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在家听父母的话,这才是好孩子。你如何看?

老嘢黎叔


这话听起来虽然不错,我觉得孩子还需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才好,这样的孩子我觉得有出息。独立思维不是每个孩子独有的特点。


南京宇振林


有一天,儿子放学回来,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妈妈,老师说我们对牛弹琴,那么,你说这是老师笨还是我们笨啊?”

我了解儿子,我能猜出来他接下来要说什么,而且说出来的话一定是能瞬间把老师怒火点燃的,于是,我对儿子说:“你说说看吧,但这话只能跟我和爸爸说,你可不能对老师讲。”

儿子吐了吐舌头,顽皮地说:“我知道了。”然后接着话茬继续说道:“既然老师说我们是牛,那老师干嘛还对着牛弹琴啊?这是不是很笨啊?”

可能有的家长听到孩子出言不逊,立马会训斥孩子,认为这是对老师、对长辈的大不敬,的确孩子说出这样的话,会让听者非常不舒服,但从思维的角度来讲,孩子的这种思维方式应该值得表扬,这是一种批判思维,是一种独立思考能力的表现。

曾经看过这个案例,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孩子们讲灰姑娘的故事,有一个男孩突然举手问老师:“到了午夜十二点,魔法就会消失,一切都会变成原来的样子,为什么灰姑娘的水晶鞋却没有变呢?这不合理啊!”这个男孩得到的回答是,“书上就是这样写的,考试就这样考。”男孩悻悻地坐下了。

在大多数人眼中,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和老师、家长唱反调,有不同寻常的想法、行为,都会认为是叛逆,是坏孩子的标志,总是被打压,久而久之,孩子的创造能力就逐渐消失殆尽了。

批判性思维是什么

我们的教育存在着矛盾,一方面我们希望孩子有创造力,不要人云亦云,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孩子乖巧听话懂事,对父母、老师的话言听计从,不能调皮捣蛋。殊不知任何的创造都走着是不寻找路线,都需要改变人们以往的固定认知,从质疑开始,而质疑就要挑战权威,势必会引起人们的不满。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被人们当成真理信奉了两千年,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却对此产生了质疑,并在比萨斜塔用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做了实验,以此证实了不同重量的铁球会同时落地,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拥有批判性思维才是真的聪明者,可现实中我们却常常对孩子的批判性思维给予否定,甚至批评训斥孩子,这是因为我们对批判性思维存在着误解。顾名思义,看到“批判”两字,人们就会把它们看成是贬义词,认为批判性思维就是没事找茬,歪曲事实,颠倒黑白,其实不然。

批判性思维最早由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提出,他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对观点和被认同的知识所采取的主动的、持续的、仔细的思考;其方式是探究知识具备什么样的支撑,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由此可见,批判性思维是对思考过程的再思考,是思辨性的、建设性的,并不是否定一切。批判性思维既是思维技能,也是思维倾向,是培养儿童独立人格的重要方式。对于儿童而言,批判性思维究竟有多么重要呢?

第一,批判性思维可以让孩子的脑袋更聪明

不少家长有这样的苦恼:一道题给孩子讲了很多遍,他为什么还不会?这道题会做了,为什么换一个条件,孩子又不会了呢?其原因就在于孩子不会思考,没有形成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需要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反馈,而不是简单地接受。

仔细回想一下,当你给孩子讲解时,他除了点头,有没有向你提出疑问呢?如果没有,不代表他一定听懂了,而只是在被动地接受你输入的信息,他自己并没有思考,所以才会出现一道题反复讲,或者换个条件,孩子又懵了。

这种情况称之为海绵式思维,它时一种与批判性思维相对的一种思维方式,是指在缺乏独立思考的情况下被动全面吸收所传授的知识和结论,一些孩子学习不好,往往就属于这种情况,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教给的知识,自己却不动脑,不去思考,死读书,读死书。

相比较之下,有些孩子总有问不完的问题,这并不表示这样的孩子没有把知识掌握牢固,而是他们善于质问,举一反三,他们的思维是发散的,往往有某一个问题将相关联的知识串联起来,这样的孩子往往越学越轻松,越学脑袋越灵光。

不管是学习哪一门学科,质问都是必须的,而质问则是批判性思维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是学习必须要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第二,批判性思维能够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我们今天在网络上看到大学生失联、被骗于传销窝点、被害等新闻,这并非是犯罪分子有多高明,也不仅仅是因为大学生涉世未深这么简单,而是大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是人云亦云,很容易轻信他人,这就是不具备批判性思维的一个典型表现。

记得我刚上大一没多久,在国庆节前夕,宿舍里来了一个中年妇女,自称是某个化妆品牌的推销员,要招一批大学生在十一期间在人民广场做导购员,每天可以得到60员的报酬,一开始我们宿舍里的几个姐妹都心动了。

随之,这个中年妇女说要想成为导购员,首先要花100元购买一些化妆品,我马上就起了疑心,问她缘由,她解释说十一期间就可以拿着购买的化妆品去找她,以此来证明我们是她招聘的导购员。我立马意识到这是一个骗局,说服了姐妹们不要上当,女人悻悻地走了。后来我们才知道学校里有很多大学生被骗了。

这原本是一个漏洞百出的骗局,但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大学生被骗呢?其原因就是从小就做乖娃,从小听老师、父母的话,不具备思考的能力,不会反驳和质疑他人说的话。

我常常对我的孩子说,不管是谁说的话,你要想一想是不是对的,即使是老师说的话,也不一定全对。和我儿子同班的一个男孩,因为上课走神,不听讲,学习成绩不好,老师吓唬这个孩子,说已经把他的事情跟校长讲过了,如果再这样下去,校长就会把他开除,孩子信以为真。那天放学还跟我们说他已经是通缉犯了,再不听话就要被开除了。

诚然,乖娃不会和我们唱反调,很听话,似乎不会让我们操心太多,不会让老师打电话告状,但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样的孩子没有主意,没有独立的人格。

当今社会,我们缺少的不是信息和知识,而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在信息交错,错综复杂的信息时代,盲从会让我们不知所措,失去自我,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自然就难以获得幸福感。

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

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鼓励孩子质疑,表扬孩子的提问行为,二是不要用标准的答案限制孩子的思维。

1.鼓励孩子质疑,表扬孩子的提问行为

其实,质疑是不需要学习的,每个孩子天生就会,孩子从三岁开始,就喜欢问“为什么”,这标志着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开始萌芽。一开始家长可能还会有些耐心地给孩子解释,但慢慢地家长就会觉得很烦,“哪有那么多为什么,你烦不烦啊?”

甚至有的家长会把孩子质疑和提问的行为,看成是不服管教。比如,饭前让孩子洗手,孩子会说“为什么呀”,这不一定是他故意的,他只是想弄明白洗手与吃饭之间有怎样的必然联系。

美国学者布朗和基利说,学会提问是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所以,当孩子向我们提出问题,或者开始质疑我们时,我们不仅不应该责备孩子,还应该鼓励和表扬孩子爱思考,孩子爱问,说明他在思考,没有思考,何来的问题呢?

如果孩子不爱问,家长就要引导他去思考,我和孩子读书的时候,就会询问孩子,你觉得这个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你读完这篇文章,有什么想法呢?这都是引导孩子去思考、去分析、去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

2.不要用标准答案限制孩子的思维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然而,这似乎与现在的考试有些相悖,考试上的答案往往都是统一的,尤其是文科试卷,我觉得所谓的标准答案是限制孩子的思维的,不利于他们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虽然是不容易改变的事实,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有一次,我拿出两个鸡蛋,一个是生鸡蛋,一个是熟鸡蛋,让孩子判断哪个是生鸡蛋,哪个是熟鸡蛋,大儿子说,我用手转一下鸡蛋,如果鸡蛋能转动起来就是熟鸡蛋,小儿子不知道这个方法,他说我可以用手摸一下,熟鸡蛋是热的,生鸡蛋是凉的。

我家老大读三年级了,三年级的小学生要求会续写作文,那么,这也是一个很好地训练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我们可以让孩子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续写,使结局完全不一样。

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归根结底是要求父母必须认清孩子是一个区别于我们的独立的个体,才能真正学会尊重孩子,尊重他的想法和观点,也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培养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才。


经常用了


我经常跟孩子说要听妈妈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同时对父母和老师的话也要有判断,因为人无完人,大人也有说错话的时候,当你觉得不对或者有疑问的时候,可以提出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很机灵,一说就明白,不像过去我们小时候,机灵的都调皮不听话,听话的比较死板。

我平时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但也会定期跟孩子进行沟通,询问她最近妈妈的表现怎么样,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她会很认真告诉我她的感受,我也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上学时也会经常问她学校里的情况,对各科老师的看法,有哪些是她喜欢的地方,有哪些是她不喜欢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然后帮她分析。

最理想的大概就是孩子听话懂事,又能分辨是非,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潇湘薇子


大家好,我是思南申阿姨。一个经历了传统农耕、计划生育、家电下乡和精准扶贫的农村老阿姨!

教育孩子还是不能太主观,啥都要按父母的安排去做,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更多的是让他们学会自己选择而不去实现父母的要求。


思南申阿姨


现在的孩子和以前的不一样了!

听话的孩子很少了。……


看破红尘6412


听话出乖才


美丽中国行网余登祥


这样的孩子的确很懂事,很听话!很有前景,刚好培养吧!但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孩子打球赛等等,以增强孩子的群体竞争能力。还要和孩子成为朋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樟芽红


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在家里听父母的话,这才是好孩子。你怎么看?

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以下看法,第一,你要看这孩子有多大,四五岁还是十岁?还是十几岁,称为孩子这句话,他的岁数可能三周到18岁,甚至更大一些,在上学期间,他们都是孩子,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思维能力,随着岁数的增长,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些事情有自己的见解,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听老师和父母的,但是不能说他们就不是好孩子。作为老师和家长,应当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个人思考能力,学会独立,对他们将来以后走上社会有好处!这是我的个人理解!





易知354


一般来说,这样是对的,父母老师毕竟是我们的长辈导师,比我们有经验看得远,要尊敬听话。也有少数父母或老师,偏执,只一味地固执己见,不理解不懂孩子,那要互相沟通,理解!


心灵魔方WO


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在家听父母的话,这才是好孩子,如何看吗?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孩子自然是个好孩子,懂事即听话的好孩子,第一,先说说在学校听老师话的孩子,一般这样的孩子在学校老师都会喜欢,因为听话,不会给老师捣乱。同时跟同学之间团结友爱,那么老师肯定是喜欢这样的孩子多。

第二,在家听父母的话,在父母眼中这样的孩子,绝对都是好孩子无疑,父母叫孩子做什么孩子马上就会去做。父母当然就觉得这样的孩子很让人省心了,但是有的时候,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别老是说要孩子听话,我倒是觉得孩子有的时候,偶尔要犟一下嘴,这样的孩子更聪明,也比较招人喜欢!

说啥都听的孩子,自然是好,但也并不全是哦!首先孩子要活泼开朗,有思想有觉悟,然后又听老师和父母的话,这样的孩儿人人都喜欢!做个有主见的好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