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上世紀80年代中國影壇的那些美女

80年代中國娛樂圈可謂是美女如雲,小編在這裡也順便給大家盤點一下。

老照片:上世紀80年代中國影壇的那些美女

沈丹萍出生於江蘇南京市一個普通職員家庭,1976年高中畢業的她多次報考揚州歌舞團終於如願以償,成了一名聲樂、舞蹈演員。1978年,她得知北京電影學院和中央戲劇學院招生的消息後,千里迢迢從南京來到北京參加考試。本想來試一試的她,卻同時收到兩所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最終,她選擇了北京電影學院。從此,也就開始了她的電影生涯。由於她有一定的舞臺經驗和表演基礎,在進入電影學院的第二年便登上了銀幕,在電影《百合花》中飾演新媳婦。隨後她又在峨眉電影製片廠的影片《被愛情遺忘的角落》中扮演女主角,沈丹萍質樸、細膩、含蓄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荒妹這個追求純真愛情的農村姑娘。這次成功,也使沈丹萍從此走紅影壇。

老照片:上世紀80年代中國影壇的那些美女

1949年1月20日出生,赤峰市寧城縣大城子鎮人,大城子蒙中畢業,瑞士籍。1965年任內蒙古自治區歌舞團舞蹈演員、報幕員。1979年在故事片《歸心似箭》飾演角色,獲文化部79年優秀青年創作獎。198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任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1982年因在影片《駱駝祥子》中成功塑造了女主角虎妞的銀幕形象,展現了角色的複雜性格和鮮明色彩,1983年獲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和第六屆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後主演影片《似水流年》,於1985年獲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演員獎,是中國電影家協會第一屆理事。1986年後定居瑞士。至今仍然活躍在國內影視劇界,並以她矚目的藝術成就傲立藝壇,尤其是導演及主演的老舍先生話劇名作《月牙兒》可謂震驚劇壇,從而展示了她在話劇藝術上的完美追求!

老照片:上世紀80年代中國影壇的那些美女

朱琳1978年畢業於中國醫學科學院,自幼喜愛藝術,學習過舞蹈體操,80年代初又就讀於電影學院,再加端莊秀麗,文文靜靜,天生一股書卷氣,因此導演常讓她演知識分子形象:《叛國者》裡的實驗員,《白柵欄》及《凱旋在子夜》裡的護士、《二十年後再相會》中的技術員、《遠離戰爭的年代》中的歌劇演員。

老照片:上世紀80年代中國影壇的那些美女

宋春麗13歲時被選入廣州軍區歌舞團學跳舞,18歲轉入話劇團表演舞臺戲,1985年進入北京電影學院第一期在職明星班學習。因出演《便衣警察》,宋春麗獲得了第6屆電視劇“飛天獎”最佳女配角獎,同一年出演的電影《鴛鴦樓》獲第8屆電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提名和第1屆表演學會獎。電影《苦難的心》劇照,當年的宋阿姨也是個大美女。

老照片:上世紀80年代中國影壇的那些美女

方舒原藉遼寧黑山,1957年9月8日生於天津。七歲時曾在影片《烈火中永生》中飾演小蘿蔔頭。1976年中學畢業後借調北京電影製片廠任演員。1978年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學習。1979年主演了中央電視臺文革後第一部電視劇《有這樣一個青年》,1982年畢業後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曾主演影片《勿忘我》、《花園街五號》、《赤橙黃綠青藍紫》等。1985年,因在影片《日出》中飾陳白露一角,獲第九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上影廠小百花最佳女主角獎、金雞獎最佳女演員提名。同時也曾和妹妹方卉一起主持過《正大綜藝》,與趙忠祥王剛姜昆一起主持過1986年的春節晚會,並用英語主持1986年春晚。

老照片:上世紀80年代中國影壇的那些美女

原籍中國江蘇常熟,生於上海,國家一級演員。1976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二十世紀70年代中期登上銀幕,先後主演《奴隸的女兒》、《沙漠駝鈴》、《苦惱人的笑》、《透過雲層的霞光》、《杜十娘》、《香樟樹》等多部影片,多次獲得演藝界重量級獎項,與劉曉慶及斯琴高娃而並列被稱為新時期三大女星之一。

老照片:上世紀80年代中國影壇的那些美女

陳沖是一位具有探索精神的華裔著名演員、編劇、導演,先後榮獲金馬影后、澳洲影后。陳沖從小生長在一個醫務工作者家庭,受父母影響,養成愛讀書的習慣。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學院後,赴美國求學,先後就讀於紐約州大學新帕西分校學習醫學,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學習電影製作1977年,十五歲的陳沖被上海電影製片廠接收為表演訓練班的學生,在《青春》一片中嶄露頭角,開始涉足電影。

老照片:上世紀80年代中國影壇的那些美女

李羚是11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致公黨中央常委、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第七屆理事。1970年,她隨父母到農村插隊落戶,接觸到質樸真減的農民。1972年隨父母返回大連,1975年畢業於大連金重子弟學校,同年入金縣汽車配件廠當平臺工。

老照片:上世紀80年代中國影壇的那些美女

陳曉旭是1987年版《紅樓夢》電視連續劇中林黛玉一角的扮演者,其對黛玉這個人物的詮釋,深受眾多中國觀眾的喜愛。結束《紅樓夢》的拍攝之後,她開始走上經商之路,多年的奮鬥換來了過億資產。自1999年皈依佛法後,曾經學佛7年,其間對佛教事業獻出了幾千萬元的捐贈。2007年初正式出家。2007年5月13日晚,因乳腺癌在深圳去世。

老照片:上世紀80年代中國影壇的那些美女

肖雄高中畢業後曾在上海工業微生物研究所當車工,1977年初參加上海青年業餘話劇團,1978年考入空政話劇團。1979年,肖雄和達式常一起主演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他們在相愛》獲得成功,又接連拍了《山重水複》《苦果》等影片。1982年她在著名導演丁蔭楠執導的影片《逆光》中飾演重要角色造船廠女工徐姍姍,肖雄細緻揣摩人物的內心世界,成功地把握了她外表醜陋但內心善良既自卑又不失自尊的雙重性格,受到專家和觀眾的好評。在影片《電梯上》中,肖雄賦予了女主人公秦爽以生活強者的性格特徵,演來輕鬆流暢,真實自然。1983年肖雄因主演電視劇《蹉跎歲月》獲得第一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主角。1985年,肖雄進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幹部專修班進行為期兩年的專業學習,和同學們一起出演了《鴛鴦樓》,之後又陸續演出了《弧光》、《最後的貴族》、《天堂回信》等影片。

老照片:上世紀80年代中國影壇的那些美女

張瑜1973年從華山中學初中畢業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女演員,1977年初登銀幕,在影片《青春》中飾演角色、之後又在影片《啊!搖籃》中飾演了一位延安保育院老師的角色,獲得好評。1980年參加了影片《廬山戀》的拍攝,在此片中她飾演了周筠,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自小生長在海外,卻對祖國懷有赤子之心的少女形象。她的表演熱情而不矯揉,奔放而不造作,給人以清新質樸之感。

老照片:上世紀80年代中國影壇的那些美女

王馥荔能成為一名深受人們喜愛的表演藝術家,與她家庭的影響是分不開的。而家庭中對她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父親。父親在金融行業工作,酷愛京劇,是40年代出名的京劇票友。王馥荔五六歲時,父親一有空就拉起京胡讓她吊嗓子,她那稚嫩的童聲伴著韻味十足的胡琴聲,曾給家庭帶來過無限的歡樂。所以後來在電影《日出》中,她能出色地扮演翠喜這一角色,獲得了百花、金雞雙項大獎。

老照片:上世紀80年代中國影壇的那些美女

陶慧敏12歲進入瑞安越劇團當演員,17歲成為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演員,畢業於浙江藝術學校,曾榮獲溫州市第二屆十佳優秀青年稱號、浙江省藝術明星稱號,2003年榮獲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江蘇省新長征突擊手稱號。在電視劇《鄉村女法官》扮演“付金芝”榮獲第十五屆電視金鷹獎女主角提名獎並參加第十五屆電視金鷹獎頒獎。

老照片:上世紀80年代中國影壇的那些美女

趙靜1973年入河南曲藝團任演員,1976年從影,主演了《新風歌》、《冰山雪蓮》等影片。1980年到上海電影製片廠正式成為一名電影演員。《海之戀》是趙靜主演的第一部引起社會反響的影片,她在片中飾演海洋科學儀器廠工人立秋,這是一個難度相當大的角色,對於長期從事戲曲表演工作的趙靜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老照片:上世紀80年代中國影壇的那些美女

陳燁高中畢業後被分配到上海市郊的一個農場工作,後來上影廠《難忘的戰鬥》攝製組到農場挑選演員,她被選中飾演女戰士範子君。步入影壇後的陳燁,先後參加了《阿夏河的秘密》《藍天防線》《曙光》《半張訂婚照》等影片的拍攝。

老照片:上世紀80年代中國影壇的那些美女

丁嵐自幼喜愛音樂和舞蹈,九歲開始學習小提琴,訓練舞蹈基本功,11歲考入河南省歌舞團舞蹈訓練班,12歲考入河南省戲曲學校演員班。在校期間,曾在排演的豫劇《紅燈記》、《斷橋》、《借傘》、《打金枝》中擔任主角。1981年由戲校畢業,分配到河南省話團,排演過話劇《十五樁離婚案的調查剖析》《十五的月亮》,後調入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

老照片:上世紀80年代中國影壇的那些美女

傅藝偉原名“傅意偉”,工作於哈爾濱軸承廠研究所的父母註定與藝術無緣。在寫字幕時,電影廠的師傅把“意偉”換成了“藝偉”。沒想到的是,這個名字竟會將她隨後的生活和演員這個職業牽扯在一起。兩年後,長春電影製片廠來哈爾濱招收學員,自幼喜愛文藝的傅藝偉前去應試,當時她已是高中生了。她的形象和表演給考官很深的印象,順利成為了黑龍江省四名錄取者中的一個。

老照片:上世紀80年代中國影壇的那些美女

李秀明1972年初中畢業後入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學員班,1973年結業後留劇院任演員,步入影壇後,李秀明主演影片《年輕的一代》、《春苗》。1976年調入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年被陳強選中參加《西沙兒女》拍攝,從此開始演藝生涯,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同年,電影《春苗》讓人們看到了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李秀明那種純真眼神和清澈笑容讓人寧靜,而堅忍內秀的氣質總牽動著人心。

老照片:上世紀80年代中國影壇的那些美女

1954年生於上海。吳海燕本是京劇舞臺上一位文武全能的刀馬花旦,她從事電影工作,可以說是半路出家,被時人稱為“上影一枝花”。1974年,吳海燕在北影廠影片《海霞》中扮演女主角海霞,一位英姿颯爽的女民兵。《海霞》在群眾中引起一定反響。1978年吳海燕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參予演出了《等到滿山紅葉時》,扮演一個農村長大的姑娘楊芙。之後,在影片《白蓮花》中扮演女匪首白蓮花,將人物外表豪放堅強,內心細膩敏感的特徵演繹得曲盡入微。1981年,吳海燕在《檢查官》>中扮演一個戲不多的配角,一位致殘的舞蹈演員。進入九十年代,吳海燕仍活躍在熒屏上,不斷參予電視劇的拍攝,如《賣大餅的姑娘》、《浣紗女的傳說》、《伴飛》、《你好,太平洋》等。

老照片:上世紀80年代中國影壇的那些美女

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宋佳是中國最耀眼的女明星之一。她還在上海戲劇學院讀書時,就被電影《淘金王》相中,塑造了一個被賣了29次的女人,令人震撼。此後,《蛙女》、《月朦朧鳥朦朧》、《庭院深深》、《落山風》等一系列佳作的出爐,讓年輕的宋佳迅速走紅,連獲第13、14屆中國電影百花獎的最佳女主角獎。

老照片:上世紀80年代中國影壇的那些美女

1958年生,上海人,中國電影演員。自步入影壇,相繼在《好事多磨》、《女大當婚》、《忘不了你》、《滴水觀音》等影片中擔任重要角色。她的表演鬆弛、自然,能把握住整個人物的精神特質,頗受專家和觀眾的好評。她飾演的角色雖多為配角,但在影片中並不黯然失色,很好地發揮了綠葉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