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对中西医的方向性思考

有人疑问,你们中医为啥不承认细菌病毒微生物?实际上,那是过去的中医,现代社会的中医接受了时代的教育,承认人类一切优秀成果,中医也可以用显微镜,用新技术,为什么不可以?谁限制的了呢?肯定的说中医和人民群众一样,都知道细菌病毒,这毋庸置疑。

但中医有自己的理论,面对客观世界造成的病因,其分类不是钻进去研究微生物细菌病毒的,这就是不同之处。其病因分类主要是外感和内伤,其他的就是不好归属的如车祸溺水意外等。这种简单从宏观的思维恰恰占据了主动,对于外因来讲,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风雨雷电地震等都是,而细菌病毒微生物作为客观存在,是归属于外因的,所以这里争论就没有意义了,现在探索的其实都在这个圈子里。对于传染病认识,中医一直在探索,从外因邪气研究结合人体正气,这里边有得病的机制,主要是中医也认为中间有杂气,就如温疫论的作者吴又可,明代人他认为得病是有特殊物质,但是那个时候没有显微镜,看不到,这是当时的世界,就这一点比西方认识早了二百多年。

中医发展与时代同步,但是明清代之后人们不敢探索,玩高科技的都被以不务正业奇巧淫技消灭了,这是时代悲剧。

西方的探索打开了工业文明的历史,所以为了产业化要养牛,养羊,储存牛奶羊奶,为了多存几天保鲜就刺激了人的探索,那个时候很多并不是医生的发现,西方医学落后于工业许多年,很多是工程师或实验师化学家物理学家的功劳,这就是工业搭建了一个平台,医学借此发展起来。如今,似乎被格式化认为西医就代表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什么都有,中医用不得。这么说,还要中医不用电不成?科学无国界,无领域限制,就如高速公路,是工具。实际上,中医包含了许多科学的成果,单就化学药物已经有了从古到今的探索,古代炼丹成果不少,今天药物提取有效成分,都是发展。

清末民国之后,中医西医开始争论,结果是什么呢?在面对强压下,一些中医开始自保,与西医水火不容,认为西医的不好,这样一种护犊子心理导致彼此攻击不休,实际上没有意义,西医有很多长处,比如抗生素,确实发挥了大作用,这个值得怀疑吗?实际上中医长期的探索不也是为了控制疾病,治病求因,治病求本吗?结核病结核杆菌就是根本原因,艾滋病毒就是原因,这不是需要探索掌握的吗?关于秘方特效药的探索,中医也从没有停止。

实际上中医西医有不同的模式,但中医囊括了所有医学技术的探索,其研究天地宇宙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框架太大,所有人所有事所有物都在圈里,这就是中医玄妙之处,其具有的宏观性,导致其他学术都在这个圈内。这一点儿,是中西医根本之别,但人类发展总有一天会达到这个境界。

而当前很多人还没有到了哲学家的程度,需要狭隘的理解物质社会,面对疾病,并把所有细菌病毒微生物等微观研究作为主流方向,但无论如何这都是外因而已。而对于这些认识,足矣丰富多彩,所以人们看到了这里,在人类医学史上迈出一脚步,发表一篇论文,出一本书,研究一种药物,觉得就代表真理,其实远远不够。就比如对新冠病毒的认识,我们聆听的基本上都是院士研究的成果,但最高水平对病毒认识也相当局限,没有人传人到人传人,潜伏期不过14天到超过,在跟随西医学模式行走的过程中,就如围猎兔子,逮不住不行。其实,一时逮不住放开兔子,研究兔子生存的环境,也是有效的医学模式。有个网友讲,中西医有区别,西医是在垃圾堆找细菌病毒,找到了然后杀了,垃圾堆保留了。而中医不同,中医从根本上就是请人把垃圾堆清理了,环境改变就不生细菌病毒。虽然人体不是垃圾堆,但道理似乎不错。

中西方的医学必然会走向一个统一化的模式,有中医学对现代技术科学包括西医学的总结利用,也包括西医学对中医学的融合或自己走路后的通灵感悟,未来是宏观微观的良好构造,这就是中国医学,只要祖国强大,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医学就必然在这个加工厂里焕发青春,有质的发展。期待这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