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怎樣認識家庭教育?

jianfeng_fm


教育,教在學校,育在家庭,學校教的是知識,家庭育的性格,而性格決定命運。可想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父母教育孩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不是哪一句話可以解答的,如有這方面的需求可以關注我,到我的空間來去學習和成,祝大家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一個健康懂事的孩子。


卓越家風家教


看了很多人的觀點,都說得很好。但主要在人品和接人待物方面。這方面我就不重複了。

我想補充五點:

1,培養自律。

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自我約束,這是養成好習慣的重要前提。

2,鼓勵犯錯。

尤其是知道錯了之後,還敢於嘗試新的途徑!千萬不要“只允許孩子做對的事情”。這隻會導致孩子思維僵化,不敢創新。

大人明知會錯,先不要揭穿,要鼓勵孩子自己去試錯!但要提醒孩子:可以先想想後果。這可以減少盲目性。

孩子經歷一次,比大人說一百次還管用。大人為孩子剷平的路,今後都是孩子要過的坑。

3,鼓勵自信,千萬別要求合群。老是要合群,只會使孩子成為庸才。把他扔到人堆裡,誰也不會發現他。

4,不要跟別的孩子比較。

老是說:誰誰誰比你強,你要加油。這看起來是希望孩子更優秀,但實際上會導致孩子自卑。因為,任何人都不可能比周圍的人都優秀(即:強過周圍所有人)。

做人(學習和工作)一定是要揚長而不是補短!

5,告訴孩子:要有自己的定力。外面的世界沒有那麼美好。

還有一個,不是教給孩子什麼,是教育大人:

讓孩子儘可能多的接觸各種事物,觀察孩子對什麼最上心,這裡可能就是孩子的天賦興趣愛好!然後再製定相適應的培養方向。

興趣是與生俱來的最強大的學習鑽研動力。在興趣的支持下,孩子在學習中,會“不待揚鞭自奮蹄”,在工作中,會“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做好一件事,做到極致。即便是遇到困難,嘴巴在罵娘,還是會不由自主地做事,去展示他最大的人生價值。


教育反思者


我是張旭語文,很願意與您一起探討問題的實質!

我們的家庭觀念非常堅定而濃烈,每年春節都要上演幾億人的大遷徙,讓外國人驚歎不已。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歎為觀止的景象呢?那是家庭教育的結果。

從古至今,我們都非常重視家庭教育。有很多非常經典的家庭教育著作對後世影響深遠。像南北朝時期顏之推著的《顏氏家訓》、三國時期諸葛亮寫的《誡子書》、明代朱柏廬著的《朱子家訓》、清代李毓秀著的《弟子規》以及清代曾國藩的《曾文正公家訓》等。

正是由於有了這樣一些家庭教育的經典作品的影響,才有了千千萬萬個家庭各自獨立又殊途同歸的家訓、家風。才使得我們的家庭教育成為世界家庭教育的一技獨秀者。那麼,在當代社會,我們需要怎樣認識家庭教育呢?

第一,家庭教育是個人品行教育的主陣地。

一個人的品行主要是通過家庭教育養成的,有句俗話叫“看人要查三代”,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人的品行是多元體,大到孝順,小到扔紙屑,每一個行為都要依賴教育來養成,而家庭教育正是這些行為的生源地。

重視家庭教育是我們的優良傳統,書香門第、官宦富紳,百姓人家,雖然文化、地位、貧富有別,但家庭的品行教育卻是一致的。誰家也要講孝道,誰家也要論勤儉,誰家也得待人接物,這正是傳統文化的包容性和公平性所致。所以:

“孝道”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孝經》雲:“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因而,我們常常通過"孝”來判斷一個家庭和家庭成員的優劣。如果一個家庭缺失孝道教育,其家庭成員必將被人不齒,其與人交往一定孤立無助,而且其行徑會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資。



我們的祖先是非常有智慧的,制定了約定俗成的喪事規成,並以此來懲誡後世子孫。大家大概都參加過喪禮吧,西北的喪禮中,父母離世,遺體要停放在主屋,用白紙圍起來(稱圍靈),子女要跪在鋪有麥秸的地上給亡父或亡母燒紙錢,有鄰里、親朋來弔喪,要以哭聲和跪拜迎接,少則一天一夜,多則三、五日,一直要跪到下葬為止。從家裡到墳地的路上,子女手握一尺長的孝捧,孝捧一頭著地,一頭握在手中,非要彎曲身體才能走路。跪拜和彎曲身體走路,實際上是對子女的懲罰和告誡,也是對所有來參加喪禮的人的告誡。要讓人們明白孝是天地定的規則。

"勤儉”教育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內容。

我的父母親是農民,小的時候,是大集體時代,生活很艱辛。記得父親吃用穀子做的饃饃的時候,經常用雙手捧著吃,一點渣渣掉到地上都要撿起來吃掉。母親要把鍋巴剷下來自已吃了。他們的行為對我的影響刻骨銘心,現在的生活非常好,可我依然很節儉,從不浪費吃的東西。這是家庭教育使然。



曾國藩在《曾文正公家訓》中寫道:“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它道出了勤儉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意義。所以我們的每個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少不了勤儉教育。



“待人接物”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主軸。

禮數在每個家庭中都是很被重視的教育內容。有親戚朋友到訪了,父母一定要讓孩子給客人揣茶倒水、遞煙斟酒。把上座留給客人,讓客人先動筷子吃飯。告別的時候,一家人都要送客人出門。孩子從小就耳濡目染地接受到了這樣的教育,成人後自然待人有禮有節。



誠實和守信是經常掛在父母嘴邊的話題。小孩子撒謊了,是要挨父母罵的,甚至要捱打。父母親會常常給我們說:答應別人的事,再難也要做到,千萬別哄了人家。這是一種很樸素的語言教育,但意義卻很偉大。

孩子的品行養成主要源於家庭教育。所以每個家庭都特別重視對孩子的品行教肓,尤其是一言一行的細節教育。

第二,家庭教育是風俗習慣的傳承者。

社會的風俗習慣並沒有成文的書本學習,也沒有專門的教育場所教育,但是我們的風俗習慣卻能傳承幾千年,發揮功能的就是家庭教育中的口傳身授。



農曆的每個月都有一個傳統節日,每個節日都有固定的內容和儀式。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會如此。

正月十五要吃元宵,猜謎語,賞燈籠,耍獅子,舞龍燈。二月二是龍抬頭的日子,西北人在這一天要去理髮,給孩子炒豆子吃。三月三相傳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在西北農村要開臺唱秦腔,以示祝賀。四月八是開廟會的日子,男女老幼頃家而出去逛廟會。五月五是紀念屈原的日子,西北農村要吃涼粉、甜胚子,給孩子烙花饃饃,帶花荷包,大人小孩手腕腳腕要繫上五顏六色的花繩繩。六月六是嫁出去的姑娘回孃家的日子。七月七是喜鵲在銀河為牛郎和織女搭橋的日子,老人們說這一天哪兒都見不到喜鵲,它們都飛到天上搭橋去了。八月十五是賞月團員的日子。九月九是登高的日子。十月一是給故去的親人送寒衣的日子。臘月八是喝粥的日子。



結婚的風俗,各地不盡相同,但重要性是一致的。西北的風俗中有掛鎖(即定婚)和成婚兩個主要內容,禮節比較繁瑣,尤以成婚為最,什麼下馬儀式、迎姑舅儀式、安床儀式等等,都得請懂得禮儀的人來主持。



安葬的風俗,各地也不盡相同,但主要議式大致相同。西北人以土葬為主,尤其是農村,一定要請陰陽師來家中主持安葬,要看風水好的墳地,要寫告牌,要念經。還要請來吹響手(吹嗩吶的)吹奏悲傷的音樂。整個安葬過程有很繁雜的內容和議式。

這些風俗習慣就是靠家庭教育中的口傳身授達到傳承的目地的。

總之,家庭教育不但是人的品行養成的主要陣地,也是風俗習慣得以傳承的主要途徑。


張旭語文


一、關於挑戰

1,瞭解時代要求,與時代同步:知識一能力一智慧(核心素養)一創新(自由,自主,熱愛)智商—情商(關係)

處理好:

人與社會(鼓勵孩子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人與他人(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人與自然(熱愛、感知、保護自然)

人與自我(學會說服自己、學會變通)

家庭教育:

夫妻關係(在教育孩子方面達成一致)

親子關係(建立相互信任、保持順暢溝通)

2,瞭解教育及學習方式的轉變,與學校教育同步自主一小組合作學習一深度學習(學科融合、信息化)——互聯網+(泛在學習)——人工智能——多元智能(因材施教、因材培養)

二、關於責任:

家長之於責任

1、把教育的責任完全推給學校

2、包辦代替,負全責、全負責

3、父母職責不清、矛盾,孩子無所適從

4、職責清晰,學校、家長、孩子各負其責,各盡其職

明確家長職責,知道學校、老師不能做什麼

①性格與涵養(好的德行在生活中養成,父母是最重要的榜樣)

②讀書的興趣(傳承給孩子愛讀書的習慣)

③網癮(形成網癮的過程,就是父母失職的過程)

④學習和生活習慣(講衛生、愛幫人)

⑤安全環境(身體、心理)(良好家庭關係)

生活本身就是教育

溫飽就行:適度的生活就是教育/簡樸是一種美德。

"輕度的貧困是應該被祝福的。"——尼采

"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孔子

養成德性:

讓好的德行成為習慣教育就是養成好習慣。比如——\u000b 讓孩子學會負責,把責任還給孩子

讓孩子懂得自省

讓孩子知道節制

讓孩子懂得感恩

三、關於方法:

基礎:建立和諧、融洽、持久的親子關係

1、榜樣

2、陪伴

3、信任

4、溝通

只有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家長們認真聆聽,認真做著筆記。

會後,家長們意猶未盡,和專家單獨溝通、交流、討法寶、要妙招!

給家長的對策建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嘴要笨:身教為本 言教為輔\u000b

尊重孩子 給孩子空間

●手要懶:過程為重 結果次之\u000b

放手孩子 讓孩子自立

●心要硬:重在平時 持之以恆\u000b


皓通金屬製品


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家庭教育曾經是培養人的教育主體,我國封建社會的私塾、家庭教師是教育的一部分。

當下,在新的意義上認識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強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相互補充和緊密結合,將家庭教育作為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基礎,主要有以下原因。

1.家庭教育重在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優秀的思想品德。這對孩子的未來人生髮展的正確走向會起引路作用。

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父母要為孩子樹立好榜樣。做一個胸懷坦蕩正直正義的好人!

3.家庭教育切忌粗暴武力。那樣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讓孩子產生性格缺陷!

4.家庭教育應該重在使用開導、啟發、鼓勵、引導的方法。這樣會讓孩子容易接受家長的正確意見。效果不錯!

5.家庭教育應該與學校正規教育緊密結合。家庭學校經常溝通共同教育孩子。讓孩子從小養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奮發向上力爭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習慣!

6.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隨時隨地瞭解孩子的心理表現。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受教育環境!



心一媽媽談成長


❶家庭教育重在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優秀的思想品德。這對孩子的未來人生髮展的正確走向會起引路作用。\r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父母要為孩子樹立好榜樣。做一個胸懷坦蕩正直正義的好人!\r❸家庭教育切忌粗暴武力。那樣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讓孩子產生性格缺陷!\r❹家庭教育應該重在使用開導、啟發、鼓勵、引導的方法。這樣會讓孩子容易接受家長的正確意見。效果不錯!\r❺家庭教育應該與學校正規教育緊密結合。家庭學校經常溝通共同教育孩子。讓孩子從小養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奮發向上力爭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習慣!\r❻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隨時隨地瞭解孩子的心理表現。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受教育環境!


FE木林森


家庭教育至關重要。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自己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產生了很重要的作業哦,孩子自從呱呱落地就生活在我們的家庭裡面,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一定要在孩子面前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自己的行為形象潛意識的對孩子記到了心裡,所以對於父母來說,一個好的行為習慣尤為重要。

俗話說:“龍勝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並不是沒有道理的,父母給孩子留下的印象最重要,人家常說的,子承父業,父親做什麼行業,潛意識的對孩子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就會無形當中學到很多技能。所以說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很深的。

家庭教育的影響是很大的,好的教育要繼續傳承,不好的教育應該讓他消除到萌芽狀態,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傳統還是必不可少的。


小小老師的小子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這話人人會說,蘊含的道理很多人也大致明白,但是一旦到自己身上,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全部都成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了,家長根本不考慮自己是不是龍鳳,這是現在家庭教育的最大問題,家長不懂教育,沒有自知之明。

那麼又有人說了,為什麼有些農民的孩子很優秀呢?

其實道理沒變,很多農民的人生理解深度是遠超過一些大學生的,傳承的不是知識,是智慧,也就是為人處世的本質,知識和智慧完全不同,這也是現在很多人看待教育的弊端,把知識當成了智慧,認為學知識就是唯一的方向。這就又犯了一個錯誤。人生成長,學習不是為了學知識,是為了學習為人處世的智慧和學習的能力。學習知識是一個過程,學會知識是表象,真正的目的,是通過學習學校的知識來鍛鍊學習的能力和素質,如果家長看不到這一點,沒有往這個方向去引導孩子,孩子很少有學習好的。

手機碼字不易,想交流更多教育問題,請關注我一下,我們專注於將普通孩子培養成學霸,沒有笨的孩子,只有不會學習的孩子。



超級學霸養成計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教育和引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兩歲前孩子離不開母親的關注和呵護。隨後,當孩子進入到保育院、幼兒園、學校中後,在每一個環節的社會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適應性問題後,父母的引導、積極關注和耐心理解、接納對於兒童而言,都是特別重要的。父母中任何一方的教育缺失或與社會的主流方向相悖,都會給兒童心理帶來巨大的矛盾和衝突,不利於兒童健康成長。


您請講


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成長過程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決定作用。良好的家風對於孩子的成長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父母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勝過任何的一味說教。可謂一流的父母做榜樣,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三流的父母做保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