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团队重磅披露:潜伏期最长24天,不排除有超级传播者

近日,Medrxiv公开共享平台上传了一篇来自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团队的论文。该论文名为《中国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注:该论文目前尚未通过同行评审)


该论文由钟南山携手来自全国抗疫一线的37位作者共同完成。作者单位包括广州市呼吸卫生研究所、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黄冈市中心医院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所在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也在其中,钟南山为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


钟南山团队重磅披露:潜伏期最长24天,不排除有超级传播者


论文通过对截至1月29日的1099例确诊患者数据的回顾性研究,发现新冠病毒中位数潜伏期缩短为3天,但最长可达24天,致死率相对较低。此外,论文还分析了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案、死亡率、传播途径,并对疫情防控给予建议。


不排除“超级传播者”


论文提出,尽管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但关于新冠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ARD)的临床特征仍不清楚。


为此,钟南山等人对中国已确诊的1099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这些病例来自全国31个省/市的552家医院。


论文所研究的病例截至1月29日,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552家医院。这些患者均通过高通量测序,或实时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鼻拭子和咽拭子样本的检测得到确诊。


论文显示,在1099例样本患者中,482人(43.95%)为武汉当地居民。在武汉以外地区,26.0%的患者未在近期前往武汉,或未与来自武汉的人有过接触史。同时,仅1.18%的患者与野生动物有过直接接触,31.30%的患者去过武汉,71.80%的患者与来自武汉的人员接触过。患者中位年龄为47.0岁,女性占41.90%。新冠肺炎可发生在整个年龄段,其中0.9%的患者在15岁以下。


钟南山团队重磅披露:潜伏期最长24天,不排除有超级传播者

该研究中患者省份分布图


北京一位不具名的公共卫生学者1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论文公布的数据,一些此前的推论可以得到进一步印证,比如26%的患者未前往武汉或没有与来自武汉的人有接触史,这些病例很可能就是通过聚集性传播,三代甚至四代传播引起的,这其实也对目前控制传播感染的工作提出了需要注意的重点。


此前,中国疾控中心并没有明确表示发现“超级传播者”,即将病毒传染给10人以上的病人,而这篇论文提出不排除“超级传播者”存在。


上述专家告诉记者,在武汉、江苏、江西等地,都出现一名患者感染超过10人的情况,“超级传播者”可能已经出现。


传染性强,但病死率远低于SARS


正如钟南山院士近日接受采访时提到,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强,但病死率相比其他冠状病毒并不高,论文中的相关数据也印证了他的观点。


论文提到,和之前在《柳叶刀》上发表的两项研究相比,该研究基于更大的样本量和在全国各地招募的病例,得出的新冠肺炎病死率明显变低(1.4%),当计入广东省的试点数据时,病死率则更低(0.88%)。


钟南山9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目前观察的情况,新冠肺炎的病死率约为2.7%,且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病死率虽然比普通流感高,但远比SARS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或H7N9流感病毒低。钟南山表示,目前最关键的是确诊病例增加的比率,若是比率持续下降,那就表明疫情形势出现好转。


论文最后呼吁称,严格及时的流行病学措施对于遏制迅速蔓延至关重要。需要不断的努力来探索针对这种新出现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疗法(即蛋白酶抑制剂、瑞德西韦、β干扰素等)。


最长潜伏期超过3周


在钟南山等人发布的论文中,引发最多关注的是一组数据:新冠肺炎的中位潜伏期为3.0天,最长可达24天。其中,24天的潜伏期超过了此前分析认为的14天的最长潜伏期。不过,该论文研究团队成员之一的关伟杰10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潜伏期最长24天仍是个例。


上述公共卫生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潜伏期24天目前来看不具有普遍性,同时也要看到潜伏期的中位数为3天,即绝大多数感染者都不会潜伏这么久,民众没必要产生恐慌。


不过,潜伏期的加长意味新冠病毒的隐匿性更强,新冠肺炎的确诊难度会相应增加,加之有些新冠肺炎感染者症状不明显、不发热,这在防控上会带来更多挑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10日也表示,“潜伏期24天是极少的病例,不会因此调整自我隔离时间,这个社会成本太大了。”


美国新闻互动网站“Reddit”10日称,论文中新公布的中位潜伏期是好消息,此前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对425名患者进行分析后指出,2019-nCoV的潜伏期中位数为5.2天。


论文还提到,发热(87.9%)和咳嗽(67.7%)是新冠肺炎患者的常见症状,但就诊时有发热症状的患者不足一半(43.8%),住院后发热的比例激增到87.9%。因此,论文也提出,检测新冠感染患者病例,不能过分侧重于是否发烧。


此外,论文还对新冠病毒与肺炎的联系提出疑问,并把这一病毒感染病症称为“2019-nCo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在论文调查的病例中,有840名病人在入院时接受了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其中76.4%表现为肺炎,最常见是毛玻璃样阴影(50.0%)和双侧斑片状阴影(46.0%)。这也意味着,仅靠CT确诊新冠病毒感染准确率为76.4%,可能存在相当比例漏诊情况。


钟南山团队重磅披露:潜伏期最长24天,不排除有超级传播者

非重症组与重症组的CT图像对比


传播途径方面,研究结果显示,在62例粪便标本中有4例(占比6.5%)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另有4名患者的胃肠道、唾液、尿液中检测为新冠病毒阳性,这也说明存在粪-口传播的可能性。


参考链接:


http://finance.ifeng.com/c/7txk7pTippZ


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3wywYjcVlFi


论文链接: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6.20020974v1

钟南山团队重磅披露:潜伏期最长24天,不排除有超级传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