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要求提前復工,我辭職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國務院延長假期的通知發佈後,很多公司立刻積極響應,也紛紛通知員工春節假期延長,甚至有一些公司在原有的基礎上,將假期再度延長。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公司提前復工。當公司要求觸及底線,我們能做什麼?上班後需要做好哪些防控措施?

1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通知,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至2月2日,2月3日起正常上班。而且,滬深交易所隨後公告稱,延遲至2月3日開市,與國務院假期安排一致。

公司要求提前復工,我辭職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國務院通知發佈後,各個互聯網公司立刻積極響應,也紛紛通知員工春節假期延長,甚至有一些公司在原有的基礎上,將假期再度延長。

除了各個公司外,蘇州、無錫、上海、浙江、常州、南京、重慶以及廣東省也對其行政區域內各類企業的復工時間做出了通知,明確表示行政區域內各類企業不早於2月9日24時起復工,但是涉及保障疫情防控地區、群眾生活必要的、涉及國計民生的相關企業除外。

不過,也有一些公司,甚至需要早於2月3日就要求員工進入工作狀態。

最早2月3日開工

部分會計所春節後上班時間整理

信息來自於YCY會計行業觀察微信群,或個人信息直接提供。通知的時間和實際上班的時間也會有區別,比如有會計所團隊已經在IPO客戶現場開工2天了。

節後上班時間指到辦公室或出差的時間,在家辦公不算。備註包括彈性工作安排和部分分所的特別安排。


公司要求提前復工,我辭職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2月10日復工成互聯網公司主流選擇,

更有公司直接放假到3月15日

總體來看,2月3日-2月7日在家辦公,2月10日復工成了巨大多數互聯網公司的主流選擇。

據投資界不完全統計,截止1月28日,各家互聯網公司復工時間如下:

騰訊:2月3日-2月7日在家辦公,2月10日上班;

美團:2月3日-2月7日在家辦公,2月10日上班;

阿里:2月3日-2月7日在家辦公,2月10日上班;

滴滴:2月3日-2月7日在家辦公,暫定2月10日返崗;

快手:2月3日-2月7日在家辦公,2月10日上班;

京東:2月3日-2月7日在家辦公,2月10日上班;

陌陌:2月3日-2月7日在家辦公,2月10日上班;

微博:2月3日-2月7日在家辦公,2月10日上班;

攜程:2月3日-2月7日在家辦公,2月10日上班;

搜狗:2月3日-2月7日在家辦公,2月10日上班;

比特大陸:2月3日-2月7日在家辦公,2月10日上班;

去哪兒:2月3日-2月7日在家辦公,2月10日上班;

脈脈:2月3日-2月7日在家辦公,2月10日上班;

51信用卡:2月3日-2月7日在家辦公,2月10日上班;

360:2月3日-2月7日在家辦公,2月10日上班;

百度:2月3日-2月7日在家辦公,2月10日上班;

作業幫:2月3日-2月7日在家辦公,2月10日上班;

喜馬拉雅:2月3日-2月7日在家辦公,2月10日上班;

三七互娛:2月3日-2月7日在家辦公,2月10日上班;

猿輔導:休假到2月3日,在家辦公到2月10日;

OPPO:2月3日-2月7日回工作地遠程辦公,2月10日上班;

網易:2月3日-2月7日在家辦公,9號後回杭州在家辦公2個星期;

完美世界:本地的2月3號上班,外地返京自行隔離14天之後上班;

每日優鮮:2月3日開始在家辦公,兩週後無異狀回公司辦公;

宜信:2月3日開始在家辦公兩週,2月17日回公司上班;

快看漫畫:2月3日-2月7日在家辦公,2月10日返崗。外地同學到達辦公城市後在家隔離2周。

有一些公司連在家辦公都省了,直接將假期延長至2月9日,2月10日才正式開工。目前來看,荔枝、蘑菇街、58同城、拉勾、前程無憂、Momenta等公司都已經宣佈將假期延長至2月9日。

甚至,還有公司直接把假期延長到了3月15日。


公司要求提前復工,我辭職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不過,也有一些公司,甚至需要早於2月3日就要求員工進入工作狀態。

拼多多:2月10日上班,但是領導要求1月31日(正月初七)之前上班;

便利蜂:所有員工1月31日必須開啟辦公狀態,需在工作地實行遠程辦公;

VIPKID:建議員工初四初五提前返京,錯開返京高峰;

一點資訊:號召全體員工儘早回來辦公,尤其是內容運營、前端開發、產品、策略等人員;

水滴公司:1月31日到2月2日在家辦公,2月3日正常上班;

蛋殼:1月31日正常上班;

奇安信:號召員工提前結束休假。

劉微(化名)在一家軟件行業私企工作了六年,企業效益不好,年終獎一年比一年少,今年只發了六千塊。但她還是因為熟練的業務和熟悉的環境,不捨得辭職。

但是今年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嚴峻,很多城市封城、封路,人人自危不敢出門,出門也要戴口罩做防護,國家更是發佈了春節假期延長的決定。結果劉微的公司竟然通知初七正式上班,這樣讓家裡還有老人和孩子的她痛下決心,決定辭職在家,等待疫情過去。

她說:“我不只是要保自己的命,還要保家人的命。”

有些公司不遵循國家規定,不是為了保證人民群眾需求,僅僅是為了自身利益,不顧員工的安危,做出讓人難以理解更無法接受的決定。這種時刻,這種決定非但不會使團隊關係更團結融洽,也不會促進公司的發展,反倒會寒了員工的心。

公司哪些不合理的要求會讓員工心寒?

1、不顧員工生命健康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如此嚴重,由於潛伏期長達十四天,所以程度甚至比2003年的非典疫情還嚴峻。

連國家都已經下達文件要延長假期,公司還要員工們提前上班,不僅是對規定視若無睹,還容易產生人群聚集效應,影響到全公司員工及家人的生命健康。

追溯到之前的新聞報道,某些工廠車間粉塵汙染嚴重,公司卻不給員工配備符合標準的防護設備,造成員工健康受到傷害。某些企業需要工人深入礦井,但卻沒有用符合國家規定的安保措施,造成多起人員傷亡。

這些不能保障員工生命安全的公司,根本不值得員工把時間和精力繼續傾注在上面。

2、不顧員工家庭情況

何梅家庭負擔有些重,家裡有兩個孩子,都不滿三歲,雙方老人都身體不好,經常需要去醫院檢查看病。

她工作了十年的公司知道她這個情況,卻對她偶爾的休假頗為不滿。因為她所在的崗位事務性工作很繁瑣,休假就必須有人代替頂上。但何梅也有自己的苦衷,不管是孩子病了還是老人病了,她都不得不請假。

結果有次何梅請假,公司不批,她又不得不休,最後被公司判斷曠工辭退。何梅非常傷心,感覺自己十年辛苦,卻沒換來公司的一點體恤。

這種不顧員工家庭情況的公司,不會站在員工角度考慮問題,更多的是考慮自身利益,長此以往,必然會傷了員工的心。

3、不顧員工情感需要

知乎上曾有一個問題:你聽過管理者最無恥的一句話是什麼?

20k的高贊回答講了一個故事:同事奶奶去世了,跟領導請三天假。領導說:你奶奶去世,你怎麼沒早點想到呢?現在公司這麼忙,請假需要提前說的呀。

在公司工作了六七年的同事,寒心辭職離開。 不顧員工情感需要的公司,會讓員工懷疑工作的意義,尤其是觸及到底線問題時,人才流失也是必然的。

當公司要求觸及底線除了辭職,還能做什麼?

因為公司的無理要求和作為,而辭職離開,是正常且必要的。但員工不用一直扮演受害者的身份,不僅承受公司的壓迫和準備辭職後的經濟風險,還要有具備爭取個人權利和利益的申訴途徑。

1、與領導層溝通申訴

如果同樣在危機時刻接到不合理的工作通知,或者是個人正常需求不被批准,甚至被不當處罰,員工應該第一時間與領導溝通或者申訴。

在溝通和申訴的過程中要有條理的分三步進行:第一步,與領導陳述不能接受安排的充分理由;第二步,說明自己對公司的貢獻和感情。第三步,列舉此次安排的不合理、不合法的要點,以及想要達成一致的結果。

在與領導層充分溝通後,會有一部分領導意識到決策的錯誤,及時與員工一起協調解決。若是沒達成一致,再去決定是否辭職以及去法律途徑申訴。

2、向勞動局申請勞動仲裁

很多人在工作中受到不公正待遇時,會選擇默默忍受,很少會選擇用法律途徑爭取個人正當權益。因為很多人都擔憂程序繁瑣,而且如果走法律途徑申訴會影響很大,再加上最後自己可能得不到多少補償,甚至還有被前公司“記仇”的風險,影響到再次求職就更得不償失了。

這種擔憂可以理解,卻並非必要。因為如果是勞動仲裁後判定前公司需要對員工給予補償,恰恰是官方認定了責任在公司而不在員工。而且再次求職時,如果新公司因為求職者曾有過勞動仲裁而不予錄取的話,說明新公司也可能存在不合理對待員工的行為,恰好幫求職者篩掉了不良公司。

那麼被認為非常繁瑣的勞動仲裁的程序是什麼樣的呢?其實並不複雜,首先是去勞動仲裁部門填寫申請表以及相關證據證明,等待審核。若收到受理通知,便可按法院通知的調解或開庭時間參加仲裁即可。注意事項包括要儘量收集證據以及公司信息,最好在離職一年以內申請仲裁等。

3、再次求職時與HR溝通充分

這次新冠狀病毒的疫情雖然嚴峻,但是國家衛健委已經告知人民群眾,不要恐慌,注意防護,明確表示,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其實工作也是一樣,如果在求職的時候,仔細觀察篩選,把很多潛在性不良公司排除掉,就會大大降低今後遭遇不公正待遇的風險。若是已經因為公司的不合理待遇而離職,就更要在再次求職時擦亮雙眼,仔細斟酌,與HR充分交流和溝通,以防再次出現這種問題。

尤其是家庭負擔重的中年人,要同時擺出工作多年積攢的經驗和實力,也要把困難向HR一一講明,是否錄取是公司的權利,爭取到正當待遇和理解也是求職者的權利。

2003年,我們國家經歷過一次非典,全國上下萬眾一心,歷時幾個月終於勝利。此次疫情來臨,相信你們身邊的家人、朋友、同事也都在為戰勝病毒而努力著。

願我們所在的公司也能與每一個員工同風雨、共患難,盼家國平安。

經此一役,希望每個人都能更明白生命的意義,都能更理解身邊的人和事,也能更為自己而活,在工作中也不用忍受不合理不公正的待遇。

那返工後,我們需要做哪些防控措施呢?

看看下面的指南。

上班後疫情防控權威指南

一、工作區域防護知識

1、上班途中如何做

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儘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班車上班。如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儘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


公司要求提前復工,我辭職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2、入樓工作如何做

進入辦公樓前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可入樓工作,併到衛生間洗手。若體溫超過37.2℃,請勿入樓工作,並回家觀察休息,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公司要求提前復工,我辭職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3、入室辦公如何做

保持辦公區環境清潔,建議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多人辦公時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飲水,堅持在進食前、如廁後按照六步法嚴格洗手。接待外來人員雙方佩戴口罩。


公司要求提前復工,我辭職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4、參加會議如何做

建議佩戴口罩,進入會議室前洗手消毒。開會人員間隔1米以上。減少集中開會,控制會議時間,會議時間過長時,開窗通風1次。會議結束後場地、傢俱須進行消毒。茶具用品建議開水浸泡消毒。


公司要求提前復工,我辭職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5、食堂進餐如何做

採用分餐進食,避免人員密集。餐廳每日消毒1次,餐桌椅使用後進行消毒。餐具用品須高溫消毒。操作間保持清潔乾燥,嚴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類生食。建議營養配餐,清淡適口。


公司要求提前復工,我辭職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6、下班路上如何做

洗手後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後首先洗手消毒。手機和鑰匙使用消毒溼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風和衛生清潔,避免多人聚會。


公司要求提前復工,我辭職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7、公務採購如何做

須佩戴口罩出行,避開密集人群。與人接觸保持1米以上距離,避免在公共場所長時間停留。

8、工間運動如何做

建議適當、適度活動,保證身體狀況良好。避免過度、過量運動,造成身體免疫能力下降。


公司要求提前復工,我辭職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9、公共區域如何做

每日須對門廳、樓道、會議室、電梯、樓梯、衛生間等公共部位進行消毒,儘量使用噴霧消毒。每個區域使用的保潔用具要分開,避免混用。


公司要求提前復工,我辭職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10、公務出行如何做

專車內部及門把手建議每日用75%酒精擦拭1次。乘坐班車須佩戴口罩,建議班車在使用後用75%酒精對車內及門把手擦拭消毒。


公司要求提前復工,我辭職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11、後勤人員如何做

服務人員、安保人員、清潔人員工作時須佩戴口罩,並與人保持安全距離。食堂採購人員或供貨人員須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膠手套,避免直接手觸肉禽類生鮮材料,摘手套後及時洗手消毒。保潔人員工作時須佩戴一次性橡膠手套,工作結束後洗手消毒。安保人員須佩戴口罩工作,並認真詢問和登記外來人員狀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


公司要求提前復工,我辭職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12、公務來訪如何做

須佩戴口罩。進入辦公樓前首先進行體溫檢測,並介紹有無湖北接觸史和發熱、咳嗽、呼吸不暢等症狀。無上述情況,且體溫在37.2°正常條件下,方可入樓公幹。


公司要求提前復工,我辭職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13、傳閱文件如何做

傳遞紙質文件前後均需洗手,傳閱文件時佩戴口罩。


公司要求提前復工,我辭職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14、電話消毒如何做

建議座機電話每日75%酒精擦拭兩次,如果使用頻繁可增加至四次。


公司要求提前復工,我辭職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15、空調消毒如何做

(1)中央空調系統風機盤管正常使用時,定期對送風口、迴風口進行消毒。

(2)中央空調新風系統正常使用時,若出現疫情,不要停止風機運行,應在人員撤離後,對排風支管封閉,運行一段時間後關斷新風排風系統,同時進行消毒。

(3)帶回風的全空氣系統,應把迴風完全封閉,保證系統全新風運行。

16、廢棄口罩處理如何做

防疫期間,摘口罩前後做好手衛生,廢棄口罩放入垃圾桶內,每天兩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劑對垃圾桶進行消毒處理。


公司要求提前復工,我辭職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智聯招聘、投資界、YCY會計行業觀察等,由高頓財稅整理

聽工不停學,學到老,活到老!

本期在線直播內容:詳情乾貨關注久思財稅gzh:


公司要求提前復工,我辭職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由於本號無法鑑別所有轉載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著作權人發現本號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及時通知我們,本號將及時處理。 凡未註明久思財稅原創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