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农村防控,筑起严密防线

疫情防控,农村是薄弱环节

在 仙 桃

9163 名 党 员 干 部

6200多名志愿者

冲锋一线,严防死守

筑起农村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

661个工作组驻村防控


“不走亲,不访友,不到外面到处走!”“今天到处串门,明天肺炎上门!”2月7日上午9时,胡场镇枣子湖村的流动“大喇叭”又响起来。

驻守该村的工作组来自市政协。组长姚厚斌戴着口罩,与工作组成员、村干部、村医走村进塆,给110 位武汉返乡村民检测体温,一路播报防控知识、疫情信息。


仙桃农村防控,筑起严密防线

图为市实验二小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在牛路村值守

从 1 月 28 日进村,姚厚斌就没有回家,和“战友”们吃住在村里,全天候开展巡查督导,摸排返乡人员,劝散聚集人员,制止打牌行为。他还募集5000多只口罩发放到村里,村民彭四才领到口罩感激不已“看到你们,心里就踏实了。”

全市 661 个村,村村都有联防联控工作专班。成员包括市里下派的工作组、镇里的包村干部、村干部、村医,还有自发加入的老党员、大学生等志愿者。

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巡逻车、开喇叭、打铜锣,一波接一波。宣传、排查、监测、预警、防控,一环扣一环。

党员干部打头阵,群众也积极配合。工作专班通过对所有村组进行网格化、地毯式排查,比对每户人员变化情况,初步确定从外地返乡人员16.7万人,其中从武汉返乡人员8.6万人,全部登记在册,每天监测体温、跟踪观察。


24小时卡口“守备森严”


“您好,请出示相关证明。”2月7日晚,寒风飕飕,张沟镇白庙大桥卡口,值守交警刘志兵拦住一辆过桥而来的小轿车。


仙桃农村防控,筑起严密防线

白庙大桥,连通洪湖市峰口镇,是仙桃的“南大门”之一。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要求,从除夕夜开始,这里便实施管制,24 小时有人值班值守。

临时搭建的集装箱,是值守人员的宿舍,里面铺着大通铺,立着一个“小太阳”取暖器。带班的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副镇长卢华伟介绍,经过的车辆人员,必须查体温、查身份、问去向、录信息,“病毒在暗,我们在明,工作得细而再细。”

张沟镇紧邻无纺布生产大镇彭场,过境的物资运输车辆往来频繁。值守人员还得“瞪大眼睛”,“特殊时期,我们严一点,口罩、防护服制假销假就无处可躲。”

全市早已启动村组封闭管理。在彭张公路沿线,一条条应急通道已用小车隔离开,其他村组通道则是“就地取材”,用树枝、织网、石头挡住去路。


仙桃农村防控,筑起严密防线

为了让村民们安心“宅”在家里,彭场镇牛路村工作专班还负责“代购”,定期收集村民的生活所需,按清单集中采购后,再分送至家家户户。


集中隔离600余人


土豆丝、炒干子、肉圆子煨白菜、紫菜蛋汤……2 月 7 日中午,彭场镇政府食堂,待 33 份盒饭打包好,镇社会事务办主任王浩拎上车,直奔附近的集中隔离点。

该镇征用镇上的 3 个宾馆,设立 3 个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总床位 140 人。目前,已有 33 名密切接触者入住。

早晚测温,送饭采买,打扫消杀,处理垃圾,心理疏导……王浩带队,4名机关干部、两名民警加两名医生,全方位照料着被隔离人员。

当地八步村的年轻媳妇小杨,由于公公疑似感染,无奈带着仅两个月大的娃娃住进了隔离点。王浩和小分队的成员们都格外关照这对母子,买奶粉、买尿不湿,随叫随到。

1 月 25 日,我市开始征用一批条件较好的宾馆、酒店、招待所,迅速改造为集中隔离点,对所有发热病人和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

截至2月7日,全市共设置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和发热人员集中隔离留观点共53个,隔离密切接触者578人、发热病人59人。


疫情防控不漏农村

让我们一起努力

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