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與拜火教


安祿山與拜火教

公元755年12月,三鎮節度使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這場內戰造成了人口大量死亡,下面我們來全面解析安祿山與拜火教的關係.........

野生胡人

安祿山出生於野生胡人,母親則是部落巫師,早年依附於突厥部落生活。在十多歲那年,安祿山以與家人生活為恥(哥哥和後父),可以看出來安祿山非常嫌棄野生胡人的出身,以及依附其他部落為生的糟糕處境,所以在安祿山成年後開始尋找精神寄託,再加上安祿山母親是部落巫師,自然而然迷信起了宗教。

安祿山信仰拜火教,自稱光明之神的化身,那麼拜火教的意義是什麼呢?

其實這個拜火教起源於中東,是波斯帝國的國教,在基督教誕生之前,世界上最有影響的宗教,原名叫瑣羅亞斯德教,被伊斯蘭教徒稱為“拜火教”,裡面最高級別的神,就是安祿山自稱的“光明之神”,可以看出來安祿山是一個狂熱的宗教分子。

拜火教教義

1.因果相報論:惡有惡報,善有商報。我們知道唐朝不僅一次對中東動武,唐軍西進最遠抵達過波斯,威脅著拜火教的起源地,按照拜火教的理論,唐朝會必然會遭到報應,滅頂之災降臨中原。

2.創世論:光明之神會創造世界,引導人們走向真理之國,此亦即該教之最高理想。安祿山創造大燕國,正是預言中的創世,大燕國疆域極盛時控制整個北方。

3.二元觀:人有選擇自己道路的自由,當你投身其中為善念而戰時,可以洗刷掉前半身所有的汙穢,進入拜火教的無限光明天堂。安祿山作為一個出身低等的胡人,只要能夠阻止唐軍入侵波斯,保衛拜火教的起源地,就能洗刷掉前半身所有的汙穢,這正是安祿山的最高夢想。

當我們理清安祿山的信仰時,就會發現“光明之神”安祿山完全是按照拜火教的教義在行動,發動安史之亂讓唐朝付出代價(入侵中東的因果報應),在中原建立大燕國,完成預言中的創世,成功阻止唐軍西進破壞拜火教,洗刷掉前半身所有的汙穢,自己不再是野生胡人。

所以安史之亂很大程度可以是一場宗教聖戰,自認為是光明之神的安祿山,更是北方胡人的宗教領袖,為了阻止唐軍西進至波斯(拜火教起源地),安祿山故意發動了一場狂熱宗教戰爭,也就是安史之亂。粟特人尊稱他為“光明之子”,甚至在安祿山死後,范陽地區的胡人還把安祿山尊稱為聖人,河朔舊將與士卒為他修建聖人寺廟,可以看出來叛軍的宗教信仰極高。

征戰契丹

戰功赫赫的安祿山,絕大多數戰功都來源攻打契丹,這其中的水分很大,並沒有他吹噓的那麼多勝利。比如唐書記載的,安祿山多次誘騙契丹貴族設宴款待,然後在酒裡下麻藥,等到契丹人昏迷了,安祿山就砍下腦袋,向朝廷邀功,前後做了四次這樣的事,砍殺了契丹貴族1000多人。

安祿山提著契丹貴族的人頭向唐朝邀功,謊造所謂的勝利戰績,在邊境某戰役殺死了契丹100位大將......,在邊境某戰役又殺死了契丹100位貴族.......,安祿山就這樣平步青雲,直接提拔到三鎮節度使了,可以看出來安祿山的戰績水分很大,這1000多人的契丹貴族有多少是死於戰場上的呢?絕大部分都是安祿山誘殺的,真正戰場上殺死的契丹貴族少之又少。

舉個列子“安祿山敗於契丹之役”:公元751年,安祿山率領6萬唐軍,號稱15萬唐軍,過平盧千餘里,在土護真水(內蒙古)遭遇契丹鐵騎,雙方展開激烈交戰,契丹鐵騎全殲6萬唐軍,安祿山只剩20人而逃,還被契丹人射中了一箭,從內蒙古一潰千里逃到師州(遼寧)。

可以看出來,安祿山跟契丹人交戰,並沒有他吹噓的那麼輕鬆簡單,契丹鐵騎仍然有一戰之力。唐朝和契丹打了數十年,戰爭絲毫沒有進展,一直都在內蒙古地區交戰,安祿山從未打到過契丹老家(吉林),契丹人牢牢佔據著遼東地區,安祿山最大戰果也就抓住了奚王李日越,這也是他少數能拿得出手的戰績了。相反,唐朝為了應對突厥和契丹,在北方邊境部署了30萬以上的唐軍,形成了外強內弱的局面。

我們可以推測出兩種結論:

1.安祿山確實打不過契丹人,十年戰爭在邊境來來回回,無力驅逐契丹人離開內蒙古。

2.安祿山養寇自重,故意打不贏契丹人,形成了外強內弱的局面,為叛亂做好準備。

現在看來,第二種可能性更大,安祿山在范陽郡城北邊築起了雄武城,裡面儲藏兵器和糧食,以及1.5萬戰馬,各個跡象都表明,安祿山暗地做好了叛亂準備。

日本學家“桑原騭藏”考證出安祿山是康國出身的粟特人,其後伊朗學專家“亨寧(W.B.Henning)”進一步指出,祿山,或犖山,為粟特語Rokhshan,是光明的意思。

日本學家和伊朗學家的考證結果,進一步證實了安祿山與拜火教有關聯。

歷史學家榮新江則指出:“安祿山自稱為‘光明之神’的化身,並親自主持粟特人聚落中群胡的祆教祭祀活動,使自己成為胡族百姓的宗教領袖。他利用宗教的力量來團聚轄境內外粟特胡眾,利用‘光明之神’的身份來號召民眾。大量蕃兵胡將追隨安祿山起兵反叛,不能不考慮‘光明之神’感召的精神力量。”

分析結果:安祿山與拜火教有著緊密的聯繫,更是自稱為光明之神的化身。唐軍數次西進中東,威脅著拜火教的起源地波斯,嚴重損害了安祿山的利益,作為狂熱的宗教分子,極有可能發動宗教聖戰,引發了安史之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