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王攘夷與挾天子以令諸侯,做法相似,為什麼導致不同的評價?

春秋時代,自齊桓公起,曾經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尊王攘夷。無論哪一個諸侯,要想會盟天下,必需是以擁護周天子的名義來進行,如同後世的代天巡狩,這樣或多或少的可以標榜自己的名正言順。初起於齊桓公的這個措施不僅使他本人獲得了崇高的威望,更加使得齊國的地位魚躍龍門,一步萬里。

尊王攘夷與挾天子以令諸侯,做法相似,為什麼導致不同的評價?

會盟


尊王攘夷之所以出現,是因為周平王東遷以後,周天子權威如同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隨著兼併戰爭的持續,諸侯國通過兼併開始湧現出了一些引領群雄的翹楚。但是,當時強大起來的諸侯國,仍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足夠實力一枝獨秀,所以只能通過天子的名義來號令天下,直白地講就是代天巡狩的周朝版。他們需要搬出周天子來壓制其他不服管的諸侯國。

當齊桓公即位以後,採納了管仲的策略,通過尊崇周天子來逐步提高自己地位。這個也讓後世的人景仰萬分,紛紛稱讚他們的功績。但是,誰知道,八百年之後,東漢末年,董卓禍亂朝綱,漢獻帝東逃之後,佔據兗州的曹操迅速應詔接應漢獻帝。他所採納的就是荀彧的計策,歪史認為,完完全全是尊王攘夷的翻版。但是就是這個被後世總結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主張,卻落下一個名託漢相,實為漢賊的罵名。

尊王攘夷與挾天子以令諸侯,做法相似,為什麼導致不同的評價?

袁紹


現在對照,這兩個主張除了名字不一樣之外,本質上沒有任何不同,都是因為自己能量不足,然後通過天子來減少反對者,拉攏天子的一些擁護者,最後溫水煮青蛙,實現李代桃僵的計劃。而且,最早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出處也是齊桓公尊王攘夷的典故,但是最後的結果大相徑庭。難道真的是東施效顰,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原因?或者說因為是山寨就不招人待見?

​兗州治中從事毛玠:"今天下分崩,國主遷移,生民廢業,饑饉流亡,公家無經歲之儲,百姓無安固之志,難以持久……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

《左傳》管仲: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音霸),女實徵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

歪史認為不是,他們相同的行為之所以得到不同的評價是因為這三個原因。

尊王攘夷與挾天子以令諸侯,做法相似,為什麼導致不同的評價?

齊軍


第一個就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結果。

儒家的君臣綱常經過幾百年的推廣,早就深入人心。因為皇帝對儒家的特殊照顧,天子與士子形成了一種同盟,對於儒家來說,不尊重天子,破壞了他們的同盟,就是可能威脅了他們未來的仕途,於是在當時就有一堆的士子直罵曹操漢賊。

經過兩漢三百年的持續政策,當初的察舉制度已經發生質變,脫胎於舉薦人才的制度形成了互相吹捧的毛病,然後這樣怎加對方的明望,好讓朝廷徵選的時候被選中的人有足夠的名聲。這個應該就是商業互吹的源頭,反正朝廷對吹牛不收稅。於是出現很多某人才能勝我十倍這樣看起來謙虛的話實際上是為了增加自己的身價的一種途徑。因為我早上吹捧張三,中午張三吹捧李四,下午李四就給我吹捧回來。

漢末時候已經形成的門閥士族早就壟斷一切地方到朝廷的資源,這個本來是一塊巨大的蛋糕,但是曹操主政之後,為了擺脫朝廷的控制,英雄不問出處,大幅度的提拔一大批的寒門人才,擠壓了士族的生存空間。這就招來了士族的反對和抵制。

尊王攘夷與挾天子以令諸侯,做法相似,為什麼導致不同的評價?

齊桓公


另一方面,出身宦官門下的曹操也是經歷了漢末黨錮之亂的士族們深刻忌憚的,本來不齒的對象現在搖身一變成了漢相,這個轉變讓讀了聖人書的士子們沒有及時腦筋急轉彎,譬如司馬懿就多次拒絕了曹操的徵召。

第二個是其他諸侯的反擊,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譬如袁紹一開始沮授建議袁紹迎接漢獻帝,最後曹操快人一步,逐漸形成氣候,在理論上成為朝廷,奉天子以討不臣,曹操通過權術手腕讓自己和漢獻帝劃上等號,難解難分。

《後漢書·袁紹傳》載:"沮授說紹曰:'且今州城粗定,兵強士附,西迎大駕,即官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

曹操自認為自己就代表朝廷,其他的諸侯不認為,迫於現實,曹操不得不拉攏袁紹、迎合孫策、吹捧劉備,當然,這一些全部都是朝廷的名義去做的,看起來公平合理,實際上包藏禍心,其他的諸侯也不是吃素的。

尊王攘夷與挾天子以令諸侯,做法相似,為什麼導致不同的評價?

漢末諸侯


他們明白只要附和曹操,那麼就代表承認了曹操的勢力,此後肯定會被分化瓦解,逐個擊破。上有對策,下有計策。對於朝廷授予的官位、爵位一切笑納,該給的也及時地送去。但是,巧妙地分開了曹操和朝廷的,一句名為漢相、實為漢賊就讓曹操試圖融和自己和朝廷的努力。諸侯的態度很明確,皇帝來了,我侍奉,曹操來了,我為國殺賊。當然,同樣迫於現實,口號喊得震天響,沒有幾個有實際行動的。除了袁紹奉衣帶詔討賊,孫策試圖襲擊許昌之外,劉備多次試圖以漢朝宗室的名義噁心一下曹操。

還有另外應對終極招數,最代表的就是關羽的降漢不降曹。這句話雖然是演義情節,但是給自己留下了巨大的活動空間,投降漢朝,名節不會受虧,和曹操最多屬於上下級關係。而投降曹操,名節有損,和曹操有主僕關係,屬於背叛。這也是此後關羽千里歸劉備的原因,他或許自認為當初投降的是漢朝朝廷,與曹操無關。曹操的重要謀士荀彧也是這個原因,在曹操作為丞相的時候竭力輔佐,當初勸迎天子,但是一旦有僭越的嫌疑,阻擋曹操受封魏公。

面對曹操奉天子以討不臣的輿論,諸侯之間除了武力應對,輿論上也不閒著,不斷的汙名化曹操,總之,一句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什麼都可以擋回去,最後逼得曹操不得不來一個類似罪己詔的《讓縣自明本志令》,假裝放棄封地來減輕輿論壓力,證明自己不會篡漢,即使明知,這個黑點早就洗不白了。

尊王攘夷與挾天子以令諸侯,做法相似,為什麼導致不同的評價?

春秋諸侯


第三個原因,攘夷和令天下是兩回事。

齊桓公的尊王攘夷是一句響亮的口號。尊王和攘夷是兩回事,兩者相輔相成,尊王為了攘夷,攘夷是為了更好的尊王。他尊王是旗幟,攘夷是手段,稱霸是目的。齊桓公沒有試圖通過尊王來讓自己凌駕於天子之上,他九合諸侯都沒有僭越臣子本分,每一次都是在攘夷之後。

而且,他的口號不只是喊喊,確確實實的攘夷了,協助燕國擊敗東胡,協助邢國、衛國擊敗狄人復國。威逼楚人,減輕中原諸侯國的壓力,所以在孔子眼中給予他們非常高的評價!

尊王攘夷與挾天子以令諸侯,做法相似,為什麼導致不同的評價?

曹操


但是曹操,當時沒有夷人可攘,匈奴早就分為五部、鮮卑、烏桓離他很遠,所以他只能令諸侯。這一些諸侯和夷人的區別就是他們也都是漢臣,夷人攻滅周朝封國,禍國殃民。而漢末的諸侯雖然即使自立的,並沒有不臣於漢,當然,僅僅名義上。他們在該繳納的稅負象徵性地繳納之後只要不僭越就是漢臣。

譬如僭越的袁術就成了眾矢之的,討伐他沒有什麼不對,也就是說只要眾多諸侯自認漢臣,那麼曹操就沒有辦法討伐他們。因為師出無名。

這就產生一個矛盾,本來曹操指望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有實力的諸侯正打算清君側。結果就是眾口一詞,把持朝廷的曹操成了黑化人物,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成了篡位的前奏。挾天子在於令天下,而不是尊重天子。令諸侯是為了自身權力更加穩固而不是為了攘夷。所以,最後而尊王攘夷依然是匡時救世的本意。

尊王攘夷與挾天子以令諸侯,做法相似,為什麼導致不同的評價?

劉備


總結

兩個類似的做法,經歷千百年之後,一個黑化,一個美化,或許無論結果如何,我們現在的評語是哪一類,都不是他們的初心,他們的初心其實也是類似的,只是為了獲得當下的利好。可是,得到不同的評價!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假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

正如後人的詩句,假如曹操早死二十年,在奉迎天子之後身死,那麼會得到什麼樣的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