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鄰居有兩個小孩,每天不穿鞋在地板上跑,真讓人很煩,找過幾次不管用,怎麼辦?

共飲江中水


樓上鄰居有兩個小孩,每天不穿鞋在地板上跑,真讓人很煩,找過幾次不管用,怎麼辦?

像你遇到這樣的事情,真的要忍一忍了。

小孩子愛玩、愛動,這時天性。

尤其是男孩子,比女孩子更愛動一些。

如果1:樓上的是兩個小女生?我們樓下的就要偏愛一些!懂得憐香惜玉。

不要到樓上吵鬧,嚇著了嬌滴滴的小寶貝,豈不大煞風景!

也顯得我們樓下的不夠大度,宰相肚裡能撐船嗎?何必跟愛鬧的小夥伴一般見識呢?

如果2:樓上的是兩個小男孩?我們真的要修煉修煉了,沒有個三五年的忍功恐怕不行,是抗不過去的,這樣的話,我們還是換房子吧?

根據我以往的育兒經歷,在這裡著重地說一說小男孩的動靜吧。

小男孩的愛動有兩個時段,一般分為:

3—5歲一個時段;6——8歲一個時段。

3—5歲的幼兒,體量不大,腳步輕些,走路頻次少些,稍作忍受,2——3年,應該可以熬得過去。

6—8歲的兒童,肉墩墩的,走起路來,一步一動,輕則咚咚作響,重則地動山搖。

單元房,上下樓層連著一體的,隔音效果又不好,樓上有個風吹草動,下面聽了個一清二楚。

有時,夫妻間弄個事,還要捂著嘴,生怕一失聲叫出來,惹樓上或樓下的嗤笑!煞是緊張。

男孩子也就那麼狠狠的折騰幾年大的動靜,一般等到上小學二年級以上,孩子就安穩多了。

孩子想不安穩也不行,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禮儀多了,規矩多了,學習任務也多了,環境的壓迫,禮儀的束縛,家長的訓斥,老師時不時的敲打,孩子想不安生都難!

我們環顧四周,隨著自己性子長大的孩子,真的沒有?

如果不是家大業大,慣著孩子性子,任著孩子自由生長。

小時候多麼調皮的孩子,多麼張狂的孩子,在歲月的打磨下,一個個也都變成乖乖的小綿羊。

所以說,我們要稍安勿躁!靜待孩子不瘋不鬧。

孩子赤著腳跑動,應該是有規律可循的。

現在上小學的孩子,作業也是很多的。我家孩子有時寫作業就要一兩個小時。這期間,孩子肯定動彈不了。

寫完作業,背完書,吃吃飯,稍微休息一下,還要早睡早起,繼續明天的課程。

有許多小孩,還要參加家長額外為其報的各種學習班,哪還有多少玩耍、嬉鬧的時間啊!

有時候,樓下的忍無可忍,怒衝衝或強忍怒火向樓上反映,樓上的小孩在家長的呵斥下,會有幾天的安寧,但沒幾天,孩子又恢復常態!

這個真不怪樓上家長!不是家長沒管呀?而是孩子小,忘性大呀!

我親有體會。以前我住的單元房有三層,我是中間二層,樓上有小孩鬧騰,我也找過!等我自己有小孩時,小孩也很頑皮。我就時時警告孩子,不要在樓上鬧出大的動靜,惹樓底下的人家不快!當時訓,孩子記著了,但不一會兒,孩子就又忘了。

建議:

1、遇到樓上的動靜大時,和顏悅色找樓上家長反映,讓家長約束約束自己的孩子。

2、對樓上孩子要以和為貴,哄一鬨,說說好聽的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溫情感動小夥伴,不要再鬧了,鬧的狠了,傷害了別人,討人嫌。

3、做個狠角色,假扮一下也行,逮著機會,駭虎一下小朋友;或握握小朋友的手腕,用一點內力,讓淘氣的小朋友感受到你的功力,使小朋友產生望而生畏的懼怕感!但儘量不要弄哭小朋友,那樣就尷尬了。

4、樓下的朋友,嘗試著換換角色,就當自己是孩子的父母親,這樣的話,我想,就會對自己孩子的鬧騰多一份寬容吧!


酒多無益談育兒


哈哈,我正好就是那個孩子家長,這個問題也非常突出,給大家換個角度說說家長的心情吧!

男孩,三歲多,其實從會走路開始就消停不了。樓層薄,動靜大影響樓下這是真的。但是真做不到沒有動靜,這個需要親自養過孩子的人才能理解,甚至有很多也是父母,卻沒有親自養過最鬧人的那幾年,憑想象是無法理解的。

孩子好動,這一點必須要明白也要接受,這個階段你講道理是沒有一點半點用的,理性人人懂,你懂你能時刻保持理性嗎?不能。孩子一動不動能不能做到?能。除非家長把孩子綁住,你家孩子你做得到嗎?

可以這麼說這是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你小時候也一樣甚至比這還能折騰,只能選擇祈求鄰居能忍耐住和寬容理解,大人的態度當然是明白這樣不好,但沒辦法。過了這個階段,比如6-7歲了,也就自然沒有了。

有些人說這是家長不會教育,呵呵,這是紙上談兵,說這樣話的人可以問問你的父母,你這個年齡時候,你父母把你教育好了沒有?

再換個角度說,你聽到聲響很煩,你以為父母整天聽不煩嗎?受的夠夠的了,怎麼滴還扔了不成?家長做的你是看不見的,說了訓了罵了打了,管用嗎?掐死啊?

不要說什麼教育方式有問題,這是事實也是現實,你說人家教育方式有問題,好吧,人家承認有問題不如你,那又怎麼樣?因為你要的是結果,一個安靜的結果,你並不是在追究人家家長或者孩子的問題,怎麼的,人家承認教育方式有問題,你去教啊?你去帶人家孩子啊?

正是那句話,站著說話不腰疼。實在受不了,能搬走就搬走,搬不走能忍就忍,不能忍也得忍。一句話,你想讓小孩不哭不笑不跑不鬧,除非你生個傻子癱子。不信那是你還沒到時候,或者你壓根就是家裡甩手掌櫃那位。

互相理解吧!


我是老碗哥


七十年代,地委大院,住的應該叫筒子樓,樓板薄薄的那種,三歲左右的小表弟跑來跑去,把凳子推來推去,外公(政府鐵三角之一)總訓他,外婆說,這是人住的地方,不是墳墓,哪能一點聲音沒有。我自己孩子,三歲開始學鋼琴,住過層高六層的居民樓,住過教師樓,住過日韓高檔小區,每天彈琴超過一小時,09年夏天,樓上住了一對日本夫婦,每天早晚兩次吸塵器的聲音,其他時候都靜悄悄,我家每天彈琴八小時,有一天我開門下樓,樓上女主人也馬上開門下來了,然後說,寶寶好棒,好努力,我告訴她,放假了,要比賽要考級,必須努力才行,然後很抱歉地說,打擾了您,實在是很不好意思。她馬上說,沒事沒事,孩子這麼努力很難得,接著跟我兒子說,你很棒!要繼續加油哦!平時在家,男孩,不穿鞋,在家打球,撲騰真的也是很常有的事。現在孩子大了,去年大半年沒在家,鄰居見面還問,孩子出國了嗎,一直沒聽見彈琴。這次假期不讓出門,從過年到現在每天也兩到四小時不等的彈琴(純屬娛樂),真的很幸運一直遇見的都是很正能量,很寬容的鄰居。然後我自己也一樣啊,樓上小孩跑步打球,樓下小夫妻嬉笑打鬧,半夜小區裡喝酒歸來或者是哭鬧打架,我都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間煙火氣,是盛世太平裡的花絮。


放牧太陽2


鄰居之間,互相忍讓吧,畢竟是小孩不懂事,大了就好了,大人也適當說說小孩,我家小孩在屋裡跑來跑去,你能不讓她跑嗎,蹌跳是小孩的天性,你能不讓她跑嗎?有次看見樓下鄰居,我跟人家客氣客氣,說小孩調皮跑跳,影響你休息了,太不好意思,人家說沒事,我家樓上也有小孩,整天咚咚咚跑來跑去,有時十點還跑,都有小孩,互相理解吧!鄰里居居的,多寬容些。


伊人


我家也是兩個小孩,樓下總是找,以前沒孩子時也找說吃餃子不能剁餃餡,吃飯不能拉凳子,走路穿拖鞋也找,後來我家有孩子後他就特頻繁了,我覺得他這個人就是心裡有問題,我家孩子我管的特別嚴,蹦跳肯定是沒有的就是偶爾看不住突突跑一趟,小孩子真的是沒多大地方偏偏是用跑的,我也知道煩,都經常罵孩子的,可是樓下的就是找,哪怕我家孩子在家坐著拼裝樂高呢,他都來找就說有動靜,說蹦跳了,這人沒事找事,也吵過架,後來我發現了,其實我左右兩邊鄰居都有孩子而且排球啊跳繩都沒閒著,兩邊的聲響在樓下肯定也是聽得到,而且同一塊樓板共振就感覺是在頭頂,和他說過了,他還是找我家,後來跟他大幹了一家,說不是我家的動靜,但是這人還來找,我真的奔潰了,一點都不講道理

後來我在家安裝了噪音檢測儀,室內孩子活動時平均值也就在45左右不超50偶爾孩子喊兩嗓子跳個針,傳到他那真不知道能有啥聲音!遇到這樣的鄰居就不能慣著說好話,我打算不住了,租出去給他換好鄰居!


忘記時間的鐘10


你這個問題問對人了,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可能比你還要深刻,因為我樓上鄰居有三個小孩,他們每天也是不穿鞋在地板上跑,我的心情都不能用“崩潰”兩個字來形容。和大家分享一下。


去年五月份的時候,我們家樓上搬來一家新租戶。一家老小祖孫三代,其中有三個小孩,每天光著腳在樓上奔跑,有時候還有拍球的聲音,不是東西掉地上的聲音,就是推椅子的聲音,要麼就是孩子奔跑的聲音。剛開始我以為他們剛搬家,樓上才這麼大動靜,後來我上樓反映情況,才知道是怎麼回事。第一次還敲他們家門,他們還比較客氣。但是問題絲毫沒有解決。


每天晚上下班吃完飯我都不敢呆在家裡,必須要出門溜達一兩個小時,我以前沒有這個習慣,完全是被樓上逼的。第二次敲他們家門反映情況,他卻反問誰家沒有小孩?惹我一肚子氣,又過了幾天,我無奈之下又向物業反應,但是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我被他們整得真的神經衰弱了。有天晚上都11點多了,樓上動靜還特別大,我忍無可忍報警了,警察對他們進行了批評教育。問題稍微有所好轉,但還是很煎熬。後來我在網上買了一個震樓器,人生第一次聽說這個東西,樓上一吵我就打開,可以說是“同歸於盡”的做法。後來假期結束了,孩子上學回老家了,我的世界終於迴歸平靜。



回頭想想我的做法,確實有些過分。早知道孩子開學就回老家,我努力堅持兩個月不就完了嘛。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里和睦也是社會和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社會和諧需要你我共同努力。多溝通、多理解,不建議有過激行為。


小虎哥的世界


我感覺鄰居之間互相理解,孩子愛動是孩子的天性,即使穿上鞋也是有聲音的,我家娃不管冬天夏天都不穿鞋,用盡各種辦法,都不願意穿,想著冬天穿,冬天地暖來了,地上溫乎更不願意穿了,回家第一件事拖鞋脫襪子,我儘量管孩子不要有大的動靜,晚上10點後禁止有大的聲音,上床玩,每次看到樓下阿姨我都詢問一下,我想我都盡力了,如果像有些人還是不能忍受可接受的聲音,也許只能住頂樓,要麼別墅了


小米粒mc


難道大人不應該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生物鐘嗎?難道上了學才去抱怨自家孩子這樣那樣不好,我對門鄰家孩子從一歲開始學英語,一歲半學美術,二歲學鋼琴,每天9點準時上床睡覺,現在的竟爭大家都知道,還好意思讓孩子半夜在家裡亂跑,從各位的評論中也可以看岀中國的教育並不需要減負,反而是別墅區的孩子太努力了吧?鄰家小女孩是看著長大的,現七歲,多才多藝,見人特有禮貌,如果孩子三歲左右,還真理解不了為何半夜亂跑,也不怪樓主發飆。


錯過的臉頰1


鄰里之間要相互理解,相互寬容,我家孩子三歲多,每天玩的時候,不是玩具摔地上了,就是拉箱子椅子玩,要麼就蹦蹦跳跳的,我們也知道這會吵到樓下,趕忙制止,剛說完又出動靜,因為怕吵到鄰居磚門給孩子買了軟底鞋,可一時看不到就又穿上大人鞋拖拉拖拉在地上走,實在沒辦法,尤其是男孩子天生愛動,真是避免不了吵到樓下,我們每每見到樓下都跟人家說聲對不起,抱歉之類的話,每次都說讓我們別太放在心上,孩子都是這樣長大的,愛動是孩子天性,有誰家孩子一動不動坐在一邊的,除非有殘疾。因為這事我們特別感激人家一家人,我們真是遇到了好鄰居,寬容大度,有涵養。可話又說回來了,有哪個孩子家長願意讓孩子肆無忌憚的吵鬧的呢?


大晴天161780477


我家樓上家裡有小孩,具體幾歲不清楚,但不小於兩歲,那跑的聲音特別大,一直在上面跑來跑去,聲音特別大,有時候還拖拽一些凳子啥的,聲音特別響,還拿一些玻璃球一下全扔地上,不是一兩次,天天都有,而且每次都晚上十一點以後。上去找了兩次,一點都不注意,我家寶寶現在才三個月,從一剛開始就有,一直忍著沒去找,我家寶寶沒滿月的時候還睡覺沒啥大影響,現在好不容易睡著了,他們家聲音大的就把我家的吵醒了,實在沒辦法,上去找了兩次,現在還不管用,關鍵他們家孩子晚上十一點十二點了還不睡,弄玻璃球,凳子,跑來跑去,聲音特別大,實在沒辦法,他們家還把地上全部鋪上海綿墊讓她孩子跑,你們說能咋辦?我都準備實在不行,我就買個震樓器,專門等他們睡了弄,讓他們也體驗體驗這種感覺。有時候還是慣的。別說孩子小什麼的,孩子小也不能讓孩子晚上也吵別人,白天也就算了,晚上還來,太過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