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都是“养老人”,这个春节是他们5年来的第一次团圆年

夫妻都是“养老人”,这个春节是他们5年来的第一次团圆年

夫妻都是“养老人”,这个春节是他们5年来的第一次团圆年

“说起来,还要感谢这次病毒呢,我们夫妻5年来第一次一起过节。”爽朗的笑声,传递出眼前这位中年妇女的乐观开朗。

夫妻都是“养老人”,这个春节是他们5年来的第一次团圆年

她叫祁作梅,是杭州市第一社会福利院2号护理楼的楼长,他的丈夫老徐则是院里的一名保安。在福利院工作,值班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节日不休也已然成为常态。往年过节,为了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他们夫妻便轮流在院里值班,5年来竟没有同时在家里吃过一顿年夜饭,封闭式管理下,今年夫妻两人则双双留在福利院里值守至今。这个春节,之于祁作梅夫妻,在紧张、担心之余,还多了一份相守的温暖。

夫妻都是“养老人”,这个春节是他们5年来的第一次团圆年夫妻都是“养老人”,这个春节是他们5年来的第一次团圆年

平常吃住院里

每天奔走2万多步

提起祁作梅,同事们对她的评价很一致——工作狂。祁作梅所负责的2号护理楼,有近40人的护理团队,需要护理180余名服务对象。从年三十值班到福利院封闭式管理这段时间,她24小时吃住在院里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已经十几天没回家了

工作量比平时增加了好几倍,而祁作梅却不觉得辛苦,她常常说:“我没什么文化,在福利院里当护理员,现在很满足,把工作做好是我的本分,儿子上初中了,家里老人也能自己照顾自己,我有这个时间就多做点。”正是因为她对工作的全心投入,5年时间,她从一名农村妇女到现在管理40多人的护理团队。

夫妻都是“养老人”,这个春节是他们5年来的第一次团圆年

随着疫情形势的逐渐升温,给服务对象每日测量体温、房间每日通风和消毒……将院里规定的各项防控措施有条不紊地落实后,祁作梅操心的事却还远远不止这些。

夫妻都是“养老人”,这个春节是他们5年来的第一次团圆年

她常常在班组里边走边看边思考:饭厅门口再加一瓶消毒洗手液,这样护理员分饭菜前不会忘了手部消毒,服务对象也可以在这边消毒;

夫妻都是“养老人”,这个春节是他们5年来的第一次团圆年

服务对象吃饭的桌子要重新排,不能像以前一样面对面吃;卧床老人和经常拉出小便的服务对象,特殊时期,要安排人一对一关照……一边走着,她还会顺便去闻闻开关和门把手有没有消毒水的气味,看看消毒柜里碗筷的放置有没有错开、消毒温度有没有设置准确,确保各种细节落实到位。

夫妻都是“养老人”,这个春节是他们5年来的第一次团圆年

“开关和门把手虽小,但是平时摸得最多的地方,所以不能忘记消毒;消毒的碗要一个个错开,叠在一起放的话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夫妻都是“养老人”,这个春节是他们5年来的第一次团圆年

(给服务对象喂完饭,祁作梅才能去吃饭,而像这样无法自己进食的服务对象,2号楼就有10多个。)

说起工作来,她侃侃而谈。2号楼到处都有她忙碌的身影,每天的微信步数都超过2万步,她风趣地说:“体重减了好几斤,健身房的钱省进了!”

夫妻都是“养老人”,这个春节是他们5年来的第一次团圆年

广播操、夹弹珠…

她当起“老小孩”的“大玩伴”

一福院里的服务对象有点特殊,不同于正常老人,他们基本都患有精神障碍、智力发育迟滞,心智相当于几岁的孩子,缺乏交流、沟通和自理能力,可以说他们是一群“老小孩”。

夫妻都是“养老人”,这个春节是他们5年来的第一次团圆年

特殊时期,福利院内原本开设的各类集体性的体育文化类活动暂停了,凭着她几年来的经验,祁作梅心里有点担心,要是让精神障碍的服务对象整天无所事事,他们的情绪和精力无处宣泄,有可能会发病,发生打架、咬人、破坏物品等情况。

于是,她与班组里的其他护理员重新拾起小时候的游戏,广播操、套圈、跳房子、夹弹珠、拼图、电子琴……服务对象的一天被各种有趣的小游戏排的满满的。

夫妻都是“养老人”,这个春节是他们5年来的第一次团圆年夫妻都是“养老人”,这个春节是他们5年来的第一次团圆年

(祁作梅正带着服务对象一起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最让祁作梅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1月29日,一名服务对象在深夜出现了发烧的情况,38.6℃。刚睡下的祁作梅被值班护理员叫醒,她二话不说穿起睡衣就往外跑。“医生通知了吗,有没有其它的病症?”一边小跑,一边还要跟值班护理员核实服务对象的身体症状。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祁作梅才稍稍缓解了内心的紧张情绪。

夫妻都是“养老人”,这个春节是他们5年来的第一次团圆年

为了谨慎起见,他们把服务对象转移到班组事先准备的留观室里单独休息。医生初步诊断是感冒引起的发烧,开了药之后叮嘱护理员要密切观察他的身体状况,出现异常,及时报医。“祁班长,新冠肺炎的症状也是发烧,你说……”值班护理员小声地说。祁作梅听出了护理员的害怕与担心,经过耐心地解释,虽然护理员消除了心里的犹豫,但祁作梅还是决定亲自留下来照顾和观察。

夫妻都是“养老人”,这个春节是他们5年来的第一次团圆年

留观室里只剩下她与服务对象两人,她搬来一张椅子坐在床边,给服务对象喂药、喂水,每隔一个小时就量下体温。看着体温计上的度数已有所下降,服务对象也已安然入睡,她才放下心来,想着再去休息一会儿,却发现已经5点。其他服务对象5点半就要陆续起床了,新的忙碌的一天又将开始,祁作梅去洗了把冷水脸,打开开水炉,护理员需要在服务对象起床前烧好开水,确保180人有热水洗脸……

夫妻都是“养老人”,这个春节是他们5年来的第一次团圆年

轻松的语气下也难掩心酸

说是与丈夫过了一个团圆年,但两个人在单位碰面的机会却少之又少。老徐只能趁着到2号护理楼打点的时候才能去看一眼妻子,叮嘱她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养老机构实施封闭管理以来,两夫妻都没有回过家,“家里在20公里外的瓶窑镇,公共交通停了,院里原本的公交班车也停了,好几个同事在家里居家观察,院里现在人手紧张,我们商量着就一起留下来了。”正在上初中的孩子丢在家中无暇照顾,祁作梅只买了一箱方便面给他,告诉他,这个时候福利院更需要他。

她语重心长地跟儿子说,“现在非常期间,我就是这180多位服务对象的老妈,把他们管理好,服务好就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必须完成的任务。等疫情过了,妈妈有的是时间陪你!”

她就是这样一位舍小家为大家的基层一线护理员,岗位虽小,责任却大。

疫情期间,为了准确地掌握服务对象的身体状况,祁作梅还准备了一个小本子,她会在本子上详细的记录服务对象每天的身体情况,他们的体温是多少、吃了多少饭、上了几次厕所等等,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是护理员的职责所在,更是对服务对象的爱,有了这样的责任与爱,我们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战胜这场疫情防卫战。

夫妻都是“养老人”,这个春节是他们5年来的第一次团圆年
夫妻都是“养老人”,这个春节是他们5年来的第一次团圆年

背景链接:杭州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是杭州市民政局下属财政补助福利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市主城区“三无”人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市儿童福利院年满18周岁的孤儿,市救助管理站查找无着的成年流浪乞讨人员的安置职能。该院有长期居住院内的服务对象400余人,其中,精障、智障、体障人员占比达90%以上,服务对象中精神病人多,生活不能自理人员多,还有部分传染病人。

撰稿:一福院

夫妻都是“养老人”,这个春节是他们5年来的第一次团圆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