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最牛和尚是誰?此人說了什麼話,讓宋太祖與佛祖都很滿意?

 

宋朝最牛和尚是誰?此人說了什麼話,讓宋太祖與佛祖都很滿意?

 贊寧,宋初佛教領袖、佛教史學家。

  “時”不可違,贊寧由僧入官,既在於審時度勢於心,又在於眼疾口快於神。時勢之“時”,乃大勢所趨,時機之“時”乃運之所在。贊寧之不凡在於將“勢”與“運”之“機”握在了自己手中。  

  安鴻漸是北宋初年的一位才子,才子都有些牛脾氣,見不得一些是非。安鴻漸每到一處,看到不順眼的事情總喜歡點評一二。有一天,在京城開封繁華的大街上,安鴻漸看到一行五六位和尚,個個身穿紫色官服,氣就不打一出來,指著為首的和尚贊寧說:“鄭都官不愛之徒,時時作隊。”安鴻漸本是文人,罵人自然不帶髒字。話中的鄭都官是指唐代詩人鄭谷,他曾經寫詩“逐勝偷閒向杜陵,愛僧不愛紫衣僧”。  

  時勢之“時”在心

  什麼是紫衣僧呢?有史記載最早的紫衣僧人出現在武則天時期。在唐高宗駕崩之後,武則天以皇太后的名義執掌政權,可是如何才能順利登基稱帝呢?正在武則天煞費苦心不知如何製造稱帝輿論之時,僧人薛懷義、法朗向武則天呈送《大方等大雲經》。經書中有淨光天女以女人身份成為國王,而薛懷義、法朗等人又說武則天乃是彌勒佛轉世,堪當女皇。武則天大喜,將這本經書頒佈天下,第二年就做起了皇帝。為了報答薛懷義等人做出的貢獻,武則天將薛懷義、法朗封為縣公,並賜給紫色官服。在唐朝,三品(宰相不過三品)以上高官才有資格穿紫色官服。於是後人把出身佛門,卻貪戀權力,迎合世俗的和尚,稱之為紫衣僧。

宋朝最牛和尚是誰?此人說了什麼話,讓宋太祖與佛祖都很滿意?

  這件事情出自《大宋僧史略》,而作者恰恰就是這位贊寧大和尚。

  贊寧和尚是佛教界有名的高僧。一方面是贊寧和尚對佛法頗有研究,本職工作過硬。年紀輕輕就精通南山律,和其他僧人談論佛法,沒有人能夠說服他,時人稱之為“律虎”,南山律研究者中的猛虎,這個外號夠霸氣。

  另一方面,贊寧和尚和官府交往頗深。贊寧和尚本是浙江人,早在五代時期,就為當時吳越國王欣賞,任命贊寧擔任兩浙地區的僧統(吳越國佛教主席),並且封其為“明義示文大師”。之後,贊寧前往開封,在大宋的地盤上繼續發展。宋太宗年間,吳越王投降,贊寧為了表示兩浙佛教界對大宋王朝的尊奉,六十多歲了還護送阿育王的真身舍利前往開封。宋太宗親自在大殿接見了贊寧和尚,並當場賜給贊寧紫衣,又加封其為“通慧大師”,之後竟然還讓贊寧進入翰林院,成為第一位和尚學士。

  之後,贊寧官運亨通,因為編纂《大宋僧史略》《大宋高僧傳》有功,贊寧被提拔擔任史官編纂(略等於院士)左街講經首座(佛教界首席法師),在八十歲的時候終於擔任左街僧錄(全國佛教協會主席),登上大宋帝國僧人所能達到的權力巔峰。

  對於贊寧這類紫衣僧,世人大都有兩種看法,其一就是安鴻漸一類。在他們看來,佛學、佛法本是好的,與僧人談禪是許多詩人學者喜歡的風雅事。對出入名利場的紫衣僧自然看不起。可是,想安鴻漸這類人不過是少數,老百姓也好,朝廷的士大夫也好,面對名氣大,權位高的贊寧和尚,更多的卻是羨慕。  

宋朝最牛和尚是誰?此人說了什麼話,讓宋太祖與佛祖都很滿意?

  時機之“時”在神

  那贊寧和尚是如何從一個普通僧官挺身一躍成為紫衣僧人呢?

  歐陽修的札記《歸田錄》中就記載了贊寧和尚的發跡史。

  當初,還是在宋太祖趙匡胤在位的時候,第一次去相國寺拜佛。宋太祖的母親杜太后篤信佛教,趙匡胤則看得比較尋常。可是母親有吩咐,宋太祖也不能違拗,何況參禪禮佛也可以彰顯大宋和平氣象,穩定世道人心。按照佛法,世間平等,皇帝也不過是普通一人,當初南朝梁武帝不但是對佛跪拜,還親入佛門當了和尚,成為佛祖門下一弟子。可是,來到大殿佛像前,宋太祖猶豫徘徊,不肯下跪。宋太祖說:“按照禮節,朕應不應該下拜?”

  此話一出,隨從的官員高僧很是面面相覷,很是尷尬。怎麼回答呢?按照之前慣例,當然是應該下拜;可現在皇帝既然有此一問,想必是不想下拜。可是怎麼回答才能既維護佛法的尊嚴,又不掃了當朝皇帝的興致呢?當時,贊寧和尚在相國寺,擔任僧錄。僧錄和那些寺廟的主持、方丈不同,並非是寺廟自主選拔,而是由禮部進行嚴格考核後,正式任命的管理僧人的官員。有史記載的第一位僧錄正是這位贊寧大和尚。

  贊寧和尚不但是精通佛法,而且對於朝廷禮法也瞭如指掌,對於公卿權貴們的心理摸得一清二楚。贊寧看到局面比較緊張,越過方丈,主動走上前來,回答道:“見在佛不拜過去佛!”贊寧把宋太祖說成是當世佛祖,既然同是佛祖級別,宋太祖這個當世佛自然可以不對過去佛下拜了。贊寧說完,宋太祖臉上露出笑意,大家都認為贊寧和尚說得實在太好,佛法與皇權都得到了尊重。

  贊寧雖然因為精通佛法在開封得到僧錄官職,可畢竟出身吳越,很難讓大宋朝廷真正信任。正是因為對宋太祖的巧妙吹捧,贊寧進入了宋太祖的視野,從此之後青雲直上,成為行走在佛教和朝廷之間的大人物。

  贊寧和尚的這句話對後世也影響深遠,從此之後,歷代皇帝都被稱為“見在佛”,到寺廟禮佛時都不再下拜行禮,成為定製。  

  回到開頭,當贊寧和尚聽到安鴻漸嘲諷自己,根本就沒有一絲愧疚,而是毫不示弱,應聲回答:“秦始皇未坑之輩,往往成群。”在贊寧看來,你安鴻漸不過是迂腐的儒生,整天喜歡胡說八道,妄議國政,難怪秦始皇要焚書坑儒了。贊寧和尚還真是沒說錯,安鴻漸是宋初名士,可是一生坎坷,到五六十歲才在管理歌女舞女的教坊當了一個微末小官。當媚俗成為時尚,清高反倒顯得可笑,實在是莫大的諷刺。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