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李文亮醫生,我們知道的還不夠多

關於李文亮醫生,我們知道的還不夠多

關於李文亮醫生,我們知道的還不夠多

2月7日,有人在北京的積雪上寫下“送別李文亮”悼念李醫生

2月7日凌晨,武漢中心醫院在微博公告: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李文亮醫生經全力搶救無效去世。

關於李文亮醫生,我們知道的還不夠多

武漢市政府、武漢市衛健委隨後也發佈公告:

關於李文亮醫生,我們知道的還不夠多

關於李文亮醫生,我們知道的還不夠多

李文亮醫生被認為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大規模爆發前的“吹哨人”。年僅34歲的他,因最早向身邊人發出疫情預警,卻被指“造謠”而受到“訓誡”。

我們梳理了公開媒體報道,通過李醫生曾說過的十句話,試圖找到李文亮牽動萬千國人的答案。

1

「我好了也報名:李文亮3」

關於李文亮醫生,我們知道的還不夠多

1月23日,醫院號召黨員報名,支援漢口醫院,投入抗疫第一線。李文亮在微信群裡回覆:“我好了也報名”。

2

「現在疫情還在擴散,不想當逃兵」

關於李文亮醫生,我們知道的還不夠多

北京青年報《送別李文亮醫生:願天堂不再有病毒》

3

「我認為我不屬於傳謠,我是在提醒大家注意防範」

關於李文亮醫生,我們知道的還不夠多

新京報《對話“傳謠”被訓誡醫生:我是在提醒大家注意防範》

4

「大家知道真相更重要,平反對我而言不那麼重要了,公道自在人心」

關於李文亮醫生,我們知道的還不夠多

財新網《新冠肺炎“吹哨人”李文亮:真相最重要》

5

「我一定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出院」

關於李文亮醫生,我們知道的還不夠多

△李文亮當時呼吸困難,插著氧氣管,不能起床、說話,通過打字與別人交流,“每天都要打抗生素、抗病毒,球

6

「身體恢復了就上班,我報了名上一線」

關於李文亮醫生,我們知道的還不夠多

北京青年報《送別李文亮醫生:願天堂不再有病毒》

7

「我覺得一個健康的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

關於李文亮醫生,我們知道的還不夠多

財新網《新冠肺炎“吹哨人”李文亮:真相最重要》

8

「我只是個普通人,不是什麼英雄」

關於李文亮醫生,我們知道的還不夠多

來源:中國青年報《與李文亮的最後對話:如果康復了,我還會當大夫》

9

「我們明天聊吧,今天我有點扛不住了,謝謝理解……」

關於李文亮醫生,我們知道的還不夠多

△南方週末記者在微信上提出採訪請求,並再三強調,“這個消息您不用著急回,等有餘力了再回復就好。”但十

10

「從今天起你們也許就聯繫不到我了,因為我要去拯救地球了」

關於李文亮醫生,我們知道的還不夠多

李文亮2012年12月21日的微博:“朋友們,從今天起你們也許就聯繫不到我了,因為我要去拯救地球了。如果22日太陽照常升起,那就說明我成功了,不用感謝我,這都是應該的!”

關於李文亮醫生,我們知道的還不夠多

奇蹟終究沒有到來。李文亮醫生的離去,讓無數人沉痛。

他的同學心痛:

「他真的救了很多人」

同為醫生,他們是相信李文亮的。他從業多年,判斷不太可能出錯。也正是因為李文亮的警示,他們從那時開始做防護,開始囤N95口罩,上班時也開始穿防護服。李文亮被訓誡後,同學們都知道了。他們更謹慎了,不再在微信上聊有關新型病毒的事情,但還是會口頭傳播,特別是很多80後的年輕醫生,知道後都開始做防護。同學說,「所以他真的救了很多人。」

(人物《普通人李文亮》)

他的同事心痛:

「他說了實話,說了很多人不敢說的話」

在被訓誡前,李文亮在醫院裡並不是個出名的醫生。另一個科室的年輕醫生吳巖沒怎麼聽說過他的名字,也從來沒見過他……他打心裡佩服李文亮的勇氣,「我只知道,他說了實話,說了很多人不敢說的話。但是得到了並不相稱的懲罰,身心受到了很大的創傷。」這一晚,醫生吳巖的朋友圈裡「被蠟燭刷屏了」。儘管在接受《人物》採訪時,李文亮還未被宣告死亡,但其時他的心跳已經停了3個小時。吳巖說,「我們都知道,為李醫生哀鳴,何嘗不是為自己哀鳴。」

(人物《普通人李文亮》)

他的家人心痛:

「他不像會撒謊什麼的人,是忠於職守的人」

(梨視頻《李文亮母親:他不會撒謊,遺憾未送別》)

媒體亦緬懷、致敬、痛定思痛:

人們哀悼李文亮,也不禁惋惜,如果他的“哨聲”被更及時地傾聽,如果新冠肺炎能更早地得到重視,也許疫情的破壞可以控制在更小的範圍。

(中國青年報:緬懷李文亮,向抗疫英雄致敬!)

外行逼迫一位專業人士,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承認自己撒謊,這種罔顧科學和事實,罔顧人民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心態,早就應該反思了!

網友說,有關部門欠李文亮一個道歉。顯然,道歉是不夠的,民眾需要的是一個真相,需要一個事實,需要把李文亮被醫院紀檢部門談話,被當地警方帶走定性為造謠者的前因後果,向公眾交代清楚。

(第一財經:李文亮之死:我們為什麼要保護揭示真相的人)

訓誡書猶在,“吹哨人”何以安息?人們還希望看到對李文亮等人的訓誡能得到糾正,讓付出了巨大代價的“吹哨人”能得到正名

(南方週末:哀悼李文亮,應給“吹哨人”正名)

“說真話,做實事”,他們理應被善待,不應被辜負。

(新京報:致敬李文亮,以及那些平凡著的良知與善行)

英雄與敗類之間往往只有一線之隔,公信力成了笑話,公權力成了笑柄,真相似乎成了公眾永遠無法知曉的謎。

他應該成為一個警醒一種鞭笞,變成一座豐碑。憤怒與團結並不相悖,批判與戰鬥依然同行。這應該是公眾成熟理性的基本覺悟,也應該是整個社會同舟共濟的基本共識。

(人民日報海外版歐洲刊:統計數字:李文亮)

幸運的是,我們今天有強大的科技能力,以及以科技為基礎的公共衛生系統,科技連接全社會,任何神經末梢感受到的異常,都能夠被科技捕捉。所以人類雖然無法消滅瘟疫,但可以及時發現它,繼而快速壓制和戰勝它,把代價控制在最小限度。

當然,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就是那些末梢願意說話,並且勇於說出事實

(南風窗:致敬李文亮醫生,要讓人們敢於“吹哨”)

李文亮生前曾經經歷的某些遭遇,正反映出我們在疫情防控和應對中的短板和不足。我們要吃一塹長一智,進一步健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提高處理急難險重任務能力。

(央視:戰勝疫情魔鬼 告慰李文亮醫生)

請記住,在2020年的春天,有這樣一位醫生,先是為我們奉獻了勇氣,又為我們獻出了生命,而我們,至少要做到不忘記

(紅星新聞:“吹哨人”李文亮去世,社會需要記住他的正義和勇氣)

今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佈消息:經中央批准,國家監察委員會決定派出調查組赴湖北省武漢市,就群眾反映的

涉及李文亮醫生的有關問題作全面調查

人民日報說出了人們的期待:還原真相,呵護正義,捍衛法治尊嚴


- 內容僅代表筆者觀點,不代表搜狐立場 -

關於李文亮醫生,我們知道的還不夠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