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写过长篇小说的作家到底能不能算文学家?

韩石头的世界


当然算!因为鲁迅先生没写过长篇小说,就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拿来说事,说鲁迅算不上作家。其实,说这些话的人都是些自以为是的狂妄之徒。尤其台湾那个什么李敖就是如此之人。鲁虽没写过长篇,但他某些精彩的短篇中篇胜过现在一些人的长篇。他没写过剧本,但他的不少短中篇被改编成戏剧、电影,受到广大人们的喜爱和欢迎。这样,你还敢说鲁不是作家,显然是脑袋患了狂妄症的人!


广森12


“没写过长篇小说就不算文学家”,这个论断是狂人李敖为鲁迅下的。

他在一档综艺节目当中公开宣称,鲁迅不是文学家,因为他没写过长篇小说和剧本。

这种论调出自李敖之口不奇怪,他经常发布一些这种“惊世骇俗”的言论。李敖在以一个著书者的角度来对作品和作家进行评判,这本身就是荒唐的。

小说这一文体在整个文学史中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

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文学,起源很早。讨论其地位,要分古今两个部分。

一般认为,古代小说家的地位都比较低,因为小说这种文体本身格调就不是很高。但是有一种小说比较特别,那就是由传统士大夫著作的文言短篇志人志怪小说。

典型的代表就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和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前者志人,后者志怪,但都属于格调较高的雅文学范畴。所以如此创作小说的文人并不会被人们认为是玩物丧志,它们的作者在文坛上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李敖也许并不清楚古典小说中这一类作品的地位,只将小说限定在了《三国演义》、《红楼梦》等长篇通俗作品之中,所以得出了没有长篇小说就不是文学家的结论。

这是荒谬的。

而现代意义上的小说,同样也不是李敖所认为的那样。

小说文体逐渐成为文坛的主流是从五四开始的,而倡导并实践这一行为的正是鲁迅等人。

就当时的小说而言,被正统文坛所公认有价值的作品,都是由鲁迅等人所创作的。而长篇小说几乎皆为通俗小说,比如张恨水、张爱玲、周瘦鹃等等作家,而这些人在当时的知识分子群体中不说人人喊打吧,那也是被全面抵制。

要靠写“长篇小说”成为文学家,在那个时代是不可能的。真正被文坛所推崇的是小说所内藏的主题价值。

一般来说,“主题先行”的写法在小说中是很出现精品,但鲁迅的作品却都有着很成功的表达,这大概就是“文学家”才能达到的水平吧。

鲁迅的作品几乎皆为短篇,内容却往往发人深思,创作技术也十分成熟。

至于其语言表达,受到白话文刚刚兴起的时代限制,这种语言还不成熟,以现在的观感来说,语法错误较多,但在当时并没有任何的问题。

所以,人们在小说领域给了鲁迅这样一个评价:

中国现代白话文小说在鲁迅手中产生,并在鲁迅手中成熟。

这样的人物虽然没有任何一部长篇小说问世,但还担不起文学家的称呼吗?

李敖的评论心理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我们不对李敖如此言论的目的做恶意揣测,但从李敖的行为来看,他为何会有此种“反常”的结论。

李敖自己就是一个作家,写了很书,号称“著作等身”。但他的成名不是因为其著作,而是因为他的行为在很多人眼中是比较“怪诞”的。

说两件事。

有一次,他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将自己的禁书罗列起来,和他的身高差不多,他将这种行为称为“著作等身”。

一位作家能写出如此多的禁书,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评论。

还有一次,他公开表示,自己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公民。并且他透露,每年都给评委组寄去一本自己的著作。

看到他如此自信,为了求证,有记者专门去探访了评委中懂汉语的那位,结果得到的回复是,书收到了,但还没有时间去看。

“没有时间”,其实人家只是一个委婉的说法而已。

这件事随着莫言斩获诺奖之后就不再被提及了。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李敖是真的很看重自己作家的这个身份,所以他点评别人作品的时候往往也是用这种身份来发声。

但是,作家能不能点评自己或他人的作品呢?答案显然是不能的。

一部作品的好坏,必须由读者来决定。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来看,自己写的书自然是好书,不好的话写它做什么呢?而别人写的书,与自己一对比,遇到李敖这种情况,自然就出现了“谁都不如我”的现象,这也是他经常公开宣扬的。

如果作品的好坏由作者来评判,那就相当于球员和裁判是同一个人,很容易出现看自己哪都好,看别人各种不顺眼的现象。

所以,李敖提出的这个以“长篇小说”为文学家标准的论调,当个笑话听就好了。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待晓儿


“没写过长篇小说就不算作家”。这句话是王朔讲的,王朔经常满嘴跑火车,顺嘴那么一说,不必当真。

文学是什么?是人们用文字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一种形式。诗歌、散文、小说都是文学体裁,没有高下之分。

杂文是鲁迅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短小精悍,如匕首、如投枪,刺破旧中国的黑暗,唤醒国人的思想。鲁迅一生没有写过长篇小说,但他是中国最伟大的作家,是民族的灵魂。否定这一点的,不过是一些跳梁小丑。他们如同大粪一样肮脏,这些人唯一的用处,就是扔到田地里去喂庄稼,最后成为人们口中的粮食。

作家王蒙讲过一段话,很有意思,他说过去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今天有什么呢?有段子。我觉得王老不愧是大家,思想敏锐,一针见血。今天有多少人在网上,连文章都不看,专门看评论。为什么?因为那里有真话,有真情,充满了群众的智慧。什么是文学?诗言志,歌咏言。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比什么都重要。至于形式体裁,永远都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的。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三维看历史


短篇小说作家和长篇小说作家之间,只隔着一个技术而不是艺术的距离,所以没有写过长篇的短篇小说作家,也是文学家。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都是最优秀的文学家,所以,愚以为是否文学家不能用是否写过长篇来衡量。

除了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我国的蒲松龄和鲁迅也是很有说服力的例子。

如果要增添一部名著,排五大名著,《聊斋志异》应该是首选。

如果说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是首屈一指的第一部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小说。

虽然偏激,但是深刻。

鲁迅没有写过长篇,但他的文学创造,他的文学语言,是除沈从文以外,其他同时代作家不可比肩的,如果说鲁迅看见中国人全部的恶,则沈从文看见中国人全部的善,如果说鲁迅代表文人,则沈从文是民间。

他们的高下不能用是否写过长篇来判断。


大悔忆智冰


你这是对文学家的一种误解,不可否认,大多数知名作家都有自己的成名作品,其中也不乏很多长篇小说,有的被改编成了影视剧本,拍成了影视剧。但是很多不以长篇小说为主的知名作者,照样可以成为文学家。例如近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他的作品主要以散文为主,照样可以成为文学家。


再如著名的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他的一生也没写过长篇小说,他的作品以中短篇小说,散文,杂文为主,虽然都不是长篇巨著,但是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衡量一个文学家的标准不是在于长篇不长篇,而是在于作品能不能贴近大众,贴近生活。只有经得起读者细细品味的作品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并成为经典之作,得以长期的流传。

董青岛供稿。


京漂追梦人



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无论是长篇小说还是短篇小说,他们的作者都不能叫作文学家,而是称为作家。

如果一个作家不仅著有文学著作,还对文学有深入的研究,在文学研究领域有较深的造诣,那则可以称之为文学家,是一个跨界的称谓,通常享有作家、文学家的双重头衔,就被冠以文学家的名号。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著名作家,一生也没写过一部长篇小说,却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文学界独树一帜,成为万众瞩目的佼佼者。

这样的人物不仅国外有,国内也有。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还有马克吐温,以及国内的鲁迅,林斤澜等人,都是这样成就斐然的著名作家。

评价一个人是不是作家的标准,并不是他写了多少长篇小说,长篇小说也不是衡量一个作家的唯一标准。

现在的很多所谓的作家,一年里就写出了好几部长篇小说,却一直籍籍无名,连个回声也没有,更别说掀起多少文学的浪潮了。新书上市,也就变相宣布了此书的寿终正寝,这样的人无论写出多少长篇小说,都聊等于无,既没有响遏行云的文学反馈,更没有如堵如潮的文学拥趸,纵然写下了一火车的长篇小说,还是一文不名,还不如不写的好。

类似这样的情况有很多,却一直在重复着这样的命运和结局。

鲁迅先生虽然一生也没写过一篇长篇小说,却荣膺了很多的文学头衔,不仅仅是一个笔锋如刀的作家,更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大家,还是文坛上铮铮铁骨的文化脊梁,那个时代里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这样的人物,就是没写过长篇小说,依然是令人高山仰止的人物,比那些炮制出多少废话连篇的所谓长篇小说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


图片来自网络


龙吟148119260


这还用问吗?鲁迅写过长篇小说吗?又有谁不承认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作家呢?

文学作品的体栽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散文,特写,报告文学,童话,寓言……等。单就小说来说就有微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等。怎么能说没写过长篇小说的就不算是文学家,作家呢?

每个作家写作品,都是根据自已夲身的经历,爱好,特长,文学表达能力,而来决定写什

么样的作品的。有的擅长于写散文,有的擅长于写报告文学,而有的就擅长于写短篇小说。例如陕西的王汶石,李若冰等,一生只写过短篇小说,散文,并没有见过他们二位的长篇小说,又有谁不承认他们是作家呢?还有陕西岐山籍的作家冯积岐,虽也写了几部长篇,但就冯积岐至今发表的二,三百篇短篇小说来看,冯积岐是很擅长写短篇的,是无愧于”短篇小说之王"这顶桂冠的。所以,农夫认为,一个人只要是发表过大量的文学作品,不论其是长篇也好,中,短篇也好,都是可以称之为文学家和作家的。


秦一农夫


百科里对文学家的定义是:在电视编剧,小说,散文,诗歌,戏剧,随笔等方面发表,出版了有一定质量的作品,且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也就是说文学家就是从事文字研究活动的人。

但如果你定义说,诗人,指的是诗歌创作者,小说家,指的是小说创作者,散文家,指的是散文创作者。那文学家就只能定义为:在各文学体裁都有成就的创作者,那这样看来,古今中外又有多少文学家呢?

所以题主问的,没有写过长篇小说的人到底是不是文学家呢,我的答案:当然是。但前提是他有高质量的作品,同时他有对一群人产生长远的影响。

昨天我在我的主页发表了一篇写汪国真的文章,汪国真在我看来也是个文学家,虽然他的诗歌很简单易懂,没有海子北岛的深奥看起来很耐人寻味。但是汪国真的诗却的的确确是属于大众的书,不然不会时至今日还会有人想起他曾经写过的那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独目观


没有写过长篇的作家也可以是文学家。

比如写中篇的鲁迅。

比如俄国写短篇小说的的契科夫。

比如只写剧本的曹禺。

还有散文大家,

专写文学评论的,

写文学研究的,

都可以称文学家,

前提是写的好。

禁得起历史的考验。

写的不好,

即便写了好多的东西,

也算不上是文学家。

比如——一些被称为文学家的人根本没有像样的文学作品。

文学家第一要写,

第二要写的好。

即便没人说你是文学家你也是文学家

写的不好,

说你是文学家你也不是文学家。


我说你听你说我听


没有写过长篇小说的作家,到底能不能算得上文学家?

文学家的称号是不能以小说长短来定位的,因为小说只是以琐碎的生活现实为原型参照,以虚构的故事情节为主体,嫁接于不同民族文化语言陈述形式和氛围,进行洗牌合一对接于读者的一项文笔事业,通俗的说,是摄起于琐碎故事,整合于一个有限社会范围的主次人物故事情节。

一般有文笔基本功的人,都可以施展丰富的形象思维去创造故事写出长篇小说,但不能成为文学家甚至作家。由此说明,文学家是要主体把握本民族语言工具和大众语言,全盘对接身民族文化(及习俗)氛围的,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让文笔一端连着个人的立意塑造,另一端连着读者的通解释然,让个人笔下的故事情节伴随个人情绪释放,带动着读者感同身受,得以一同共鸣释放,让个人的故事设置于有限的现实空间氛围,宣泄于文笔,渲染于无限空间之社会…

“没写过长篇小说就不算作家”。这句话是王朔讲的,王朔的定论限于个人主观,才有个人片面之言论。

文学是什么?是人们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一种文笔形式。诗歌、散文、小说都是文学体裁,没有贵贱之分,但有拓展层次之分。首先是个人记事论事文笔方式和特点,再深一步是有了个人化概念,再到个人语言段落和个人理念,以个性化语言成就自己的文笔特点和风格,立足于文坛,并影响着社会,这样的作家才算文学家!仅仅以事论事,只有个人陈述特点和风格没有个人概念语言的作家,只能是个作家而算不上是文学家!

鲁迅没写长篇小说依然能算得上一代文学家!杂文是鲁迅(当时新文化运动要面对文言文过渡到白话文)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短小精悍,充满对封建社会的否定和对当时时局的质疑,才有了个人化语言的愤笔疾书,如利箭刺向了中国的黑暗社会,唤醒民众觉悟反省,其文体夹杂着个人情绪释放意在渲染国人之思想。鲁迅一生没有写过长篇小说,他依然属于当时国人心中大的家。

今天信息多元化的开放,让原有的文学原地失去了有效对接的市场,无以维生也就无以立足,才让文学原地有了冷遇和尴尬…

有多少人在网上,只关注于有动感的视频,连文章都不看,即使看文,只专门看评论。为什么?因为那里有真话,有真情,充满了群众的不同亲身经历感受的发声。什么是文学?诗言志,歌咏言,在不同形式的写作上切入了相关课题研究,并有了独立的个人概念语言,方可被认为“在写作研究上有个人营造领域”即可定位于“文学”。文学是面对写作的课题研究,写作才是借用生活选段表达你的真情实感,同时带来情绪释放,以便宣泄于社会。有了社会影响能激发社会正能量才重要!

思想人写于19年12/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