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你觉得贾宝玉娶了谁会幸福?A: 林黛玉,B: 薛宝钗,C :史湘云,为什么?

心恬澹


娶谁都不会幸福的。

过去讲究夫唱妇随,可是,做为贾宝玉这样的一个“夫”,他的"调″在哪里呢?

一个家庭要幸福。最基本的是要有物质保障。在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之中,宝玉能做到吗?他在贾府从来没有关心过贾府的状况,王熙凤、贾探春、薛宝钗、林黛玉,甚至平儿都看出了贾府的危机,并想办法解决这样的危机,可是贾宝玉被告知后,却置若罔闻。

王熙凤是一眼洞穿了他。很明确他是不堪贾府的重任的,不然他也会成为王熙凤生病之后,管理贾府的一个人选唯一或之一。这样一个不觉贾府危机,又无能力完成贾府工作的,他会在婚后为自己的妻子、家庭定上一个什么样的物质保证的"调″呢?恐怕连要饭的能力都没有吧。

另外,一个家庭的幸福还需要精神保障。贾宝玉天真的希望大观园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乐园,每天有姐妹们陪着他去消费时间,并且他要在这里趁姐妹们分散之前,化灰化烟,飘向大海飘向天空,这样的一个理想主义者,能给家庭的精神保障又能是什么呢,他会定出昂扬向上的夫唱妇随的"调″吗?恐怕直到死也不知道家庭精神贫乏的原因吧。

总之,贾宝玉是不能够为妻子,为家庭定出一个生存向上发展的调子,他无论娶谁都会是对方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去办,这样的家庭何谈能够幸福?特别是那样的一个年代。


文学与教育


大家好!我是醉吟扶夷。如果这不是一道必选题,那么我的答案是:别傻了!贾宝玉娶了谁都不会幸福的!为什么我会这么认为呢?

虽然《红楼梦》因为种种原因到八十回就戛然而止,我们没有办法知晓贾宝玉的最后结局。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前八十回的走向来推测贾宝玉成家的时间应该和贾家被抄家的时间相去不远;而且,贾家被抄是必然之事。因此我可以断定:无论如何,贾宝玉都不具备给人幸福的能力,不管他的妻子是谁,原因有三。

生存能力上:抄家后的贾宝玉,连最起码的独立都无法做到,如何能给人以幸福?

前面说过,贾宝玉成家的时间应该就在贾氏家族被抄前后。贾家被抄后,富贵公子哥儿贾宝玉彻底失去了可以继续享乐的温床,他需要直面残酷的生计问题。

贾宝玉这朵温室里长大的花朵,经得起外面寒霜雨雪的摧残吗?他没有任何谋生技能,要如何养活自己、养活老婆、以及哺育将来诞生的孩子呢?

  • 走科考之路吗?他平生最厌恶的就是官场中人,且不谈他的学问够不够他参加科考,即便够资格,他会放弃原则去违心地做自己最恶心的事情吗?他是一个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的人,换言之,他绝不会放弃自己的原则去走上官场,与他曾经最厌恶的人沆瀣一气;

  • 是要学贾雨村卖字作文为生吗?贾雨村好歹也是进士之材,贾宝玉那些精致的淘气,放在从前的朋友圈里自然点赞声一片,那是因为人人都看着他身后的贾府,想巴结、奉承、利用他,真要让他去街头卖字作文为生,弄不好就会饿死街头;

  • 他也不是做商人的料。商人需要左右逢源,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一点他倒是在行,可惜全用在哄女孩子身上了。这技能用在养在深闺中的女孩儿身上自然好使,可是真想用在真刀真枪挣钱上,恐怕还不如他表哥薛蟠薛大傻子呢!

小结:不管前面有多少种假设,其实作者和脂砚斋都已经给出了答案。《红楼梦》的作者,也就是书中贾宝玉的原型,开篇就自述:“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所处的环境是“茅椽蓬牖, 瓦灶绳床”;与之相对应的,脂砚斋也曾评他后来沦落到”寒冬噎酸虀,雪夜围破毡“的地步,可见有多惨!试问这样一个贾宝玉,沦落到了这样的一种地步,任是谁做了他的妻子,怕也不能被称之为”幸福“吧?!


思想上:贾宝玉太天真,毫无务实精神,并且对即将到来的风雨毫无准备,也不想去准备,他的肩膀扛不起家庭的重担;

在贾家抄家之前,贾宝玉只需每天安份做个米缸中的肥虫即可,自然不需要他去务什么实,或者未雨绸缪什么的长远打算。在他看来,未来风也好,雨也罢,都太遥远;人生苦短,该当及时行乐才对。

于是,连寄居贾家的林黛玉也嗅到了贾家即将到来的危险气息、并当面警示贾宝玉时,贾宝玉是怎样回答林黛玉的呢?请看《红楼梦》书中原文:

听听他这没心没肺的腔调!俗语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试问将来他若娶了妻生了子,贾家不倒也就算了,他可以继续心安理得地过他的神仙日子;但是我们都知道,贾府最终遭了大难,贾家的人也死的死、散的散;当那一日来临,对此毫无思想准备的贾宝玉首先就崩溃了吧?他又该如何去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周全呢?

《红楼梦》的价值在于,它并不是一本凭空幻想出来的小说,它绝大部分的创作直接取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因此,它忠实地记录与再现了贾家作为当时封建贵族阶层豪奢放荡的生活原貌;它通过对书中主人公贾宝玉沉迷享乐、不思进取、庸碌无为的思想的着力刻画,揭露及预示了这个腐朽阶级覆灭的必然性;同时,它也对后世之人也起到了意义深远的警示作用。

性格上:贾宝玉没有担当且性格软弱,犯了错误从不知道勇于承担,保护不了想保护的人。

虽然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是一副处处为女孩子着想的人设,但是不知道有没有人留心到,凡是受到贾宝玉厚爱的女子结局基本上都很惨。

且不提金钏儿为他之过愤而跳井自尽,晴雯因受他之累被逐最终病逝,芳官因他出家……单单只提一个被他珍而重之、呵护备至的林黛玉,最后也不能被保全,终于为他泪尽而逝。

这一切,究竟是为何呢?

答曰:都是因贾宝玉的性格所造成的。

  • 他当着母亲的面调戏婢女金钏儿,在母亲发作后却一跑了之;——这在我看来,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 他把怡红院的丫环们一个个都宠上了天,全然不顾这样会为她们招来无数人的忌恨;当晴雯和芳官等人被他母亲王夫人撵逐出府时,他却连一句像样的话儿都不敢说;更不用提事后施以援手,帮助她们渡过难关;——这在我看来,是毫无担当的行为;

综览《红楼梦》整部书,纵观贾宝玉的所有行为,他从来不曾为自己的行为买过单、负过责,他的人生中,没有”责任、担当”这些字眼;这样的一个人,怎能指望他在贾家败落之后,能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又有哪位姑娘,嫁给他能得到幸福?

答案是:没有人。

总结:《红楼梦》作者用血泪写就的这部鸿篇巨著,其目的不单单是为了颂扬他身边那些优秀美丽、可歌可泣的女孩们,更在于他在书中对自已年轻时候的所作所为做出的深深忏悔;他曾历数自己的罪过:“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并借此告诫后人:作为年轻一辈,自当在年富力强时奋发图强,干一番事业,才能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自己,才不至于辜负了那些爱着你以及你爱着的人。而如果你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那样,将珍贵的时光挥霍在了恣意享乐上,待到你半生蹉跎之际,再去深深地懊悔,却也如《红楼梦》的作者那般”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了!这,同样也是《红楼梦》的精髓所在。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如果我是丈母娘,我是绝对不会把女儿嫁给贾宝玉的!更不要提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这三个优秀的、如精灵般的女孩子,她们值得更好的男人!


醉吟扶夷


《红楼梦》中你觉得贾宝玉娶了谁会幸福? A:林黛玉 B:薛宝钗 C:史湘云

我觉得贾宝玉娶哪一个都不会幸福。

01.体弱的黛玉只适合作为精神伴侣,不适合娶为妻子过俗世生活。

宝玉和黛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俩人渐渐长大,相互萌生爱意。尽管俩人时有争吵,但是内心都认定了这段木石姻缘。

但是黛玉的生命就像诗一样虚无缥缈,每天只吟诗作对,甚至那个朝代闺中女子必做的女红,她也甚少动手。

黛玉从小体弱,从会吃饮食开始,就开始吃药,她就像下人说的风吹吹就倒了。 这样体弱的妻子,婚后很难操持家务。

就算王熙凤如此精明能干,身体底子不错的人,管理偌大一个荣国府,最后尚且支持不住倒下了。

试问黛玉这样的身子骨,又如何能担得起宝二奶奶当家的重任呢?



02.宝钗擅长当家管理,但她和宝玉没有感情,少了感情纽带,婚姻将脆弱不堪

王熙凤小产后身体大不如前,暂时下放权力给探春,李纨和宝钗。探春提出让仆妇打理园里花草竹子等,兴利除弊,也是一项收入。

宝钗在此基础上,提出年底的总收入拿出一份给负责打理的仆妇,体贴她们忙活一年。大家都对她感激不尽,更死心塌地为荣府尽忠了。

宝钗的管家能力了得,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宝玉并不爱她。如果勉强成亲,宝钗就算有能力当家,她和宝玉之间也不会幸福。

宝玉反对父母安排的婚姻,他是有感情追求的。让他天天跟宝钗一起,他厌恶宝钗的务实世故,宝钗不懂他的放浪形骸。他们的结合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悲剧。



03.湘云玩心重,她需要的是成熟稳重的丈夫,而不是同样心志不成熟的宝玉

湘云是那个保守封建年代少有的爽朗女子,天真烂漫,不太懂得人情世故。

刑岫烟暂住迎春房中,由于家贫,下人都看不起她。岫烟手头紧张,眼看天气转冷,却只能把棉衣当了换钱。宝钗发现了,问她要当票先把棉衣换回来。

谁知道当票被湘云发现了,宝钗只好把原委告诉她。她听了就嚷嚷着去质问迎春,给岫烟出气,宝钗好不容易才按下她。

湘云像不像小孩子?她的不懂人情世故,冲动火爆都是她的弱点。


她需要一个能包容她,引导她,耐心等待她成长的丈夫。而不是像宝玉这样自顾不暇,同样不成熟的丈夫。



既然宝玉无论娶黛玉,宝钗,还是湘云都不会幸福,那他娶谁才会幸福呢?

我觉得,宝玉作为一个心智还没成熟的男人,他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先成熟起来,那样子他才有资格进入婚姻。否则他无论娶谁,都不会幸福的。


乔念一


楼主这个问题提问的极为出彩。“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红楼梦的精髓,宝玉娶了谁会幸福这个问题用它来回答同样适用,在我看来林黛玉知世故而不世故,薛宝钗知世故而通达世故,史湘云不通世故。如果宝玉娶他们为妻,从浪漫主义爱情角度来讲,当然娶黛玉更加幸福;从生活更美好角度来讲,当然非宝钗莫属;而从率性自然来讲,湘云则最为合适。


一、浪漫主义林黛玉

红楼梦主线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的鸿篇巨制,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在大家总体上看来可能任性、刻薄、爱哭、爱吃醋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黛玉也是最为和宝玉心灵相通的她。

黛玉和宝玉一样有些反叛封建主义的精神,她也喜欢看宝玉喜欢的《西厢记》《牡丹亭》等书籍,蔑视封建礼教,她从来不和宝玉谈其他人口中的纲常礼教、仕途经济等。二人在精神世界中惺惺相惜;但是另一方面二人都不是那么生活化,如果在一起没有会持家的一方,没有物质的坚实基础,可能不会很长远,因此,二人在浪漫主义的爱情中来讲可谓是神仙绝配。


二、现实印象薛宝钗

红楼梦最终的结局我们也都知道,贾宝玉最终与薛宝钗在一起,但是也以悲剧收尾,宝玉出家当了和尚。这也是对现实无奈的一种反抗,当然这最大的决定性因素我认为是宝玉的性格问题所导致。

薛宝钗用三个字来形容就是“会做人”。小小年纪在勾心斗角的贾府里便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深受众人的喜爱,俨然一副女强人的样子。除此之外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这样的放在如今来说无论谁娶了都可以称得上人生赢家了,如果宝玉是致力于贾府可以走的更远走的更好,娶宝钗无疑会很幸福。


三、天真无邪史湘云

与黛玉和宝钗相比,书中对湘云的描写少了很多,但是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丝毫不减。尤其是这一段,极为生动:宝钗生日,凤姐拿龄官开黛玉的玩笑,众人皆知,却都默不作声,唯恐惹恼了林妹妹,偏偏心直口快,没心没肺的史大姑娘“口无遮拦”地笑道:“倒象林妹妹的模样儿。

一句话得罪了黛玉,同时反映了湘云的口无遮拦,在深谙世故的贾府里有这么一个人存在着,也为这个府邸注入一丝活力。并且湘云父母早逝,身世较为悲惨,下层经历比黛玉,宝钗丰富。如果宝玉以平常心的婚姻态度来对待,湘云绝对是理想型妻子,心直口快,喜怒随心并且会持家。

所以,从不同的维度来看三者各有千秋,但是曹雪芹在写故事时并没有这么成全任何一个人,这也是作者本人的厉害之处吧,红楼梦还需要我们细细的用人生去品读。


微光人文


那毫无疑问,应该是林黛玉啊!

开诗社的时候宝玉得了一个称号,叫做“富贵闲人”,他追求一种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让他痛恨一切与功名有关的东西,要远离八股文,远离追求功名的考试,远离官场倾轧,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

但是这样的生活,薛宝钗和史湘云显然不能给,薛宝钗多次要劝他好好读书,努力上进,求取功名,以至于宝玉听到宝钗说这一类话一句话不说抬起腿就走路了。而看似乐观豁达的史湘云,也劝他到了一定的年龄了,要仔细一下他仕途经济学问了,这些都是让宝玉觉得万分痛苦的事情,觉得好好的女孩儿,为什么会受到物质的浸染,变得这么市侩?让人无法接受。

只有林妹妹从来不跟他说这些,所以在宝玉的嘴里时,林妹妹可曾说过这样的混账话?让湘云大为惊讶:这是混账话?在宝玉的世界里面,唯有林妹妹是没有说过这样的混账话,所以他才引她为知己,黛玉也视他为知己,他们彼此为知己。

或许有人会说黛玉身体那么不好,宝玉娶了黛玉也不能长久,黛玉为什么不好?因为她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自己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自己对宝玉的那份感情,不知道将来会飘向何方,所以她才会顾影自惊,在时光中慢慢的凋零,如果她跟宝玉这份确定的感情能够落在实处,也许身体上的病就可以好了,心病也没了。

即便是最终黛玉真的身体不好不能治,能够走到一起也拥有了值得珍藏一世的幸福。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人生真的需要追求的是天长地久吗?曾经拥有何尝不也是一种幸福?


苏小妮


《红楼梦》中你觉得贾宝玉娶了谁会幸福?A: 林黛玉,B: 薛宝钗,C :史湘云

首先,贾宝玉要娶的应该是自己喜欢的,自己想娶的,而不是你我心目中觉得的他娶了谁,他就会幸福。如果这样想的话,那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和王夫人有什么区别?和古代的封建大家长又有什么区别。

贾宝玉不喜欢,娶个天仙,他还不是不喜欢,照样不幸福。

就如王夫人给贾宝玉娶了大家心目中的贤妻良母薛宝钗一样,有用吗?没用。在王夫人看来,贾宝玉有这么好的妻子,应该幸福了吧。然而贾宝玉幸福吗?不幸福的,“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最后贾宝玉出家了。

能说薛宝钗不好吗?不能吧,薛宝钗简直是现在很多男人理想中的对象,怎么可能不好?很多人叫嚣着娶妻就要娶薛宝钗。薛宝钗不是不好,是太好了,这样好的妻子,贾宝玉就是不喜欢,就是觉得不幸福,就是愿意出家当和尚也不愿意和她过,你能有什么办法?

同理,史湘云也是一样的。在贾宝玉的意识里,从来就没有想过和史湘云一起过的念头,他就是把史湘云当成是自己的妹妹,要贾宝玉娶自己的妹妹,能幸福么?

所以,贾宝玉还是娶林黛玉,他喜欢林黛玉,他爱林黛玉,同样林黛玉喜欢他,也爱他,二人在一起,以后的日子是苦是甜,那是他们的事,反正他们觉得幸福就好。

再说,不要以现在人的思维去想古代人,古代的文人还是很多能耐得住清苦的,至少林黛玉的性格能耐得住,说不定粗茶淡饭,林黛玉的身体反而好了呢,耕读人家,在古代也是很多文人的追求。


落葉kv


毫无意外,是林黛玉。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爱她,她也爱他。

《红楼梦》中宝黛没有结合,并不是他们的爱情出了问题(在高氏续书中,宝玉感到黛玉说话很不中听,感情很隔阂,并且结婚以后“把敬爱黛玉的心,略略移到宝钗身上”,成了爱情的叛徒,与原著大相径庭),而是大环境的变迁,也就是家族的败落。那么,宝黛结合,有一个前决条件,就是贾府没有败落,至少没有获罪抄家的大动荡,没有“一败涂地”“子孙流散”之类的剧烈败落。

如果没有这样的大动荡,贾府在正常的轨道上生活,虽然入不敷出,也不至于马上一贫如洗。而由于宝玉的特殊地位,贾府的财富资源,肯定是偏重于他的。正如宝玉自己预料的:“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 ”

肯定不能像从前那样热闹了。好在宝黛二人,除了感情上近于苛刻的追求完美之外,生活上还是能够将就的。宝玉在家里山珍海味、食不厌精,到了水仙庵能吃当地的饭菜,甚至于吃芳官的剩饭也觉得很香。黛玉呢,螃蟹不能多吃,烤肉吃了不消化,她的挑剔主要是在于洁净方面。

两个人都不喜欢俗务,算账、管家。如果是今天,这可能是不可弥补的大问题。但是在当时,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王夫人也同样对管家权力没兴趣,不是可以借调侄媳妇王熙凤代行职权吗?而宝玉身边,现放着一个事无巨细、周到细心的袭人,可以弥补不足。

宝玉的人生理想,是与黛玉袭人“同死同归”。这两个人,一个照顾他的心灵,一个周全他的生活。在她们的陪伴之下,宝玉可以获得最大的幸福。


栖鸿看红楼


命中注定贾宝玉娶黛玉宝钗都不会幸福,娶史湘云却不一定!

1.娶黛玉说。假如宝黛两人有幸结合(当然定要贾母点头同意),两人初初会在这棵老树荫护下会有一段时间的幸福生活。贾母的离世,这段好日子也就结束了。因为这时候轮到王夫人话事了。王夫人从来就不喜欢黛玉,只是当时碍于贾母面子,不敢表露出来而已。现在,贾母走了,她肯定不会容忍她不喜欢的人做她的儿媳妇的。刁难辱骂这些就够体弱多病的黛玉喝一壶的了,严重一点就直接代儿子休了她。即使不休她,黛玉不生个一男半女,王夫人会饶了她?封建社会子嗣问题可是大问题啊!娶黛玉注定是不会幸福的!

2.娶宝钗说。宝钗人品性格样貌才华没得说,当然是最理想的贾家媳妇。小说里疯癫痴傻的宝玉在众人的欺骗下确实也娶了宝钗。结婚初,由于宝玉失玉处于半疯半痴状态,他们的婚姻有名无实,很长一段时间都各睡各的,并没同房。宝玉一直钟情黛玉,他的痴他的傻多半也是为黛玉而痴为黛玉而傻。宝兄弟并不爱宝钗。虽说他们最后功圆房,并且为贾家留下后,可最终宝玉在考过功名后弃父母弃妻子弃功名而去,跟一僧一道云游去了。很明显这样的婚姻留下的只有痛苦。

3.娶史湘云说。宝玉和湘云关系不一般,自小一块在贾母身边长大,两人感情特好。史湘云爱说爱笑性格活泼开朗,是个直肠子,为人爽气,嫣然就是一个男孩子的性格。假如没有林、薛两姑娘的出现,宝玉和湘云说不定还真能成为一对伴侣。因为她们是有感情基础的。小说原文:湘云长大后第一次来荣府,我们看宝玉的反应:且说宝玉正和宝钗顽笑,忽见人说:“史大姑娘来了。”宝玉听了,抬身就走。宝玉听说湘云来了,曹公用的是“抬身就走”而不是“转身就走”,这个动作太形象了,写出了宝玉听闻云妹妹来了之后急于要见到的迫切心情。后文黛玉取笑湘云,结果又被湘云打趣,黛玉追着要打湘云,被宝玉拦着笑劝道:“饶他这一遭罢。”由此可见,宝玉湘云的关系是非常亲密无间的,这种胜似亲兄妹的关系,比黛玉、宝钗都要更深一层。至于婚后幸不幸福,这个还真难下结论了。



媛欣520


若是把时间定位在现代,贾宝玉娶林黛玉,史湘云,薛宝钗娶谁都会幸福。

把时间定位在红楼梦的那个年代,贾宝玉娶林黛玉,史湘云,薛宝钗娶谁都不会幸福。

这就引出了我要答题的重点:什么是幸福?

借用一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能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隶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求知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当这一切都被满足时,一个人大概可以说自己是幸福的。

首先假设荣国府沒有败落:

那么人的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宝玉可以通过正常的荣国府的运转来得到。衣、食自有丫鬟、婆子小心侍奉;安全上有长辈关照,在家有嬷嬷,岀门有小厮和仆人。这样的宝玉有结婚的能力。

但这样的宝玉娶谁会幸福?

1.林黛玉。

宝黛结合会幸福吗?

不会。宝黛是知己。他们间有灵性上的共鸣;有精神上的相知。但阆苑仙葩和美玉无暇的结合,因为没有泥土的滋养而不会长久。

若宝玉如贾琏般能主理家事还好。但宝玉在这方面根本毫无能力。

宝玉根本不懂家务用度花费这种事藏这事藏掖太多,荣国府的仆人沒几个手是干净的。贪污东西绝对会是雁过拔毛。

赖大,林之孝一类的就大贪,如修建大观园;贾芸之流中贪,如大观园种树;婆子们小贪,如点心吃食、腊烛灯油之类的。

宝玉是什么人?想什么就知道要。根本不算花费。他可是连戥子都不识的公子哥儿!怡红院开夜宴,在他眼皮子低下,婆子们就偷酒。应了那句话,耳目所见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贾政不理俗事家务,王夫人上年纪,李纨守寡,贾环是庶出还要举业,那么贾政房的俗务必须由己婚的宝玉学习处理。

当家理事,迎来送往是宝玉最讨厌的事!可这事他要天天做。这时的宝玉还不如薛蟠呢!至少薛蟠还能应对俗人。那些俗人可不不美,不会听宝玉做《姽婳词》。

宝玉会天天越活越拧吧。还伤自尊。且身后还有贾环赵姨娘虎视眈眈的看着他呢。

林黛玉在婚后会真正可以支配自己的财产。黛玉有理家的能力,这能力是贾母教的。且宝玉不是荣国府的继承人,贾琏、王熙凤会在宝玉婚后继续当荣国府的家。

林黛玉只要管她的小家就可。黛玉能把家过得有滋有味,也能算计收支,对于宝玉花钱如流水的公子哥儿行为会看不下去。

但公子哥儿的行为很难改。林黛玉没有家族支持,如果宝玉遇上事儿,沒有王仁一样的亲戚会帮助他。

王夫人不喜欢黛玉,面对王夫人、赵姨娘、贾环这些复杂的关系,黛玉需要有能力的丈夫支持,可宝玉有心但是无力,他只会能哄就哄,能躲就躲。

黛玉的身体会越来越差,也许会成为第二个李瑞珏,还泪的依旧会泪尽而逝,孤单地病死……当基本的生存都保证时,难有幸福

2.史湘云

宝玉娶史湘云不会幸福。

史湘云豪爽大方、心直口快。是个活泼明媚的姑娘。

史湘云同宝玉不是一类人,他们根本聊不到一块儿。他们之间互相以对方的身上都找不到归属感。

宝玉同史湘云连那种惺惺相惜,人生相逢贵相知的感觉都没有。

他们只是从小长大的哥哥妹妹,真的成婚后会像凤姐同贾琏一样,越活越活不到一块儿。

还不只这些,王夫人不喜欢黛玉,可她也不会喜欢史湘云。王夫人就不喜欢活泼开朗,心直口快的姑娘。史湘云的境遇许还不如林黛玉呢。至少林黛玉懒与人共语,在长辈面前很少说话,以免出错。可是史湘云这一点都做不到,婚后不久,王夫人就会非常讨厌她。

这家里还有一个定时炸弹赵姨娘呢?赵姨娘喜欢串门子。闲时带着阴谋诡计和歪心眼到史湘云的房里,和她的说说话。在别有用心的婆子嘴里,传到王夫人哪儿就会变成一场家庭大战。

史湘云不是黛玉,不是宝钗,她不会受这个气,一定会去找赵姨娘或者婆子理论清楚。于是一场弥漫着硝烟的战争开始了,这时的宝玉便会像薛蟠一样,干脆躲出去吧,因为娘也惹不起媳妇儿也惹不起……

这样不会幸福。

3.薛宝钗

宝玉娶薛宝钗不会幸福。

因为薛家连安全都无法保证。有薛蟠这个无法无天的大舅兄,整个贾家都跟着丢面子。薛蟠的举止骄奢、弄性尚气在自己的老家尚可,但在京都,比他傲慢比他有背景的公子王孙多去了,某天这个不知好歹的大舅兄,一定会给宝玉惹上惊天的是非!

薛宝钗有能力、有才华,她一心望夫成龙。宝钗渴望凤冠霞帔,渴望惊天富贵。夫荣妻贵,她一定会把她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股脑的加在宝玉身上的。

贾政可以允许宝玉不走科举之路,但这件事情到宝钗这一定行不通。宝钗一定会让宝玉好好读书,举业而仕的。

我不知道《薛宝钗借词含讽谏》说的是什么?但肯定跟这些脱不了关系。

宝玉岂是容易劝动之人!于是宝钗会扮演好她的好儿媳和管家奶奶的角色,宝玉同她举案齐眉,但举案齐眉也可以叫相敬如冰。

这样不会幸福。

可贾府会败落

贾府败落后,四天家族都会败落,那时谁也顾不上谁了!

宁国府的僭越与荒唐;贾赦的"石呆子扇子"事件;贾琏与平安州的联系;王熙凤逼死守备之子和张金哥这些事都会被翻出来。薛蟠打死冯渊也会重审,那时什么审美情趣、什么诗词歌赋,自尊、自我实现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生理需要。先保证吃上饭为重。这时的宝玉,什么灵性,什么叛逆,什么见识都沒用,有用的是才华变现的能力。这能力说白了就是赚钱!

这时的宝玉娶谁?

黛玉

黛玉定会不离不弃。她不是贾家人,抄家拿人与她无关。可黛玉身体不好。假设她活到了那一天,还能吃得起人参养荣丸吗?还有暖和的屋子吗?还有大狐狸的斗蓬保暖吗?还有燕窝粥养身吗?这些宝玉供得起吗?

宝玉会什么?会做诗,会写字。但若是给人当清客,宝玉的骄傲无法讨主人欢心。若是当先生,宝玉无功名是怕沒有人能看得上他,当年贾雨村被林如海看上成为黛玉的老师时,贾雨村可是进士出身。若给寺庙抄经文,只可得温饱。

这样的宝玉同黛玉只能是悲剧。他只能看着黛玉病重一天比一天重,却毫无办法。黛玉泪尽而逝,真的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时识便遍愁滋味的宝玉,绝对不会再长篇大套的做出什么诔文,真的伤痛,从来痛不欲生,焉有心还卖弄什么文采?

宝玉连黛玉的生存需要都保证不了,黛玉只会是他一生的痛,哪还有幸福?

史湘云

湘云的活泼开朗,湘云的热情,湘云的男子般的豪情都能让她从公侯小姐到为人仆人这个巨变中活下来。

被抄沒的公侯亲眷是什么下场?或打、或杀、或卖。湘云一样逃不过被卖的命运。湘云从小就精于女红,她不是养尊处优的姑娘,她有让自己得温饱的能力。

湘云会活下来,可败落的贾宝玉本事把湘云赎出来吗?贾赦卖嫣红花800两,刘姥姥赎巧姐也得花费百两。

宝玉有钱吗,他拿什么娶湘云。也许若干年后,湘云会逃岀来,然后同宝玉一同写一部小说,那部小说讲的是一个记在石头上的故事……

但看过繁华落尽的宝玉、湘云只是相伴,这种相伴会有安全感,无关于爱,无关于情。无关幸福。

宝钗

宝钗的哥哥薛蟠有人命案子,这个案子就会在贾家败落时,让薛姨妈所有的财产去救她儿子。

那时沒了亲哥哥的帮助,谁还会为了宝钗花几年的时间弄来花儿、朵儿、霜儿、雪儿来做冷香丸?

宝玉吗?他是富贵闲人的时候都做不到。配药同读书一样,都需要耐心,但宝玉沒有。

这时没了财产的宝玉自己都顾不成自己!哪有闲钱配药。

宝钗的自尊,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志向必然会逼宝玉读书、科考。

只有宝玉向上,宝钗才会觉得有希望,才会有安全感。

李纨对贾兰能做的一切,宝钗都会对宝玉做,最后宝钗会恨宝玉。宝钗恨的是,宝玉为什么不是贾兰。

宝玉

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有余,悔又无益,之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地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母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劝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

此为《红楼梦》此书的本旨,亦为闺阁昭传。故宝玉娶谁都不会幸福。


薇薇polly


娶谁为妻,小可经历了许多转变。

一开始是宝姐姐,因为她完美到无可挑剔,中国古代小说中最完美的女人,好像还没有之一。贤良淑德,忠贞不二,持家治事,绝对是母仪天下的首选。可是她太完美了,她不像人,像一个人工智能。

薛宝钗不爱我,不止不爱我,她不可能爱上任何人。我可以和她在床上七十二变,但对不起,她所有的表情可能全是假的,她没有爱,也没有欲。唯独真情流露的时候就是和薛蟠吵架之后哭了一场,可是一瞬间不代表一生。

我为什么不能娶一个爱的女人为妻呢?哪怕是惜春,哪怕是平儿,哪怕是周瑞家的。

除非我也无情,所以无情的薛宝钗是我的良配,可惜我不是。

然后就是史湘云(或贾探春),湘云大气,不为会小枝小节鸡毛蒜皮等事情纠结,只要你给她以尊重,她会成倍地反馈给你。史湘云是另一个角度的李清照,所有美德一样不缺,而且豁达聪慧,重要的是她能吃苦,能苦中做乐,不失赤子之心。贾探春可能更上一层楼,因为这是一个济世名士,给她一个平台,她就是管仲,就是诸葛亮。

我不想娶一个君子为妻!

之前不喜欢林黛玉做为妻子,原因自不必多说。后来在一篇回复中说,如果林黛玉还泪的主体是屠夫,那么她会心甘情愿地把自己养得白白胖胖,为了两斤猪下水和邻居吵架骂街,如果林黛玉还泪的主体是将军,林黛玉会苦读兵书战策,然后化身为顶级军师在幕后运筹帷幄,她为成为张良!

之所以林黛玉变成那个样子,并不是她的属性,仅仅是因为那个人是贾宝玉,贾宝玉要那个样子,所以黛玉是那个样子。《红楼梦》通过许多细节交待了林黛玉的隐藏属性,比如会持家,会管理,会人力资源,甚至连人情往来都极为高明,仅仅因为爱上了宝玉,才变成了那个样子。

如果我是宝玉,我会直接和她说,黛玉妹妹,我会努力奋斗,让自己有能力做主,做我们的主,你也要养好自己,白白胖胖的等我。

你猜黛玉会如何做?

黛玉才是良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