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職稱晉升需要給評委送禮嗎?

作文教學新視線


不知道你是在哪邊評職稱,如果是在南京這邊的話,我給出的答案是不需要!


一、評審專家庫組成:

由1⃣️主任委員庫、2⃣️評審委員庫、3⃣️專業(學科)組成員庫三個子庫組成。

1、主任委員庫:

由5-7名本專業(學科) 在職的具有相應專業技術資格、知名度較高的學術、技術帶頭人組成。

2、評審委員庫:

由本專業(學科)在職的具有相應專業技術資格的專家組成,人數應在30人以上。

3、專業(學科)組成員庫:

評審委員會按分支專業(學科)設立若干專業(學科)組。每個專業(學科)組成員庫應當由在職的具有相應專業技術資格的同行專家組成,人數一般在10人以上。

二、評審委員會任期年限:

評審委員會任期為三年。任期屆滿的評審委員會以及專家庫需調整其成員的,應按原組建時的程序報批。

三、評審委員會人員配置

1、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專家庫應當由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組成。

2、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專家庫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不少於三分之二。

3、評審專家庫中45歲以下的專家應不少於三分之一。

4、評審專家庫成員原則上只能在一個評審組織中任職。


四、如何當選職稱評審委員呢?

委員是無法申請的,每個地區人社部門都有一個專業技術人才儲備庫,當你評上高級職稱後,就有一定機會進入(擇優選取)。

委員會換屆時,各區、行業系統、各有關單位本著優化結構兼顧德才兼備的原則,推薦新一屆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候選人名單。


五、總結:

從上面可以看出,評審委員會不僅由一部分主任、專家組成,當你評審通過後,也有可能當選職稱評審委員的,為了保證評審的公平、公正,這部分專家也是定期選取更換的。

很多人老抱怨職稱評審不公平,黑幕太多,說白了,絕大部分原因還是自己的條件不滿足!胡老師做工程師職稱服務10年了,絕大部分的工程師只要滿足條件,只要把材料整理好,基本上都能一次通過。

比如高級工程師面試答辯,評委都是隨機抽選的,參加面試答辯手機全部上交,很多個房間你都不知道你認識的評委在哪個房間,一個評委不可能會和其他幾十個評委全部打招呼,也許你能搞定一個人,但是你想搞定幾十個人?不要再異想天開了!



覺得文章不錯的,不妨收藏、點贊、轉發。關注我,獲取更多職稱資訊!

有任何職稱方面的問題可以在下方留言或者私信胡老師,南京初級、中級、高級工程師職稱:免費諮詢,有問必答!


職稱評審網


不送不行呀,一個81年中師畢業分配到農村中學任教的老教師,因工作過分認真一直擔任初三畢業班班主任代數學,為了讓學生中考取得好成績夜以繼日地工作著,結果因操勞過度不幸患重病倒在畢業班教學崗位上,由於疾病纏身失去最佳晉升中級的時機。雖然之後拖著病體上班,但一來是體弱多病不敢與人家競爭,二來職稱指標少輪不上,因此直到將要退休還是初級,由於職稱上不去工資低生活壓力大幾次腸癌手術折磨的不成人樣,趕到快退休的15年才輪到一個晉升中級的指標,結果一週的填表就整得爬不起來,當時就要放棄,後來通過人向縣局反映想讓照顧一下不去市裡講課,卻被市職稱辦拒絕只是答應照顧不講不行,之後局長慫恿上參評,結果冒著生命危險去了卻被評委無情地刷下,究其原因是沒給人家送錢。最後氣個半死,不到一年後又一次腸癌手術。多麼殘忍的職評啊!


進堂2


不是圈內人,想送禮都找不到門路。評職稱,尤其是副高和正高級職稱,裡面的水太深了,一般人還真的摸不著廟門。首先,你得有基本的條件,各種證書,發表論文等級,歷年優秀教師證書,裡面很多都是造假的,但不是誰都能造得了這個假。其中奧妙幾人能知。然後,你得通過學校校長拿到名額指標,當然有的人可以從上級教委直接拿到指標,那是高人。餓狼太多,你得過五關斬六將,但如果你是利益集團內的,那都不是事。真正能憑自己本事,不依附權貴而上高級職稱的,少之又少。你不服嗎?你又能咋的?


貓哥162604536


我今年剛進的職稱,沒有送禮。我們學校的校長和一個一線教師同時進正高,校長沒有進著,而一線教師已經通過。據說評委打分有一個根據,由平時的工作量、成績、年終考核、教案、各級各類證書組成。

當老師最好的一點是可以靠實力吃飯,哪怕校長不認可你,都只要家長認可你,學校同事認可你,就不用怕,校長又不可能是永遠的校長,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本質工作做好,努力做個家長眼裡的好老師,輿論的作用很重要。

自己心裡有個底,要是同等條件下,讓別人進而不讓你進,可以直接去找校長要說法。我當時就是這種考慮的,要是他說服得了我,讓我退出,我沒有意見,要是說不出個一二三,就誰也別想好過。最後,沒送禮,照樣進了職稱。


落月筱筱


對於這個問題有兩個答案,要或者不要!

咱先說說不要的情況。首先你要滿足晉升職稱的綱性要求。其次,你要很優秀,最好能比同齡人高出一截,在初期評比中遙遙領先。這個時候肯定能晉升,不用送禮!

再說說送禮的情況。滿足基本要求,沒有競爭力,並且名額少,也沒有很優秀的人來競爭。這個時候就看領導了,憑感覺決定是送還是不送吧。

最後奉勸還是提升自己能力吧,萬一領導被抓了,亂咬到自己,那就虧大了。

希望能幫到你!


碧海旁的黑馬


這個問題要看在那些區域和單位,首先說說經濟落後的地域,根據我的親身經歷,學校第一輪按業績量化積分排隊,這個透明公開,篩選出三分之二;第二輪學校評委無記名投票,積分和得票加權積分,綜合排在前面的才送審省裡,這一輪就有文章做了,曾經出現過第一輪積分第一名,第二輪名次大大落後,最後送審資格都沒!你不給評委送,別人都送了,評委會投你的票嗎?篩選出的都夠資格哦;第三輪省裡評審,你去評審現場看看就知道了,評審開始前一天,省評審專家去住,酒店外面一兩公里車輛,都來幹啥啊,等評委走出酒店散步啊,見個面塞紅包,更何況更多都提前打點好了!別人送,你不送,你就是那淘汰的20%!一個同事剛夠評審資格通過了,一個同事條件不錯紅包沒送出去淘汰了,一個同事紅包送錯人了也淘汰了,反正也不給你淘汰理由! 在這樣的單位和地方真寒心啊,所以我逃離了。

說說經濟發達地方,有的單位公開透明,基本合理公平,也沒絕對公平!有的單位不公開透明,給學校評委和領導打招呼是必須的,是對人家尊重啊😄,不然為啥支持你啊,送不送鬼知道!最後公佈誰有資格送審,也不解釋!經濟發達省裡至少不像其他省那樣明目張膽,評審時酒店不封閉,也不熙熙攘攘,外面也沒啥車輛,也許大家都很含蓄吧,如果你評審條件一般般,打個招呼應該還是有必要的,增加中彩率,優秀和很優秀的基本穩坐釣魚臺!

現在職稱評審都下放到學校了,嚴肅性下降了吧,如果學校風氣差,擠著走小路,學校領導沒正氣,活稀泥,睜隻眼閉隻眼,沒有公平合理評審制度,就會烏煙瘴氣了,怎麼做大家都知道!如果單位風氣好,透明度高,排名量化,減少人為因素,估計評實力就行!但話又說回來了,中國是講人情的社會,為了利益,有人動歪腦筋的,沒有絕對公平哦!


簡單快樂212249655


不需要。我參評中、高級都沒有找人,雖然有人在我耳根說要找人送禮,但我一無門路,自覺不能收買最高層的領導,二也比較自信,所以都是直接交材料直接過。

今年,也有幸被抽調參加職稱評定,提前一天通知,這個時候是不知道要去哪裡的,到指定集中地點後上車收手機,然後車開到異地。評審過程中,兩人打某一項分數,誤差小取平均值,誤差大重評。分數出來後簽字確認,同時當場填寫申報表上的“已通過”或“未通過”。

所以我認為,打鐵還需自身硬,無需送禮,你也找不到送給誰。


開心


我多次擔任市裡職評評委和評審專家組成員,每次都是接到電話馬上就趕赴集合地點,上交手機,封閉起來。參加評審的老師根本不知道是哪些人擔任評委,所以不可能有人送禮。也許有老師送禮,是給他所在學校的領導,因為學校名額有限,要想拿到名額除了參評打分,還需要領導認可。


用戶5643976159302


評職稱送禮在我們這裡已成了潛規則,評中級最低兩萬,不用找人,當你參評時自然有人會找你暗箱操作,如果不過自動退款。但是不送絕對不給過,一個即將退休的老教師在未晉升中級職稱時就由於過度勞累患大病倒在初三教學崗位上,曾兩次做腸癌手術至今疾病纏身,本當再也經不起折騰,可職稱決定一切,結果15年冒著生命危險參評,並且把自己的情況向上反映還得到給予照顧的許願,結果就因為沒按潛規則辦,最後沒有通過,事後第三次住院手術幾乎送命,現在對職評絕望了,也退休了,工資只有將近三千元多麼寒心呀!


進堂5


評職送禮惡習已經延續多年了!這個並非是表示每一個教師在職評中自己的教學水平高低或能力大小的問題:而是一個惡習的形成持久延續下去的腐敗問題!可以說每個教師在職評中不送禮的不多!誰說自己完全憑水平能力上去,幾乎是微乎其微!除非自己有權力,是校長或上級領導,有腐敗能力!實話實說,哪個教師也不想送禮行賄!凡送都是被迫無奈的”送“,還要層層送,不送不行,不送禮,既便是材料全,水平再高,職評也會名落孫山!高一級的評委很會挑毛病,這不合格那不符合條件,理由一大堆,這時候你還認為自己的水平高嗎?老師職評為什麼?就是為了今後的發展,一工資要提高,二可以有資格參加高水平的教學活動!職評領導和評委也就是抓住了老師這個心態,所以才可以在職評上大搞腐敗!我早就說過,職評應該是彰顯教師教學水平的標準。參與職評高一級教師過關,有關部門給予一次性獎勵和證書就可以了,而不應該與工資掛鉤,淡化職評條件,扼制腐敗,會受到全國所有的教師歡迎,他(她)們才能安心踏實搞好教學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