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印

魏晋南北朝印

魏晋南北朝在印制、印风等方面都基本沿袭了汉代的印制与风格,但也有一些官印的官名有所变化,印风亦略较汉印草率。

魏晋南北朝印

魏、蜀、吴三国的官印风格基本为东汉印风的延续,但已逐步失去了纯正、浑朴、敦厚之风。如魏国官印"长水司马"一印,其布局两疏两密,互相有对比和呼应,从结构上看与汉印无甚区别,但其线条略显笔力不足,稍欠雄健的气势。如蜀国官印"虎步司马",其制作方法为铸印,基本与东汉铸印风格一致,结构布局平衡匀称,制作精细整齐,颇有雄健之风,但较之汉印稍欠精妙之韵味;又如吴国官印"兼平北司马印"一印,线条直曲结合,结构平衡匀称,但与汉印相比,虽在端庄中多了一份轻松活泼,但线条却稍欠浑健且略显乏力。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魏晋南北朝印

魏晋南北朝印

魏晋南北朝印

晋代包括西晋和东晋,其印章制度基本承袭汉魏,但亦有不同之处。从克制方面分析,其印章风格多不如汉代丰富严谨,线条较为细劲,多用刀凿刻而成,亦颇具精神。如"晋归义氐王"一印结构劲健有力;又如"沙渠长印"一印,结构规整平匀,线条不粗不细,劲健挺拔,力量蕴藏其中,尤其是对角的线形呼应,在平整中求得一种变化,增添了生动的艺术魅力。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魏晋南北朝印

魏晋南北朝印

魏晋南北朝印


魏晋南北朝印

以反晋为名而酿成的五胡十六国,其印章大多至今未能明确判断其时代,只有十六国中的赵、符秦和北燕几国依稀可辨。如"兼并州阳河革督"被考证为符秦国之印,其刀法、笔致细劲有力,与晋代印章风格极为接近,略有生拙之味,加之年久略有残蚀,更呈现出古朴、苍拙的韵味。

魏晋南北朝印

南北朝印章传世不多,其印章风格亦大致形同魏晋印章,但有一类朱文官印,确风格独具,可谓是开创了"元朱文"的先河,其代表作品为"永兴郡印"。该印面积较大,约5厘米见方,印文采用小篆,略具汉碑额篆意味,结体上,尚未成熟,线条屈转自然,制作也较为精细整齐。北朝印章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较为粗率的将军印风格,另一类则为较为规整的凿印风格。前者如"冀县号章"一印,其线条凿刻粗壮有力,横画多由左向上斜,形成了北朝官印的独特风格:后者如"魏率善氐佰长"一印,六字分三行排列,笔画多者线条略细,笔画少者线条则略粗,结构平稳、整齐、工致,安排的极为自然得体。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魏晋南北朝印

魏晋南北朝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