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实行教师“退出机制”,对教师影响大吗?

小不温柔


先不说什么制不制,简单说说教师的工作性质:学识渊博,懂的教育教学规律。

教育教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一个新教师,如果没有有经验的老教师的牵引,掌握成熟的教育教学规律至少需要三年。

换句话说,如果教师进出太随便,太频繁,不利于稳定教师队伍。

实际上,目前教育界(中小学)需要完善的是如何评价一位教师。教师的招聘和对教师工作能力和态度的评价!

据我所知,目前中小学评价教师工作能力,主要以班级学年考试成绩好坏作为差不多的唯一标准。而一个班级考试成绩好坏,种种原因,重要一条是难有可比性。人数多寡,基础好坏。

举个例子,一个班级学生八个人和一个班级四十四个人,有可比性吗?

一个学区一个年级30班,上一学年第一名合格率百分百,平均分八十七分,一个班级最后一名,合格率百分三十五,平均分六十五分。

第一名还保持,最后一名合格率平均分等综合比率进到第四名,但是,学区奖励1,2,3,名,第4名不能奖励,你说,教第一名的老师,教育教学能力赢教第4名的老师多少呢?

教育教学,教育能力同样难以评比。

讲这么多,不是说教师不能优留劣出,问题是,如何评价一位老师的优和一位老师的劣?


甄帝


退出机制不仅对教师影响大,对整个中小学教育行业也是影响很大的。

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力图打破所谓的铁饭碗,教师队伍本身肯定是有所抵触,但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一样,有进就有出,这样才能形成竞争机制,确保队伍的活力,这是必然的趋势,抵触和情绪都是没有用的,未来已来,还是扎实工作避免淘汰为好。

首先,退出机制的途径有哪些?

1、提前退休:由于历史的原因,导致很多干了几十年的老教师仍然坚持在岗位上,虽然他们很辛苦,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好,这对于教育发展不是好事,所以需要退出,还有一些快到退休的年龄,由于身体条件较差,也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对于这些人员提前退出教师队伍,然后再补充年轻教师,对于优化教育资源非常有利。

2、实行教师注册的退出机制:这就是要彻底打破铁饭碗,每5年注册一次,一旦注册不合格或者暂缓注册,就意味着要退出教师队伍,这和过去是永久性的完全是两个概念,相信大部分教师对此都会感到压力,这是一条红线,不管是教学还是师德,都可能会影响到教师注册是否合格。

3、日常师德考核退出:在平时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是否有违师德,比如体罚,违规补课等,一旦发现这些问题,情节严重的,肯定会被计入师德考核中,屡教不改的,当然也会被清理出教师队伍,而过去一旦有了编制,比什么都稳。

其次,退出机制对教师和教育的影响在哪里?

退出机制对老师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有了危机感,自己的工作表现,师德都将面临考核,于是乎大家都开始注意自己的相关表现了。但我想说教师的危机感不应该是来源于教师的退出机制,更应是学生对于师德和教学能力的强烈要求。

那么退出机制是不是教育部门特地为难教师呢,就是不愿意给你安稳的工作,实际上退出机制的目的应该是给老师一定的职业危机感,虽然教育发展一路看好,但毕竟经济在发展,教育要创新,教学要改善,这就需要教师队伍充满活力,而退出机制就将会彻底激活大家的斗志,这对于教育本身来说无疑是有利的。

最后,退出机制形成后,还有没有人愿意进来?

教师队伍有进有出机制的形成,会很大程度的改善教育教育,但教师所面临的各方面的压力也必须正视,待遇和福利,职业发展,职称评定等都是需要攻克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跟上解决,单纯的依靠退出机制来让教师主动迎接挑战,我看难度非常大。

现在的特岗教师,免费师范生实际上就已经在弥补教师队伍不足的问题,配套政策没有跟上,任何单方面的退出机制都会对大学毕业生从事教师职业的意愿造成影响,虽然大家并不一定就是说自己不努力,甚至师德有问题,但是涌入教师队伍的人大多还是看重教师职业的一个“稳”字,如果现在连“稳”都没有了,还指望什么呢?!

总结语:

教师队伍的退出机制无疑是趋势所在,不会因为一部分人的抵触而止步,但是一定还要给教师队伍一个“稳”字,这不仅仅是待遇和福利,还有职业的发展,职称的评定,说白了,就是教师打心眼里觉得:选择教师行业,还是值得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激活教师队伍,让他们永葆活力。


美蛙英语


近年来,教育部一直试行教师”退出机制“。

所谓“退出机制”实则是为了打破教师职业“只进不出”的“铁饭碗”状态,一方面“能者上,庸者下”,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促进教师职业队伍的流动,让教师队伍变得更有生机和活力。

目前试行“退出机制”的方式有三种:

一、相当于“末位淘汰制”,即对长年教学成绩不好,或者师德师风有问题的教师进行“淘汰制度”。

二、通过五年一考核,重新注册教师资格证,考核不合格的,将撤销该老师的教师资格。

这种退出机制难在如果考核上,如果是一纸成绩定论,但考试很难反应一个老师的工作状态和教学能力。如果看日常考核总结,又因难以量化教师工作中的隐形成绩而造成异议,同时因没有统一的标准又怕滋生F败。

三、提前退休制度,即让无法从事一线繁重教学任务的老师,提前退休回家休养,这样既尊重了在教学工作岗位奉献终身的老教师合法权益,又能空出岗位,为学校补充新鲜血液。

“末位淘汰制”在某些私立学校一直无形的存在,私立学校会给长年教学成绩不少的教师安排尽可能少的课时,一旦课时少,工资就低,这部分老师就会主动辞职。但是在公立学校目前试行的并不多,原因在于:

1、一所学校的老师教学水平相当,基本在教学成绩上没有“常胜将军”即使有差异大的时候,大多也是在学生分班造成的,教学成绩低的老师换一届学生也有可能成绩优秀。因此,很难因一时的教学成绩排在末位而淘汰谁。

2、末位淘汰制,还造成有些老师拼命挤占学习课外时间,拖堂,搞“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成绩,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3、末位淘汰制,造成师生压力太大,脱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

4、对于严重缺乏老师的经济欠发达地方,同样无法执行——招都招不来,何谈“末位退出制”?

拿小徐老师所在地来说,农村乡镇中小学,还存在一大批代课教师,在编教师供不应求,又何谈让这些相对专业的老师退出呢?2013年至2016年我地实行过一段,中学教师中教学成绩多年较差的老师被淘汰到小学任教,2016年之后,这种退出机制也就不了了之了,真正受影响的老师很少很少。

提前退休制度的执行比较顺利,在甘肃、宁夏等已执行多年,拿宁夏来说,近几年来,已经为6155名教师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腾出的编制全部用于补充年轻教师。

同时,这项提前退休式的“退出”制度,得到了很多教师的响应,很多老师正企盼着这一退出机制早日执行,能让一些身体有疾病,不能胜任教学任务的老教师及时离开教师队伍,并且吸引更多的优秀年轻教师加入到甚层教育浪潮中来。

那么,推进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后,对中小学教师有什么影响呢?<strong>

首先,影响一定是有的,退出机制打破了教育行业的“铁饭碗”,老师们为了防止自己被淘汰, 一定会让自己工作积极起来。但是至于,这种“退出机制”将会影响老师工作上的哪些方面?这还要看具体的考核办法。

目前,从我国的教育改革方向来看,一方面要求教师不断更断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引进更多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打破老一套死板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还要求教师做一个师德高尚的,让学生喜欢的好老师。相信末来的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会在如果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师德上下功夫,从而引领的教师队伍不断精进自己的教学和德行。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虽好,但在执行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运作还不成熟,特别是“末位淘汰制度”利弊同时存在,不可轻易执行。另一方面年迈的老教师因胜任不了教学任务,或者因个人身体原因等,可以申请提前退出这一制度,还是值得大范围推广的。但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先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方可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老师吸引力,吸引优秀人才发展基层教育,那时方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指尖教育帝国


中小学教师实行“退出”机制,相当于砸了教师职业的铁饭碗,您说对教师影响大不大?

“退出”分两种情况:主动退出和被动退出。主动退出是指一些满足年龄、教龄条件而又主动申请的教师,可以提前退休,腾出编制。被动退休就是如果你连续考核不合格、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不合格者,或者你不能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师德师风问题严重,则有可能会被要求“强制退出”。不管哪种情况,“退出”机制是一次重大改革,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1.教师“铁饭碗”被打破,客观上会促进教师队伍向更优更好发展。原来的制度下,教师职业几乎是终身制,只要你有了编制,基本能完成教学任务,学校能奈我何?长此以来,个别教师确实会形成一些坏毛病:懒散、不思进取、有工作躲着走。“退出制度”的建立,相当于有了淘汰机制,教师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会加重,客观上会促进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2.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年轻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年轻教师有活力有激情有想法,是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可在原来的体制下,很多学校老教师不退(其实有些老教师也有提前退休的想法),就不能招新教师,有的学校多年没法招聘新教师,教师“老龄化”严重。有了“退出机制”,就可以腾出编制,招聘年轻教师,维持教师队伍的活力。


3.“退出机制”决不能搞一刀切,要切实解决好退出者的保障问题。“退出”决不能就是野蛮的清退开除,要有循续渐进的过程,要给那些个别教师改过的机会。否则生硬的执行,只会扰乱教学环境,不利于学校的工作。

4.谁不合格、谁退出,由谁定?会不会产生新的问题,滋生新的腐败?教育和人社部门一定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度要有可操作性,要阳光透明,否则只会增加当权者滋生腐败的机会,只会更伤广大教师的心。


5.“退出机制”的出现,意味着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味着教师们面临更大的压力和竞争。如果不能有效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则此次改革必然会再次沦为笑柄,引起广大教师的强烈不满,尊师重教将无从说起。

“退出制度”想法是很好的,关键在于如何制定合理又可行的办法,如何去落实实施,这也是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智慧的考验。对于教师们来说:苦练内功、拥有良好的学科素养和业务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优秀的教师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抢手的。


章不才


关于教师退出机制,于2018年末发布的《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有这样的表述:

实行定期注册制度,建立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活力。

暂行的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规定,教师需满足师德、年度考核、继续教育、身心健康等几个方面的条件,才能注册。否则,将失去教师资格,自然也就不能从教,只能退出。

这样,教师的退出,就有法可依,而不是当权者“政由心生、令由口出”,可以随意开革。或者有些教师,既无师德,又懈怠工作,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却依旧在体制的庇护下混吃等死。

给教师适度的压力,促使教师努力工作、不断进步,这是建立和完善教师退出机制的意图。

但有一些人,却片面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以为打破教师铁饭碗,就是要让老师们更服从管理,不能表达异见。个别教育行政管理者断章取义,将这句话奉为圭臬,大会小会引用,以恐吓其“治下”的教师,希望他们变得更“听话”。

这让我想起九十年代广州的一些工厂,墙上通常写着大幅标语:“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工人只要犯下一个微小错误,甚至上厕所的时间长了些,就会被开除。每天过着提心吊胆,朝不保夕的日子,不但没有安全感,也毫无人格尊严。

教育行政管理者不是血汗工厂的老板,教师也不是技术含量非常低的流水线上的“螺丝钉",两者更不是简单的劳动与金钱交换的关系。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既是为了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也是为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媒体上经常有这样的报道,某教师因并非重度的体罚学生,或向学生推荐教辅资料,被教育人事部门开除公职。

教师违规,是应该受到处分。但现有的相关法规和条例,给了教育主管部门太大的自由裁量权,一些踩在风口浪尖上的教师被顶格处理,而一些违法甚至犯罪的教师,反倒继续潜藏在教师队伍中。

有了完善的教师退出机制,才不会冤枉每一个好人,不会放过每一个坏人。

对政策解读偏颇,还体现在教师县管校聘的实施过程中。

有些地方的县管校聘实施办法规定,教师在两轮竞聘后落聘的,待岗学习一年。下一年度仍未竞聘成功的,启动教师退出机制。

这种做法,完全背离了县管校聘制度的初衷——优化师资配置,而不是为了优胜劣汰。

如果采取这种做法,必定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优秀教师扎堆优秀学校,不合格教师全被赶去薄弱学校,城乡教育发展更不均衡。

上面是从教育资源配置角度看的,具体到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同样极为有害。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是慢工细活,需要静待花开,急不得躁不得。如果用竞聘的鞭子在老师们屁股后面鞭打,老师们难免急功近利,穷尽所有手段压榨学生的时间汗水,以取得成绩保住饭碗。

工厂流水线可以以这种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学校却不能按这样的思路办教育。因为学校的任务是育人,不是生产产品。如果育人者每天都生活在忧惧中,很难想象他们能培养孩子们成为乐观向上自信自强的人。

教师这个职业,也不宜有太大流动性。无恒产者无恒心,教师对学校没有归属感,就无法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不会对学校的发展前景有任何期许,自然也提不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教学上,也容易采取激进的方式,杀鸡取卵,为了成绩不择手段,不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我这样说,不是为教师的铁饭碗辩护。教师这个职业很特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教师都是终身聘任制。我们应该基于这个前提,来探索如何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比如,不能成功注册的教师,依法退出;不思进取的教师,缩小其生存空间,使自动退出。

同时,全面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引入更多优秀人才;改革分配制度,让越优秀的人、贡献越大的人得到更多。如此,就能建设好新时代优秀的教师队伍。


毫米


中小学教师实行教师“退出机制”,对教育环境影响非常大,这种竞争机制的引进不应从基层做起,而是要从管理层做起。

教师虽属于事业编制,属于传统行业中的“铁饭碗”。但在组织群体类属于弱势群体,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地区和学校整体氛围高度相关,一个业绩平平的合格老师在衡水中学去上课,教学成绩差不到那里去,但换到整体教学质量差的乡镇级学校,教学质量再好,也无法与省市级重点中学比。

决定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教师虽然是重要因数之一,但教学环境、学风、校风、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家长的支持度、社会环境等因素是教师无法控制的。

而对上述因素有较大影响的教育中基层领导的胜任力起重要作用,因此引入教师退出机制,先应引入校长、教育局长、等行政分管领导的退出机制,还权于教师,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古道明雪儿001


从长远来看,实行教师退出机制影响非常大,能形成竞争,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也是教师队伍管理的必然趋势。但从短期来看,我倒认为退出机制的实行,影响并不会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大。理由如下:

一、退出机制如果推出,为了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对中老年教师肯定有一定的保护措施。不会贸然就将为教育事业贡献了一辈子大半辈子的人推出去,否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二、就目前而言,因为各种原因,教师行业的吸引力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大。当然有人会反驳我说,你看现在教师招聘红火的场面,你就知道教师这个职业的吸引力有多大。这我不否认,中国目前就业的压力仍然很大,即使待遇更低的环卫工也是有人抢着做,更何况相比优点更多的教师呢?尤其是对女孩吸引力更大。就我了解的情况,有的地方近年招聘的年轻教师,大多安排在条件较好的镇上。如果调到下面偏僻的教学点,很多年轻老师二话不说就辞职。


想走的树0423


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目前已知执行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提前退休,在宁夏试点执行,甘肃兰州市部分中小学校也有试点,两地的试点,都规定教龄满30年,或者距离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中小学教师,因身体原因或者其他原因不适合从事教学工作,可以申请提前退休。从2011年试点至今,宁夏申请提前退休的教师总共才6155人,每年不足一百人,可见此举对中小学教师吸引力不大,对宁夏教师队伍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另一种是中小学校教师资格和职称不再是“铁饭碗”,打破教师资格和职称终身制。江苏、福建、安徽、北京、浙江、湖北等地,中小学教师资格不再搞“终身制”,实行5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册,注册结论分为“合格”、“暂缓注册”、“不合格”三种,不再是一经注册终身不变。部分省市还取消了教师职称终身制,对不符合职称要求的,即使已经取得某一级职称资格,也坚决予以清退,空出名额,让更为适合的教师使用。

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目前只是在部分地区探索改革,包括县管校聘、提前退役、打破教师资格和职称终身制等。其目的是为了增强中小学教师的主动能动性,促进中小学教师群体不断向前发展,打破“大锅饭”、“铁饭碗”机制,促进公平公正竞争。

适宜开展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的,目前也只有基础教育高度发展的省份和一二线城市,对于中西部地区,或者偏远地区、乡村中小学校,目前还不适合。基础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以及乡村教师的不合理流动,使得偏远地区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依然是重中之重,还没有发展到可以推行退出机制的时机。通俗点讲,基层学校教师还大量缺乏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谈得到退出呢。


职言管语


在中小学阶段,实行教师”退出机制“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老师中确实混进了数量不少的“师渣”,把他们清退,这对净化教师行业的会有影响,所以,我支持教师实行”退出机制“。但是如何实施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总体而言,现在实行中小学教师的”退出机制“的条件并不成熟。

一、什么样的老师应该被”退出“?

有人说实行中小学教师的”退出机制“就是”末尾淘汰制“,我并不认同,因为这对于老师是十分残忍的,而且是不公平的。比如一个年轻教师,刚刚登上讲台,经验不足,有可能被末位淘汰,这合理吗?再比如一些老教师,为教育事业奉献了大半辈子,快退休时被淘汰,这合理吗?有些小学科,人数很少,如果实行”末位淘汰制“,是不是很快就没有人了?

所以,教学成绩不是衡量教师是否退出的标准,那么,什么才是标准呢?

我认为应该是师德!中小学老师,业务能力还是次要的,师德才是主要的,因为一个孩子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遇到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对他的一生非常重要,如果遇到一些道德败坏,师德沦丧的老师,不仅学习成绩会很差,一生也会留下心理阴影。

那些虐待学生的老师,比如拿棍子打学生100多下的老师,比如长期辱骂羞辱学生的老师等等,这样的”师渣“还是存在的。

除此之外,还有这么一些老师,刚考上编制,就想进办法逃离教学岗位,年纪轻轻就开始到后勤混日子,这样的老师如果想上后勤可以,取消编制,改成临时工,我相信学校也不会这么缺老师。

既然师德是老师退出的标准,那么这种退出就对老师影响不大,因为绝大多数老师不会受此影响,而那些品质不好的老师,会被约束,也会被清退。

二、教师的退出,应该由谁说了算?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是学校领导说了算,会不会就成了给领导的”尚方宝剑“,就成了老师头上的”紧箍咒“,领导会不会动不动就会以这个要挟老师?这就很难说了。

另外,”师德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一旦以此为标准,老师的执教会很麻烦,比如五莲二中的杨老师,因为学生逃课打了学生,这算不算师德问题?如果算师德问题,会不会导致老师不敢管学生,人人自保的情况?

三、教师引进”退出机制“,必须和提高教师待遇联系起来

现在很多人想当老师,是因为老师工作稳定,旱涝保收,但是,教师待遇导致了很难吸引优秀人才从教。

如果教师中引入了”退出机制“,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如果待遇跟不上,优秀人才想当老师的就更少了。

所以,如果工资待遇没有大幅度提升,再引进教师”退出机制“,这对教育是非常不利的。

综上所述,教师退出机制很有必要,但是业务能力不应该成为标准,起码不应该是唯一标准,那些师德败坏的老师,才是应该被清退的。清退的标准是什么?由谁来执行?教师待遇低,要求高的话,会阻止优秀人才从教,这些因素的制约,让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很难短期内实行。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很好!一些口口声声教师辛苦难当的教师可以如愿以偿的自愿选择退出了。

一些收学生红包财礼补课巧赚学生钱财,殴打辱骂体罚学生的教师也可被退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