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戰“疫”記下:從SARS經驗看新冠疫情對保險市場的八大影響

撰文丨秦桑

You will be defined not just by what you achieve,but by how you survive.

最終塑造我們的,是我們所經歷的那些艱難時光,而非浮名虛利。

——Facebook COO Sheryl Sandberg


保險彷佛總是和災難聯繫在一起。甚至災情越嚴重,影響越大,越是能體現出保險的作用。


災難的發生,一方面,使人們更加認識保險的重要性,增加了對保險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可以促使保險公司積累經驗和數據,推出新的保險產品。也可以說,緊急事件和突發性事件正是促進保險業創新的原動力。


如今,我們依然在同時間賽跑,與新冠疫情較量。作為傳染性極強的疾病給許多行業中帶來了諸多意想不到的影響。


在疫情改善之前,保險的展業可能會受到影響。但是也因為有風險,所以才需要保險。


回想17年前的非典疫情,也給中國的保險業帶來重大影響。


時任中國保監會主席吳定富曾總結,非典疫情對中國保險業的影響好似一把“雙刃劍”。


不利影響三方面:


①由於交通運輸、旅遊、餐飲等行業受衝擊較大,造成保險業的某些險種的業務出現了較大幅度下降;


②賠付率有所上升;


③“面對面”的展業方式受到了挑戰,保險銷售困難。


有利影響四方面:


①人們的保險意識普遍增強,非典疫情過後,保險業出現了較快發展。


②保險公司推出針對非典的新產品和各種服務,承擔了對社會的責任,樹立了保險業的良好形象。


③帶動了相關險種如健康險業務的發展,給壽險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④保險公司在實戰中積累了經營管理和風險控制等方面的經驗,樹立了風險意識,改進了經營管理。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如今,立春已過,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光,終將隨著送暖的東風緩緩而別。寒冷的時光,無法阻擋頑強的生命,生生不息、代代相傳;也無法阻擋一個行業吸取教訓,變革創新,突破發展。


回望總結非典對保險業的影響,以史為鏡,或可知興替。


1 洗禮:公眾保險意識的實踐教育


保險是一種健康投資,更是一種風險槓桿。保險的意義在於防患於未然,為投保人撐起保障的安全傘。


在非典之前,大多數人對待保險的態度卻是“險情來了方恨少,險情不來一元多。”這主要是消費者對保險功能和認識不足,風險意識不強而造成。對待保險的態度是“臨時抱佛腳”。


非典發生之後,各保險公司在捐款、捐物之外,推出應對非典的保險產品並採取了縮短疾病等待期和免責期、簡化理賠手續等服務措施後,社會公眾購買人壽保險和非典保險及其他健康保險的熱情明顯增高。


可以說,非典把保險業作為社會穩定器和減震器的作用凸現了出來。同時,也給人們上了一課,每個人都無法預計自己什麼時候可能會遭遇健康風險,應該儘早未雨綢繆。從長遠來看,這也有利於整個保險業的發展。


目前,中國經濟發展水平處於日本20世紀中後期保險繁榮前期階段相當的水平(人均GDP超1萬美元),但是保險滲透率仍處於很低的水平,社會事件的刺激將對保險行業發展將起推波助瀾的作用。


此次疫情傳播範圍較廣,很多三四線及以下地區受到波及,居民健康意識將更大範圍的得到提升,有利於保險消費群體的進一步下沉和擴展。


2 檢驗:中國保險業的突擊驗兵


“非典”危機中,中國保險業的表現格外搶眼。


壽險公司針對“非典”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概括為四種形式。第一種是回饋老客戶式,即對保險公司的老客戶提供針對“非典”的特別補貼,培養老客戶的忠誠度;二是贈送式,向醫務工作者贈送保險,減少前線人員的後顧之憂,支持“非典”抗戰;三是開發大量的針對“非典”的附加險,將其附著在主險上推向市場;四是開發專門的“非典”主險產品。


“大災之後必有大發展”這是保險界內的一句行話。對於“非典”那次既能服務於社會,又有可能給行業帶來發展的機會,保險公司表現出了空前的積極。


“非典”期間,在積極推出保險新品種,擴大自身影響的同時,保險公司也承擔了由於時間倉促、不確定性大等帶來的額外風險。


保險產品和工具的開發以大數原理為理論基礎。一項新的主險種,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調查,取得大量的數據,並進行了完備的精算分析之後,才可以計算出保費的收取標準,理賠標準以及各種組合方式。而“非典”是新發生的流行性疾病,彼時,醫學界尚不能對它完全認知,傳播渠道、發病率、死亡率未明確,也沒有研製出有效的抗病毒疫苗,因此,它的風險在當時還是不可預測的。保險界也對它缺乏相關經營數據的積累,這些不確定因素的存在影響和增加了保險公司的經營風險。


此次“新冠”所帶來的影響,與上一次有很高的相似性。


3 責任:理賠壓力向下,社會責任、行業形象向上


看一組數據:


2003年,保險業共向313例非典患者賠付500多萬元;

多家保險公司合計向社會捐款1000多萬元;

向醫護人員捐贈保險保額2億多元。


可以看出,17年前保險行業並未因為“非典”承受賠付壓力。


此次,從嚴格意義上來講,能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理賠的險種並不多,主要為醫療保險和壽險身故責任。


1月21日,國家醫保局就宣佈對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等患者採取特殊報銷政策後,醫療險作用業已失去作用。介於保額較大的定期壽險人群基數不大,及理財險壽險身故責任並不高的現實推算,商業保險賠付在社會保險賠付之後,賠付的壓力當不大。


4 壓力:代理人線下展業難,新單增長承壓


2003年1-3月為“非典”疫情發展初期,正值保險行業“開門紅”時期,壽險和健康險保費增速較上年同期明顯放緩。


疫情蔓延到香港,香港前三季度單季個人人壽業務新單數量出現負增長。與“非典”時期相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短期對代理人展業和新單增長有較大影響。


彼時,“非典”的疫情感染人數在5327人,且主要疫區在廣東、香港和北京,全國來看,保費數據的影響不大,但香港和廣東地區較為明顯。


此次“新冠”疫情目前感染人數過萬,疫區分佈較為分散,採取的控制措施也更為有利,封城和交通切斷對代理人為主的個險渠道影響預計將超過“非典”。


5 震盪:“非典”下財產險受影響較小,新冠肺炎波及面更大


2003年財產險業務全年增速11.7%,與上年同期水平差異不大。


中國2002年起進入經濟週期擴張階段,即使受“非典”負面影響,宏觀經濟運行仍然顯示出良好態勢與低通脹配合格局,工業生產仍保持強勁,這或許可以部分解釋“非典”時期財產險行業受影響較小。


當前“新冠”疫情傳染人數已經遠超非典,封城、網格化管理等措施對經濟的短期切斷影響更大,企業受疫情影響業務、盈利減少,車險新單需求也將明顯後移,財產險增長的拉動一定程度承壓。


6 “長尾”:專業健康保險公司落地生根


2003年4月後“非典”疫情進入發酵階段,5月後疫情緩和至尾聲。在疫情發酵後健康險市場迎來發展高潮。5月-7月增速分別為:3.1倍、2.65倍和1.58倍,較上年同期增幅顯著提升,7月以後增速恢復上年同期水平。2003年全年健康險增速為97.6%,與上年同期增速相當。


究其原因,無外乎兩點,其一,非典把人們原本對商業保險的潛在需求,此刻切實地轉變成為明確而迫切的現實需求。其二,保險公司主動供給。“非典”時期多家保險公司市場提供專門針對“非典”的保險產品。


此外,行業對於專業健康險公司的呼聲日益高漲。2002年底,原保監會發布了《關於加快健康保險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表示,鼓勵保險公司通過建立專業公司,完善產品精算體系和兩核體系、培養專業人才等途徑來加強健康保險的專業化經營。


“非典”之後,國內第一家專業健康保險公司——人保健康率先成立。平安健康、崑崙健康、和諧健康、太保安聯健康、復星聯合健康保險、瑞華健康保險等也先後成立。


但是,在目前的監管環境下,像2003年那樣推出大量專門針對“新冠”的健康險產品可能性較小,從而健康險再度迅猛增長的可能性也較小。


7 科技:“非典”引發金融網上業務發展


“非典”讓多個行業吃盡苦頭,卻意外地讓網絡金融火了一把。譬如,以前人頭攢動的銀行網點,“非典”期間冷清了不少。但是銀行的業務卻沒受影響,在其背後是,民眾對網上銀行認知和接受。


此次,新冠疫情,有券商認為,在傳統渠道受阻的情況下,互聯網保險渠道再度贏得彎道機會。


互聯網渠道剛好可以彌補傳統渠道獲客和成本問題。短期保險和互聯網的融合已經形成較好的運營模式,譬如,百萬醫療險。傳統長期壽險與互聯網的融合還在初期,需假以時日。一旦互聯網渠道能以較好的方式與傳統長期保險融合,行業各方面格局或將顛覆。


8 板塊:資本市場下跌,保險板塊或受影響


“非典”時期大多數保險企業尚未上市,港股市場只有兩家險企:盈科保險(已退市)和中保國際(現為中國太平)。2003 年前 5 月“非典”肆虐時期,金融板塊隨市場下跌,但跌幅小於市場。保險板塊幾乎未受影響,逆勢上行。


2020年2月3日是被新冠疫情籠罩春節後的第一個交易日,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7.72%,深圳成指跌8.45%,創業板指跌6.85%。除醫藥板塊表現搶眼外,其他板塊均遭遇重創。


截至收盤,中國人壽下跌9.52%,中國平安下跌6.92%,中國人保下跌10.06%,中國太保與新華保險的跌幅則分別為8.76%和9.19%。這一結果與此前多家券商的預判頗為一致,即從短期來看,疫情將衝擊保單銷售和增員,但具備線上經營能力和科技服務能力的公司將在挑戰下進一步凸顯其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