走山,楚又追擊至靈壁東睢水上。

面對自己的都城被攻陷,項羽的反擊動作也是比較迅速的,早上開始反擊劉邦的聯軍,到了中午的時候,其聯軍已經處於瓦解的狀態。項羽沒有放棄反擊的機會,開始在聯軍後面追擊,在泗水附近就斬殺了劉邦聯軍十餘萬人,這還不是最後的結果,項羽繼續追擊聯軍,在靈璧附近又斬殺十餘萬人,在連續的追擊之後,劉邦大軍已經完全潰敗,他本人則是得與數十騎遁去。

面對這樣的慘敗,聯軍的諸侯們在做什麼?開始選擇重新站隊,如魏王豹與陳餘就是典型的例子,彭城之戰項羽大獲全勝,被打得幾乎全軍覆沒的劉邦,卻在後續的攻城戰中借成皋地理優勢,消耗楚軍的糧草供給。而在彭城之戰沒有一追到底的項羽,卻在此時與劉邦達成楚河漢界的約定,此後的勝利天平便開始向劉邦傾斜過去。

結語:以少勝多本就不容易,卻還能攆著劉邦的聯軍追擊,項羽確實是猛人中的猛人,在半天之內就重新奪回彭城,為自己的青史留名添上了精彩的一筆。當然了,聯軍的合作根基比較淺是他能取勝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關史料:

《史記·高祖本紀》


農夫說歷史


漢二年(公元前205年)三月,漢王劉邦以項羽殺死義帝為藉口,聯絡各路諸侯共擊項羽,為義帝報仇。

四月,劉邦率領諸侯聯軍56萬(實際數量可能達不到),利用項羽和楚軍主力齊國平亂之機,分三路進攻楚國,月底,三路大軍會師並攻佔楚國首都彭城(今江蘇徐州)

獲勝的諸侯聯軍,得意忘形,沉浸在歡慶中,漢王劉邦接收項羽“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

彭城失守的消息傳到齊國,項羽大怒,留下楚軍主力繼續攻打齊國,親率3萬騎兵南下收復彭城,中國戰爭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彭城之戰拉開帷幕。



得勝影視開拓者


我來回答:

首先,歷史上的記載確實是如此的,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劉邦佔領彭城後,按照歷史描述的那樣有點不思進取安於享樂了,整個集團從上而下基本都是這種狀況,所以從將軍到士兵在士氣上都是鬆懈的;另外一個,劉邦的軍隊雖然多,但都是當時投降的各諸侯的烏合之眾,不但互相之間沒有形成絕對的統屬,而且軍隊之間派系林立,戰鬥力不強;再一個就是劉邦的軍隊是分部把守在各地的,不是集中於一塊的,容易被各個擊破。而且劉邦的軍隊裡以步兵為主。

反觀項羽方面,3萬是項羽軍中絕對的主力,而且都是精銳騎兵,這些人都是跟項羽一起在鉅鹿拼過命的,單兵素質及整體戰鬥能力完勝劉邦的烏合之眾。另外,彭城是項羽及軍隊家屬的老巢,被佔領後軍隊內部有很強的復仇情緒,士氣完勝劉邦的軍隊。更為重要的是,項羽並沒有莽撞的進行拼殺,而是採取避重就輕,利用騎兵的高速行動力迂迴包抄,分割圍殲劉邦的軍隊。而劉邦的那些烏合之眾很多都是被項羽衝殺後在亂軍中自己人之間造成了踩踏,或者在渡河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淹死的。

而且還有一點,個人感覺項羽的3萬應該全部是精銳作戰部隊,而劉邦的軍隊估計連警衛、站崗及伙食都在內了吧。

歷史上項羽是戰敗者,但是我感覺在古代這麼高度集中使用騎兵進行長途奔襲及殲滅戰的,項羽應該可以算是第一人。在那之前趙國時候有個李牧,可是這傢伙主要是常規使用騎兵戰爭,很少有跟項羽一樣動輒數千裡的長途奔襲的。可以說,戰術上項羽確實是很厲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