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區塊鏈智能合約使數據質量3年內提升50%

Gartner:區塊鏈智能合約使數據質量3年內提升50%


Gartner預測,到2023年時,以區塊鏈(Blockchain)科技為基礎的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將能幫助採用機構的數據質量提升50%,不過數據可用性(Data Availability)卻會降低30%。

智能合約是一種通常在區塊鏈上運作的計算機程序或協定,可促進、驗證或執行由事件、鏈上交易或其他智能合約交互作用所觸發的商業流程。

Gartner高級研究主管Lydia Clougherty Jones表示,不論是受到外來強制或自願採納,一旦組織採用區塊鏈智能合約,就可享受到隨之而來的數據質量提升好處。

不過,區塊鏈參與的治理框架、智能合約條款與條件能左右合約交易所產生數據的可用性。Jones表示,此變量可能讓參與區塊鏈智能合約過程的人,陷入比不參加還糟的處境,因此到2023年時,組織的整體數據資產可用性將下降30%。

但就數據與分析的投資回報率(ROI)而言,區塊鏈智能合約所帶來的淨影響(Net Impact)是正面性結果。採用此類智能合約對分析性決策過程的影響相當深遠,不但能強化決策的透明度、速度和粒度(Granularity),還可改善決策質量,因為區塊鏈智能合約會持續進行驗證,讓數據能更加精確、可靠和值得信賴。

Jones表示,數據與分析業界領導者應把智能合約列為焦點,因為此科技預料能帶來幾乎肯定可信賴的交易;區塊鏈智能合約一旦部署後,就無法改變或撤銷,因為其程序碼無法修改,會在未來強制執行具有約束力的承諾。

她還表示,區塊鏈智能合約能自動執行中介功能,因此未來將不再需要銀行、託管代理人和律師等第三方中介,更無須支付相關費用。

Gartner建議,數據與分析業界領導者應立即親自試用區塊鏈智能合約。組織應開始部署這類合約,讓非敏感性數據發送之類的簡單業務流程自動化,然後和旗下隸屬機構或合作伙伴一起試用區塊鏈智能合約科技,讓銀行與金融、不動產、保險、公共事業和娛樂業等生態系統內的多方合約產生過程自動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