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復辟後為什麼殺于謙?不殺于謙會怎樣?

向天空


這事兒要從“奪門之變說起”,當時朱祁鈺病危,唯一的兒子也早死了,要登基也得是朱祁鎮的長子朱見深當皇帝。但是這事兒石亨,曹吉祥等人不幹了,損害了他們的利益,而且本來就和于謙過不去。

再說朱祁鎮這個皇帝就是明朝最沒骨氣的一個皇帝,智商也不高,曹吉祥等人說啥就是啥。自己被俘虜後不自殺也就算了當個漢奸,還不如崇禎。自己惹得禍還是于謙替你擦屁股,守北京,輔佐朱祁鈺。

回來後不該當皇帝的他,被徐有貞一句“不殺于謙,此舉無名”,于謙就這麼倒黴了,人家于謙也不分辨,夠意思了。

抄家的時候別人都說朱祁鈺寵他,家裡肯定有好東西,可到了發現,于謙家只有朱祁鈺賜給他的蟒袍,劍器之類的,死的那天烏雲密佈,京城老少,無不傷心,連太后都傷心。

朱祁鎮乾的壞事兒多了呢,可不止這些,他竟然還給王振建廟招魂,給也先也建了。

以後去西湖的時候,大家都去看看于謙和岳飛,真民族英雄。




美妹觀歷史


我的答案:英宗為了重新登上皇位,同石亨、曹吉祥等人發動了奪門之變。此時的景泰皇帝朱祁鈺還沒有死,朱祁鎮奪了皇位,需要一個正當的理由,于謙等人就成了替罪羊。正如發動奪門之變之一的徐有貞所說,不殺于謙,此舉便是無名。

為奪門之變找一個理由,是于謙之死最直接的原因。于謙的死,也並非是一個奪門之變造成的。它的背後還有更深的原因,是自身性格與當時權力鬥爭的共同作用所導致的結果。

英宗被俘,于謙為首的大臣力主拒敵,擁立朱祁鈺當皇帝,朱祁鎮懷恨在心

如果英宗不想殺于謙,徐有貞等人怎麼煽風點火也是沒用的,殺于謙,是英宗自己的意思。因為在朱祁鎮的心裡,有個心結打不開,那就是土木堡之變後,于謙率領大明朝廷擁立朱祁鈺為帝,堅決抵抗瓦剌的行為。

土木堡之變,充分顯示出了朱祁鎮的無能,和寵信宦官的弊端。土木堡之後,明朝軍事力量直接由盛轉衰,宦官王振死了,明英宗也被瓦剌虜了去。

瓦剌有自己的算盤,拿了朱祁鎮和大明朝講條件,得些好處。沒事領著英宗到明朝邊境城池叫叫門,“我來送你們皇帝回家了,快開門”。讓瓦剌意外的是,守城將領都一個反應,倆字“不開”。

瓦剌精明,大明群臣也不傻啊。特別是于謙,在他的極力主張下,明朝制定了堅決抵抗,不和談的對敵政策,並擁立朱祁鈺為帝。讓朱祁鈺當皇帝也是權宜之計,沒辦法,不然大明就成了第二個南宋了。然而英宗肯定很不開心,我在外面顛沛流離,還被自己國家拒之門外,心裡多少會有些記恨的,特別是于謙這個領頭的。

面對大明的拼死抵抗,瓦剌難以再進一步,無趣之下,就要送回明英宗,養著也沒用。這次景泰皇帝有些猶豫了,我這都當皇帝了,你又要把之前的皇帝送回來。又是于謙站了出來,力主迎回英宗,真是個耿直的男人啊。

對於于謙來說,當時擁立朱祁鈺和如今迎回朱祁鎮,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他忠於的是國家社稷,不是某個君王,一切以社稷為重。猶如景泰皇帝的私心和防備心理,他沒有。而朱祁鈺也很聽於謙的,並且很仰仗他,因而迎回了朱祁鎮也沒有迫害他。可仇恨的種子始終在英宗的心裡。這也為朱祁鈺和于謙最後的悲劇,埋下了禍根。

于謙為人正直,不趨炎附勢,大權在握遭人記恨

景泰皇帝時期,于謙走到了大明權力的巔峰。二人的搭檔蠻不錯的,在亡國危險的處境中,甚至使大明出現了中興的景象。

可於謙太正直了,朝堂中的奸佞小人又太多。比如後來發動多門之變的石亨、徐有貞等人,都和于謙有過過節。這些小人一方面嫉妒于謙的地位,一方面又想諂媚與他。可於謙完全不做理會,他一心為國,哪有那些閒工夫。

地位高的時候,于謙很安全,但他沒有做過多的防備,也是致使自己死亡的原因之一。他沒有防備石亨這些奸佞小人,也沒有防備英宗這個小心眼的。不是因為他傻,還是他太耿直了,一心為公的心理讓他在人際關係上顯得有些木訥。

于謙忠君為國思想濃厚,兵權在手,卻並沒有反抗。

于謙在政治上,實際是個很精明的人。徐有貞、石亨等人密謀造反,他不一定不知道。就算奪門之變發生了,他也是可以反抗的,畢竟自己兵權在握。從英宗被俘開始,于謙最留心的就是軍事部署。拼死一搏,完全是可以的。但是之後呢?英宗和景泰皇帝怎麼辦?大明怎麼辦?要毀於內鬥麼?

所以于謙選擇了束手就擒,依然是忠於國家社稷。正如他在詩中所寫:“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死亡沒什麼,都留給後人評判吧,後人評價也沒什麼,我自己覺得清白,對得起自己的內心就行。

英宗殺于謙,葬送了一個社稷能臣

英宗早年寵信宦官王振等人,慘遭土木堡之變,並不能說明他是一個完全無能的人。奪了皇位,二次稱帝之後。很快就清除了石亨、曹吉祥等人,這些人可都是奪門之變的主角啊,支持過英宗稱帝。但朱祁鎮很明白,這些人都是奸佞之徒,留不得。然而一切過去之後,他雖然口口聲聲說于謙對國家有功,但始終沒給他平反。因為給他平反就代表自己錯了,況且殺了于謙也不一定撫平英宗心中的怨氣。

想要知道不殺于謙會怎樣,就要知道于謙是個怎樣的人,在景泰皇帝在位期間起了什麼作用。于謙為人剛正不阿,是如岳飛一樣的民族英雄,一個力挽狂瀾的清官。如果於謙不死,以他的性格仍然會盡力輔佐明英宗,振興大明。對他來說,忠於社稷比忠於君王更重要。

英宗殺了于謙,也使大明朝失去了一位治世能臣,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明朝向上的發展動力。

一個民族英雄,強敵入侵都沒死,最終同岳飛一樣,死在了自己人手裡,可悲可嘆!


執古論今


明英宗一輩子就幹錯了兩件事:一是錯信王振,二是冤殺于謙!單憑這兩件事,明英宗就是一個地道的昏君!話說回來了,明英宗為什麼非要殺于謙呢?我分析有以下原因:1、洩私憤!明英宗被瓦剌俘虜後,眼巴巴的等著明朝來贖身,等來的確是弟弟登基的噩耗!而提出王登基的正是于謙!後來雖然被接回宮中,但南宮的形似囚徒的生活更加深了明英宗對於謙的怨恨!明英宗把自己的落魄完全歸結到于謙的身上,殺于謙就有了動機。2、政治需要!于謙是明代宗的心腹肱骨,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明英宗不會放心明代宗的寵臣留在自己的身邊,更何況還是位置極為重要的兵部尚書!雖然于謙是忠於大明朝的,但明英宗已經不相信任何人了!帝王的猜疑是于謙被處死的主要原因!3、發動政變的徐有貞等人的慫恿!這些人嫉妒于謙的功績和威望,極力促成明英宗對於謙嚴肅處理,以使得自己獲得最大的利益,為掌握權力排除障礙!于謙作為他們的絆腳石,是一定要扳倒的!4、于謙個人的性格缺陷!于謙是個認死理的人,他不瞭解帝王的心思,帝王不看重他的兩袖清風,不看重他的為人操守,只看中是不是能為我所用!明英宗復辟的過程中,于謙沒有采取任何的補救措施,他太自信了!他認為他的忠心耿耿會成為他的護身符,但明英宗最恨得就是他的“忠心”!

英宗知道于謙為了大明江山的付出,沒于謙大明完蛋,但是奪門要合法化,要天下人知道他才是合法皇帝,當年只是去旅遊溜達了,景弟只是暫時攝政,可借給你你不能變成自己的,如今回來自然要找回失去的,因此去除景帝勢力需要拿于謙開刀,需要找對立教材,殺于謙那景弟的皇帝就是不合法,如不殺奪門成反叛,因此要借于謙的頭顱。

于謙之死是明朝黑暗的一面,也是明英宗一生所抹不掉的陰影!


加油站的巧遇


英宗為何要殺于謙?是他不明白于謙是拯救大明的無雙國士,還是擔心於謙有礙於自己的重登帝位,還是他恨于謙放棄自己另立帝王?

英宗殺于謙我感覺不是一個個人愛恨情仇的問題,而是一個複雜的政治問題。現在僅憑史書上的隻言片語我們不得而知英宗到底恨不恨于謙,但從政治上分析。要想證明英宗復辟集團的正確,那就得否定於謙集團的錯誤。而於謙正是這個集團的靈魂人物,他的地位不亞於明景宗。只有這樣才能震懾其他的文人集團,將皇位給坐穩。

中國的政場如戰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而且於謙死了天下還是大明的。對於百姓來說像于謙這樣的人可能是青天,對於皇帝來說任何一個臣子都不過是枚棋子隨時可以拋棄。如漢景帝殺晁錯,漢武帝殺竇嬰。于謙的功勞是大明史上的一筆驚鴻,也許英宗是捨不得殺他的。

往事如風,歷史如煙。我們這些後來者以不知當時的誰對誰錯是是非非,讀史者當以史為鑑,更因以身作則為我們的後來人照亮來路。




霸不兒本


如果你是明英宗,你會殺于謙嗎?我想你也應該會吧…

于謙在明英宗朱祁鎮土木堡之變被俘後,拒絕了也先的政治威脅,擁立朱祁鈺為皇上,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打贏了北京保衛戰,對大明有沒有好處?有!大大滴有!

北京保衛戰

推測下朱祁鎮在“喜當太上皇”後的第一感覺:

“麻痺啊,這是有人要搞死老子啊!”

他第一想法肯定不是:“于謙棒棒噠,讓老朱家的天下轉危為安。”

畢竟於謙這麼搞給也先傳遞的信息是:您手裡的那位爺對我們已經沒用了,要殺要剮隨你便……

如果你是朱祁鎮你該咋想,這是妥妥的要置我於死地啊,而於謙正是這罪魁禍首!是我,估計于謙的祖宗十八輩第一時間已經被我問候個遍了。

皇帝首先是個人,而且是個有著“天下就是老子自己一個人的”想法的極度執拗自私的人,你不讓我做皇帝,還要也先整死我,跟也先直接滅掉大明然後再整死我有啥區別,于謙的這種做法給朱祁鎮的第一印象就是謀逆弒君。即使後期他冷靜下來,這個樑子肯定是過不去的。

明英宗 朱祁鎮

回到北京的太上皇朱祁鎮如果好好被對待,估計也不會有復辟這回事。畢竟歷史上最有名的太上皇李淵,除了心情有些抑鬱,生活水平可是一點都沒降。可偏偏朱祁鈺這個小弟弟也不是省油的燈。哥哥一回來,馬上就被軟禁去了南宮,門都不讓出,上個茅房都有人看著。朱祁鎮心裡苦……

生活水平太低,忍,人在屋簷下誰能不低頭。

朱祁鈺廢了舊太子,立了自己的兒子。忍,畢竟人家有兒子,人家是皇帝。自己兒子再佔著太子位算什麼……安慰安慰自己繼續忍……

朱祁鈺的兒子死了,大臣們建議復立朱見深為太子。朱祁鈺猶豫了!他居然猶豫了。麻痺,你都成絕戶了,還不想讓你哥哥上,我不上,讓你親侄子上也行啊。

明代宗 朱祁鈺

朱祁鎮怒了,洽好朱祁鈺重病不起,被于謙打壓的石亨,徐有貞陰謀復辟想搏個從龍之功,之後就有了“奪門之變”。或許朱祁鎮認為他所有的不幸,都是于謙造成的。殺于謙,他猶豫過嗎?我覺得他猶豫過,只要不是個傻子都能看出來于謙是個經天緯地的人物。

可徐有貞的一句話打消了朱祁鎮的猶豫。“不殺于謙,此舉無名啊”。是啊復辟需要個由頭保持其正義性,合法性。當年朱棣奪位不是還打著“靖難“的旗號嗎……於是于謙被以謀逆罪處死。

仇恨,私怨,復辟政治需要決定了于謙的結局,必死無疑。


慵懶的二傻


于謙為了大明社稷著想,在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虜後,果斷提出另立新君的建議。國不可一日無君,皇帝北俘虜了,推新皇帝上臺,一可以穩定國內局勢,二可以瓦解瓦剌的心理,客觀上說是符合當時歷史需要的。

英宗復辟後,自然會秋後算賬,對另立新君的人肯定不會放過。于謙雖然延誤了明朝的國運,卻無法躲過權力鬥爭的絞肉機。



河西赱廊


明英宗為什麼要殺于謙呢?看看歷史上記錄的五個細節:

第一個細節:

當明英宗朱祁鎮復辟成功之後,群臣朝賀,鐘響鼓鳴。正在病床上的明太宗朱祁鈺,一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就是:“是于謙登基做皇帝了嗎?”。當手下人說:“是太上皇(明英宗)復辟了,朱祁鈺說:“哦,是哥哥當了皇帝了,好。”


第二個細節:

明明從當時被瓦剌大軍俘虜之後,大明朝群龍無首。於是便確定了讓成王朱祁鈺做監國,讓明英宗的兒子朱見深作太子的決議。

但20天之後,于謙便聯合大臣擁立朱祁鈺當皇帝,對明代宗朱祁鈺說了這樣的話:“(讓您做皇帝)確實是為了國家擔憂,並不是為了自己的前途”。

第三個細節:

景泰三年,明太宗朱祁鈺廢掉了侄子朱見深的太子,讓自己的兒子朱見濟做了太子。于謙一言不發。

第四個細節:

當時,北京城周圍有精兵15萬。這15萬人只聽從一個人的命令,那就是于謙。而當時的于謙只是兵部尚書。


第五個細節:

當時明英宗被俘虜,瓦剌軍以明英宗為人質,要求朝廷投降,于謙說了句:“到底是國家民族重要?還是英宗個人性命重要?”堅決拒絕敵人的最後通牒,和敵人大戰。

這5個細節決定了:除了明代宗朱祁鈺之外,任何皇帝都會殺掉于謙。于謙雖然功高蓋主,手握實權,對國家忠心耿耿,但對皇帝不夠忠誠。這樣的人一把雙刃劍,不能掌握在自己手裡的話,寧願毀掉。



于謙對明英宗朱祁鎮是有大恩的:

1.不是于謙立主抗戰,大明朝就真的完了。

2.不是于謙力勸景泰帝迎回明英宗,恐怕明英宗真就死在瓦剌了,不可能再回到大明瞭。

但是在英宗心中:于謙是大明王朝的忠臣,不是我朱祁鎮的忠臣,所以必須殺他。

太監王振是大明朝的奸臣,但是是我朱祁鎮忠臣,所以就算所有人反對,我也要給他立牌坊!


少校柳下惠


明英宗復辟重新上臺之後之所以要殺大功臣于謙,主要是因為于謙被想要報仇的奸臣陷害,說他想迎立英宗叔父的兒子為帝,雖然最後拿不出證據,然而於謙仍被判謀逆罪處死。

英宗昏庸,王振邀寵

說起大明英宗皇帝朱祁鎮,很多人都會想起土木堡事變,而說到土木堡事變,就不得不說到宦官王振。

  1. 九歲登基,玩性難改:宣宗皇帝朱瞻基於公元1435年正月去世,時年僅僅9歲的太子朱祁鎮在大臣們擁戴中匆忙登基為帝,這就是我們熟知的明英宗。但是畢竟他登臺的時候還是一個小孩,他的父親知道他的年紀還小,所以一切國家大事都命令大臣先向張太后請示,所以朝廷大事,一般是由張太后和三楊(楊榮、楊溥、楊士奇)等一班能臣打理。皇帝年幼,駕不住善於奉迎,時為司禮監的王振的刻意邀寵,所以一個人是年齡太小,玩性太重,一個人是刻意的迎合,所以年幼的英宗特別寵幸王振。
  2. 太后去世,大權獨攬:年幼的皇帝雖然寵幸太監王振,但是好在曹中有一班老臣,再加上張太后的威壓,王振也不敢做的太過分,後來張皇太后以及楊榮去世,楊士奇因為兒子,不理朝事,楊溥也垂垂老矣,所以王振在英宗皇帝的寵幸下,獨攬朝中大權,太后去世之後,年幼的皇帝也再也沒有人約束了,整天只顧吃喝玩樂,不理朝政,朝中的大小事務全部交給王振打理,王振藉機結黨營私,排除異己,由於他的兩個侄兒都被提拔到錦衣衛裡面做官,所以只要得罪他的就加以迫害。

親征來敵,事變土木

  1. 也先掌權,瓦刺擴張:公元1439年也先繼承了去世的脫歡的位置,掌控了蒙古瓦次部落的實權,開始到處擴張勢力,他在設置了甘肅刑審之後,又開始攻打忠順王,並且隨後控制了哈密,同時又向東進兀良哈三衛,而在大明朝這一邊,不管是皇帝英宗還是大太監王振,都對此,不管不顧,相反的,如果遇到邊關求救,朝廷也不派兵前往。所以瓦斯的勢力逐步擴大到了遼東地區,對大明的疆土構成了直接性的威脅。朝廷裡面的有識之士劉球對朝廷的必政提出了改革措施,包括也提到了需要防範瓦刺,王振最後私自派警一位將他迫害至死。
  2. 瓦刺興兵,勸帝親征:公元1449年,瓦刺以明朝答應將公主嫁給也先的兒子結果明朝失信為藉口,興兵來犯,當時明朝的邊關疏於戰備,一座座城池很快陷落,最後大同城也被層層包圍,消息傳回了京師,英宗皇帝派遣駙馬都慰出兵抗擊,結果很快就兵敗了,隨後皇帝召集大臣商議,王振向英宗進言,勸說其御駕親征,英宗欣然同意,京師只留下成王朱祁鈺,由太監金英負責輔佐,咱們的主人公于謙也留守京師。然後英宗皇帝就出兵了,也先誘敵深入,英宗後來得知實情準備回兵京師,結果一番折騰,在作死太監王振的鼓搗之下,最後被圍於土木堡。
  3. 英宗被俘,王振身死:英宗皇帝被譽為土木堡之後,經過幾次突圍都沒有成功,後來放棄抵抗被也先的弟弟賽利王抓住,而太監王振,在英宗的護衛將軍樊忠的怒吼聲“我為天下誅此賊”中,被鐵錘砸死。隨著這次戰爭的落幕,跟隨英宗出征的英國公張輔,還有兵部尚書戶部尚書內閣學士等等50多名朝廷官員全部戰死,還有將近50萬的精銳兵力,也被昏庸的英宗皇帝朱祁鎮以及他的寵臣王振幾乎葬送完了。

英宗被俘,景泰登基

  • 英宗皇帝被俘虜之後,朝廷一片混亂,不過好在太皇太后還有于謙等頂住了壓力,使得朝廷能夠繼續正常運轉,隨後扶保英宗的弟弟成王朱祁鈺監國,英宗的小兒子被立為太子,隨後又剷除了禍國殃民的王振餘黨,然後加強了軍事保衛力量,準備抗擊瓦刺,為了防止瓦刺拿英宗要協,比如說讓英宗命令大將開城門,那時皇帝的命令就是聖旨,這樣對國家十分不利,所以隨後朱祁鈺被推上了帝位,他就是景泰帝。
  • 三個月之後瓦刺的大軍挾持著英宗皇帝,藉口送他回京城,兵臨北京城下,並且在西直門外列陣,而明朝軍隊在於謙的帶領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交戰7天之後,瓦刺軍隊被打敗北歸,英宗也被帶走。後來瓦斯的可汗派人和大明朝和議,但是這個時候已經當了皇帝的景泰帝,當然也不願意他的哥哥回來,後來于謙勸說他現在你的位置已經天定了,就算他回來也不會威脅到地位,所以後來就同意了,朱祁鎮表示,即便回去做一個普通的老百姓自己也願意。
  • 英宗本來這瓦次就做了那麼久的俘虜,結果回到金絲又被他的弟弟軟禁,而且這種日子一過就是8年,在此之前,他的兒子本來是被立為皇太子的,後來,皇太子的地位又被景泰皇帝的兒子替代,他只有在心裡默默感念天不從人願了。結果轉眼之間好事就來了,景泰皇帝的孩子兒子只有一個,結果當太子一年多就死掉了,本來他自己還年輕,才20多歲,按理說還可以生孩子,結果過了不久他就病倒了,而且是病入了膏肓,基本沒有多少康復的希望。
  • 這時一些心懷二心的大臣於是就開始另做打算,相互勾結,準備讓朱祁鎮再次復位,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有武青候石亨,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人,隨後英宗順利復位,而景泰皇帝則被廢除,變回了成王,沒過幾天,景泰皇帝就死了,至於到底是病死的還是害死的,現在史料也沒有確切的證據。他死之後,他的老婆也被刺死,一起陪葬,而抗擊馬刺有功的大功臣于謙等,則被抓進了牢獄。
  • 為了迫害於謙,擁立朱祁鎮復位的幾個太監和大臣串通起來,命令手下彈劾于謙,說他們想私底下迎立英宗叔叔的兒子為帝,但其實如果想要親王回到京城,需要有金牌等信物,只需要仔細查證就可以知道這件是假的,馬上可以,還之於清白,然而徐友貞與石亨等,本來就是想破壞他,又怎麼可能還他清白,于謙也是看明白了這一點,所以覺得自便也沒什麼用處,雖然後來經過查證,要親王進軍的信物都在,最後于謙還是被害死。

縱觀英宗朱祁鎮一生,先是寵信王振,復位後寵信曹吉祥徐友貞石亨等人,雖然這些奸臣後來也都沒有好下場,但是英宗的昏庸無能,被俘瓦刺的苟且偷生,甚至受到要挾,還想命令臣子開門,我覺得罪該萬死的反而是英宗,可惜了救萬民於水火,憑一己之力,拱衛京師驅逐瓦刺的大功臣于謙,最後卻含冤而死,如果歷史可以重來,于謙未被殺,耿直的于謙也許最後也只會忠於景泰帝,朱祁鎮太昏庸了,因為他一個人,害死太多忠臣良將,不過所謂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如果他不勸景泰同意迎回朱祁鎮,可能結局會完全不一樣。


珊珊是個girl


背景:

景泰八年正月,明代宗朱祁鈺病重,但立儲君的事卻遲遲沒有定下來,明大將石亨得知消息後,感覺自己飛黃騰達的機會來了。於是他私下裡勾結太監曹吉祥和大臣徐有貞,三人密謀立太子不如復擁上皇,發動了奪門之變,擁立被困南宮多年的明英宗登基。英宗幾乎是兵不血刃就復辟成功,英宗登基之後,石亨就向皇帝上了第一道奏表——殺于謙!

為什麼?英宗當時也有此疑問,他說:“謙實有功。”滿朝文武,全國上下都知道于謙是有功勞的啊。然而,大臣徐有貞說,如果不殺于謙,南宮之事便是出師無名。皇帝沉默了,滿朝文武都沉默了。英宗點了點頭,所有人都知道,于謙必須死了。

上猶豫未忍,曰:“于謙曾有功。”有貞直前曰:“不殺于謙,今日之事無名。《明史紀事本末》

明英宗復辟後為什麼殺于謙?

1.徐有貞說的沒錯,明代宗是于謙推上皇位的。當年明英宗被瓦剌首領也先抓走之後,想利用明英宗威脅明朝,而於謙為了讓也先死心,擁立明代宗登基。如今英宗復辟,即是表明當年代宗的皇位不正,而其擁立者于謙即是逆臣,所以他必須死。

2.于謙性格剛直,從不結黨營私,使得他在朝堂內外得罪了許多人。

首先,于謙與石亨之間存在著積聚已久的矛盾。于謙本是文官出身,當年北京保衛戰也是不得已才站出來指揮戰鬥的,結果一戰成名。而石亨作為老派武將且於謙有恩於他,此後一直跟于謙並肩作戰,按理說二人的關係應該很不錯的,但事實並非如此。石亨作為老將,帶兵自有一套方法,而於謙作督軍時掌控全國兵權,治軍嚴格完全不按石亨等武將的那一套,有些軍中將領犯了錯,于謙直接問罪,這種直接越過石亨等到將的治軍方法,讓石亨很不高興。可見於謙與石亨積怨已久。

丁亥,殺少保兵部尚書于謙於市。先是,己巳城下之役,石亨功不如謙,而得侯爵,心鬼之,乃推謙功,詔予一子千戶。謙固辭,且曰:“縱臣欲為子求官,自當乞。恩於君父,何必假手於石亨!”亨聞恚甚。亨從子彪貪暴,謙奏出之大同,亨益銜之。徐有貞者,常因謙求祭酒,景帝召謙,闢左右諭之曰:“有貞雖有才,然奸邪。”謙頓首退。有貞不知,亦恨謙。《明史紀事本末》

3.于謙與徐有貞的關係也很惡劣。于謙雖是文官,但“謙性忠孝,才略開敏,自遭寇變,忘身憂國”骨子裡有武將的剛毅,自是看不慣文官集團的怯懦與迂腐。當年英宗被俘虜之後,也先順勢南下準備進攻北京,當時徐有貞還是翰林院侍講,他跑出來說,近來夜觀星象,有大凶之兆,建議遷都南京,以此避禍。于謙聽了之後,怒不可遏,厲聲怒斥說,提議南遷的人應當斬首!京師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動便大事去矣。難道忘記了宋朝南渡的故事嗎?文官曆來主和,而於謙堅決主戰,所以以徐有貞為代表的文官集團一直以來與于謙的關係也不好。所以在英宗下旨處死於謙時,文臣中竟無一人敢言。

4.至於太監曹吉祥,他本是太監王振的門下,當年英宗被抓,都是王振一手造成的。于謙看見這些閹黨就想起了當年的恥辱,怎麼會讓太監再得勢,所以代宗在位期間,朝堂內外基本都聽於謙的,太監曹吉祥不可能有什麼機會。而趁著代宗病重,擁立英宗復辟,太監曹吉祥終於迎來了出頭之日,怎麼可能不將於謙置於死地?

如不殺于謙,明英宗南宮南宮之事便是出師無名,況且於謙當時手握兵權,威脅明英宗復辟成功與否。代宗的登基即是于謙一手促成的,自北京保衛戰之後,于謙力挽狂瀾,一直是代宗在位期間全力依靠的權臣,他官至少保,隨時可調動全國兵馬,甚至案發當晚,臥病在床的代宗被告知有人篡位之時,他的第一反應是問:“于謙呢?”可見當時于謙是有能力也有實力左右朝局的,但是他在當時卻選擇了什麼都不做,還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百官入候景帝視朝。既入,見南城,暨殿上呼噪聲,尚不知故。有貞號於眾曰:“上皇復辟矣。”趣入賀,百官震戒,乃就班賀。上皇宣諭之,眾始定。景帝聞鐘鼓聲,大驚,問左右曰:“于謙耶?”既知為上皇,連聲曰:“好,好。”《明史紀事本末》

結論:于謙必須死。

于謙得罪了滿朝文武百官,當時朝堂之上,武將、文官、太監,全想將於謙至於死地,于謙怎麼可能活命?不過,依我看,還有第三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于謙自己“想死”。其實,無論是當時的朝局,還是皇位的繼承,于謙都看得通透,一切全因立儲而起,而於謙在立儲的問題上,他是沒有明確站隊的。直至英宗復辟成功,兵不血刃,于謙認為這也不失為一個好結果,而且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當時孫太后早已認可了復辟的結果,一切已成定局,于謙自然已經準備好赴死。

另外,就是于謙太愛惜自己的名節,他入朝為官,不是為權,不然他可以在擁立代宗登基後,將英宗一脈清除,他當時有這個實力,但是他沒有這麼做。他也不是為錢,他不治私產,甚至將代宗賞賜的紀念品都封存起來。他只為朝局安穩,為了天下不亂,他可以擁立一個新的皇帝登基,親自上城牆指揮戰鬥,高喊:“社稷為重,君為輕。”所以在一切已成定局的時候,他何惜一死,以他的死,換來生前朝局安穩,換來死後萬世流芳,正是他的追求,就像他的偶像文天祥一樣。

縱觀于謙的死,不禁會讓人聯想起另一位千古忠臣的殞命,那就是岳飛。同樣是皇帝被抓去了北方,于謙選擇另立新君,結果英宗被送回來了;而岳飛則極力北伐要迎回二聖,結果徽欽二帝到死未歸,送回來的只有棺材;同樣是力挽狂瀾,獨當一面,而剛直的性格卻使得滿朝文武百官跟自己關係都不好,最後死時,無一人敢言;同樣是愛惜名節勝過生命,不惜一死,成千古冤案,留忠臣形象流傳後世。


白話歷史1973


先說一下背景,正統十四年明英宗親征瓦剌,結果兵敗被俘,而後蒙古太師也先大舉進攻北京。值此危難時刻,兵部尚書于謙挺身而出擁立監國的英宗弟弟郕王朱祁鈺登基,也就是明代宗,而後打贏了北京保衛戰,使明朝轉危為安。後來英宗被蒙古放回來了,但是被代宗幽禁在南宮。

景泰八年,年輕的明代宗重病不起,而明代宗又沒有太子。在此情況下,陰謀家徐有貞的串聯下發動政變,迎回明英宗復辟,史稱奪門之變。

以上為背景。在政變成功之後,徐有貞向英宗進言要殺于謙,英宗說,于謙有功於國家。徐有貞說不殺于謙,今日之事無名。於是就把于謙殺了。

先解釋一下最致命的“今日之事無名”是什麼意思?奪門之變就是一場政變,就是造反。造反是名不正言不順的,皇位不是合法的。所以絕對不能承認奪門之變是造反,那麼就只能說明代宗是偽皇帝。這就要說到,于謙當初擁立明代宗做皇帝了。雖然在當時英宗被俘的背景下擁立監國的郕王是正確的,凝聚了人心,對打贏北京保衛戰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讓大明朝轉危為安。但是這件事在古代是屬於政治不正確的,在皇帝還活著的情況下怎麼能擁立新皇帝呢?於是在英宗復辟之後,就把于謙擁立代宗的行為定性為造反,只有這樣奪門之變才能是名正言順的。既然是造反,那麼于謙就必須死。

很多人認為,這是徐有貞騙了明英宗,因為代宗快病死了,當時唯一的繼承人是英宗子朱見深,而朱見深歲數又很小,所以只能是英宗掌權。所以奪門之變是多此一舉,而且是拿著英宗的安危博取自己的富貴,萬一失敗,英宗不會有好下場。

這當然是英宗後來清除政變三人組的原因,但其實不是英宗殺于謙的原因。

殺于謙的原因是因為于謙功勞太大威望太高,當時有可能對英宗形成威脅的人只有于謙,殺于謙不是因為于謙不忠,而是因為于謙有不忠的實力。

在代宗死後,固然有可能由代宗遺詔的形式讓英宗復位,或者攝政。但是也有可能出現,由於謙擔任顧命大臣輔佐小皇帝朱見深的局面,讓英宗繼續待在南宮做太上皇帝。而且,在英宗復辟之後,于謙同樣也有實力再把英宗尊為太上皇扶持朱見深繼位。

于謙的結局其實是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皇權的詭異的,做忠臣是不會有一個好結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