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與高鐵哪個成本高?

邵唐123


這個問題就涉及的範圍就比較廣了,如果來研討的話,可能會波及相當多的產業領域,總體來看,兩地之間交通開通成本,航空要低於高鐵,關鍵在於航空方式不需要建設線路。在這裡老鷹航空僅僅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回答一下:

1、基礎建設成本方面航空遠低於高鐵;

在這裡咱們以京滬高鐵作為典型案例吧,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京滬高鐵是2008-2011年間開工修建的,1318km,沿途新建24座高鐵車站,總投資規模2209.4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僅僅是建造費用,並不包括車輛採購、設備維護、人員運營等方面的成本。而根據京滬高鐵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商信息顯示,其註冊資本高達400多億人民幣。也就是說大體上可以判斷,打通北京到上海的高鐵線路,並投入運營的整體成本應該不低於2600億人民幣。

而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三期累計成本不過500億,新建的大興機場(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機場)總投資額是800億人民幣,上海浦東機場當年的建設投資額沒查閱到,但是其三期擴建投資額度是200億,倒推一下當年(1994)的投資額應該在60-100億左右。京滬之間的重點城市,比如濟南、南京、徐州等地機場規模都小於浦東機場,因此建設成本大致在30-60億之間。所以京滬航空線路的建設成本總額不會超過1000億。

2、飛機採購成本和高鐵列車採購成本;

以波音飛機為例,737機型一般在8000-12000萬美元/架,777機型一般在3-3.5億美元/架,747機型一般在4億美元左右;對應的空客機型出廠價一般是波音的8-8.5折。

國產的動車組價格,跑高鐵線路的CRH-3系列2億一組(8節車廂),普通D車基本上1億元/組(8節車廂),復興號就更貴。

單看採購成本,飛機要高於高鐵。

3、運營效率和性價比;

飛機由於速度比較快,因此對於航空公司日常的運營而言可以實現一架飛機多班次運行。比如一架波音737客機專門飛京滬航線,那麼每天幾乎可以執飛5-7個往返架次,中間換機組不用換飛機;而高鐵效率就低的多,單日運行最多2.5-3個往返架次。

此外還要考慮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飛機除了執飛京滬之間的航班之外,還可以執飛其他航線的航班,甚至國際航線。而高鐵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那就得修線路過去,遇河架橋,逢山打洞,修建成本就要比京滬高鐵更高。而飛機只需要在兩地之間建一座機場就可以了,空中完全不需要進行投資。

不過國內高鐵網絡異常發達,而民用航空相對而言發展滯後一些(全國民航機場數量只有246座,太少了),通用航空更是默默無聞,可能有下面2個方面的原因:

1、高鐵網絡建設上升到調控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工具水平,背後牽動的鋼鐵、水泥、電力等諸多產業鏈;

2、國內民航製造業還是落後,919/929都還沒影,發展民航產業必然要受制於空客和波音;

諸多因素綜合導致目前國內高鐵建設異常火爆,但是除了京滬高鐵之外,其他高鐵都是虧損運營。


——問題就回答到這裡了——

對航空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關注“老鷹航空”吧。

(圖片來自互聯網公開圖片,如侵則刪。)


老鷹航空


高鐵不比民航成本低多少,大部分高鐵線路都在虧損,建設和運營成本太高,長期來看高鐵不一定是優質資產,還有可能成為包袱。


老程


為了國家的戰略需要,在國產大飛機還不成熟的情況下,

無論從民運還是戰略考量,高鐵是目前最適合我們國情的交通工具啦,

所以,高鐵和飛機哪個成本高就不是問題了。


猛禽950


高鐵建設成本非常非常高 比航空飛行成本高


老夏同志的切分音


應該是高鐵成本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