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成为正义的殉道者,要么变为践踏正义的罪人

要么成为正义的殉道者,要么变为践踏正义的罪人

凌厉的检察官可以发现嫌疑人的行为漏洞和致命弱点,然后做为案件破绽口从而发现事情的真相。实现每一个案件的正义,最终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个人正义和社会正义从来不是一码事,那么精英群体检察官们会不会为了自己的个人正义而背叛社会正义?

要么成为正义的殉道者,要么变为践踏正义的罪人

日本电影《检察方的罪人》里就展示了一个在个人扭曲正义的驱使下失控的检察官的故事,在一个杀人案件里他没有站在真相的一边,而是变成了一个清理败类的“清洁工”。

插播一则新书广告,刘哲检察官的第二本新书《你办的不是案件,是别人的人生》已经正式上市,赠给我的书已经放在家里,但是离家多天还没有正式开始拜读。

记得刘哲检察官曾写过“检察官是个什么官”?检察官代表公权力对触犯刑法的人进行调查和公诉,他们代表了这个社会的正义力量,但是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七情六欲之下他们关于正义的选择是不是也在发生改变?

《检察方的罪人》中通过一个神秘的检察官女助理的嘴说出了一名惊人的判词:“岛国检察官里面怪人占五成,冷血混蛋占三成,两成好人”,这无疑是令人惊惧的状况,这样的群体能为国为民伸张正义吗?

最上和冲野都是检察官中的佼佼者,二人也是两成好人中的代表,二人对正义都有属于自己的内心确信,然而,一个新发杀人案和一桩陈年旧案让二人所持的正义观念碰撞出了惊雷。

要么成为正义的殉道者,要么变为践踏正义的罪人

最上毅与黑道联手,一石二鸟将杀害老夫妇的杀人犯骗出来直接枪杀了,然后又想用司法手段将多年前奸杀少女的人渣送上电椅。最上不是孔武有力的007式的人物,他杀人前会有恐惧的本能呕吐反应,射击时会慌乱无措,但是他还是在报复的驱使下成为了杀人者。

要么成为正义的殉道者,要么变为践踏正义的罪人

年轻资历尚浅的冲野一开始不敢质疑和挑战最上的权威,当发现自己爱戴的前辈犯下杀人的罪行时,他无法坚持捍卫正义,甚至不能像检察官女助理一样直话直说。后来他相信的正义使他无法控制又无法自处,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他出卖同事、出卖整个检察局体系,冲野超越法律的做法与最上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正义在罪与罚的夹缝里没有得到真正的伸张。

要么成为正义的殉道者,要么变为践踏正义的罪人

曾几何时,一度认为正义就是唯一正确的方向,是每一个人马首是瞻的真理。但是正义不是自然规律,正义观念萌芽于原始人的平等观,属于伦理学与政治学的范畴。不同的社会和等级的人们对于正义有不同的解释。做了法律人之后发现,正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存在诉不准,判不准,辩不准。

混沌状态下正义不能自行水落石出,混沌状态下更需要正义。正义不是唯一性的,正义只是相对的,司法系统有盲区,总有阳光无法照到的死区。

证据不是摆在明面上的东西,它需要办案人员去寻找,至于如何寻找从哪里去找其实是源于内心的预判,这种预判受多方因素影响,其中包括价值观念和正义感。

法不容情,但是法也离不开情,至少操控法律工具的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一部绝情的法律机器,每一个案件也皆掺杂着情与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和判断标准,能力又是保证认知得以实现的硬件。

一切关乎选择,我们可以选择站在高墙的一边,更应该选择站在鸡蛋一边,但是谁是高墙谁是鸡蛋一直是需要认知和判断的,高墙有时不是高墙的样子,鸡蛋有时也不是鸡蛋的样子,多数时候识别需要能力和正确的态度。

正如刘哲检察官的新书书名表达出的核心价值观念一样,《你办的不是案件,是别人的人生》。

你是要报复犯人吗?这是冲野对最上的质问,也是对自己内心正义的拷问。最上有收藏法槌的爱好,但是一柜子的法槌也未能加强他内心正义的力量,杀人者就是杀人者,没有什么更为崇高的区别。最上利用职务之便嫁祸于人,亲手实施杀人恶行,他违背了信仰的司法正义,自己的正义改变了自己与别人的人生。

正义是眼盲的,但正义不是心盲的。正义女神朱斯提提亚是一蒙眼女性,蒙眼,因为司法依靠理智,不靠误人的感官印象。法律人群体比普众更有伸张正义的强烈渴望,法官根据证据进行居中裁判自由心证;律师为委托人维护程序正义并且依法进行维护和抗争更为直接;法律人群体中检察官背负伸张正义的压力更大,他们也是处在正义困局里的人。

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一直都在寻找那个神奇的平衡点,但是一直都不是简单的站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一个不在乎过程的人,结果也不会太好。过程是曲折而漫长的,中间被人为左右的因素影响,正义早已被迫走了很长的弯路了,实质正义是罪犯伏法,但是程序正义却可以让无辜者免受伤害。不遵从程序正义,结果很难正义。

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好与坏的明确分界线,泾渭分明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正义总是被非正义包围着、渗透着,正义要么成为正义的殉道者,要么成为正义的践踏者。

检察官不是复仇者,法律人不是流水线工人,也不是买卖关系中的小商小贩,正义也不可以讨价还价。法律工作者应该追求情怀,但情怀不是可以复制的标准。

法律保护秩序,不免也会保护“败类”。虽然没有人喜欢败类。公共律师方在法庭上获得了胜利,律师们的庆功会很是隆重,但庆功会一结束,知名律师白川雄马走下讲台后对身边人说到:“松苍太讨厌了”。观者也会感觉松苍很恶心,影片中有一幕令我印象深刻,就是在审讯室里冲野和松苍两人那一大段嘶吼式的对话,冲野大吼道:“生下你这样一个罪人你的妈妈也变得邪恶,把你这样的畜生带到世界上来你的妈妈也一样有罪”。

没有人百分百说谎,没有人百分百说真话,也没有百分百的正义。检察官是一个职业群体,自然有其相同的职业属性和个性特点,检察官们形成的不是一个圈子,而是一个阵营,最上显然是有罪的,冲野也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最上。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比任何蛛丝网还细密复杂的网络,人性是极为复杂的,即使在检察官与嫌疑人之间也是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在调查与被调查的互动过程中,最上也会表现出茫然和恐惧,最上是相信出生日期决定一个行为特性的人,这一点令人细思极恐。如果法律人貌似理性,而内心深处却是一个神棍,那么正义怎么会实现。

影片中也涉及到惩治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松苍曾是16岁的少年犯,强奸杀人后只被特殊教育了5年就获得了自由,但他没有因为社会和法律的宽容而成为一个好人。

通过只言片语对最上父辈的“英帕尔战役”与“白骨之街”的侧描,影片中透出了些许的反战思考。每个人都走在白骨垒成的街道,最后每个人也会垫在白骨的街道上成为路基。

当你凝视深渊,深渊将回以凝视。检察官是与魔鬼打交道的人,如何不被魔性反噬确实考验人性。扭曲正义的人不能成为正义的化身。世上存在的是做了好事的人,与做了坏事的人,检察官相信正义追求真相,比亲手实施惩罚变成刽子手更为重要。

这个反映岛国检察系统的电影拍得有点儿借鉴意义,别人家的缩影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电影无限开放式的结尾是因为关于正义是个滔天主题,什么答案都会显得促狭。

法律人不是骑墙者。要么成为正义的殉道者,要么变为践踏正义的罪人。国家公权力的行动是以正义之名,检察官,他们办的不是案件,而是别人的人生,当然也包括自己的人生。

法律人,我们办的不是案件,是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要么成为正义的殉道者,要么变为践踏正义的罪人要么成为正义的殉道者,要么变为践踏正义的罪人
要么成为正义的殉道者,要么变为践踏正义的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