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对待原配夫人朱安的态度是不是不近人情?

羁文


朱安是鲁迅的原配夫人,由于是包办婚姻,鲁迅对她并不满意,却也不和她离婚。结果导致她守了一辈子活寡,最后在贫穷孤单中死去。

(朱安旧照)

对于朱安悲剧的人生,很多人认为鲁迅实在不近人情。不喜欢朱安,为什么又不和朱安离婚,让她去追求新生活呢?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和朱安的这桩婚事,是他的母亲鲁瑞做的主。

周家本来是相当体面的人家,鲁迅的爷爷周介孚中过进士,在朝廷里做官。这是很荣耀的事,周家也因此兴旺起来。

鲁迅的父亲周伯宜却在科举考试中屡考不中,只是个极不得意的秀才,因此一直赋闲在家。

然而,由于周介孚行贿乡试主考官。案发后,周介孚外逃,闲散在家的周伯宜被抓捕入狱,吃尽了苦头。直到周介孚主动投案,他才被释放回家。

为了救回周介孚,家里走了很多关系,使了大量的银钱,好歹把周介孚弄了出来。

周家由此财力大损。同时,周伯宜在狱中又因为受了刺激,不仅不思饮食,还经常乱发脾气,喝酒和吸鸦片成了他每天的主要内容。长此下去,周伯宜因营养不良,患上了肺结核,从此成了药罐子。

鲁迅小的时候,家境已经破败了。他曾在《呐喊》中提到他有4年多的时间,几乎每天都要到当铺和药铺去。

然而,纵是如此,鲁迅还是早年失父,家境也因此更加困顿起来。

好在,鲁迅很会读书,这给了母亲鲁瑞颇多希望。

不过对鲁瑞而言,鲁迅的终身大事,才是她最为操心的。(鲁迅旧照)

1899年,在亲戚的斡旋下,鲁瑞终于为鲁迅定下了一桩婚事。

对于鲁瑞来说,朱安虽然生在小商人家庭,没有什么见识。但她脾气柔顺,能缝会补,善煮会烹,是个极规矩的旧式女子。

且朱安大鲁迅3岁。旧时的绍兴一向流行“女大三抱金砖”,据说这样于男子是有福气的。所以鲁瑞非常满意朱安,认为她在结婚后,一定会很好地照顾鲁迅。

1901年,也就是订婚第二年,鲁迅即将从矿路学堂毕业。男女双方的家长议定,冬天为他们举行婚礼。谁知鲁迅却考上了公费留学日本的名额。女方家认为,姑爷能留洋,这是非常体面的事,因此同意将婚礼延迟举行。

对于朱安,鲁迅并不是一开始就对她非常冷淡。

鲁迅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曾考虑过这个母亲安排给他的妻子。

他曾让母亲转告朱安,要她放脚和到学堂读书。

然而,久受封建思想影响的朱安,却认为放脚和读书都不是正经女人所为,拒绝了这个请求。

转眼朱安到了28岁,已经到了拖不起的年纪。

鲁瑞喜欢朱安,自然也希望鲁迅早点和她成婚。

在这件事上,鲁瑞用了手段,她把婚礼所需要的一切准备好后,便给鲁迅拍电报,声称自己重病。

鲁迅是个孝子,来不及细问,便匆匆归来。

然而,等着他的,却是一场以他为中心的婚礼。

(右一为朱安)

在鲁迅看来,如果朱安放了脚上了学,作为结婚的对象也不是不可以。

可是,鲁迅很快就发现,朱安还是那个执拗的旧式女子,并没有半分改变。

原来,在婚礼上,朱安知道鲁迅喜欢大脚,为了取悦他,专门穿了一双大鞋。

尽管鞋子里塞了棉花,却在下轿的时候,由于鞋子太大,掉到了地上。将她缠过的足,让鲁迅看了个真真切切。

朱安不算漂亮,鲁迅并不会因此责备她。但是她不仅不肯自觉地转变思想,做个新式女子,而且还动了欺瞒的行为,这让鲁迅颇不满意,所以洞房花烛夜的时候,鲁迅就搬到书房居住。在家里又盘桓了两日,便前往日本了。

鲁迅虽然对朱安态度冷淡,但朱安却依旧极贤惠地孝敬着鲁瑞。

鲁瑞很喜欢朱安的本分老实,两人也很谈得来。这样一晃,朱安便陪伴了鲁瑞13年。

当鲁迅再次回来的时候,是来接母亲鲁瑞和弟弟弟媳们同去北京团聚的。

对鲁迅来说,朱安该怎么安排呢?

这个安排从鲁迅和友人的对话中,有很清晰的答案。

“她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负有一种赡养的义务,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也就是说,鲁迅只是把朱安当作母亲送给他的礼物,而不是太太。由于母亲的缘故,所以他打算赡养朱安。(后中为鲁迅)

事实上,鲁迅也的确是这样做的。

鲁迅在北京八道湾买了个四合院。当时,他住在外院,鲁瑞和朱安住在中院。由于周作人和周建人都成了家,所以他便把最好的里院让给他们住。

鲁迅有时回家,会买新鲜的糕点等。拿回去先请鲁瑞吃,再请朱安挑,最后他才将剩下的拿到外院去。

尽管朱安努力想以妻子的身份照料鲁迅的生活,但鲁迅都以冰冷的姿态,无声地回绝了朱安的好意,因此二人虽然在屋檐之下,却形如陌路。

鲁迅和朱安,在弟媳羽太信子的眼里,自然是可悲的。可悲的人,自然是可以随便欺负的。

所以,当鲁迅请周作人提醒羽太信子,要量入为出,花钱要收敛一点时。羽太信子便故意在鲁迅在家时,喝骂孩子们不要到中院和外院玩耍。并大声说,让他们(鲁迅和朱安)继续做孤老。

其实,鲁迅应该是这个大家庭里的挣钱机器。他不光在教育部做官,又兼着几所大学的教授,因此收入相当可观。

鲁迅除了留下一点钱买零食和烟,剩下的钱,全都交给了羽太信子,让她负责家里的生活。

凭空多了这么多钱,对于使女出身的羽太信子来说,就有点不知把控了。她生活上处处要买日本产品,要请厨子,要请佣人。吃喝上更是一点不如意,就扔掉再买。

这样一来,鲁迅的压力就很大了。

可是纵是如此,纵是被羽太信子骂作是孤老,他也没有因此向朱安妥协。(鲁迅与许广平)

鲁迅和周作人终于还是为羽太信子的缘故,撕破了脸。

起因是羽太信子在周作人面前告状,说鲁迅偷看她洗澡。

失和后,鲁迅只得另外买一处小房居住

母亲鲁瑞向来不太喜欢周作人,因此坚持要和鲁迅住在一起。

这时候,鲁迅曾问过朱安,她是愿意回绍兴还是愿意一同走?

朱安表示,婆婆到哪,她就到哪。

于是,她和鲁瑞便又跟着鲁迅住到了小院里。

在小院里,朱安得到了做女主人的机会。可是鲁迅对她的态度照旧冷淡,甚至还将她放到柜子里的新棉裤扔了出去。

后来,鲁迅有了许广平,朱安便觉得再无希望可言。

有一次,朱安向鲁瑞说,她梦见鲁迅领回来个孩子。

鲁瑞听了大为高兴,认为这是一个吉梦,预示着鲁迅即将会有孩子了。

对于一心想抱长房孙子的鲁瑞而言,自然欢喜不已。

朱安见鲁瑞如此,不无悲凉地说,鲁迅一天也不会和她说上一句话,她又怎么会有孩子呢?

当许广平怀孕后,朱安愈发绝望,不过她又能如何呢?

其实她也明白,就算当初鲁迅退婚或者和她离婚,她都不会有生路的。

既然原本就没有路可走,那么,她只能默默地活在鲁迅的阴影中,一边接受鲁迅的供养,一边识趣地不去打扰鲁迅。

由此可见,鲁迅对朱安并非不近人情,反而因着当时的社会原因,只能如此。

但鲁迅把爱情看得很金贵,因此他直到40多岁,遇到许广平后,才有了要结婚的冲动。在这之前,他宁可做个苦行僧一样的人物,也不肯有半点将就。

(参考史料:《我是鲁迅的遗物:朱安》《鲁讯自传》)


张生全精彩历史


鲁迅曾经对友人说过:“朱安是我母亲的太太,我对她只有赡养的义务,爱情根本没有存在!"那么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为什么鲁迅对待朱安这么冷漠呢?我来给大家谈一谈,读完大家就知道了。

朱安本人性格温和、待人厚道、又懂礼仪,但是识字不多,没有文化。自从鲁迅的父亲去世以后,鲁迅的母亲就开始为他的婚姻大事操心,朱安是鲁迅本家叔祖周玉田夫人的同族,再加上鲁迅的母亲很喜欢朱安的品性,1901年4月3日,朱安和鲁迅都不知情的情况下,由双方家长作主,许下了这门亲事,绍兴的婚礼通常在冬季举行,而鲁迅恰好刚毕业,可是鲁迅拿到了赴日本留学的奖学金,朱家觉得,未来的女婿出国留学,对她女儿来说还是一份光荣!

1902年3月鲁迅离开中国前往日本留学,他跟家人说了自己要呆到1909年,鲁迅通过他母亲,向朱家提出一项要求,让朱安放脚,进学堂读书。这对于思想保守的朱家人来说,是很惊人的!所以,这就为朱安的婚事蒙上了一层阴影。

鲁迅的母亲实在等不下去了,1906年7月6日,鲁迅的母亲因自己生病为由,让鲁迅回老家。准备举行婚礼,朱安坐在轿子上,准备下轿了,可是由于轿子太高,没有踩在地面,绣花鞋掉了,一只真正的裹得很小的脚露了出来,原来朱安知道鲁迅喜欢大脚,因此穿了双大鞋,里面塞了很多棉花,本想讨新郎的欢心,没想到刚上场就败露了。

一阵忙乱之后,朱安重新穿上了鞋,终于从轿子里走了下来,在族人的簇拥和司仪的叫喊中,鲁迅揭开了头盖,打量了一下朱安,面色黄白,尖下巴,嘴巴略大,微秃的前额。大婚当夜,鲁迅睡进了书房,完婚后的第二天,鲁迅没按规矩去祠堂,第三天,他就去了日本。至此,朱安独守空房,照顾鲁迅的母亲,整整41年,要知道朱安活了69岁,孤单活了41年,可想而知,她过的是多么的凄惨,孤单寂寞啊。


阿卿聊历史


鲁迅先生与朱安的婚礼,不是自己自愿选择,何来不近人情?什么是人情?今日你帮了我,他日有需要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你,简而言之,有欠有还。但鲁迅欠了原配夫人朱安的人情了吗?

这是一场封建时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礼。众所周知,鲁迅是在其母亲没有征得他的同意下,贸然去朱家“请庚”,安排了鲁迅和朱安的婚事。婚礼因为鲁迅要赴日本留学而搁浅。1906年7月6日,鲁迅在日本被母亲以谎称病为由骗回老家完婚。

这是两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必然结局。现代我们都强调两人三观要相同,这样的婚姻才会长久。鲁迅是新时代的革命人,他要反抗的就是旧时代的封建思想,朱安就是其中之一。他没有成功反抗母亲的包办婚姻,但这样的两人实质就是矛与盾的组合,然而他并没有将矛头指向朱安,至少没有与朱安离婚,要知道旧时代下离婚对于女性意味着什么,在这点上他很有人情。

鲁迅曾努力抗争,但朱安却未能跟上鲁迅的脚步。据说,鲁迅提过让朱安改嫁,但朱安不肯。且在日本留学期间,通过他母亲,提出让朱安放脚,然后进学堂读书。然而朱安没有把握机会,都说婚姻中的两人要共同进步,如果一方止步不前,就一定会掉队。朱安一直守着旧时代的观念,对于接受新思想的鲁迅而言,即使结了婚,两人之间也不会有思想上的共鸣。

综上,鲁迅先生没有任何不近人情之处。鲁迅先生给过她自由,也给过她进取的机会,但她只想做一个旧时代思想的守护者,即便如此,鲁迅先生也没有抛弃她,依然尽到赡养的义务。


彩霞XIAC


近人情要怎么做呢?关了灯都一样,所以生儿育女?然后在外面娶小妾?

先说一个事实,就是,吕迅一生都在供养朱安。但是两个人话不投机半句多,也是真的。

我们先看照片,朱安连颇具姿色都算不上。周作人(鲁迅亲弟)在他的《知堂回想录》里说了朱安的缺点,原文大致如此:“新人身材极为矮小,颇有发育不全的样子,姑嫂不会不晓得(朱安形貌),却是诚心欺骗,这是很对不起人的。”新人指的是朱安,而姑嫂指的是周作人的堂婶母(媒人)。

所以基本得到结论,朱安看起来发育不良,长相普通,没有激发鲁迅荷尔蒙。也没文化,红袖添香也做不到。如果有人要抬杠,相貌不重要,我就问下,你们问什么看小姐姐直播,发现是乔碧萝就崩溃?没有好看的皮囊,也没有有趣的灵魂,吸引力低啊。

再来说朱安的性格,当时鲁迅和朱安订婚时,鲁迅还在日本留学,鲁迅写信给堂叔周冠五,向朱安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个要求就是让朱安放脚,第二个要求让朱安上学堂。当周冠五托人转告朱安时,朱安却拒绝了,说脚已经裹小无法放大,至于进学堂更是不能。

这说明,鲁迅在抗争无法之后,有考虑沟通下的,但是朱安拒绝了。

这固然是时代的悲剧,但是有同样经历的胡适原配江冬秀却做到了相伴一生。她也是旧时代,没文化小脚女人。胡适也很反对包办婚姻,再跟鲁迅一样,抗争不成后,也给未婚妻写了信,要求也一样,放脚,上学堂。

江冬秀却抓住这个拉近两人关系的机会,跑去读书,甚至还给胡适写歪歪扭扭、有错别字的家书。但是这至少表明了,两个人存在可以发展的可能。


放在现代社会,两人不合可以离婚。但是当时,只能这么养着呗。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就算不喜欢,也要给她做母亲的机会,就算你不陪她,也有孩子陪她。不少人对鲁迅与朱安到底有无性生活有所研究。有人找到鲁迅的只言片语:“夫妻间wife多年也仅仅一两次”,这句话的“wife”疑似指代“夫妻生活”。鲁迅极少表达对朱安的评价,但曾提到过朱安身体“发育不全”。这个和他弟弟周作人的说话吻合,所以有可能,朱安属于不易孕体质,而且他们还老是不在一起。他们各处一室,每天只有三次对话:一、叫早。回答是:“哼”;二、临睡,问关不关北房过道的中门。回答是:“关”,或者“不关”;三、索要家用钱。回答是:“多少?”然后照付。

乔丽华女士的《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分上下两篇,上篇的题目是“母亲的礼物”,下篇的题目是“落地的蜗牛”。也说到了朱安的一生,前半生是“礼物”“失误”,后半生是绝望:我好比一只蜗牛,从墙角一点点地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强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往上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无用。


鲁迅最后娶许广平生子,朱安感觉到了安慰,因为她是嫡母,也算是周家有后。她对鲁迅的评价是,“他对我并不算坏,彼此间并没有争吵,各有各的人生,我应该原谅他。”


只能说,朱安是一个守着熟悉的地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的人。她不愿意面对新鲜事物,而鲁迅,是一个战士。朱安是旧时代的守护人,鲁迅是新时代的革命人。他们注定不能有好结局。


牵丝情


鲁迅和朱安的婚姻是鲁迅的妈妈鲁老太太一手操持的,属于典型的包办婚姻,不单鲁迅,鲁老太太在婚前都没有见过朱安。从外貌上看,朱安长得不好看,至少是不对鲁迅的审美,鲁迅和周作人都不喜欢;从教育上看,朱安不识字,只接受了有限的《女儿经》教育,思想上也和鲁迅难以产生共鸣。周作人周建人认为,鲁老太太选择朱安,很可能是受了媒人的骗。

鲁迅跟朱安没有婚姻生活,他也依然认可自己对后者的赡养义务,也始终没忍心离婚,已经仁至义尽了,朱安是很可怜,但从某种意义上她又是幸运的,这是时代的悲剧,鲁迅不是罪魁祸首,反而还为封建社会的牺牲品接了盘,这就是一个伟大作家的伟大人文主义情怀在生活中的现实体现。


柴创6


我并不觉得是不近人情。反而觉得鲁迅的做法比一般的民国文人好得多,至少比徐志摩强多了。

鲁迅和朱安一直只有夫妻之名,没有夫妻之实。不像徐志摩,一方面不喜欢张幼仪,一方面又让怀了他的孩子的张幼仪堕胎,得知张幼仪的害怕又刻薄地说:“坐火车也是可能会死人的,难道你就不坐火车。

据说,鲁迅提过让朱安改嫁,但朱安不肯。虽然,鲁迅不爱朱安,但他其实有给过她选择,也算善待她吧。

1901年4月3日,鲁迅母亲在没有征得他的同意下,贸然去朱家“请庚,安排了鲁迅和朱安的婚事。因为绍兴惯例婚礼多半在冬季举行,同年年底鲁迅也将毕业,正好可以双喜临门。婚礼因为鲁迅拿到赴日本留学的奖学金而搁浅。他在1902年3月离开中国,除了两次短暂回家外,在日本一直逗留到1909年。已经是进步青年的鲁迅没有提出退婚,而是通过他母亲,向朱家提出一项要求:要朱安放脚,然后进学堂读书。基于这一点,我觉得鲁迅其实是努力过的,奈何朱家没有完成鲁迅的要求。

1906年7月6日,鲁迅在日本被母亲骗回老家完婚。婚礼上,新娘裹小脚的事情不小心就暴露了。鲁迅走过场的完成了结婚仪式。但他也有自己的坚持,他搬出新房,睡到了母亲的房中。对于自己的婚姻生活,他和许寿裳说:“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婚后第四天,鲁迅就携二弟周作人去了日本,离开了母亲强加给他的女人。后来,鲁迅把母亲和朱安接到北京一起生活。


榛果林


朱安是鲁迅的原配夫人,也是浙江绍兴人,祖上做过知县,所以说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朱安虽然说不识字,但是还是懂得礼仪的,更重要的是她一个她是一个非常厚道的人。鲁迅是家中的长子,在鲁迅成年后,她的母亲就开始为她的婚事操心了,老太太看中了朱安的品格,于是将朱安娶过来做鲁迅的媳妇,

在1901年的4月3号,鲁迅的母亲在没有征得鲁迅的同意的情况下就让两个人在根本不认识的情况下结成了夫妻,鲁迅母亲的这种做法让朱安的下半生变得非常的不幸。

朱安就是中国旧社会一个相当传统的女子。

朱安从小被教育成脾气好,会做针线,会做饭,不识字的小脚女人。作为一个没有文化的旧时代的女子自然得到鲁迅的垂青。

在这场婚姻中,她一直处在被动地位。虽然她名义上的丈夫是鲁迅,但是一切和她关系又不大。她和鲁迅仅仅维持着形式上的婚姻关系。

实际上她和她的婆婆一直过了13年,

在朱安自己看来,她就是鲁迅家的人,是生是死都是鲁迅家的一员。正因为她的这种思想,在鲁迅和她的二弟周作人反目之后,鲁迅即便去世之后,朱安也不愿意接受周作人的接济。

朱安是一个就是旧时代的小脚女人,为了讨鲁迅的欢心,故意在这里的鞋子里塞了棉花,穿了一双大鞋,没想到在下轿的时候,在新婚那一天她从轿子里下来,鞋子滑掉了,让鲁迅感觉很为难。

鲁迅是一个杂文大家自然看不上这种弄虚作假的人,所以说鲁迅经常讽刺朱安的小脚,讽刺她不识字,更重要的是长得不怎么好看。

逆来顺受的人生

但是她并没有和鲁迅反目成仇,反而逆来顺受,只是希望有一天鲁迅能够接纳她。

她越是有这种资低姿态,是鲁迅就对她的逆来顺受表现的是越来越冷淡。在1919年,鲁迅在北京买下了一个四合院,把母亲接过来同住,她问朱安要不要一起来住。

很乐意的搬过来和鲁迅一起住,于是鲁迅对朱安采取的态度就是当她不存在。鲁迅的内心也知道,自己虽然并不接受这桩婚姻,但是也不好戳破这个婚姻的真相,她明白如果真的抛弃了

朱安,那么对于这一个不识字的女人来说就是死路一条,而朱安以为鲁迅有了和她在一起的想法,于是晚上就和想和鲁迅同睡。哪想到鲁迅看到床被非常的生气,闹着要把床铺拆了,朱安瞬间就明白了,鲁迅并没有和她睡在一起的想法,从那以后鲁迅就和朱安分床睡,也不穿她缝补的衣服,不过朱安在生病的时候,鲁迅还是带着她去看病的。

而正因为鲁迅这种心存善念的做法,彻底耽误了朱安,如果鲁迅对朱安坏到底

那么朱安早晚就会死心了,可惜鲁迅这个人还是比较心善的。并没有直接休掉朱安也让朱安搬来同住,甚至带她看病,这让朱安觉得自己还是有希望的。于是朱安就继续放低自己的姿态去讨好鲁迅。在朱安和鲁迅搬到一个做新房的时候,邻居是一对漂亮的姐妹,这两个姐妹很年轻,自然是新式女性,也有一双大脚,因此做起运动相当好看,

朱安看到了也非常的羡慕,也跟着一起做运动,但是她裹着一对小脚,做起运动来不伦不类很滑稽啊,而鲁迅看到了她这种行为更是嫌弃。

最终死心

朱安后来鲁迅与自己的学生许广平同居之后,朱安就相当的难过,最终死去死心了,

但是她生是鲁迅家的人,死是鲁迅家的鬼,这个时候还是没有离开鲁迅,这个时候朱安也已经50岁了,那个时代已经算是风烛残年的老女人了,并且她长得也不好看,也没有文化,现在再让她离开鲁迅更是不可能的,而鲁迅多次对她的朋友说,

朱安是她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这是母亲送给我的礼物,我的责任就是赡养她,我和她之间是没有什么爱情的。

而朱安自己也很明白,说了一句最让人伤心的话,那就是她是鲁迅的遗物,她跟着鲁迅一辈子并没有享受过正常女人的生活,连孩子也没有,她只有一个名分。她和鲁迅的书籍一样,只是鲁迅的一部分财产而已。在1947年的6月29日,猪肝就这样孤独的去世了,身边也没有人陪伴她。她活了69岁,不能算是短寿,但是她却孤独的过了40多年。

要说鲁迅对朱安也算不上不近人情,只能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第一点。鲁迅说得非常明白,朱安是她母亲的太太,这就是一场父母之命包办的封建婚礼。

鲁迅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由父母做主娶了她,自然对朱安没有什么好感。

第二点那就是这两个人思想观念不一样,没有共同语言,现在社会都讲都要强调夫妻要有相同的三观,否则婚姻难以持久,鲁迅是一个反抗旧社会旧礼教的人,而朱安是一个旧社会的旧式女子,并且有着一双小脚。这两个人有天生天然的矛盾。所以说这两个人并不可能过到一块去,但是鲁迅一直没有抛弃朱安,因为她知道,对于朱安这样的旧式女子离婚就意味着死路一条,再从这一点上讲还是有一定的人情味的。

第三点,鲁迅也尊重过朱安的选择,她在接她母亲来北京的新居的时候,也同意朱安改嫁,但是朱安并没有同意。鲁迅也想将朱安培养成有文化的新式女性,但是朱安并没有放开她那双小脚,也没有进学堂读书。如果朱安能够跟上时代的节奏,学习进步的话。鲁迅不一定就不会接纳她。


历史思想家


答就是不近人情,他瞧不起老实巴交,听天由命的女性。锋利的笔,切开旧的势力,才知道自己只能想尽一切办法与旧的一切划定界限,包括他的原配夫人!离婚会让这个女人没有办法活下去。为此不愿意一辈子都受谴责。道貌岸然的地方就是既然不能割就舍弃,以漠不关心的姿态让这个女人活着,在没有爱过的时间。这一种冷酷无情,没有经历过的人没有感觉。


大马哈鱼12


大家都在说鲁迅对朱安怎么样,有谁想过朱安对鲁迅怎么样。不能朱安为鲁迅守了一辈子,就忘记朱安的愚昧和封闭。虽然说朱安是受了封建思想荼毒,但是鲁迅是个解放思想的人,让朱安去读书,去接受新思想,都受到朱安拒绝,她自己不肯改变,守着无爱的婚姻,不仅害了她,还害了鲁迅两个人。鲁迅这人算对的起朱安了,还能赡养她,云中鹤才是个大渣男。


我是懒人123


当然啦。鲁迅实际上以婚姻的形式给鲁家找了个奴隶。鲁迅一生灭愚民,片面夸大了平民之恶,为后世和当今的一些暴徒报复社会或反社会提供了真理、道德和正义方面的支持。朱安还是很不错的,对鲁迅的母亲和鲁家人一心慈爱,忠心耿耿,勤劳善良,是中国古代劳动者的典型,是个好女子,仅仅就是不识字。鲁迅一生如此对待朱安,据考证,与他的灭愚民的思想有关,愚昧的民众,在鲁迅看来是罪大恶极的,应该受到惩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