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那些傳播疫病的動物:“毒王”蝙蝠、大猩猩、老鼠

疫情當前,追本溯源,人們又一次把目光聚焦到蝙蝠等野生動物身上。有研究顯示,新型冠狀病毒或來源於蝙蝠。事實上,由動物傳播給人類的疾病並不罕見,蝙蝠、老鼠、大猩猩等動物攜帶的病毒在歷史上都曾給人類社會製造過大災難。

“毒王”蝙蝠多次引發疫情

埃博拉病毒、中東呼吸綜合徵病毒和非典病毒背後都有蝙蝠的身影。在蝙蝠種類中,果蝠的體形是最大的,一些食客喜歡用果蝠製作蝙蝠湯等食物。專家們普遍認為,蝙蝠是許多病毒的自然宿主,並可能將病毒傳染給人類。

历史上那些传播疫病的动物:“毒王”蝙蝠、大猩猩、老鼠

(蝙蝠資料圖)

在非洲一些農村地區,蝙蝠是一種常見的食物,它們經常被燻烤或做湯吃掉,人們在捕捉和處理這種野生動物的過程中感染上了埃博拉病毒。扎伊爾共和國(現今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省揚布庫鎮一所學校校長馬巴洛·洛凱拉是已知的1976年扎伊爾埃博拉疫情第一例病例。他從9月1日高燒就醫,到9月8日去世,只有一週的時間。洛凱拉的家人和朋友根據當地習俗埋葬他的屍體。但不久後這些人突然病倒,21人中有18人死亡。據稱,在洛凱拉首次去揚布庫教會醫院看病後,這家醫院內就出現了一些相似病例。9月12日,醫院向外界發出緊急援助請求。沒過多久,揚布庫教會醫院17名工作人員中有11人染病死亡,醫院被緊急封閉。在世衛組織協助下,感染病人以及那些與病人有過接觸的人被隔離起來。經醫學專家判斷,這是埃博拉病毒在作祟。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在三個月內終於得到控制。

在扎伊爾暴發埃博拉疫情之際,同扎伊爾接壤的蘇丹西赤道省馬裡迪鎮、恩扎拉鎮及周邊地區也出現埃博拉病毒擴散,主要通過醫院內個人接觸傳播,許多醫療人員受到感染。蘇丹的疫情持續長達5個月。經過數場疫情後,埃博拉病毒神秘地銷聲匿跡15年,直至1994年在加蓬捲土重來。此後,非洲多次暴發埃博拉疫情,尤其造成西非地區數萬人喪生。

2002年底中國廣東出現非典病毒,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結束。隨著研究逐漸深入,2005年研究人員發現,中華菊頭蝠體內含有非典病毒。2013年,中國科學院研究人員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公佈更詳細的分析結果,進一步證實非典病毒源自中華菊頭蝠,果子狸只是把病毒直接傳播給人類的“中介”。

2012年沙特阿拉伯出現中東呼吸綜合徵病例,疫情很快擴散開來,中東地區成了主要擴散區域。世衛組織稱,蝙蝠可能是這種病毒的最初宿主,而駱駝只是把病毒傳給人類的直接媒介。沙特研究人員也在美國《新型傳染病雜誌》上發表研究結果說,在埃及墓蝠體內發現了中東呼吸綜合徵病毒。

蝙蝠除了會攜帶這三種病毒外,它們還是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等病毒的天然宿主,可能它們身上還有很多我們目前還不知道的病毒,從這方面來看,蝙蝠可謂名副其實的“毒王”。1994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首府布里斯班郊區出現亨德拉病毒,引起全澳恐慌。科學家認定,亨德拉病毒正是來自蝙蝠。尼帕病毒在1999年4月被發現,當時這種病毒在馬來西亞豬場引發了一場嚴重疫情,導致105人死亡、100萬頭豬被宰殺。後來,尼帕病毒又在世界多處流行。科學家發現,蝙蝠也是尼帕病毒的天然宿主。

獵殺大猩猩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發的,這種病毒起源於非洲中西部的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並被認為在20世紀初變異傳播給人類。

研究人員發現,長期以來,猴免疫缺陷病毒廣泛存在於許多種類的黑猩猩中,它起源於生活在喀麥隆的一種黑猩猩。非洲人大量狩獵野生動物,猩猩肉在一些地方尤其珍貴。大猩猩的肉不僅可以食用,有的部落還將它們用於宗教活動。於是,大猩猩被廣泛獵殺。

历史上那些传播疫病的动物:“毒王”蝙蝠、大猩猩、老鼠

(大猩猩資料圖)

在獵殺大猩猩過程中,獵人很容易同大猩猩有血液接觸,大猩猩抓傷獵人,猴免疫缺陷病毒就會進入獵人血液裡,病毒發現人體和大猩猩體內一樣適合繁殖生存,就開始了感染人類之路。有證據表明,參與獵殺野生動物的人通常都會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一開始,對於人類來說,猴免疫缺陷病毒是一種弱病毒,它經常在感染人類幾周內被人類免疫系統抑制。但漸漸地,猴免疫缺陷病毒發生變異,這一過程大概在1900年至1940年間完成。

有一種說法稱,1908年,一名班圖族獵人與攜帶猴免疫缺陷病毒的黑猩猩近身格鬥併發生了血液接觸。狩獵歸來後,他去了人口密集區,通過性接觸傳播病毒。當時,這名獵人所生活的區域正在經歷一場劇變,德國在1884年佔領這片區域,將其命名為德屬喀麥隆。歐洲人對非洲的殖民化促進了艾滋病的傳播。另一種觀點認為,非洲的不安全醫療做法,比如大規模疫苗接種、抗生素和抗瘧疾治療過程中使用的注射器未經消毒重複使用,成了艾滋病毒適應人體並傳播的最初途徑。

剛果(金)脫離比利時獨立前夕,時局動盪,經濟不景氣導致剛果河兩岸出現許多妓院,每名妓女每年接客量高達幾百乃至上千人,這些妓院成了滋養艾滋病毒的溫床。現在已知最早的HIV-1(1型艾滋病毒)樣本來自1959年比屬剛果首府利奧波德維爾(現在的金沙薩)。

1960年剛果(金)獨立後,在聯合國幫助下,這個新國家引進許多海地青年參與建設。幾年後,一些海地青年帶著艾滋病毒回國,接著,海地暴發小規模艾滋病毒流行。當時,美國正在進行著越戰,戰場上急需血液,於是美國將目光轉向血液販子猖獗的海地。在1971年至1972年間,海地血液販子開辦的“血液中心”平均每月向美國輸送6000多升血漿,其中一些血漿中攜帶著艾滋病毒。就這樣,艾滋病毒穿過大洋的阻隔,從剛果河畔來到美國。不過,由於艾滋病潛伏期長(潛伏期可以長達10年甚至更長時間),潛伏期過後艾滋病症狀才出現。而且,起初艾滋病發病率低,所以人們並沒有注意到這種傳染病。當首次報告美國大城市發現的艾滋病病例時,一些社區的艾滋病感染率已經超過5%。

1981年6月5日,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發病率與死亡率週刊》上登載洛杉磯5名男同性戀病人的離奇病例報告,這種怪病有了歷史上第一次正式記載。1982年8月,這種疾病正式被定名為艾滋病。

鼠疫曾把歐洲變成“人間地獄”

曾經,鼠疫幾乎就是瘟疫的代名詞。鼠疫在人類歷史上曾經有過數次大規模暴發,這種又被稱為“黑死病”的瘟疫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之一。

鼠疫是由鼠疫桿菌引發的一種傳染病,主要在齧齒類動物間流行,鼠、旱獺等為鼠疫耶爾森菌的自然宿主,鼠蚤為傳播媒介。感染鼠疫的齧齒動物(如鼠類)由鼠蚤叮咬傳染給人,鼠疫可以通過直接接觸傳播或食用被汙染的未煮熟食物傳播。自從有歷史記載以來,世界上出現過多次鼠疫大流行。

世界範圍內第一場大規模鼠疫發生在公元541年-542年間,這場鼠疫肆虐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薩珊帝國以及整個地中海沿岸港口城市。一開始,鼠疫桿菌導致的鼠疫在北非大城市暴發,鼠疫很快蔓延開來,比如地中海邊上亞歷山大港從一座繁忙的運輸大港成了一座死城。接著,四處亂竄的老鼠搭上前往地中海對岸的航船,把鼠疫散播到各地,越是繁華的城市受災就越嚴重。為了養活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民眾,拜占庭帝國從埃及進口大量穀物,穀物船可能是這座城市鼠疫傳染的源頭。有記載稱,在鼠疫高峰期,君士坦丁堡每天死亡一萬人,由於沒有埋葬死者的地方,屍體被堆放在露天,整座城市就像是個大墓場。不僅如此,很多屍體被投入海中,屍體海葬時滲出的膿水染黃了整條博斯普魯斯海峽。據估計,這場鼠疫造成大約2500萬人至5000萬人死亡。

1347年到1351年,一場更大規模的致命鼠瘟——黑死病席捲歐洲等地,它把歐洲變成了“死亡陷阱”。據稱,黑死病最初於1338年中亞一個小城中出現,1340年左右向南傳到印度,隨後向西沿古代商道傳到俄羅斯東部。1348年,西班牙、希臘、意大利、法國、敘利亞、埃及和巴勒斯坦都暴發了黑死病。1352年,黑死病襲擊了莫斯科,連莫斯科大公和東正教的教主都相繼死去。黑死病的魔爪伸向了各個社會階層,沒有人能逃避死亡的現實。

历史上那些传播疫病的动物:“毒王”蝙蝠、大猩猩、老鼠

(黑死病席捲歐洲 資料圖)

除了歐洲大陸,鼠疫還通過搭乘帆船的老鼠身上的跳蚤跨過英吉利海峽,蔓延到英國全境。生活在英國中世紀城鎮裡的人們,居住密度高,垃圾成堆,汙水橫流。更糟糕的是,他們對傳染性疾病幾乎一無所知。當時人們對死者屍體的處理方式也很簡單,處理屍體的工人們沒有任何防護,這助長了疾病的蔓延。

在這場大瘟疫中,意大利和法國受災最嚴重。對於染上這種疾病的人而言,痛苦地死去幾乎無法避免。在佛羅倫薩,80%的人死於黑死病。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代表薄伽丘在他的《十日談》中寫道,佛羅倫薩突然一下子變成人間地獄,路人在街上走著走著突然倒地而亡,留在家中的人孤獨地死去,在屍臭被人聞到前無人知曉,每隔一小時就有大批屍體被運往城外。黑死病對歐洲人口產生了劇烈影響,四年內造成歐洲多達1/3的人口死亡,不可逆轉地改變了社會結構,並導致歐洲人對猶太人、外國人、乞丐、麻風病人等少數群體的廣泛迫害。很多人遷怒於少數群體,指責他們是瘟病傳播者,僅僅在斯特拉斯堡城就有1.6萬名猶太人被殺。這場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約7500萬人死亡,其中2500萬為歐洲人。此後300年間,黑死病不斷造訪歐洲和亞洲,威脅著那些劫後餘生的人們。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候濤 曹奐 劉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