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冠肺炎,勇於“認錯”也是科學精神

新華社北京2月11日電(記者丁靜)2月11日,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刊發題為《研究新冠肺炎,勇於“認錯”也是科學精神》的評論。

“分析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屬於SARS冠狀病毒。”9日晚,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在湖北省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的這一表述,引起較大爭議。隨後,陳煥春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屬於“SARS相關冠狀病毒”,此前的表述“存在口誤”。

與此同時,鍾南山院士也通過媒體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是冠狀病毒的一種,它跟SARS冠狀病毒是平行的,“二者是同一類,但不是同一種”。鍾南山還表示,“SARS冠狀病毒”是一個專有名詞,是專門指急性呼吸綜合徵的病毒,它與2019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兩回事。

科學研究無懼爭議,科學家也有可能犯錯。如果自己犯了錯、判斷失準,大大方方承認,該說明就說明,該道歉就道歉,有助於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如果發現同行犯了錯,就公開發表專業意見,有助於澄清謬誤。陳煥春和鍾南山的表現,都展現了實事求是的態度,也是科學精神的體現。

人類戰勝大災大疫,科學始終是有力武器。通過科學研究摸清病毒傳播途徑,才能更有效地開展群防群控;藉助實驗找到有效藥物,才能給公眾送上“定心丸”。科學家堅持用科學精神指導病毒研究,按科學規律不斷突破難題,才能最終找到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制勝武器。

科學就是實事求是。對未知病毒的探索是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必須懷著敬畏之心、實事求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面對複雜疫情,用科學的態度探究未知領域,知錯就改也沒什麼可怕;可怕的是,有一些人沒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在疫情緊急的態勢下失去了科學精神。

當前,針對疫情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我們成功研發檢測試劑盒,找到打開病毒鎖鏈的鑰匙,快速分離出病毒毒株,為研製有效藥物、最終戰勝疫魔奠定了基礎。但是,病毒的中間宿主還未確定,感染人數還在增加,疫情防控態勢依然嚴峻,必須在科學道路上穩紮穩打。

科學也要敢於質疑。新冠病毒被人類掌握之前,誰也不知道結果會如何,敢於對此前的結論提出不同意見,也是科學精神的體現。研究至今,我們對新冠病毒的認識仍然非常有限,科學研究中確實有過不少反覆。好在這些誤區都在進一步探索中被發現,及時扭轉了方向。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研究者都用專業說話,認可探索的不確定性,鼓勵嘗試與競爭,才能提高科研成功的概率,儘快查明傳染源和傳播途徑。

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永遠是“小學生”。在科研中出現錯誤不可怕,別逃避、能正確對待錯誤就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大力營造勇於創新、鼓勵成功、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當前疫情形勢尚不明朗,返城復工壓力巨大,科學家這個關鍵群體一定要保持定力、扛住壓力,用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加強協同攻關,儘快找到致勝武器,助力全國人民共克時艱。(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